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民间养生密码:民间养生大智慧
36459100000028

第28章 古老而正宗的民间自然疗法(2)

点压法也叫点穴手法,多用于对穴位或痛点的点压,与按摩法配合使用。用刮痧板的厚边角与皮肤成90度角,力量逐渐加重,以耐受为度,保持数秒钟后快速抬起,重点操作5~10次。操作时将肩、肘、腕的力量凝集于刮痧板角,施术要灵活,既要有弹力又要坚实。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刮痧力量不能深达或不宜直接刮拭的部位和骨骼关节凹陷部位,如环跳、委中、犊鼻、水沟以及背部脊柱棘突之间等。它是一种较强刺激手法,具有镇静止痛和解痉作用,多用于实证。

(12)按揉法

按揉法是用刮痧板在皮肤经络穴位做点压按揉,向下有一定压力,点下后做往复来回或顺逆旋转的手法:操作时刮痧板紧贴皮肤不移,频率较慢,每分钟50~100次。常用于足三里、内关、太冲、涌泉、太阳穴等穴位。

(13)角刮法

使用特制的角形刮痧板或让刮痧板的棱角接触皮肤,并成45度角,自上而下或由里向外刮拭,手法要灵活,不宜生硬,适宜于四肢关节、脊柱双侧经筋部位、骨突周围、肩部穴位(如风池、内关、合谷、中府等)。因角刮接触面积相对小,要避免用力过猛而损伤皮肤。

刮痧时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很多人对于刮痧还是有一些顾虑的,特别是“出痧”后,很多人认为会对皮肤有损害,其实这完全不用担心,刮痧不会伤害皮肤,而且由于这种方法活血化淤,促进了局部的血液循环,皮肤还会变得比原来还要健康、美丽。刮痧后皮肤上出现的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病表较重,“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病情较轻,“痧”出得就少,颜色也较浅。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痧”最多一周就会消退。

虽然刮痧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自然疗法,但刮痧过程中还是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以免影响效果或者损伤身体:

1.要根据保健刮痧的适用范围,对适合刮痧的人进行,不宜超出相应范围。

2.刮痧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体位,这对于正确的刮拭操作、防止晕刮和能否取得良好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3.根据接受者的体质,选择好合适的刮痧部位后,尽量暴露。若刮拭部位不清洁,要用消毒用品、热毛巾、卫生纸巾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预防感染。

4.对于初次接受保健刮痧的人,应做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其紧张心理。

5.刮痧时应保持室内适宜温度,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免伤风受寒,夏季应回避风扇、穿堂风及空调直吹刮拭部位。

6.刮痧后,接受者可休息一会儿,并喝适量温开水。不宜即刻食用生冷食物或洗凉水澡。

7.刮痧时用力要均匀,手法由轻到重,以受者能承受为度,刮到局部潮红或出现痧斑、痧点为止。

8.有人经过刮拭后不易出痧,不可强求。

9.年迈体弱、年幼、对疼痛敏感者,应使用轻刮法刮拭,并注意观察受者面色表情及全身情况,随时调整方案。

10.刮痧后痧斑未退,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拭出痧。一般间隔3~5天,待痧退后方可在原部位再刮。

11.下肢静脉曲张或下肢易肿胀者,宜采用逆刮法,由下向上刮,注意不要从上向下刮。

此外,还有一些不适合使用刮痧疗法的禁忌证及不可进行刮痧的部位,也必须谨记:

1.原因不明的肿块及恶性肿瘤部位禁刮,可在肿瘤部位周围进行补刮。

2.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禁用刮痧。

3.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

4.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肚脐、前后二阴等部位禁止刮痧。

5.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痣、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

6.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

7.有接触性皮肤传染病者忌用本法或注意严格消毒后方可使用。

8.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慎用本法。

9.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当时重力大面积刮痧,特殊情况下可用轻刮法或点按刮拭。

总之,刮痧是民间一种非常简单易操作的保健方法,经常刮痧对身体大有裨益。但刮痧时最好找专业的刮痧师进行,初学者也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尤其要注意刮痧的一些禁忌证及禁忌部位,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针灸:通过针刺激穴位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

