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社区资源利用对保护区影响评估研究
36364500000003

第3章 影响评估的分析框架(1)

第一节 评估的原则

一、客观现实性原则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为拯救某些濒临灭绝的生物物种而设立,以监测人类过度地索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规范自然资源持续合理地开发与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环境健康与气候稳定的特殊区域。林缘社区地处保护区周围,先于保护区的存在而存在,居民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形成了与区内资源环境特征相匹配、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生存在先,保护在后”,林缘社区居民不仅没有从设立自然保护区制度中直接受益,相反,原先自由开发使用区内资源的行为因受到法律的种种限制与约束,丧失部分经济发展机会,而政府并没有为此提供合适的经济补偿。林缘社区居民在长期贫穷的困扰下,短时间内难以摆脱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生存的现实压力逼迫着他们只能继续无奈地选择向保护区内寻求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可被利用的物质资料。因此,保护区对经济的贡献不能因保护而为零,也绝不能毫无顾忌地利用使它变为零。在准确评估林缘社区资源利用对保护区的影响时,必须遵守客观现实的原则,尊重影响的现实存在性,正确评价影响形成的本质与根源。

二、系统性原则

林缘社区资源利用对保护区的影响评估是项系统工程,从宏观层面上来看,这种影响可归为两大部分:一是社区资源利用对生态系统的直接影响;二是对保护局管理工作和有效管理的影响。因而,只有在全面综合地分析两大影响的基础上,得出综合性的评估指标结果才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任何单一局部性指标难以抓住深层次的本质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在影响评估的前后全部阶段,必须牢固树立全局性意识,运用层次分析法思想,构建全面系统的指标体系,尽可能做到准确客观地评估影响的真实状况。

三、科学性原则

林缘社区资源利用对保护区的影响评估是依据相关理论、方法与模型,并结合自然保护区现状及评估目标,通过建立一整套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定量化方法,分析反映影响的具体情况。为降低系统性误差,必须对各项指标加以精心筛选,使之能够充分反映影响作用的内在机制。同时,要明确具体地定义各项指标的实际意义,选择科学的测算方法与标准,统一核算口径,做到准确计量各项指标的数值。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数据测算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以此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性与可信度。

四、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选取不仅要符合现实情况,满足评估需要,而且须考虑数据能否准确地获得,调查问卷、入户访谈以及半结构式访谈等实地调查方法能否顺利地被执行,简化比较笼统模糊的指标,方便统计和分析。在一些无法回避的敏感性问题设计中,学会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化难为易,化整为零,利用易被获取的信息从侧面间接地进行反映。总之,构建实际可行的指标体系,一方面可使评估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另一方面可预先处理一些重要而又棘手的数据获取问题,防止虚假信息给评估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提高工作质量。

五、可比性原则

通常,搜集的初始数据都是各指标项目的具体数值,难以辨别出深层次的实质性问题,必须依据理论与常识在各指标之间进行因果、结构及关联度等数理统计分析。为方便数据的进一步加工处理,易于今后进行具有时间序列的动态比较和不同区域的横向静态比较,各指标数据之间应具有可比价值。如在计量尺度方面,与经济相关的一系列指标应尽量转化为货币单位,增强数据的使用范围和可利用价值。

六、动态性原则

自然保护事业是一项长期连续性工作,林缘社区资源利用对保护区的影响评估应关注动态变化过程,注重动态分析。每期影响评估结果都是特定时期内,各种经济社会环境因素约束下的产物。随着时空的变化和迁移,新问题、新事物不断显现,影响评估的目标也会跟着进行调整。因此,有必要依据不同的时空条件,及时地调整指标体系,使之能够满足新的需要,保证评估工作能够长效、稳定、科学地实施。

七、灵活性原则

林缘社区资源利用对保护区的影响差异性很大,无论世界各国之间还是国内各保护区之间都普遍存在着历史、经济、文化及资源特征等因素的较大差别,使得资源利用方式及保护程度也大不相同。关于影响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学术界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本研究也是基于影响评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结合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和多年的实地观察经验,而整理设计出的一套能够比较充分反映白水江林缘社区资源利用状况以及对自然保护区直接或间接、正面或负面影响的评估指标体系。从方法论角度来看,案例研究只是基本共性和自身特性的结合体,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因此,进行影响评估工作不能完全照搬模式,应根据自身特点,灵活地变通评估方法和指标系统,使之能够客观地反映真实情况。

第二节 评估的流程

林缘社区资源利用对保护区影响评估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熟悉评价对象,构建评价体系;二是实地调查,搜集数据;三是加工处理数据,撰写评估报告。各阶段工作性质不尽相同,可细分为若干具体小项,前后关联,为获得准确有效的评估结果,应逐步做好每一项,避免影响接续的工作正常运作。

