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新望,
要点1:我们讲数据分析时,不应该忘了另一个数据,一个数据能够说明问题的时候,要有两个前提,非国有经济占国家资源不到40%,创造的GDP是70%,吸纳的劳动力是80%。占整个社会资源60%以上的国有企业,对GDP的贡献却是不足30%,吸纳的劳动力不到20%,
要点2:中国在入世以前,民营经济准入的行业比外资准入的行业要少得多,2000年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有60多个,而允许民资进入的行业不到40个,对外资设置的门槛比较低,而对于民资设置的门槛比较高。入世以后做过一些清理,也放开了很多,但是有很多的领域,从政策上看是放开的,但是实际上进不去。
要点3:《反垄断法》被一些市场经济国家认为是市场经济的“宪法”,市场经济的灵魂和核心的要义是公平竞争。
要点4:两会代表有一段发言,说:垄断型央企高收入已经成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主要原因,石油、电力、电信、烟草等行业的员工人数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其收入相当于全国职工总额的60%左右,这个数据在两会上被代表和委员们反复引用。
要点5:社会问题。我们改革到今天,为什么止步不前?主要是利益集团,国有企业形成的经济,我们称之为“豪门经济”,吴敬琏叫“权贵经济”。
有没有“国进民退”?
究竟是否存在国进民退,我觉得这是我们首先要讨论的问题。从官方从主流媒体的报道来看,有两个有官方背景的发言数据值得我们注意。一个是去年10月份国家统计局局长****堂的数据,他是在十月底的会上提出来的,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他的数据表明非国有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之外的企业),2005年所占企业数量的比重是89.89%,2008年提升到95%;我觉得数量的概念意思不大,因为国有企业的数量、个头都比较大。我们知道很多民营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从2005到2008年企业的数量是增加的;产值比重由2005年的66.72%上升到2008年的71.66%,产值的比重也在上升,三年之中,上升了百分之五点几,资产的比重由2005年的51.95%上升到2008年的56.62%,也上升了将近五个百分点;利润总额由2005年55.96%上升到2008年70.34%,这个上升的幅度比较大,将近15%;就业人数的比重也是从2005年72.81%上升到2008年79.7%,也有百分之七八的增长,这是国家统计局局长的数据,从相对的比重、产值、资产、利润以及就业人数的比重来看,不存在“国进民退”,而是“国退民进”。
第二个数据,两会前夕,政协开会的第一天,政协的发言人赵启正在新闻发布会上,有一个郑重其事的回答。因为国内外的记者都提出一个国退民进的问题,赵启正也是有备而来,他列了一组数据:在去年的工业增加值方面,私企是18.7%,国企增加值是6.9%;企业总资产方面,私企增长是20.1%,国企增长是14%;从业人数方面,私企增长5.3%,国企增长0.8%;主营业务收入方面,私企增加18.7%,国企则降至0.2%;企业利润方面私企增加17.4%,国企下降4.5%;这是“国进民退”呼声最高的2009年,也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密集实施的一年。从业人数私企增加5.3%,国企增加0.8%,仅仅这一个数据,我看到有人质疑。
****堂和赵启正得出的结论是,从全国范围、数据上看,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从私营企业非公经济的绝对的增长来看,去年数量增加了10%左右,投资增加了将近30%,去年的民营企业非国有经济就业上升的幅度还可以,尽管上升的速度没有国有的快。
两会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声音,否认存在国进民退。有两个比较典型,一个是山西省的省长王君,王君认为山西煤炭的整合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中粮的老总宁高宁也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言论,国企搞得好,就说是国进,这是不对的,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搞得不好,银行不贷款,这也是合乎情理的。在这之前,国资委的主任李荣融,在去年年底的一个中国公司治理会上,也讲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两会上的言论稍微委婉了一点,说国进民退是暂时的,国退民进有一天也会到来,国退的日子、民进的日子也会到来,说得比较委婉。
从全国数据上看,尽管这几年民营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了一点,但是总体上,还是国退民进的,这个我们要承认。这三十年以来,总体上讲,是国退民进的,即便是这几年国退民进的速度慢了一点,在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困难的2009年,还是国退民进的,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基本的结论。
