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生平大事年表
1866年 出生
11月 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幼名帝象。取名文,号日新,字德明(父孙达成,早年在澳门当鞋匠,后回乡佃田耕作,兼村中更夫以补家用。母杨氏。兄孙眉,少年时曾为长工,1871年去夏威夷做工)。
1867年 1岁
9月 5日,叔父观成去世。
1868年 2岁
是年,日本开始进行资本主义改革,即“明治维新”。
1869年 3岁
9月 24日,英、法、美、俄、德五国公使在北京订立《上海公共租界土地章程》。
1870年 4岁
6月 天津教案发生。
1871年 5岁
是年,孙眉赴檀香山。
1872年 6岁
是年,开始参加劳动。
1873年 7岁
是年,初次听闻外轮洋人的情况,向往外面世界。
1874年 8岁
6月 16日,容闳等在上海创办《汇报》(后改名《益报》),是为近代上海第一份民办报纸。
1875年 9岁
是年,入村塾读书。
1876年 10岁
秋,接兄长孙眉来信,兴出洋之志。
入村塾读书。村塾课堂为冯氏宗祠。就读一年,即对传统教学方法反感。
1877年 11岁
10月 3日,李鸿章派人在滦州设立开平矿务局,是为我国第一个采用机器的大型煤矿。
1878年 12岁
兄孙眉回乡完婚,拟随兄赴檀,未果。
1879年 13岁
5月 随母亲由香港乘船赴夏威夷(檀香山),自述“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夏秋间,在孙眉开办的商店协助店务。
9月 入火奴鲁鲁(Honolulu)英人主办的意奥兰尼学校读书,学习西方社会政治基础知识、英语、圣经等。
1880年 14岁
是年,继续就读于意奥兰尼学校,课余学习国学,读华盛顿、林肯等史传。
1881年 15岁
是年,继续就读于意奥兰尼学校,开始学习军事体操。
1882年 16岁
7月 在意奥兰尼学校毕业。
秋,入美办奥阿厚书院(高级中学)继续读书。
1883年 17岁
7月 自檀香山经香港回国。
秋,返翠亨村。在海外五年,接受欧美文化科学知识和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开始在家乡抨击封建传统和迷信,发生与挚友陆皓东砸毁村中神像的事;年底,受洗加入基督教。为此遭其兄孙眉训斥。
1884年 18岁
4月 入香港中央书院学习。
5月 26日,在翠亨村与卢慕贞完婚。
11月再赴檀香山。
1885年 19岁
4月 自檀香山回国。
8月 往香港中央书院复学。是年,决志倒清。
1886年 20岁
秋,于香港中央书院毕业,入美基督教长老会所办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堂读医学,并兼修中国经史。
是年,结识郑士良、尤列。
1887年 21岁
9月 转入香港西医书院。结识何启、孟生(P。Manson)、康德黎。在该校进修五年,广泛学习西方政治、军事、历史、物理、农学,后自述“于中学则独好三代两汉之文,于西学则雅癖达文之道,而格致政事亦常浏览。”尤爱读《法国革命史》和《物种起源》。
1888年 22岁
3月 24日,达成公病故。是年,继续第二学年课程。
1889年 23岁
在香港西医书院继续学习。课余间往来于香港、澳门,发表对清朝政府不满的言论,鼓动“勿敬朝廷”,被视为“大逆不道”, 是年,结识陈少白。
1890年 24岁
秋,开始第四学年课程。
是年,上书郑藻如,就兴农、禁烟、教育等问题提出建议。
1891年 25岁
3月 27日,参加创立教友少年会。
秋,开始第五学年课程。本学年注重医学、外科、产科之深造。
是年,结识杨衢云。
1892年 26岁
7月 23日,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考试成绩为“最优异”;接受康德黎教务长颁发的西医书院第一名毕业执照。
秋,赴澳门镜湖医院行医。
12月 18日,开设中西药局,“声名鹊起……户限为穿”。
1893年 27岁
是年,受澳门葡籍医生排挤,转至广州行医。
1894年 28岁
年初,拟《上李鸿章书》,提出改革的纲领:“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尽其流。”
春,偕陈少白赴上海。
6月 抵天津,未得李鸿章接见,上书亦不为采纳。为此乃“怃然长叹……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
7月 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11月 24日,兴中会成立。大会通过了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
1895年 29岁
2月 21日,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机关。
4月 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是年,秘密策划武装起义,事泄失败,遭清政府通缉。偕郑士良、陈少白经香港逃亡日本,转赴檀香山;陆皓东、朱贵 全、丘四被捕就义。
1896年 30岁
由夏威夷经芝加哥赴纽约,转渡英国,考察西方政治,在华侨中宣传革命。
10月 在伦敦遭清使馆绑架软禁;幸得老师康德黎、孟生等发动舆论力量,才将他救出。这就是有名的“伦敦蒙难记”。孙中山伦敦蒙难的遭遇,获得国际的关注,并成为国际公认的中国革命领导者。
冬,发表英文版《伦敦被难记》。
1897年 31岁
是年,继续在伦敦居留,并在大英博物馆研读政治、外交、法律、军事、矿产和经济等书籍。在伦敦的研究和社会考察,使孙中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有了更大的提升,他的三民主义的思想也更趋完整和成熟。
1898年 32岁
10月 26日,“百日维新”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仓猝逃至东京。孙中山准备前往慰问,建立友谊。但康有为以帝师自居,自称不便与革命党首领来往,托辞不见。两天后,孙中山委陈少白拜访康、梁。
1899年 33岁
3月 2日,宫崎寅藏为了促成两党合作,奔走其间。但康有为自称有光绪皇帝的衣带诏而以勤王领袖自居,并无合作的诚意。梁启超开始也有合作的意思,但当孙中山前往会见时,他又借故谢绝。
