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病相克的现象,也为治疗疾病,特别是一些顽症、绝症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有人从癌症病人发热后,癌症消失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创造了“癌症加热疗法”,即用电热褥把癌症病人包裹起来,通电加热,人为地提高体温,以杀死体内的癌细胞。也有人设想用“生一次小病治一种大病”的治疗方案。我们相信,科学家对病病相克现象不断深入的研究,将造福于人类。
嗅觉既灵敏又模糊之谜
警察追捕逃犯时,警犬是得力的助手,它依靠敏锐的嗅觉,可以发现逃犯留下的微弱的气味,从而找到逃犯。其实,人的嗅觉也十分灵敏,虽然灵敏度不如狗鼻子,但在分辨气味方面却有自己的高明之处。无论是各种花香,还是各种香水,人用鼻子一闻就能闻出来。化学工作者在实验室里分析了1个月的复杂的化合物,一般人用鼻子有时一嗅即可分辨出来。
气味分子都是挥发性的,它们飘浮在空气中。当你吸气时,气体分子进入鼻道,经过鼻腔的温暖和湿润之后,进入大脑下面及鼻梁后端两个狭长的腔室内,腔内有一对如纽扣般大小的皮肤突出物,表面覆盖有湿润的黏液状物质,气体分子便以其神秘的方式同这嗅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感受器结合,从而向大脑的嗅觉中枢发出信号。
人体有5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据统计,人们在生活中获得的信息主要来自视觉,其次是听觉和触觉,味觉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显得很重要,独有嗅觉,常常被人们忽视,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传统的生理学常常把人类的嗅觉看作正趋向退化的原始感觉。如今,一系列新的研究使生理学家对嗅觉刮目相看。研究者认为,嗅觉可能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许多关于嗅觉的谜正等待人们去揭开。
据统计,大约每15个脑外伤病人中就有1人会丧失嗅觉。此外,流行性感冒、脑瘤、过敏性变态性反应、老年等原因也会造成部分或全部、暂时或永久的嗅觉丧失。研究结果证明:人们享用各种食物时,至少有3/4的美味感觉来自于嗅觉,只有1/4来自味觉。这是因为食物的各种香气通过嘴巴背后的鼻咽直接进入鼻腔,被大脑感知。一旦失去嗅觉,美味佳肴就会大为失色。倘若你把鼻子捏住,就很难说出是在吃一片苹果还是一片生马铃薯。
嗅觉是一种原始的感觉。人类不像一些野生动物,需要依靠嗅觉生存。按照进化的法则,人类的嗅觉应该逐渐退化,变得越来越不灵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美国费城进行的人类嗅觉灵敏度实验,其结果令人吃惊:人可以用嗅觉区分两只外貌完全一样的老鼠,这两只老鼠各方面的遗传特征几乎完全一样,只是染色体上有一组基因不同。这样细微的遗传差异,即使用最先进的分析仪器也难以鉴别,可是人却能用鼻子嗅出它们尿液的不同!人类为什么会保持这样敏锐的嗅觉,这是一个谜。
在生活中,不论是什么气味,香的或臭的,甜的或酸的,都一股脑儿进入人的鼻子,我们无法选择。而气味总是与记忆相联系的,没有记忆,气味将变得毫无意义。嗅觉和记忆在大脑中是怎样联系的,科学家们至今仍不太清楚。研究者还发现,嗅觉和记忆的联系虽然紧密,但人们对嗅觉的记忆也不很精确,这一点不像视觉和听觉。我们看到一张陌生的脸,立刻可以断定这是从来没有看到的,而我们闻到一种从来没有闻过的气味时,却常常觉得似曾相识。为什么人对嗅觉的记忆不如对视觉的记忆精确?这又是个有趣的谜。
一个人的血管长度能环绕地球两周半
大江大河都有许许多多的干流和支流,我们身体里的“红河”也不例外。不同的是,“红河之水”——血液是在封闭的管道里流淌的。这“封闭的管道”,我们叫它“血管”。
血管遍布全身每个角落,任何部位被刺破了,都会流出鲜红的血液来,可见血管是无处不在的。由大血管分出小血管,小血管分出细血管,细血管再分出毛细血管……全身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血管网。
说来也许令人难以相信,一个七尺男儿身上的血管,大大小小竟有1000多亿条。假如将它们首尾连接起来,长达10万千米以上。10万千米有多长?能够环绕地球两周半!
