二是教师应迈开步子,在通过书本掌握经典知识的同时,还要利用网络等媒介,与时俱进地了解与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并不断增强自身的搜寻、判断、选择、整合乃至生成知识的能力,更新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三是教师应丢掉“面子”,随时注意向学生学习。在信息时代,教师在学生面前不能只是一个“教育者”,而应同时也是一个“学习者”。事实上,不当好这个学习者,也很难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的、让学生心服口服的引导,无法真正当好教育者。这也是信息时代的教师角色所特有的一种悖论性逻辑。
3.从“话语霸权”到“课堂民主”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上80%~90%的时间(甚至是更多的时间)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而在这种讲与听的关系中,教师是处于一种语言霸权的地位,有一种“地位”与“权位”上的优势。而这种优势在某种情况下就造就了所谓的“真理”教师成了权威的代表,是不容挑战的;教材成了真理的化身,是不容置疑的!新课程强调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独立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学生在自觉活动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走下“神坛”,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相信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达到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境界。
一、与文本对话,让学生与教材“对话”
教材是师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它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构建知识与能力、态度与情感和谐发展的基础。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而教材中的知识是精选的,是学生未来学习所必需的。因此,要重视对教材的利用。数学老师陈老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使学习成为一种和谐“对话”的过程。
(一)与教材文本对话——让认知超越教材
学生只有善于与文本对话,从“对话”中自主获取知识,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对知识学习的要求,才会受用终身。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学教材,因为这是一次让学生与先者对话的过程。在这一对话过程中,要从教材所叙述的内容中揣摩、领会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因果关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教材中所讲的内容,甚至还可注入个人见解,揭示出教材中未必揭示的方法、内涵,有所创新,读出新意,以此来实现对教材的局部的超越。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陈老师让学生先独立探究,再与文本对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测量、计算,阅读、反思,学生理解了圆周率的概念,计算出了圆周率的近似值,既锻炼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又加深了对转化思想的理解。接下来在有关圆周率知识的交流中,学生更被资料中的一串串数字所折服,领悟到了圆周率背后所蕴涵的深厚人文历史,感受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那坚忍顽强的意志和聪明的智慧。这时,一个学生大胆地说:“老师,祖冲之难道也是用我们刚才的几种测量方法计算出圆周率的精确值吗?”以前学生从来没问过这样的问题,陈老师也从未思考过。而这位学生在与教材对话中敢于反思、敢于批判,正是超越教材的起点,于是陈老师说:“这个问题,老师也不知道,我们一起去查查资料,做个调查,与书本对话,与智者对话,或许能弄清这个问题,好吗?”学生满意地点头坐下了。虽然,课后陈老师也去查了资料,但最终还是这位学生查到了结果,还写成一篇调查笔记。这位学生通过写作,就又与别人“对话”了。通过这样的对话,学生不仅能理解教材的内容,还能实现对教材的超越。
(二)与概念文本对话——让语言实现转换
“对话”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其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利用原有经验、生活背景对新的现象作出解释,进行加工,从而实现对新的知识、新的思想方法的意义建构。这个过程,并非通过教师精心的阐述和严肃的命令就能奏效,因而其过程应该是动态的、开放的。例如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文本对话”可以顺利地实现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的转化。
在教学奇数、偶数的概念时,陈老师与同学们玩了一个猜数字卡片的游戏,即把一堆卡片平均分成两份,请学生任意从左边的卡片中抽出一张放入右边的卡片,陈老师只要看右边的卡片就能猜出放进去的是哪一张。屡试几次后学生们很不服气,要求观察原来的两堆牌,于是陈老师把牌分别贴在黑板上,左边:1、3、5、7、9…右边:2、4、6、8、10…学生马上道出了“先机”左边这堆全部是单数,右边这堆全部是双数……在此基础上陈老师引导学生与课本中的概念对话,学生在第一时间得出了结论:奇数就是单数,偶数就是双数。奇数、偶数的概念在头脑中自然形成,成功地实现了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的转化。
(三)与生活文本对话——让教学融入生活
文本对话是通过人对各种文本的理解和批判展开的。在此意义上,人可以和古人(已有的经验、定律等)对话,也可以与客观存在(生活)对话。因此,陈老师认为数学课程中的“文本对话”也应体现出强烈的生活性,要有生活文化情景,有生活文化交往的需要,有生活文化交往的空间。这就要求数学走出教材文本的空间,向生活文本回归,回到现实、流动的“生命态”中进行真实广泛的“对话”。
