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优秀女孩的100个细节
36442200000029

第29章 女孩父母,关键问题不能心软(1)

罚小错才能免大过

家长教育女孩就要赏罚分明,女孩做得好要给予奖励,但女孩做错事时也一定不能姑息,哪怕只是小错也要进行适度的处罚,这样女孩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

5岁的欢欢虽然是个女孩子,但也喜欢玩火,只要是与火有关的东西,例如火柴、打火机,甚至于家里的炉灶她都要去摆弄摆弄。

欢欢的爸爸自己也喜欢各式各样的打火机,从气体、电子式到机械式打火机,甚至于还有古老的“火镰”……对于欢欢玩火的行为,父母从来没有给过任何处罚,他们觉得玩火也不是什么大错,看着女儿熟练地使用各种打火机,欢欢的爸爸甚至还得意地说:“瞧,我的女儿就是像我!”

可是有一天,欢欢在家里玩一个爸爸刚买来的打火机时,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帽子烧了个洞,脸上还蹭上了不少黑灰!欢欢的妈妈看到女儿的狼狈样,非但没有狠狠地教训她,反而笑得喘不过气……

几天后,父母带欢欢去农村的姥姥家,一不留神,欢欢居然和几个表兄弟一起玩起火来,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姥姥家的草垛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欢欢的爸爸跑来,怒发冲冠,拉过欢欢来就是一顿痛打!

通过欢欢的父母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家长有时也会认为孩子的小错并无大碍,不用小题大做。

一般人认为,孩子犯了小错可以不问,犯了大错就必须加以批评,其实不然,小错更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

其实,女孩的判断能力远不及大人成熟,她时常会犯错误。但是,即使是女孩,也具有区分好坏的基本判断能力,如果犯了严重的错误,内心深处一定会有所察觉。虽然不知原因,她也会自问是否做错了。

除了及时指出女孩的过错,还要注意方式。如果父母在一旁呵斥,刚刚萌发的反省心也会一下子化为乌有,进而产生反感,破罐子破摔,如此就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当女孩遭到较大挫折,换句话说,当女孩处在成长的关键时刻时,父母当场数落,不如给孩子留下自我思考的机会,等事情过后,再慢慢“细问”:“那件事怎么样了?”“当时觉得很困难吧?”有了反思的机会,女孩才有可能从各个角度去检讨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

相反,当女孩犯了小错误,就应“随时确认”,及时给予批评警告。有时,女孩未必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不加以纠正,小错很可能演变成大错。因此,不断纠正小错误,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如果父母对女孩的一点小过错不断纵容,也会累积成大过。因此,父母在教育女孩时,一定不要纵容女孩的小过错,要不然只会害了女孩。

我们在这里对父母的忠告是:面对女孩的小错误,父母要立即纠正,正所谓“堵蚁穴而保千里之堤”。如果女孩犯下小错误,当父母的不能立即纠正,一旦孩子犯下大错误便后悔莫及了。

如果女孩犯了错误,在她的意识里,她会感觉到自己做了错事。此时,父母应当抓住女孩“我犯错误了”的心理,立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行为上的纠正,这样一来,女孩就不会再犯这类的错误。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要有觉得女孩犯些小错无妨的意识。在女孩已经犯错时,要及时提出批评,但切忌过于严重或夸大。家长在发现女孩犯下比较严重的错误时,不要“大发雷霆”地惩罚女孩,应该仔细帮助女孩分析错误的原因,让她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自己在反省中得到教训,避免日后重犯。

让女孩学会为自己的过错“买单”

许多家长认为,对女孩子来说,培养责任感显得不那么重要,因为担当责任大多是男孩分内的事,所以在家教中往往忽略这点。

其实,培养女孩的责任感是很重要的,在家教中父母可以通过一些小细节来教育女孩,不必担心女孩会受到很大的挫折和打击。相反,通过让女孩为自己的过错“买单”,可以一步步培养起女孩的责任感和价值感,让她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个没有责任感、没有价值感的孩子,就无法找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也就失去了创造成就的动力,最终将一事无成。这样的孩子是可悲的,这样的父母也是失败的。