一、第一阶段:前期工作准备

(一)选取评估对象,考察评估区域

不同自然保护区周围的林缘社区数量与居住人口存在较大差异。保护区内各社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区位条件、人口类型、文化特色、森林资源管理模式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不一致。若全面评估保护区内林缘社区资源利用的整体性影响,工作量巨大且成本高,一般不太现实。因此,通常只能选择抽样评估的形式。但为确保评估结果更具代表性和说服力,样本数量及选择必须能够充分说明现实状况,富有典型特征。

评估对象的确定,要综合考虑评估目标的基本要求和开展实地工作的约束与限制,运用分层抽样法选择决定。首先,把握自然保护区的整体状况。通过查找资料、访谈保护区管理者等形式,获得对保护区基本情况的综合性认识。其次,根据评估目标的要求和保护区基本情况,确定满足最低需要的社区数量,并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和信息,按照经济水平、区位条件、文化特征、管理的可及性等特征划分林缘社区所属层次,筛选出各组理论上具有典型性及可行性的样本群。最后,遵循随机抽样的基本原则,获取一组评估对象。

考察初次确定的评估对象,并仔细审视实地反馈的信息,如若存在评估对象不满足整体设计的评估目标的情况,应作相应的调整。

(二)制定评估计划,设计调查问卷

根据对评估对象初次考察的基本信息,制定具体的评估计划草案。作为前期准备工作的核心,草案的优劣对评估工作质量影响很大,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明确影响评估的具体目标

社区是一个小型社会,管理与组织制度、生计与经济生产、文化与社会交往等功能系统都比较完备,交织复杂的信息中有评估所必需的,也有不相关的。只有明确具体的目标,并以此作为工作的方向和标尺,才能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成本约束下,把握重点有用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2.制定大致的时间进程

影响评估工作系统而复杂,一项工作经常会出现反复几次的现象。针对农户设计的调查问卷,也应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调研。如尽可能避免选在农忙季节,或者外出务工人数较多的月份以及天气恶劣,给交通出行造成不便的季节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会影响实地考察信息的搜集。因此,在评估周期内,应制定大致的时间进程,保证各项评估工作有秩序、有节奏地展开。

3.数据搜集及方法

数据的多寡与质量会直接影响评估的结果,因此,必须充分准备好原始数据的搜集工作。数据性质的不同,其来源渠道也不尽一致。如宏观数据可能需要查阅管理局内部的统计资料,而具体的微观样本数据则依靠实地的调查。因此,必须事先大体明确评估工作所涉及的数据,哪些很重要且必备,哪些是定性的或定量的,各类型的数据能够通过何种途径可以获得等,做到心中有数。

4.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

评估社区资源利用对保护区影响的程度、方式、频率、规模等,需要样本社区数据信息的支撑。因此,数据的搜集主要是对样本社区的调查,而这些微观层面上的数据一般只能通过实地的调研来完成。社区调研工作的方式有多种,如与社区村干部的交流与沟通、与村民们的半结构式访谈、召开村民大会以及入户问卷调查等,通常,在每次的调研过程中,都要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涉及影响评估的数据面广泛而细致,且社区内户与户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准确具体地反映这些信息需要对社区作入户问卷调查。设计问卷一方面是获取社区信息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有利于明晰调研的思路,使调研活动更具针对性和系统性,便于对数据及时地查缺补漏,此外,也为后续的数据整理加工提供框架和便利。

5.实地调研程序及活动计划

根据初步的实地调研时间及问卷设计,还需准备详细的实地考察工作计划。包括食宿及乘车路线、调研的目的与任务、每天工作安排、问卷调查、召开村干部集体会议或村民大会、特定人群的半结构式访谈等各项具体事项。

(三)征询专家意见,修改工作草案

已制定的评估计划草案,应及时征询相关专家的意见,修改不够妥当或难以实施的地方。如问卷中应删除或补充哪些信息,问题的设计应选择何种口气或方式,哪些是值得重点询问的,怎样沟通才能确保获得有用的数据。调研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细节,掌握什么技巧,选择什么人群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等。通过征询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完善评估工作计划。

二、第二阶段:实地调研,搜集社区数据信息

(一)调研的类型

通过上述介绍,获取社区数据的途径主要有如下四种类型:

1.与村干部和村中长者座谈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实行村民自治制度,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同属村级事务的自治团体。村干部作为社区日常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与协调者,在村民中享有一定威望。同时,作为乡村和上级部门联系的纽带,负责上传下达政府文件、汇报社区状况和信息等工作,是熟悉掌握社区信息最多的人群。因此,与村干部展开座谈,可整体性地了解社区基本情况,此外,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可降低社区工作的阻力。调查社区某一现象的历史发展脉络,可询问村中意识清楚、有一定资历的年长者,如退休的老村干部和教师等。

2.入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