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景岳全书
36361200000211

第211章

羌活 甘草 防风 当归 蔓荆子 川芎 细辛 黄 枳壳 人参 麻黄 白芷 甘菊薄荷 枸杞子 知母 地骨皮 独活 秦艽 黄芩 芍药 苍术 生地黄(各四两) 肉桂(一两)上 咀。每服一两,水二钟,生姜三片,煎七分,空心临卧服。空心一服,吞下二丹丸,谓之重剂;临卧一服,吞下四白丹,谓之轻剂。假令一气之微汗,用愈风汤三两,加麻黄一两,作四服,加姜五、七片,空心服,以粥投之,得微汗则佳;如一旬之通利,用愈风汤三两,加大黄一两,亦作四服,每服加生姜五、七片,临卧煎服,得利为度。又洁古羌活愈风汤:即同前方加柴胡、杜仲、半夏、浓朴、防己、白茯苓、前胡、熟地黄、石膏等九味,共三十三味,云治肝肾虚,筋骨弱,言语艰难,精神昏愦,风湿内弱,风热体重,或瘦而一肢偏枯,或肥而半身不遂。心劳则百病生,心静则万邪息,此药能安心养神,调阴阳,无偏胜。

景岳曰:中风一证,病在血分,多属肝经,肝主风木,故名中风,奈何自唐宋名家以来,竟以风字看重,遂多用表散之药。不知凡病此者,悉由内伤,本无外感,既无外感而治以发散,是速其危耳。若因其气血留滞,而少佐辛温以通行经络则可,若认为风邪,而必用取汗以发散则不可。倘其中亦或有兼表邪而病者,则诸方亦不可废,故择其要者详录之,亦以存古人之法耳。

胃风汤 治虚风能食,牙关紧急,手足搐挛,胃风面肿。

白芷(一钱二分) 升麻(二钱) 葛根 苍术 蔓荆子 当归(各一钱) 甘草(炙) 柴胡 本羌活 黄柏 草豆蔻 麻黄(各五分)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温服。

地黄散 治中风四肢拘挛。

干地黄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上 咀。用酒三升,水七升,煎至四升,去 ,分作八服。日进二服,不拘时。

(东垣)羌活附子汤 治冬月犯寒,脑痛齿亦痛,名曰脑风。

羌活 苍术(各五分) 制附子(炮) 麻黄 防风 白芷 僵蚕 黄柏(各七分) 升麻 甘草(各二分) 黄 (三分) 佛耳草(无嗽不用)水一钟半,煎八分,温服。一方有细辛。

《宝鉴》羌活附子汤 方在热阵。治呃逆。

羌活胜风汤 治两眼眵多 燥,紧涩羞明,赤脉贯晴,头痛鼻塞,肿胀涕泪,脑颠沉重,眉骨酸疼,外翳如云雾丝缕,秤星螺盖。

羌活 防风 荆芥穗 白芷 独活 柴胡 薄荷叶 白术 桔梗 前胡 枳壳 甘草川芎 黄芩(各五分)水二钟,煎一钟,热服。

《圣惠》川芎散 治偏正头风疼痛。

川芎 羌活 细辛 香附 槐花 甘草(炙) 石膏(各半两) 荆芥穗 薄荷 菊花 茵陈防风(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服。忌动风物。

《玉机》川芎散 治风热头痛不清及目病。

川芎(三分) 羌活 防风 本 升麻 甘草(各一钱) 柴胡(七分) 黄芩(炒) 黄连(各四钱)生地(二钱)上为末。每服一、二钱,茶清调下。

《局方》川芎茶调散 治伤风上攻,偏正头痛,鼻塞声重。

薄荷叶(二两) 川芎 荆芥穗(各一两) 羌活 白芷 甘草(各五钱) 细辛 防风(各二钱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局方》神术散 治四时瘟疫伤寒,发热恶寒,头疼,项强身痛,及伤风头痛,鼻塞声重,咳嗽。

苍术 本 白芷 细辛 羌活 川芎 炙甘草(各一钱)水一钟半,姜三片,葱白三寸,煎服。

《良方》天香散 治年久头风不得愈者。

南星(制) 半夏(制) 川乌(去皮) 白芷(各二钱)上作一服,水二钟,加生姜自然汁小半盏,煎一盏。食远服。

《直指》芎芷散 治风壅头痛。

川芎 白芷 荆芥穗 软石膏上为末,每服一钱,食后沸汤调下。

芎辛导痰汤 治痰厥头痛。

川芎 细辛 南星 橘红 茯苓(各钱半) 半夏(二钱) 枳实 甘草(各一钱)水一钟半,姜七片,煎八分,食后服。

《奇效》上清散 治头痛,眉骨痛,眼痛不可忍者。

川芎 郁金 芍药 荆芥穗 芒硝(各半两) 蒲荷叶(一钱) 片脑(半钱)上为细末。每用一字,鼻内搐之。一方有乳香、没药各一钱。

《本事》透顶散 治偏正头风,夹脑风,并一切头风,不问年深日近。

细辛(表白者,三茎) 瓜蒂(七个) 丁香(三粒) 糯米(七粒) 脑子 麝香(各一豆许)上将脑、麝另研极细,却将前四味亦另研细末,然后并研令匀,用瓷罐盛之,谨闭罐口。用时随左右搐之一大豆许,良久出涎则安。