中医针灸养生的传承价值

针灸疗法是以针刺或艾灸为主,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调节经络脏腑、气血阴阳,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疗法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发明,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针灸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健康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针灸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早在公元6世纪,针灸术便开始传播到国外。目前,在亚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术为本国人民治病,不少国家还先后成立了针灸学术团体、针灸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著名的巴黎大学医学院就开设了针灸课。据报道,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种达307种,其中效果显著的就有100多种。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

关于针灸医学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内经》中有“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但是针灸的出现比有记载的时候要更早。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减轻的现象,便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那时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又被称为石针。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烧灼、烘烤后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沙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至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第一,有广泛的适应证,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能提高抗病能力,有镇静、镇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第四,医疗费用较低;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比较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这些都是针灸疗法深受人们欢迎的原因。

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

针灸是在中国民间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自然疗法,是古代人民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实践经验的积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针灸疗法应用广泛,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实用经济,副作用极少,正因为针灸疗法的这些独特优势,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并在其他国家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至今,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针灸疗法逐渐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

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举凡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应用针灸来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43种应用针灸有效的病症,包括:

1.呼吸系统疾病:鼻窦炎、鼻炎、感冒、扁桃腺炎、急、慢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眼科疾病:急性结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近视眼、白内障。

3.口腔科疾病:牙痛、拔牙后疼痛、牙龈炎。

4.胃肠系统疾病:食道、喷门失驰缓症、呃逆、胃下垂、急、慢性胃炎、胃酸增多症、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急、慢性结肠炎、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便秘、腹泻、肠麻痹。

5.神经、肌肉、骨骼疾病: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中风后的轻度瘫痪、周围性神经疾患、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美尼尔氏综合征、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遗尿、肋间神经痛、颈臂综合征、肩凝症、网球肘、坐骨神经痛、腰痛、关节炎。

现在,还有很多人把针灸用于祛除青春痘和减肥,多可收到一定的疗效。其实不论哪种用途,针灸都是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强化脏腑功能、扶正抑邪来达到祛病除疾的效果。

针灸也讲究补和泻

补或泻,是中医学施治的原则,也是针灸时经常施用的治疗方法。

针灸是通过针刺的手法来实现补虚泻实功能的。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不少的针刺补泻手法。

还有两种特殊的复式补泻方法——烧天火和透心凉,因为操作比较复杂,临床应用较少。

另外,对于虚实不太显著或虚实兼有的病症,临床上多采用平补平泻,针灸得气后施用均匀的提插捻转手法即可。

针灸时可能会出现的异常情况及预防处理

针灸虽然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治疗方法,但因操作不当或患者过分紧张等原因,也可能出现一些异常情况,下面我们就把针灸出现异常情况时的现象、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做一详细讲解,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晕针

多见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其他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饥饿空腹、大汗后、大泻后、大出血后等。也有因患者体位不当,施术者手法过重以及治疗室内空气过于闷热或寒冷等,分为轻度症状和重度症状。

轻度晕针,表现为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度晕针,表现为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则神志不清,唇甲青紫,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状。

预防:对晕针要重视预防,如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对劳累、饥饿、大渴者,应嘱其休息、进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询问针后情况,一有不适等晕针先兆,需及早采取处理措施。此外,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扶持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即可恢复。如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

2.滞针

这种异常情况多是由于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或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持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

出现这种情况时,表现为:针在穴位内,运针时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患者则感到疼痛。

预防: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顾虑,并注意行针手法,避免连续单向捻针。

处理:叮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用循、摄、按、弹等手法,或在滞针附近加刺一针,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如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

3.弯针

出现这种情况,多是由于术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变动了体位,或针柄受到某种外力碰压等,导致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角度,使提插、捻转和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到针处疼痛。

预防: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患者的体位要选择恰当,并嘱其不要随意变动。注意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力碰压。

处理:出现弯针后,就不能再行手法。如针身轻度弯曲,可慢慢将针退出;若弯曲角度过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因患者体位改变所致者,应嘱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再慢慢退针。遇有弯针现象时,切忌强拔针、猛退针。

4.断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