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对区内资源依赖度性很强,但因交通、经济水平不同,社区居民对资源的利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第一节 生产层次
社区居民为了获得收入来源,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会在保护区辖内进行种养殖、能源使用、发展副业等,这些都会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我们将这一类型资源利用归结为生产层次的资源利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性薪柴利用
生产用柴主要用于酿酒、炒茶、加工野菜和药材、养殖菌类等生产活动。
炒茶叶主要在碧口、肖家、范坝等乡镇。保护区5个乡镇年茶叶产量约为100吨左右,现在普遍使用的电炒茶机也不完全用电,只是用电带动茶机,加热还需木柴。炒制500克茶叶需要2500克木柴,以100吨计算,仅炒茶一项一年消耗的薪柴就非常惊人。
保护区内直接使用薪柴的酿酒作坊有40多家,规模均不是很大,但每个作坊年消耗薪柴3万~10万千克,平均5万千克,合计200万千克。
加工野菜和药材等消耗薪柴量较小,对林木的危害也较小,但千家万户都有此项活动,其对木柴的消耗也是不可忽视的。
种植菌类对目标树种有一定的危害,如种植木耳和香菇要用青冈木做耳棒,使用量较大,因此危害也较严重。
调查显示,虽然生产性薪柴利用较生活性薪柴利用少,但砍伐要求比薪柴高,所以易对森林造成破坏。
二、森林资源利用
区内居民对森林资源依赖性大,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森林资源有关。在这里我们主要从生产层次的角度来分析社区居民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毁林开荒、放牧、砍伐林木、森林采集。
(一)毁林开荒
毁林开荒在实验区内不同程度存在,以种粮、种药材等为目的改变林地性质,直接造成植被丧失,致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破碎化,呈逐步萎缩态势。
在自然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因素合力作用下,保护区内社区居民沿袭着传统生产方式,靠广种薄收增加粮食产量,加上撂荒的习惯,开垦荒地的潜在压力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当然,大规模开荒的情况已不复存在,目前主要是用蚕食的方式扩大耕地。
(二)放牧
白水江保护区林缘社区群众的家禽习惯放养牛、马等大型牲畜,除使用时做短暂圈养外,其他时间全在保护区的缓冲区和核心区放养。据保护区多年监测数据显示,这种饲养方式本身不会对保护区形成任何威胁,马、牛等家畜游走对生物多样性还有较大的保护作用,但是因为使用时人会不断进入缓冲区和核心区去寻找牲畜,人取火做饭、烧水、砍稍子、找路等行为一是对生物多样性会形成很大的威胁,二是存在火灾隐患。
(三)砍伐林木
砍伐林木是社区消耗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大部分发生在核心区,对生物多样性威胁严重。据林政专家介绍,社区居民砍伐林木的主要动机是贩卖。最近几年,由于国际木材市场的价格节节攀升,木材价格攀比速度很快,区内居民出于收入需要的动机,大肆砍伐木材贩卖,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森林的破坏。木材砍伐区域主要是居民生活区周围,核心区由于运输成本、道路等原因,较少受到波及,但随着生活区周围树木的迅速减少,目前砍伐区域已逐步移至核心区。
(四)森林采集
森林采集(包括割漆、熬樟木油等)是保护区内居民生活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社区居民采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贩卖,获得收入,在部分地区采集收入达到居民总收入的四分之一之多。采集在全区范围内普遍存在,这种活动只对一些物种造成比较严重的威胁,如红豆杉等,但进入保护区,采集有时会附加其他威胁,如野外用火、砍伐,甚至偷猎。
另外社区居民采集食用性野菜和药材等行为,也是社区居民在生活层次对社区资源利用的方式。集中性采集会对目标性植物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如马兜铃、辛夷是中华虎凤蝶、枯叶蝶幼虫的寄主植物,但同时又是中药材,市场价格还不错,由于林缘社区农民集中采集,目前已经没有大面积此种植物存在,同时,中华虎凤蝶、枯叶蝶已近十年没有采集到标本了。再如椴木花是制造高级香料的原料,2002—2008年曾有商家集中采购,社区居民无序、掠夺性的采集,使得椴木在保护区几乎绝迹了。
生漆和樟木油是重要工业原料,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1千克生漆价值100元人民币,1千克樟木油价值40元人民币。受经济利益驱使,社区居民与区外人员联合割漆、熬樟木油,以获取高额利益。这对香樟树、漆树资源是毁灭性的破坏,对其他物种也有一定影响。