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陈老师让学生收集在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鼓励他们先与生活中的文本“对话”,然后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所收集到的百分数(或谈谈对该百分数的想法),有的同学在酒瓶上找到了百分数,向大家介绍了该酒的度数;有的同学在衣服标签上找到了百分数,向同学们介绍该衣服的制作成分;还有的同学在自然书上找到了百分数,告诉同学们地球上水资源占了70%,陆地只占30%的现实……其中一位同学找到了这样一段资料:地球上可为人类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0.0091%,占地球总储水量97%以上的海洋碱水,人类无法使用,而海水淡化,需要消耗能量。该同学不仅解释了所找到的百分数表示的意义,更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向同学们提出了节约用水的倡议。
在这样的“文本对话”下既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运用数学,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通过自己的反思,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知识,从而合理有效地建构起数学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让“文本对话”走进数学课堂。
二、师生对话,让学生轻松发言
新课程立足于每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无疑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前沿阵地,也是学生得以发展的最重要场所。要使学生得到发展,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能言堂、乐言堂,让课堂成为他们的话语自由空间,做课堂的主人。
(一)激发情感,让学生敢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课堂的教学改革,彻底告别一言堂和注入式的教学作风,把教学民主、教学互动引进课堂。
学生不愿说的原因,除了正常的生理因素外,大多是由于怕出错而导致同学的嘲笑和教师的责怪。作为教师,应当把好学生的脉搏,理解学生的顾虑,消除其思想上的障碍,让所有学生都能开口说话,以一颗真心、诚心去打动学生。只有极少数学生愿意举手回答,教师也不要灰心,要抓住每一个好的契机,循循善诱,让愿意发表见解的同学渐次地举起手来。在形式上,如果学生羞于举手,就让他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说,用眼睛向教师看一下(表示想说)也行。在这一环节上,教师的情绪色彩——喜怒哀乐,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切忌自己先灰心,把悲观、失望情绪感染给学生,而且还要鼓励学生不因一时的失误而自怨自艾。要知道教师充满激情的话语,虽不一定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但至少也可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师总要以满腔激情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产生共鸣。
学生由于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时会哑口无言,或是说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而引得哄堂大笑也不足为奇。在这种情况下,倘若处理不当,一顿呵斥,一个讥讽,都会浇灭学生思维的火花,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灵创伤。久而久之,就会在师生间形成一道无形的障碍,导致学生怕说、不愿说。教育界有这样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哪怕是简单得无法再简单的问题,也要保护他(她)的纯真童心。常见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在学生不能说时,给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信任的表情,一个礼貌的动作,一个适当的点拨,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期望。可以想象,送上一句“没关系,坐下来再想想”“说错了不要紧,只要肯动脑筋”“只要能自圆其说,即是有道理”“只要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你就对”等等,此时学生对教师的感激之情,自然会转化为对自己的鞭策。教师给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敞开心扉。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格。
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热情去唤起学生的激情,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解除学生的防御、恐惧、紧张、对立等消极情绪,激发学生说的愿望,让学生愿意说。学生的激情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必将对学习产生极大的热爱。
(二)授之以渔,使学生会说
说的训练,不仅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更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说。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说的方法,辅之以多种途径,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说话。
目前,总观学生的课堂回答,其通病是“乱、浅、缺、和”。“乱”就是说话吞吞吐吐,语无伦次,缺乏条理;“浅”就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深究;“缺”就是只会从问题到答案,缺少分析过程;“和”就是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缺少主见。其病根与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关。那么,怎样克服其通病,提高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呢?重要的途径是通过思维训练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1.教给思路,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要克服课堂语言表达的“乱”,首先应克服思路的乱;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有条理,首先思维要有条理性,即思路要清晰。