血管有动脉和静脉两大系统。动脉是“动”的,我们在腕部、肘部、颈部、大腿根部以及头上、脚上等处都可摸到它的跳动。
血液从心脏出发,通过动脉血管流向各处。它的“流速”依据心脏的收缩或舒张而有不同。例如在大动脉管里,有时可快到每秒钟走1米远,有时每秒却只能走0.16米。大动脉的管腔一般是25毫米,管壁厚度可达2毫米左右;毛细动脉的管腔有的仅0.01毫米,管壁自然是极薄板薄的。
静脉血管同样有粗有细。不过,总体说来,静脉的管腔要比动脉粗些。例如,大静脉的口径有30毫米大,可以放进一只乒乓球。
静脉里的血流是在平稳地流动的,它的任务是将动脉送往身体各处去的血液汇集起来,再送向心脏。
动脉和静脉互相连接,使血液无法“越轨”流到血管外面来,这才保证血液循环往复运行。
我国古人已知道动脉血和静脉血是有区别的。《内经》中提到:当刺破血管时,有的血管“刺之能射”,有的则“不能射”。为什么血液的喷射情况不一样呢?古人认为是“阴气”与“阳气”的数量不同的缘故。现在知道,这是血管组织和血液压力不一样所致。但无论如何,这种发现毕竟比西方人早得多。
血小板减少为什么会流血不止
看过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的人,都会记得这样一个情节:女主人公幸子不慎小腿被铁丝扎破,流血不止,差点送掉了性命。人们不禁要问,幸子的皮肤只不过受了一点轻伤,为什么就会出现这样严重的后果呢?
原来,这与幸子血小板减少有直接关系。在一次事故中,幸子受到大剂量放射性同位素钻-60的辐射,骨髓造血功能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血液内血小板的数量显著减少,每立方毫米血内仅有4万个血小板(正常人为10万~30万个),幸子的皮肤已出现了淤血斑,于是皮肤受点轻伤便会流血不止,以致威胁到生命。
血小板是血液固体成分中的一种,体积很小,直径只有红细胞的1/3至1/2,形状不规则。血小板的本领很大,是血液中的“防汛部队”,人体一旦受伤流血,它们就会涌向前去,执行“堵坝”的任务。血小板止血的本领主要来自体内含有的血小板因子。人体受伤时,血小板自动破裂,把血小板因子释放出来,致使血浆中的凝血酶原变成凝血活酶。这种酶能使血浆里的纤维蛋白元变成许多细丝,并编织成网,将血细胞网住,因而使血液凝固成块,将伤口堵住。同时,血小板的表面还有一种粘着力,使血粘聚在出血的伤口处,逐渐形成血栓,将伤口封住。另外,血小板还是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的携带者,其中与止血有关的有5-羟色胺、肾上腺素等,它们随血小板携带到损伤的血管处并释放出来,都能引起局部血管壁平滑肌收缩,促进止血。血中血小板的数量一旦显著减少,便会引起血液凝固障碍而流血不止。
临床上,除放射病之外,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和慢性血病等疾病也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医生常通过检查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来帮助诊断多种血疾病。外科手术前,也要检查血小板的数量,以防因血小板过少而造成手术中流血不止。
血小板的寿命很短,平均寿命还不到10天。但是,它的新的“接班人”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出现,使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保持相对的平衡。
自身的血型能够改变吗
无影灯下,医生正在紧张地对重伤员进行抢救。而输血,则是抢救伤员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输血,实施起来有一定困难。只有血型相合的人才能输血,一旦不合,就会丧失时机。
如果能有统一血型,不需交配试验,就可以互相安全地输血,这该有多好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孜孜不倦地探索着。
我们知道,人类红细胞表面含的抗原,亦称为“凝集原”,根据凝集原的不同,将人类血液分为若干型,称为“血型”。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各国学者先后发现了一种奇异现象:1957年以来有25例以上的报告指出,白血病患者多为A型血,有些是B型和AB型,当他们病危需要紧急输血时,复查血型,血型却意外地变成O型。人们惊疑不止,认为第一次检查错误。经核对,原来检查无误,此次O型血也千真万确。当人们困惑不解时,患者经抢救治疗后,转危为安,血型又转为原来血型。这种奇妙现象,表明在患病过程中,血型抗原性逐渐变弱,终于成为O型;病情好转,原来的血型细胞出现较多,又恢复了原来血型。这种变化不仅ABO血型系统有,Rh和Mn血型系统也有。
人们还观察到老年人,恶病质的人,红细胞抗原性就变弱,致使血型变异。科学家们以上述事例,证明所谓终身不变的血型,在疾病和某些因素的作用下是可以改变的,这为人们改变血型的探索,提供了依据。
