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故事
36400400000001

第1章 前言

自从人类有了自觉,作为主体的人,便对人何以产生思想、何以产生喜怒哀乐等情绪产生诸多困惑,发出许多疑问,譬如说:人有没有灵魂?人的思想从哪里来?灵魂和肉体能否分离?梦和神灵是何关系?为什么人有智愚之别?相貌表现了人的性格吗?……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越来越困扰我们,如何揭开自身思维的神秘面纱,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渴望。

2600多年前,古埃及国王萨姆提克进行了人类史上的首次心理实验。从此,人们对心理世界的探索进入到一个实质阶段。从一定意义上讲,征服心灵世界比征服物质世界要困难得多。在这条崎岖的道路上,既留下诸如泰勒斯、希波克拉底、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洛克、贝克莱、康德、穆勒、韦伯、冯特、詹姆斯、弗洛伊德、巴甫洛夫、皮亚杰、罗杰斯、斯金纳等思想大师和文化巨匠的足迹,也留下了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心理学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努力,心理世界的谜底和面纱被一层层揭开,为人类的向内探求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这些巨人对人类心理世界的探索过程,也构成一个个心理学故事,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故事》一书,讲述的就是这些故事,引领读者进入神秘的心理学殿堂。本书所收录的故事,涵盖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视觉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多个方面,由68个经典心理学小故事组成。

如“人的行为是被性欲驱使的――弗洛伊德”、“他人内心的秘密”、“爱会产生奇迹”、“灯越亮工作效率越高?”、“自卑和压抑是学来的”、“‘双赢’游戏”、“改变想法才能改变情绪”、“星座和算命为什么‘准’?”等,在心理学史上皆是脍炙人口的故事。书中的心理学故事和心理学史上的巨人相互交织,作者在讲述心理学经典故事的同时,也介绍了在心理学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经典人物,融知识性、趣味性、指导性于一体。

记得有位心理学教授曾经说过,他当初考大学时之所以选择心理系,是因为他一直认为,只要学了心理学,就能知道别人是如何想的,就能像孙悟空那样“钻”到别人的肚子里。后来,在真正学起心理学时,方才明白完全不是这么简单。

那么,心理学究竟在研究什么?它的领域有多宽?它在人类行为的探索方面达到了何种深度?起过多大作用?它能帮助人类改善境遇、生活得更好吗?诸如此类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得实在太少。改革开放之前,心理学作为伪科学,一直遭到批判,被拒于各所大学之外。这并不奇怪,在那个时代,连人的尊严与权利都得不到尊重,关于人的学问也自然要被拒于门外。

现在不同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意识到它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心灵关系密切。我们在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开始堂而皇之地学习心理学、研究心理学了。

调查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年都以10%左右的比例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攀高。然而,与经济指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的幸福指数在不断下降,各种刑事犯罪、心理问题、精神问题及自杀现象不断上升。尤其是今天,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经济危机正在压迫国人的每一根神经,就业的压力、失业的痛苦、生存的艰难、内心的迷茫、未来的不可知等,困扰着每一个当代人。所有这些苦闷、徨等情绪,若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解和引导,势必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为了缓解大家的心理压力,作者在这部不算太厚的小册子里,将纷繁复杂的心理学故事一个接一个地娓娓道来,让我们在初步了解心理学知识的同时,也对我们的内在世界有所了解,有所认识,从而使我们心眼大开,豁然开朗。

本书虽然不是灵丹妙药,但思想大师和文化巨匠们在心理学领域的不懈探索,及因之产生的心理学理论和灵感的火花,无疑予我们以启迪和感悟,使我们在掩卷思索的同时,精神有所慰藉,心灵有所寄托。

编著者

2009年元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