8月初,梁启超前来会见孙中山。孙中山和梁启超共商合并大计。经过讨论后,梁启超赞同两党合并,并推孙中山为会长,梁为副会长。会后,梁启超将讨论结果汇报给在新加坡逗留的康有为时,康有为非常生气,并派人携带款项到日本,促梁启超立刻赴檀香山办理“保皇党”的事务,不得延误。于是两党合作的计划告吹。
12月 19日,梁启超赴檀香山之前,请孙中山写介绍信,介绍檀香山的朋友给他认识。孙中山不疑有他,写信给自己的哥哥和多位侨商,请他们支持梁启超。檀香山华侨接受到信后,对梁启超非常礼遇,并且捐出巨款。梁启超极力向华侨宣传,说“保皇党”和“革命党”原属同流,名称虽然不同,宗旨却是一样的。部分“兴中会”的会员竟然被迷惑,变成“保皇党”的会员。于是梁启超就在檀香山创立“保皇党”,并设立机关报《新中国报》,宣扬保皇思想。
1900年 34岁
春夏间,鉴于北方义和团运动,积极加紧策划广州起义。
6月中旬,西方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8月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9月 由神户经马关抵台湾,在台北设立起义指挥中心。
10月 发动惠州起义,屡败清军,因粮械不济,失败。转赴日本。
1901年 35岁
是年,在日本。郑士良病故。
1902年 36岁
是年,往返日本、香港之间,运筹革命。委托刘成禺编撰《太平天国史》。
1903年 37岁
1月 25日至28日,洪全福等策划广州起义,事泄失败。5月 邹容《革命军》出版。
1904年 38岁
2月 华兴会在长沙成立,黄兴被选为会长;入会者有宋教仁、刘揆一、陈天华等约500人。
是年,在夏威夷加入致公堂(即洪门,为在美洲华侨中的天地会组织);此间往来于东南亚、日本及欧美,发展兴中会并组织领导与保皇党的理论斗争。
1905年 39岁
是年,同盟会成立。
7月 30日,在东京赤坂区桧町三番黑龙会址召开中国同盟会筹备会议,与会团体包括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的代表和国内17省均有人到会,经过热烈讨论赞同孙中山提出的同盟会十六字革命宗旨:“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8月 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东京赤坂区灵南坂日本友人坂本金弥宅内召开。到会者百余人。大会通过章程草案,推举孙中山为总理,确定十六字宗旨为同盟会政纲,规定东京为本部所在地,本部下设执行、评议、司法三部。
11月 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为《民报》撰“发刊词”,将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1906年 40岁
12月 2日,在庆祝《民报》创刊周年会上发表关于三民主义的演说,正式提出制订“五权宪法”的主张(五权指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1907年 41岁
5月 发动潮州黄冈起义。
6月 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
9月 发动钦州、廉州、防城起义。12月 发动镇南关起义。
1908年 42岁
3月 发动钦州、廉州起义。
4月 发动云南河口起义。(是年6至7月预备立宪公会 发动国会请愿运动,8月清政府公布宪法大纲,定预备立宪期为九年;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相继死)。
1909年 43岁
8月 在英国伦敦。
1910年 44岁
2月 发动广州新军起义。
是年,湖南、湖北等五省发生抢米风潮;两广、滇、赣、苏、浙、豫、皖等数省爆发抗捐抗税斗争。
1911年 45岁
4月 发动黄花岗起义。
10月 武昌起义爆发(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率先发难,次日占领武昌,是晚占汉阳,同日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时孙中山行抵美科罗拉多州,后游说美欧,取道马赛回国)。
12月 25日抵上海。
26日 被同盟会最高干部会议推举为大总统人选。
29日 南京17省代表会议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 46岁
1月 1日,由沪赴宁。南京城内人民拥街塞巷,欢呼雷动。晚10时,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日,通电各省改用阳历纪年,以大总统就任日为新纪元开始。5日,发布《孙大总统对外宣言》。
3月 11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月 1日,莅临临时参议院,辞临时大总统职,并发表演说(次日,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9月 受任全国铁路督办。
1913年 47岁
3月 20日,宋教仁遇刺。23日,离日本长崎回国,发动二次革命(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二次革命战争开始),失败后,出走日本。
1914年 48岁
1月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
5月 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
8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宣战。
6月 22日,中华革命党在东京召开第一次大会,任总理。
1915年 49岁
1月 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独占中国。
5月 9日,袁世凯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复函北京学生,揭露“二十一条”真相,指斥袁世凯“袁氏以求僭帝之故,甘心卖国而不辞,祸首罪魁,岂异人任?”
