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毛泽东思想常识
36242500000010

第10章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4)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1953年5月,李维汉在向中共中央作《资本主义工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中提出,公私合营是最有利于将私营企业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形式。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肯定了这个意见。1954年9月政务院第223次政务会议通过的《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对此作了详细规定。公私合营分为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阶段。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开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1954年以后得到广泛发展。在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中,合营企业为公私双方共有,接受国家的领导,由公私双方代表共同负责经营管理;企业的生产基本上纳入国家计划,生产的目的由追求利润变为以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为主;企业的利润按“四马分肥”的原则进行分配,资本家的剥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工人的工资已经部分地具有按劳分配的性质,工人开始成为企业的主人和领导力量了。这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在企业内部进行合作,企业已经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但是,在个别企业公私合营中,由于资本家还占有企业的部分生产资料,国家还不能完全按照国民经济的需要对企业的生产进行统一调配,资本家所得利润也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增加,妨碍着国家资金的积累,企业中的公私矛盾和劳资矛盾也未解决。全行业公私合营,是指不分大、中小企业,同时按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到1956年,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公私共有变为完全由国家支配,国家通过清产定股,在一定时期内对资本家支付定息,企业的经营管理直接纳入了国家计划,资本家对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只表现为按私股股额取得一定的股息;工人已经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资本家丧失了支配企业的权力,由国家安排一定的工作,成为普通的工作人员,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被限制在固定的股息上,不再与企业的盈利发生联系;工人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领取工资。企业基本上成为社会主义的企业了。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社会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科学区别,只在于前者是从资本主义中生长起来的新社会的第一阶段,后者是这个新社会的更高的阶段。”由于社会主义社会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而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而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新民主主义转变过来的,不但有资本主义的东西,并且还有相当浓厚的封建主义残余和小生产习惯势力。

这些无疑是同共产主义不相容的,但一定时期里又是不可避免的,需要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才能逐步加以消除。而物质生产的发展和思想觉悟的提高又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这样,共产主义社会就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低级阶段,然后才能发展到它的高级阶段。1956年下半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现在,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党的十二大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作了如下的新概括:“过去在讲到社会主义特征的时候,人们往往强调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以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

人们还强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也是它的特征。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是还不足以完全包括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还必须有一个特征,就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看作是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条件和组成部分,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在认识上的深化和理论上的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决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党的十三大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指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七年的时间里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结束了过渡时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又不平衡,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同时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全民所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和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决不限制和排斥其他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的发展。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领域的生产建设事业都适于依靠集体来兴办。除了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以外,还允许劳动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在国家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的统一管理下加以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一些利用外资,吸引外商举办的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独资企业,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使劳动者同生产资料不再分离而是密切地相结合,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基础。但是,在中国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在公有制占优势的前提下,在国家政策规定的范围内,适当允许中外合资企业中的资本家剥削,允许城乡一些劳动者中雇工户的利润分配,这是活跃中国城乡经济的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这种零星的剥削现象,决不能否定剥削制度在中国已经消灭的客观事实,如同少量个体经济的存在决不能否定生产资料公有制已经在中国确立的事实一样。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

除了以按劳分配为主要方式的个人劳动所得以外,还有债权利息,股份分红、风险补偿、非劳动收入等。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以上这些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社会主义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共同富裕绝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才能对大多数人产生强烈的吸引作用,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富裕。在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时,提倡和发扬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把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结合起来,反对平均主义。中国建立的这种经济制度,是最适合目前历史阶段生产力状况并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前进的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它将继续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毛泽东在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时,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武器,分析研究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客观实际情况,同时吸取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它能够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不可能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但是这种生产关系才建立不久,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相适应的。

但是旧的剥削阶级思想意识的残余还存在,国家机关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还存在,这些又是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除了基本矛盾以外,中国社会还存在着其他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归根结底,都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派生和转化而来,并受基本矛盾的制约。矛盾的性质,除了一小部分属于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以外,绝大部分不具有阶级对抗的性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些矛盾只有通过改革,即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一步一步地得到解决。毛泽东不仅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而且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及其相互关系作了全面的考察和系统的分析。他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两类,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指出两类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的办法也不同。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不同时期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以后,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中共八大曾经把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但不久就改变了这个提法,重新提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国内主要矛盾。“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把八大的正确论断当作“修正主义”加以批判。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中共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对国内的主要矛盾,重新做出科学的概括。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这一科学论断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它既是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反映。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现实生活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它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社会矛盾。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物质产品很不丰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也很不发达,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这个矛盾,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才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人民

人民是相对于敌人的广大人民群众。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一般是指在历史上一定时期起进步作用的阶级和阶层的总体。毛泽东认为,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是全体共产党员和全体国家干部服务的对象。毛泽东思想把人民看成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及其总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过渡时期的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自从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在我国消灭以后,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全体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围。

敌人

敌人是与人民相敌对的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毛泽东非常强调分辨真正的敌友的重要性。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就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还强调要分清主要的敌人和次要的敌人,不要在同一时间内“四面出击”,在斗争中要运用“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原则。在一定时期集中力量打击最主要的敌人,而把次要的敌人放在次要的地位,以便一步一步地孤立和最后战胜敌人。“敌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例如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汉奸卖国贼;解放战争时期的美国帝国主义者、中国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敌视和破坏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都是人民的敌人。

人民民主专政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