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36269100000042

第42章 成都市版权产业个案(7)

(2)经济环境——不断提高的城市经济水平,为企业开辟版权产业市场

成都经济发展在改革和调整中稳步前进,2008年全市经济总量在副省级城市列第六位,占全省的比重达到31.2%。随着成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和时尚产生了亲切感,有鉴赏能力的中产阶级和白领人士不断增多,已成为蜀江锦院市场化道路的优势所在。此外,经济的发展催发着新一轮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消费的增加。2007年是成都旅游创佳成功后的第一年,全市旅游总收入395.41亿元,同比增长22.02%,为打造蜀锦旅游文化产品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社会文化环境——挥之不去的古老蜀锦情结,为城市打造亮丽文化名片

与宋锦、云锦和壮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的蜀锦,是成都挥之不去的古老情结。成都,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域,因锦得名,以锦闻名。早在3000多年前,当时朝廷特在成都设“锦官”,故成都称“锦官城”,又叫“锦城”;岷江环绕成都,蜀锦濯于江水,故岷江又称“锦江”。成都这座历经了3000年悠悠岁月的古都,曾将最美的风韵凝结在了“锦”字里。很多到过成都的游客,都惊叹于蜀锦的华美,也为蜀锦那精湛的织造技术折服。蜀锦历数千载而不衰,更显示出特有的文化风韵,在今日焕发新的生机,成为成都向世界展示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3.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1)实施版权保护战略,提升品牌价值

蜀锦的制作工艺繁复,价值高,可谓“寸锦寸金”。生产一幅蜀锦,要经过设计、定稿、点匠、挑花结木、装机、织造等程序。而在织造过程中,还要用到很多基本的技能和独特的技艺,比如打节、打竿儿、拉花、投梭、转下曲、接头等等。然而,工艺美术行业模仿较为盛行,大量模仿品以低廉的价格抢占市场,把一个有市场价值的新产品变得毫无价值,企业花费大量人才、物力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刚获得市场认同就被打垮,最后打击了整个行业创新开发的积极性。实施版权保护战略,是打响蜀江锦院品牌、维护产品质量形象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4年6月,成都市版权局前往蜀江锦院,开展蜀锦版权保护现场指导服务和调研工作。针对蜀锦产品设计、制作的特殊性,版权局同志与蜀江锦院代表共同进行了探讨,并就加强蜀锦版权保护,建立健全企业版权保护机制等问题达成了共识。在市版权局的帮助下,企业拟制了《四川成都蜀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版权管理办法》,部分作品办理了作品版权登记。通过版权重点保护,企业进一步明晰了作品的权利归属,促使企业作品的使用更加规范化,蜀锦作品侵权现象得到遏制,版权在研发、运用和交易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竞争力得到了增强。

(2)通过版权产品研发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

蜀江锦院拥有一批优秀的研发、设计人才和传统工艺人,其中包括能够进行纯手工蜀锦织造的6位70岁高龄以上的老艺人。其中,刘晨曦、叶永洲两位老人被国家授予蜀锦织造技艺传承人的称号。为了培养人才,蜀江锦院一面对全国仅存3台的清代年间留下的花楼木质机进行复制,一面加强培养蜀锦织造学徒,使蜀锦工艺绝技得到传承。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蜀江锦院潜心研究,对蜀锦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拯救工作,并结合时代特征予以创新,让传统的技艺、传统的品种在今天找到新的生命力。

A.深刻挖掘蜀锦的传统文化内涵

将蜀锦用于历代名画、名家书法的织造上,以超大经纬密度和蚕丝纤维的高度亮丽,表现各种古今诗画,使画面保留原创作层次和笔墨神韵。

B.借蜀锦展现成都民俗文化

以绵竹年画系列、蜀锦框画系列产品展现了成都传统民俗活动。蜀锦框画系列产品讲述了包括“张打铁”、“王婆婆”、“偷油渣”等在内的成都童谣,对本土传统民间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展示作用。