10月 25日,与宋庆龄结婚。
12月 12日,袁世凯称帝。孙中山发表《讨袁声明》,发动“护国运动”。
1917年 51岁
6月 北方军阀张勋率军入京,胁迫黎元洪解散国会,拥戴薄仪复辟。
7月 6日,离沪南下;17日抵广州,发动“护法运动”。是月,段祺瑞僭任总理。
8月 25日,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召开。是月,段祺瑞政府宣布对德宣战。
9月 1日,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10日,中华民国军政府正式成立;护法战争爆发。
11 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
1918年 52岁
5月 4日发表通电,被迫辞去大元帅职,指出“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北如一丘之貉。”离粤取道日本返沪。
6月 26日,抵上海,“专理党务,对于时政,暂处静默”,“对于时局问题,实无具体办法”。
是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夏,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列宁复函孙中山,向“中国革命的领袖”致敬,“共同进行斗争”。
1919年 53岁
5月 4日,五四运动爆发。是月,《建国方略·心理建设》付梓。28日发表《护法宣言》。
6月 3日,上海工人罢工支持学生运动。
10月 10日,宣布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加“中国”二字,以区别1912年的国民党),并公布规约,“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
1920年 54岁
在上海。
是年,开始接触苏俄人士。
1921年 55岁
4月 7日,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举行,通过《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
5月 5日,就任非常大总统,再次在广州建立政权。
7月 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
10月 10日,《建国方略·物质建设》付梓。13日,出席国会非常会议,宣布赴广西,准备取道湖南出兵北伐。
12月 4日,在桂林成立北伐大本营。23日,会见李大钊介绍前来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1922年 56岁
2月 3日,以大元帅名义发动员令,命令各军分路出师北伐。
4月 16日,因湖南军阀赵恒惕拒绝北伐军过湘,遂指令各军集中梧州,召开扩大军事会议,决定“出师江西”,“以大本营设于韶州”。
6月 16日,陈炯明叛变。
8月 9日,因北伐军迭次受挫,腹背受敌,决定离粤返沪。23日,李大钊由京到沪会见交谈,并介绍李大钊加入国民党。
1923年 57岁
1月 1日,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2日,公布《中国国民党党纲》。3日,次日公布《中国国民党总章》。26日,发表《孙文宣言》,复命廖仲恺与越飞商谈中苏联合细节。
2月 21日,离沪经香港抵广州,再建大元帅府,就任陆海军大元帅。
10月 25日,在广州召开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委任廖仲恺、谭平山组成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
1月 1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6月 1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9月 2日,苏联政府代表加拉罕到达北京。
11月 12日,发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中国国民党党纲草案》。
12月 24日,发表《关于粤海关关余问题宣言》,抗议美、英干涉中国内政。
年底,李大钊抵达广州,积极协助完成国民党改组和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
1924年 58岁
1月 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总理身份担任主席,提出并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阐释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一系列国共合作的宣言和文件。25日,为哀悼列宁逝世,电唁苏联政府并发表讲话。下令筹办黄埔军校。
2月 23日,命廖仲恺负责筹备并兼筹备委员会委员长。
4月 12日,发布《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8月 20日主持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第六次会议,通过《国共合作草案》、《国民党与世界革命运动草案》。
9月 18日,发布《北伐宣言》;是月,移师韶关,举行北伐誓师典礼。
1月 21日,列宁逝世。
9月 10日,中国共产党发表第三次对时局宣言,号召反对帝国主义,推翻封建军阀政府。
10月 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11月 10日,应冯玉祥之邀,同意北上,发表《北上宣言》,重申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废除不平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12日,偕宋庆龄离粤,取道日本长崎、神户北上,一路多次发表演讲。
12月 4日,抵天津,当晚肝病复发。31日,扶病由津入京,发表《入京宣言》。
1925年 59岁
1月 26日,病势力加重,入北京协和医院手术,确诊为肝癌。
2月 24日,病危,口授遗嘱、《致苏联遗书》。
3月 11日,在《遗嘱》及《遗书》上签字。12日病逝,遗言“和平、奋斗、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