菊花散 治风热上攻,头痛不止。

甘菊花 旋复花 防风 枳壳 羌活 蔓荆子 石膏 甘草(各一钱)水一钟半,姜五片,煎七分,不拘时服。

《宝鉴》如圣散 治眼目、偏痛、头风。

麻黄(烧灰,半两) 盆硝(二钱半) 麝香 脑子(各少许)上为细末搐之。

点头散 治偏正头痛。

川芎(一两) 香附(四两,炒去毛)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服。

(东垣)清空膏 治偏正头痛年深不愈者。善疗风湿热上壅头目,及脑痛不止。若除血虚头痛者,非此所宜。

川芎(五钱) 柴胡(七钱) 黄连(酒炒) 防风 羌活(各一两) 炙甘草(一两半) 细挺子黄芩(一两,一半炒,一半酒洗)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匕,热茶调如膏,抹在口内,少用白汤送下,临卧。如若头痛,每服加细辛二分;如太阴脉缓有痰,名曰痰厥头痛,减羌活、防风、川芎、甘草,加半夏一两五钱。

愈风饼子 治头风疼痛。

川乌(炒,半两) 川芎 甘菊 白芷 防风 细辛 天麻 羌活 荆芥 薄荷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剂,捏作饼子。每服三、五饼,细嚼茶酒任下,不拘时。

《本事》治八般头风草乌尖 细辛(等分) 黄丹(少许)上为细末,用苇管搐入鼻中。

《百一》都梁丸 治风吹项背,头目昏眩,脑痛,及妇人胎前产后伤风头痛。

白芷(大块白者,沸汤泡切)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用一丸,细嚼荆芥点茶下。

《和剂》三 汤 治感冒风寒,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喘急,胸满多痰。

麻黄(连节) 杏仁(连皮尖) 生甘草上咀。每服五钱,姜三、五片,水煎,食远服。若憎寒恶风,欲取汗解,加桔梗、荆芥,白五 汤,治咽痛。

《局方》华盖散 治肺受风寒,头痛发热,咳嗽痰饮。

麻黄(去节) 苏子 桑白皮 杏仁(去皮尖,炒) 赤茯苓 橘红(各一钱) 甘草(五分)水二钟,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后服。

冲和散 治感冒风湿,头目不清,鼻塞声重,倦怠欠伸出泪。

苍术(四两,米泔浸炒) 荆芥 甘草(炙,八钱)上为末。姜汤调服二钱。

金沸草散 治肺感寒邪,鼻塞声重,咳嗽不已,憎寒发热,无汗恶风,或热壅膈间,唾浊痰甚。

旋复花 麻黄 荆芥(各一钱) 前胡 半夏 芍药(各八分) 甘草(炙,五分)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三因》旋复花汤 治风寒暑湿伤肺,喘嗽大甚,坐卧不宁。

旋复花 前胡 甘草 茯苓 半夏曲 杏仁 麻黄 荆芥穗 五味子 赤芍药(各等分)上每服五钱,加姜、枣水煎。有汗者勿服。

《良方》旋复花汤 治风痰呕逆,饮食不下,头目昏闷等证。

旋复花 枇杷叶 川芎 细辛 赤茯苓(各一钱) 前胡(一钱半)上加姜、枣水煎服。

《医林》桑皮散 治上焦热壅,咳嗽连声,血腥并气不得透。

桑皮 柴胡 前胡 紫苏 薄荷 枳壳 桔梗 赤茯苓 黄芩 炙甘草(等分)上咀。每服七、八钱,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

《简易》苏陈九宝汤 治老人小儿素有喘急,遇寒暄不常,发则连绵不已,咳嗽哮吼,夜不得卧。

麻黄 紫苏 薄荷 桂枝 桑白皮 大腹皮 陈皮 杏仁 甘草(各六分)水一钟半,姜三片,乌梅一个,煎七分服。

《局方》羌活散 治风邪壅滞,鼻塞声重,头目昏眩,遍身拘急,肢节烦痛,天阴愈觉不安者。

羌活 麻黄 防风 细辛 川芎 菊花 枳壳 蔓荆子 前胡 白茯苓 甘草 石膏黄芩(等分)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

羌活散 治风痹手足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