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现
诸葛亮与庞统齐名,水镜先生司马徽誉为“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庞统的才华的确直追诸葛亮,但与卧龙先生的个性及外表却大相径庭。庞统生得短小粗俗,个性豪迈,几近放荡不羁,大智若愚。正因为他个性懒散,不计较世俗,所以,当鲁肃将其举荐给孙权进,没有受到重视。不过,从他当初所言的“欲破曹公,须用火攻”的计策来看,与诸葛亮和周瑜的决策可谓不谋而合。同时,他巧妙地借助于蒋干的引见,连夜去见曹操,献上连环计,使曹军战船连锁,因此被烧了个精光。他的“连环计”可与诸葛亮的“借东风”相媲美。
《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写道,诸葛亮前往东吴吊祭周瑜之丧后,向鲁肃辞行,方欲下船时,江边一个道袍竹冠,皂绦素履的人,伸手一把抓住他,大声道:“你气死周郎,却又来吊孝,这不是分明欺负东吴无人吗?”诸葛亮一看,原来正是隆中时的老朋友庞统,不由得高兴万分。在了解到庞统不得志的情况之后,便请庞统随时投奔刘备,共谋大计。不料,后来庞统虽投奔刘备,便因其不出众的外貌及不招人喜爱的个性,也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只被放到来阳做了一个七品芝麻官。后来,张飞去了解庞统的政绩,才回报刘备此乃天下奇才,恰逢回到江陵的诸葛亮力赞庞统之才,指出:“庞士元策天下计学于一身,胸中的才华比我诸葛亮强十倍。”刘备这才详细地跟庞统交换意见,才知他的确拥有千里之才。于是,在诸葛亮的安排下,庞统与其并为军师中郎将,其谋大计。
进军益州虽是〈隆中对〉中拟定的“基本国策”,但在入川的策划上,诸葛亮主动将其让给新来的“凤雏”庞统。而刘备也在听取了庞统独到的入川攻加重后,下定决心主动与占据益州。
诸葛亮的智慧
史料上,在策划入川大计期间,大多是刘备和庞统的讨论,诸葛亮好像不发一言。但可以相信如此重大的车策,诸葛亮最先拟定,而且,在“借荆州”等一系列精彩的“演出”之后,诸葛亮成熟的外交手段已经使他完全成了刘备军团中文事方面的主导者,所以,刘备势必经常向诸葛亮作详细咨询。诸葛亮将入川策划交给庞统,一方面虽然表明了他对庞统才干的信任及他本身治理内政工作上的繁忙,同时,也充分显示了他“不争功”的气度。既然不负责主要的规划工作,他便刻意避免表示太强的意见,以抢庞统的光彩。这也正是他智慧的一种体现。
将机会留给别人,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诸葛亮和庞统当然都是逐功竞利之流,也不会因为“抢风头”之事而闹出矛盾来。但是,将它放在如今的职场中,“抢风头”难免会树敌太多。当然,将机会留给别人,不仅仅是为职场留后路,它更是一种豁达的风度。/
职场生存经
职场中,不争取机会表现自己不行,但是,过分表现也不是明智之举,将机会留给别人,往往能使你和同事之间关系融洽,使你的职业生涯左右逢源。说到底,这是一个如何与同事相处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当然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并要因人而异,同事相处也不乏有一些黄金法则:
1.融洽相处,才能长足发展;
2.关心同事,乐于助人;
3.寒暄、招呼作用大;
4.共事合作不要“挑肥拣瘦”;
5.记住平等的重要性;
6.共事合作,诚心相待;
7.吹破牛皮,撕破脸皮;
8.炫耀是愚蠢的表现;
9.苛求和挑剔只能加深隔阂;
10.搬弄是非者终将被淘汰出局;
11.及时消除矛盾;
12.办公室恋情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