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即学即用的88条心理法则
36426600000069

第69章 失败定律:成功是比失败多站起来了一次

失败通常会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不幸。失败之所以会成为一种不幸,主要是因为人们把它当成是一种不幸。

但失败并不意味着浪费时间和生命,却往往意味着拥有新的时间和新的生命。人人都有失败,所不同的是,在失败面前,弱者一味痛苦迷惘,畏缩不前;强者却坚持不懈地追赶。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出身贫寒,年轻时到一家电器工厂去谋职,这家工厂人事主管看着面前的小伙子身体瘦小,觉得不理想,信口就说:“我们现在暂不缺人,你一个月以后再来看看吧。”这本来是个推辞,没想到一个月后松下真的又来了。如此反复了多次,主管只好说:“关于电器方面的知识,你知道得太少了,我们不能要你。”

不料两个月之后,松下再次出现在人事主管面前:“我已经学会了不少有关电器方面的知识,您看我哪方面还有差距,我一项项来弥补。”这位人事主管紧盯着态度诚恳的松下看了半天,说道:“我干这一行几十年了,还是第一次遇到像你这样来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韧性。”

正是松下幸之助这种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打动了主管,他得到了这份工作,并通过不断努力逐渐成为电器行业非凡的人物。

得与失,本来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共同体。失败并不意味着命运对你不公,失败表明命运还有更好的给予。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通用公司一位年轻工程师独立负责一项新塑料的研究。正当这位工程师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实验研究的设备突然爆炸,3000多万美元的实验设备连同厂房瞬间化为灰烬。面对爆炸后一片狼藉的现场,年轻的工程师精神濒临崩溃。他想:自己在通用的梦想和历史就此结束了。他非常沮丧、忐忑不安地接受通用总部派来的事故调查高级官员的谈话。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位高级官员问他的第一句话是: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没有?年轻工程师先是一惊,然后回答:得到了,我们这个试验走不通。调查官员说,这就好。可怕的是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

一场惊天动地的“重大事故”就这样解决了。这位年轻工程师就是日后带领美国通用公司实现20年高速增长、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

面对时报,我们首先要有坚强的性格,它表现为不怕挫折和失败,能够经受数十、数百乃至数千次挫折和失败的打击,而能矢志不移、不屈不挠、顽强不息。强者和弱者的区别,很大程度表现在对待失败的态度上。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事业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而且,失败常常专与强者作对。原因很简单:低的目标容易达到,弱者胸无大志,目标低,几乎不经过什么失败就能如愿以偿;而越高的目标难度就越大,失败的机会也自然就多。有的人渴望成为强者,却经受不住失败的打击。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遭到一次乃至几次失败后,便偃旗息鼓、罢手不干了,因而最终只能和一事无成的弱者为伍。

有一位身价两亿的老板,有着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每个人都会为他的这种人生经历所感动。

他只上过两年初中,因为家里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于是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还不到2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除了三亩田地以外,家里只有身体不好的母亲和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了。

20世纪80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丘水田挖成池塘,想养鱼。但乡里的干部告诉他,水田不准养鱼,只能种庄稼,他只好又把水塘填平。他听说养鸡能赚钱,就向亲戚借了500元钱,养起了鸡。但是一场洪水后,鸡得了鸡瘟,全部死光了。他的母亲经受不了这个刺激,忧郁而死。为了挣钱还债,他酿过酒,捕过鱼,甚至还在石矿的悬崖上帮人打过炮眼……

可老天爷似乎从来没有眷顾过他,每一项工作他都没有赚到钱。

35岁的时候,他还没有娶到媳妇。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嫁给穷得一无所有的他。可是他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于是他四处借钱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不料,上路不到半个月,这辆拖拉机就载着他冲入一条河里。他付出了一条腿的代价,拖拉机被人捞起来后,已经支离破碎,成了一堆废铁。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他这辈子完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依然屡败屡战,最终,他成功了。

有一次,某电视台记者采访他,是什么使得他在苦难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毫不退缩的时候,这个男人做了一个精彩的回答,他把玻璃杯子握在手里,反问道:“如果我松手,这只杯子会怎样?”“会摔在地上,碎了。”“那我们试试看。”他手一松,杯子掉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但并没有破碎,而是完好无损。他说:“我的这只杯子不是普通的玻璃杯,而是用玻璃钢制作的。”

有人认为:经受住数十、数百次失败的打击而精神不垮,大概需要钢筋铁骨般的坚强意志,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实际上未必如此。坚强的毅力并不单纯来自忍受,而首先是来自明智和豁达。忍受失败的毅力,主要来源于对失败的科学认识和正确评价。强者认识到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失败里面就包含着成功。他们把开拓新路中遭遇到的失败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有着足够的精神准备。他们也认识到一次失败即是一次经验的积累,因而能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因素。被失败打倒的人,与其说是害怕失败,不如说是对失败缺乏正确的认识。

许多人把失败看做一种不幸和灾难,然而,“胜败乃兵家常事”,不仅“兵家”,任何人做任何事都会存在或胜或败两种可能性。当失败来临时我们需要的不是妥协和退让,而是永不服输的精神,以坚强的意志面对失败,从中获取经验,再一次站起来。成功就是为这样的强者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