美国纽约血液中心细胞生物化疗实验室的杰克·戈德斯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采用遗传工程方法,从咖啡豆中提取一种a单奶糖酶,这种特殊的酶属于“内切酶”之一,可以切割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多糖体,而获得与另一种血型基本相同的抗原,从而达到改变血型的目的。现在研究者们已成功地把B型血转变为O型血,并在志愿者身上做了试验,获得令人振奋的成功。这种切割后生成的O型血输入人体后,有95%能存活24小时以上,有50%能存活30天以上,没发生任何输血反应,志愿受试者无任何不良感觉。这项技术现已进入临床实用阶段。目前该研究小组的下一个目标是把A型血切割后变成O型血,预期会有90%以上的A型血转为O型。
日本学者在研究改变血型工作中,也不谋而合,获得了长足进展。他们已能将A型血、B型血改变为O型血。
改变血型是医疗事业的需要,也是人类探索血液奥秘获得非凡成功的实例,它将为抢救病人的生命发挥重要作用。
人体中神秘的胰岛
在浩瀚无垠的海洋中,分布着无数大小不等的岛屿,它们成为镶嵌在蓝色海洋上的颗颗宝石。在人体的某些部位,也存在着许多神秘的“小岛”,它们支配着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就是其中的一种。
胰岛,位于胰腺之中。胰腺位于胃的后方,是消化器官,而胰岛却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胰岛在分泌胰液的胰腺腺泡组织之间,聚合成一堆一堆的细胞群,犹如海岛一样,因此被生理学家命名为“胰岛”。
成人的胰岛约有170万个,数量可谓惊人,而每个胰岛的大小,也同海岛一样,千差万别。每个胰岛的功能也大不相同,各司其职:有的分泌胰岛素,有的分泌胰高血糖素,有的分泌一些其他激素,如胃泌素等。这些激素对人体产生着不同的影响,有的我们已经认识,有的我们知之甚少,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胰岛素是人体中重要的内分泌素,它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由20~30个氨基酸组成,主要功能是调节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它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合成和贮存,调节机体的能量供应,使糖转化为糖原贮存起来;它可以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减少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和产生酮体;它还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糖的利用,节约体内蛋白质的消耗,帮助人体生长。
胰岛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恰好与胰岛素的作用相反。它可以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使血糖升高;它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它还可以增加糖在心肌中的积聚,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输出量,提高血压。
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生命。但是,当胰岛发生异常时,动态平衡遭到破坏,人体就会发生严重的疾病。糖尿病就是由于胰岛功能失常、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而引起的,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古尸手握香囊是何意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长沙马王堆的汉墓中,发现了许多震惊世界的稀世文物。有趣的是,一号墓出土的古尸手中握有两个香囊,囊内装有桂、花椒、辛夷、茅香等香药,绣枕里面也装有气味芬芳的佩兰。
手握香囊是何用意呢?
原来,按照当时楚地的风俗习惯,“昼佩香囊”、“夜用香枕”,可以“辟不祥”、“杀虫毒”,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人已去世,还迷恋什么“吉祥延年”,似乎很可笑。不过,芳香之有益于健康,那倒是可信的。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在这一天,许多人家屋前要挂菖蒲,在室内要焚苍柏或熏艾叶。为什么?因为菖蒲、苍柏、艾叶这些香药可以杀虫、消毒。
现在我们知道,薄荷和夜来香之类的花卉,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确有驱蚊之功。有人试验,在普通的室内点燃一支质量上乘的卫生香,一小时后就可杀灭空气中的一半细菌。
我国许多古书上,都有所谓“返魂香”、“却死香”的描述,说它们神奇到“死尸在地,闻气即活”。能否因焚香而“通气开窍”,促使昏迷者苏醒过来,姑且不论,但焚香能去毒除秽,那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