一天下午,7岁的文文坐在靠近门边的书桌前写作业,外面风很大,作业本被风吹的“啪啪”直响。

文文不得不一次次跑去关门,每次关上没多久,一阵猛风又把门吹开了。

这时邻居叔叔找爸爸聊天,他们没有进门,就在大门外闲聊起来。

没多久风又把门吹开了,文文跑去关门。

他猛的把门合上,然而大门却因为碰到障碍物而反弹回来,与此同时,爸爸压抑的叫喊声响起。

这时,文文惊恐地看到门外爸爸的五官痛苦地扭曲在一起,张大了嘴吧,不停地甩动着他的五根手指……

看到文文出来,爸爸暴怒得冲他扬起了手。原来爸爸的手放在门框上,文文突如其来的关门差点把爸爸的五根手指夹断。

文文吓坏了,以为这一次一定免不了一顿毒打。但是爸爸的巴掌一直没有落下来,文文的脸颊,感受到的也仅仅是一阵掌风而已。

事后,爸爸对文文说:“当时我实在痛得厉害,原想狠狠的打你一顿,但是转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凭什么打你。”

父亲的这句话极为普通,却给了文文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启示:犯了错误必须自己承担后果,不可以迁怒于他人,不可推卸责任,无论你是一个父亲、老板、还是领袖、即使你受到了伤害。只有勇于承担后果的人才会得到一生的财富。

在平时与孩子的相处中,发现孩子的小过错时,你是会宽容对待,还是严厉地指出并教育孩子?每个人都不是天生就具有责任感的,都是在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下萌发的,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逐渐成熟而形成的。因此说,家庭是孩子责任感赖以滋长的土壤,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以及教育方法,是孩子的责任感能否形成的重要条件。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行为都不能负责,就更难对他人负责。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家庭都不能负责,更不会对社会负责。这样的人是可悲的,既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也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责任感的、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因为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融入社会,被周围的人所接受。

一位哲人曾说,犯错是人的惯常行为之一,错误本身并没有可怕之处,最让人担忧的是,当错误已成事实的时候,我们却选择了逃避,而没能从中学到生活的经验。当孩子犯了错误之时,我们绝不能毫无原则地让步,更不能姑息放任。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千万不要偏袒他们,而是应该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担起责任。躲避责任,只会让孩子留下人生的硬伤,甚至一错再错。生活中,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们要把握好分寸,让孩子多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为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负责。

有一位农村女孩,她在自己的文章中,对母亲在一件事情上给过她的启悟,很是感慨:

中学时,我是住校生。每次离家前,母亲总不忘叫我带上一小袋米,因为我所就读的中学要求学生自己带米。

又是一次返校,因为疲劳,一上车我就昏昏欲睡。

突然,一个紧急刹车把我从梦中唤醒。我睁开眼睛,浑浑然间感觉前面有一摊耀眼的白色。

定睛一看,我大叫起来——“天啊,我的米!”不知何时,米袋口脱开,米从袋子里滚落下来,摊在地上成一堆白色。

当我失声惊叫的时候,一个冷漠的眼神从旁边斜射过来。我看见一张写满不屑的脸,仿佛在告诉我他看到了米滑落的整个过程。

刹那间,我的整个肺都要气炸了,他怎么可以这样漠不关心、见死不救?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的人存在!我不知道应该用哪一种方式去让自己平静。

我只是蹲在那个年轻人的面前,用双手一捧一捧地把米送回袋子,然后安静地等着下车。

此后,我一直被一种从未有过的愤怒和惘然所包围。我开始怀疑一些东西,重新审视身边的一切。

当我又一次回到家里,讲述那天车上的遭遇时,我余怒未消,用最狠毒、最丑恶的字眼来诅咒同车的那个年轻人。

我满以为母亲会与我同仇敌忾,声讨这个年轻人的劣行。

不料母亲却平静地说:“孩子,你可以觉得委屈,甚至可以埋怨,但你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承担你自己的责任和过失。作为母亲,我只能希望我的女儿在别人的米袋口松开时,能帮忙系上。”