C.走蜀锦的旅游文化之路

2006年,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在蜀江锦院调研蜀锦的保护开发工作时强调,要将蜀锦的保护开发工作作为旅游文化发展的重点项目。在这一发展思路的指导下,蜀江锦院将产品、文化与旅游三个概念进行有机结合,研发了大量新产品。如:运用新技术,把武侯祠的对联用蜀锦的方式绣了出来,并且推广到了市场;克服色率问题,对金沙遗址和三星堆的青铜文化都用蜀绣进行体现。由于新产品体现了四川的历史文化特色,2008上半年蜀绣产品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7.5%。

D.开发实用性较强的家居生活用品

锦院从之前只注重生产观赏性的纯装饰品,到现在开始开发设计实用性较强的产品,涵盖了手绣披肩、桌布、靠垫以及带有蜀绣的服饰等。但目前看来,这还远远不够。在法国,引领手工刺绣设计潮流的法国lesage刺绣坊,为香奈儿的高级时装进行手工制作,将当代流行艺术和古老法国时装手工进行组合;在成都,如何将古老蜀锦的精粹与时尚流行的现代生活完美融合,值得蜀江锦院进一步探索。

4.蜀江锦院对成都版权产业的启示

(1)版权保护,是工艺美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长期以来,工艺美术行业特别是民间手工艺模仿较为盛行,制约了创新设计的发展。民间手工艺版权保护,已不是简单的作品保护,它涉及产业的兴衰及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的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间手工艺是国家的瑰宝,如不加以保护,很容易被侵权,甚至面临失传、灭绝的危险。蜀江锦院通过实施版权保护战略,明晰了企业作品的权利归属,保护了蜀锦这一独具特色的民族经济文化遗产,为成都古老文化产业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版权作品变版权产品,借助文化软实力打造经济硬实力

将文化概念引入织锦,从生产工业品跳出来的蜀江锦院走出了一条还原蜀锦原形、传播蜀锦文化的道路。随着蜀锦的实用性与装饰性、艺术性的结合,产品附加值随之增加。这是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的探索,也是一次使版权作品转化为版权产品、文化创意变生意,借助文化软实力打造经济硬实力的突破。不管是重庆的谭木匠,还是成都的蜀江锦院,都为传统技艺、传统品种如何通过文化之旅,在今天找到新的创新点和生命力提供了有益借鉴。

第三节版权产业创意个案

版权产品的创意是版权产业的核心,本节通过对成都版权人物和版权项目的考察,从微观的角度探讨成都版权产业发展的核心能量。选取个案时主要考虑了行业代表性、版权相关性和调研的方便性。

一、版权人物研究

对话杨红樱:中国作家遭遇的版权困境

杨红樱: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杂志社副编审,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19岁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现已出版童话、儿童小说50余种。已成为畅销品牌图书的系列有:《杨红樱童话系列》、《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笑猫日记》系列。其作品总销量超过3000万册。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奖项。作品被译成英、法、德、韩等多种语言在全球出版发行。在作品中坚持“教育应该把人性关怀放在首位”的理念,在中小学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多次被少年儿童评为“心中最喜爱的作家”。《笑猫日记》系列,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并连续两年获全国最佳年度儿童文学读物奖。

被媒体称为“中国童书皇后”、“中国童书畅销第一人”的杨红樱,部分作品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电视剧。她在著作权、改编权等问题上具有绝对的发言权。

杨红樱在2009年6月诉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著作权侵权一案中一审败诉。这场被人们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著作权诉讼官司”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版权、作家权益保护的大讨论。近期杨红樱仍有再次上诉的打算。杨红樱在北京注册有自己的图书经纪公司,全面代理其图书版权以及其他相关产业事务。所以,在版权以及侵权等方面,她的经历与遭遇极具代表性。无奈:品牌商标遭遇恶意抢注

《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笑猫日记》系列等作品总销量超过3000万册,杨红樱部分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也频频推出,如今“杨红樱”已成为一个品牌。

当问及有没有发展品牌文化产业的想法时,杨红樱坦言,她对自己树立的品牌很是珍惜,里面包含了她多年的血汗以及广大读者对她作品的认可。比如《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笑猫日记》等作品在小读者群体里已经具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杨红樱也有发展“马小跳”、“笑猫”等品牌衍生产品的打算。