采药是社区居民的一项传统生产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一定威胁。地处林缘的深沟、七信沟、苜蓿坝、跌堡寨等村社,挖药是人们的主要收入项目,在有些家庭甚至占到年收入的50%。采药不仅使野生动物的栖息植被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同时易引发森林火灾、林木砍伐和非法狩猎问题。
以上是社区居民对森林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这些利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森林资源造成了影响,破坏了社区生存环境。但是从2003年李子坝森林巡护队建立和2008年协议保护项目开展后,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该区域居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保护了当地的森林资源和生存环境。这种保护行动得到了保护区管理局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同。
三、矿产资源开发
保护区内矿种主要有沙金矿、岩金矿、硅铁矿、煤矿和铜矿。沙金矿主要分布在让水河和碧口保护站辖区;岩金矿分布在让水河、岷堡沟、碧口等保护站辖区,多数在实验区,仅个别矿点离核心区较近。但开采沙金需要大量坑木作支撑,平均每处矿点需坑木约100m3,因试验区已无木材可利用,所以坑木大部分来自保护区内。
岩金矿的开采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威胁极其严重。一是原生矿开采需要木材作支撑;二是岩金需要加入水银粉碎碾磨提取,大量水银及矿末注入沟溪造成水体污染,致使大量水生生物死亡;三是提炼岩金需加入剧毒药品******,此举会对水源造成严重污染,堆集的尾渣对环境造成污染,对植被造成非常的破坏;四是岩金挖沙取土量也非常大,容易导致泥石流发生。
煤、硅铁矿和铜矿虽然对生物环境有些影响,但开采点较少,影响较小。
四、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
保护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存在重大争议,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外来人员的进入也会加大管理局的日常管理成本。但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对保护区居民生计模式的转型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此为契机来改变原有生活方式,逐步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方式,能够减少对保护区资源的攫取,有效地减少对保护区的破坏。
五、耕地资源的利用
保护区内可耕地平均1.52亩/人,耕地人口密度为986人/k㎡,以发展农业为主,二、三产业落后,粮食作物(土豆、玉米)种植面积之比为11.4∶1,两者产出比为3.4∶1;粮食产量低,亩产100.4公斤。2007年以前各村烧地开垦较多,其新开垦的地主要用来种植经济作物,兼种其他农作物,由于开垦数量大,毁林严重,保护区加强了管理,明令严禁毁林开垦,近几年开垦行为已经停止,各村社在积极地从粗放式经营走向集约型经营,加大了对单位土地的要素投入,不仅增加了单位面积的收益,而且保护了社区环境。保护区管理局积极引进各种合作项目,在社区中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如阳尕山党参种植),提高了农民对土地的利用率和收入水平。同时保护区也积极执行退耕还林政策,鼓励社区居民退耕还林,有效扩大了保护区森林面积。
六、水资源的利用
除薪柴外,水电是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居民可利用的其他主要能源之一。
2007年后保护区内已陆续建立部分小型水电站,电能主要用于照明,由于已建的小型水电站供电不足,只能用于照明和满足部分农产品加工需求,有的林缘社区至今尚未通电,已经通电的村子,居民用电受到一定限制。
电能作为薪柴能源的主要替代选择之一,在白水江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按照1979年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水力资源普查结果,白水江可开发的电站总数为54个。水电开发,可以减少薪柴的消耗,但同时可能破坏流域的生态,截流、断流对水生生物的生境造成不利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毁灭性的。
七、道路
修建林区公路会使森林植被遭到破坏,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从而影响野生动物的繁殖和迁徙,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大。碧口碧峰沟至李子坝、石磨河至唐家河、迭部寨至王坝楚的三条古道对野生动物的干扰特别严重;石龙沟至李子坝、邱家坝至王坝楚、盘底到三仓、草河乡至玉垒乡、上丹窝窝地至铁楼干沟坪、铁楼案板地至岷堡沟薛堡寨的六条林间小道人为干扰也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