这位母亲的语言中充满了智慧,她很平静地告诉了女儿一生做人的道理:凡事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更不要埋怨别人,永远也不要盼望着让别人来为你担当责任。

从这位母亲的做法之中,我们可以参悟出培养女孩的心得: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平凡小事中延伸到立身社会、处世做人的准则,经常告诫孩子凡是自己做错的事,不能让别人来替你收尾,甚至来承担责任和弥补你的过失。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从此,男孩开始了艰难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

故事中的男孩,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里根成为总统之后,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让孩子担当责任,是对他们最大的奖赏!事实上,只有那些能够勇于为过错“买单”的人,才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高的奖赏。

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这样的孩子在进入社会时,才会少一些尴尬,多一分练达。为自己的过错担当责任,孩子在面向广阔的人生天地时,才能赢得别人的信赖,并会有所成就。

及时纠正女孩骂人的不良习惯

女孩说脏话、骂人,是没教养的表现,对自身形象危害很大,应该引起家长的注意,家长要耐心劝解女孩,并坚持让女孩检讨,向人道歉认错,及时纠正女孩骂人的行为,让女孩意识到骂人是错误的。

一天下班刚回到家的李女士发现女儿在家看动画片,不一会儿,当看到孙悟空打败白骨精时,李女士7岁的女儿冒出一句令她意想不到的粗话:“我靠,真厉害!”

李女士吃惊不小,询问后才知道孩子是从同校的一个小朋友口中学到的。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而当你的孩子突然说了脏话,你在吃惊之余,教育孩子认识到骂人的坏处了吗?你是否注意平时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注意教导孩子文明礼貌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一位母亲有两个女儿。一天,11岁的大女儿发现妹妹在自己的房间里使用电话,便大声吼道:“快把我的电话放下,你这蠢货!”

接下来出乎这位母亲意料的是,她听见大女儿对妹妹破口大骂,说了一些粗鲁的、难听的话语,这些话语在家中根本没有出现过。

年仅7岁的小女儿被吓住了,哭着跑到妈妈身边寻求保护。

这位母亲走进大女儿的房间,严厉地责备她道:“你没有权力这么骂你的妹妹,你的行为是很不礼貌、很没教养的。”

更让这位母亲伤心的是,大女儿居然不以为然地耸耸肩,慢条斯理地说她的一位朋友在和自己的妹妹争执时也是这么做的。

母亲坚定地说:“在他们家也许可以这么做,但在我们家这样的事情是不允许发生的。”

说脏话、骂人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是缺乏教养的表现,它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发生在女孩身上,一般有三种情况:

1.学着说脏话,没有是非观念。别人骂,我也跟着骂,是女孩学骂人的一种普通心理。作为父母,要分清女孩是跟谁学的,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2.被迫骂人。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小伙伴之间:发生了矛盾,以牙还牙,受了欺负,借骂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这时父母千万不能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通,或袒护女孩,而要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教女孩用谦让的态度来解决小伙伴之间的纠纷,并应明确表态。女孩怕失去父母的爱,怕失去小伙伴的心理,会促使女孩改掉自己的不良言行。

3.习惯骂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出口成“脏”的女孩虽为数不多,但影响不好。对这样的孩子,应采用暂时的冷漠,不理睬她,以不高兴的脸色,严厉的语调等来对待,这些都会帮助女孩明辨是非,抑制、减少她的不良行为,从而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家长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女孩骂人的行为发生,首先要教育女孩懂得尊重他人。

平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向女孩介绍每个亲朋好友的职业、性格、优点,鼓励女孩学习他人的优点。家长也要培养女孩谦虚谨慎的好品格,不骄傲自满,不以自己的长处比他人的短处,让女孩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正确看待他人的缺点和不足,绝不拿他人的过失或不幸做笑料。

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和督促女孩尊重他人。例如,上学时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遇到熟人热情打招呼;请人帮助要先用礼貌称呼,再说明事由,事后要道谢,家中来客人要热情迎送等。

告别拖拉习惯,才能把握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