现在杨红樱的经纪公司正在做有关马小跳漫画的书,随着马小跳漫画的完成,相关衍生产品也会随之出现。除了对发展自身品牌产业表现出来的极大热情之外,杨红樱语气里又显出了许多无奈的情绪。现如今摆在杨红樱面前的问题是,“马小跳”以及新系列《笑猫日记》的商标遭到别人抢先注册。商标被抢注,使得她计划内发展的一系列衍生产品也就无法跟上,工作受到极大阻碍。这种恶意抢注行为让杨红樱很是头疼。

对于现阶段我们国家在商标注册方面的混乱局面,杨红樱感到十分困惑。对此,杨红樱的经纪公司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做出抗议。

不服:著作权侵权官司里意料之外的败诉

2009年6月杨红樱诉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侵权案一审宣判,北京朝阳法院以被告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拥有杨红樱作品出版合同,认为杨红樱诉讼请求不成立,一审被判败诉。

面对这样的判决结果,杨红樱明显感觉出乎意料。在她看来,自己的作品遭到侵权,出版社以她的名义出版伪书,法院却无法给她一个公正的答案。自从官司败诉后,国内有关杨红樱的盗版书、伪书瞬间泛滥。盗版行业的都认为,反正杨红樱一打官司就输,没什么可怕的。杨红樱显得有苦难言。

据杨红樱称,事情最开始源于一封家长的邮件。这位家长的小孩在市面上买了一本《杨红樱作品精读》,但发现不到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她的作品,对此,家长认为杨红樱是在利用自己的名声赚取小孩子的钱财。面对家长的投诉,在与出版社商酌解决措施无果而终后,她才选择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案件从一个侵权案最终定性为一个合同纠纷案件。法院单单只从合同出发,并不参考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出版业禁止出版伪书,禁止一号多用等规定。司法过程没有参考版权保护条例以及新闻出版法规,那些旨在保护作家权益的条例显得形同虚设。

在官司败诉后,杨红樱坦言,自己现在更加关心的是中国作家的权益保护以及版权保护。

杨红樱说,在作家与出版社的合作过程中,许多合同都是在诚信基础上达成的。事实上许多作家都把精力用于创作,对于版权知之甚少。出版社拿来一纸合同,也很少探究细节,因为合同都是出版社固定好了的,大家都这么签自己也就直接签了。以前的杨红樱就是这样。现在杨红樱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经纪公司全面代理其图书版权以及其他相关产业事务。在遭遇到这么多事情之后,杨红樱开始有了版权、合同等自身保护的概念。她的经纪人和经纪公司把对方的合同一条一条地进行研究,甚至有时候根本不要对方出合同,由经纪公司自己出合同。

因为事业的壮大,杨红樱的版权保护事宜也得到逐步完善。而现如今国内许多知名不知名的作家仍遭遇各种各样的侵权行为,他们势单力薄,即便遭到侵权也束手无策。杨红樱诉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侵权案的败诉某种程度上对当前中国作家的维权是一种巨大的伤害。杨红樱坦言官司的败诉让她看见了整个中国作家群体的弱势地位。杨红樱表示她将继续上诉,这不仅仅是她的意思,还是许多作家朋友的想法。

思考:漫漫长兮的中国版权之路

现阶段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存在很大的欠缺。在法规落实上、司法过程中、执法实施里、社会风气上与国外相比差距还很明显。在遭遇侵权的过程中,杨红樱还特别提到,即便在全国文化最发达的首都北京,版权方面的专业律师少之又少,但是国外这方面的律师却很多。另外,外国对版权的保护更健全,对盗版等行为惩罚更严厉。

尽管对于消费者而言,盗版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一种奇怪的福利增进,似乎并无不妥,但对于国家而言,那事实上意味着它从此与创新绝缘。因为创新需要巨大的固定成本投入,而当创新的产品尚未上市时,盗版就已肆无忌惮地充斥市场,谁还愿意创新呢?国家的最终发展需要完善版权制度,也需要保护知识产权。

所幸,杨红樱官司引发了业界人士对于版权、作家权益保护的大讨论。如果仅仅是合同纠纷是绝对不会出现这样广泛影响的。作家在维权道路上遭遇的艰辛与无奈或许会使得这些维权人士感到寒心,然而,中国版权完善之路也许正是从这里开始,至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版权问题、作家权益问题、知识产权问题。我们寄希望中国的创作界和出版界的市场行为由此能够更加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