要使学生的思路清晰,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条理性,要能够让学生摸准思路,能够让学生沿着几个连续性的问题把思维引向深处。问题要由易到难,不能出得太大、太空、太繁。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子。比如,“为什么”的问题,一般是先考虑原因,后考虑结果;“哪几方面”“哪几点”的问题,一般先要一方面一方面地考虑,然后考虑哪一方面先说,哪一方面后说,怎样连起来说。另外,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组织语言,并要提示学生不要急于抢答。最后,教师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要鼓励学生敢于说,然后达到善于说的境界。
2.由表及里,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认识事物深刻与否,在于思维的深浅程度。学生认识事物往往只看表面,不善于透过现象去抓本质;理解课文,解答问题也往往限于表面意思。只知道作者是这样写的,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写;只知道要这样分段,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分段。
教师只要依据教材,设计一些深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怎么样”,慢慢地培养学生深究问题的习惯,从而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又如理解句子的意思,有些学生往往只注意字面意思,不会深究句子内含的意思。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透过字面意思去探索句子内含的意思。当学生自觉地养成了一问三追,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的习惯,那么,学生的思维也就深刻了。
3.架设桥梁,训练思维的完整性
学生回答问题,往往是直接从问题通向答案,而缺少问题到答案之间的分析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教会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过程。思维是凭借感觉材料而进行的,没有感觉中的东西,思维中也就没有。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可以凭借课文材料和生活表象的储存来完成。即教会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时,借助回忆、联想、想象、再现、假设、逻辑推理等,把已知参与到对未知的思维过程中去。
4.求异质疑,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学生回答问题,往往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缺少主见。如果教师不是积极引导再思,而是一锤定音,那将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形成传统刻板式的一问一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既要肯定,又要引导多方面地去考虑问题。当学生回答后,可追问学生,你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敢于否定对方的意见,摆出自己独特的意见,造成互相争辩的气氛。也可以设置一些创造性议题,让学生求异发散,进行正向、背向、逆向、纵向、横向、对比等思维活动。要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问题,教师积极引导解疑。这样通过多方面的求知心理要求,从而唤起学生猎取新的认识的欲望、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言为心声,思维和语言是密切联系着的,只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那么学生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也将会随之得到提高。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说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应创造具体、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验,激发学生说的灵感,使语言表达成为自主的释放心灵之声的活动。创设情境的方法也要多样,根据学习内容相应选择。如创编多种多样的课本剧,诱导学生说;配以情调吻合的音乐,引发学生说;运用随心所欲的勾画,启发学生说;声情并茂地朗读,激发学生说等。
(四)磨砺意志,教学生肯说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没有思维何来语言?思考的果实是甜的,但思考的过程却是苦的。没有刻苦的精神,思考就会深入不下去,甚至半途而废。学生不肯发言,往往是不肯思维、怕动脑筋的结果。因此,在学生说不下去的时候,我们要鼓励他们坚持到底,一方面再给时间让他们思考,另一方面给予适当点拨、引导,鼓励学生把话说全、说顺、说准、说好,千万不可就此放弃,让学生形成思维的惰性和依赖性。无论是回答教师的问题,还是同学之间的讨论,都要严格要求,坚持不懈,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独立的见解是智慧的花朵,只有苦的砥砺,才能孕育和开放出智慧的花朵,只有日积月累的训练,才能培养出铁齿铜牙。
课堂上,教师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说话,提高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层次性、多样性、深刻性、生动性,使课堂成为学生言论的自由舞台。
三、师生对话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