另一个数据:某些地区,某些行业存在着严重的“国进民退”
我们讲数据分析时,不应该忘了另一个数据,一个数据能够说明问题的时候,要有两个前提,非国有经济占国家资源不到40%,创造的GDP是70%,吸纳的劳动力是80%。占整个社会资源60%以上的国有企业,对GDP的贡献却是不足30%,吸纳的劳动力不到20%,非国有经济所占资源、创造的GDP、吸纳的劳动力之比是4:7:8,国有企业倒过来是6:3:2。当然还有其他的数据,这个数据比较有代表性,是中央党校的研究室研究民营经济的专家周天勇教授讲的,这个数据比较典型。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再看前面的数据,从国有企业相对占有的资源来讲,它的发展是不成比例的、不对称的。尤其从2009年看,赵启正的数据指的是2009年的数据,2009年有四万亿财政下去,积极的财政政策,根据专家的调查,四万亿的财政多数到了国有企业的“铁工基”大项目当中,铁路、公路、基本建设等等。民营经济得到的部分扶持,不到10%。还不要忘了去年有一个前提就是将近十万亿的信贷,这将近十万亿的信贷,民营经济得到的不到30%,尤其中企业连5%都不到,小企业几乎是零。去年我们还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从3月份开始,毫无疑问只要大家翻开每一个规划看,会发现所有的列入振兴规划要做大一些企业,都是面向国有企业的,每个行业要集中到前面几位一般是三四个五六个,不超过十个,这些名单里面,都是非常具体的企业名称,这里面几乎全是国有企业。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的主席黄孟复,在去年年底时有一个讲话的数据:截止2009年11月,我国金融机构14.65万亿的短期贷款中,乡镇企业也就是非国有企业是9004亿元,私营级个体经济6896亿元,两者之和只占全国金融机构总贷款的10.85%,所以如果要看全国范围内的数据,应该有这样一个背景做参考。
我们所说的国进民退是从某些行业某些地区和一些趋势上来分析的,以及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上看,存在国进民退的现象。甚至从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看,存在着严重的国进民退的现象。从两会上也能看到一些委员和代表尖锐的发言,比如说原******副部长、工商联书记及现在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副主任胡德平同志等等,地方上也有很多的代表和委员在议论这个问题。
哪些行业存在着国进民退?
哪些行业存在着国进民退呢?存在国进民退的行业都是比较关键的行业。很多都是竞争领域的行业。中国在入世以前,民营经济准入的行业比外资准入的行业要少得多,2000年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有60多个,而允许民资进入的行业不到40个,对外资设置的门槛比较低,而对于民资设置的门槛比较高。入世以后做过一些清理,也放开了很多,但是有很多的领域,从政策上看是放开的,但是实际上进不去。这个被民营企业界的人士、工商联系统的人称为“玻璃门”“弹簧门”,还有“玻璃顶”,是什么意思呢?看见这个地方是没有门的,走到跟前就碰上了,这叫“玻璃门”;看起来这个门能进去,但是一推就被弹回来了,推得越深被弹得越远,实际上进不去,这是“弹簧门”;进去以后,无法站立,看着上面是没有东西的,但如果站起来,就会碰到玻璃,这是“玻璃顶”。有很多无形的障碍,从行业上看放你进去了,但是没有其他的配套政策。或者某一个产业的某一个阶段放开了,但是产业的上下游没有放开,进去了也会逼迫你出来。
在一些关键领域里面有一些数据:2008年,私人控股的投资,也就是民营的投资,在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中只占13.6%,在金融业只占9.6%,这个数据是2008年的。2009年以后,可能还有所萎缩:民营投资在信息传播和计算机软件服务业占7.8%、在交通运输、仓储业务中占7.5%、在水力、环境和公共设施中只占6.6%。这个数据是全国工商联网站上的数据,在上游产业、关键产业,民营经济所占的比重非常少。2008----2009年,以下这些行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国进民退,包括:石油、成品油的零售、高速公路、航空、煤炭、钢铁、快递业、房地产。
石油、成品油行业
稍微回忆一下,石油和成品油的零售实际上在2006年以后就出现了严重的国进民退问题,大家可能都知道,2005年、2006年陕西有一个陕北油田事件,陕北油田当时是引进外界的投资,包括像浙江温州、江苏一带的民间投资,进行石油开采。
陕北的很多油田,油气的含量不是很高,在石油价格低的时候,开采这种油井是个鸡肋,地方政府引进外界的民资来开采;后来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当地政府有了一个强行的规划运动,收回这些油田。很多民营油企的老板不服,在这个过程当中,缺乏公平的谈判。后来我们看到媒体上的很多报道,陕北油田老板状告陕西省政府,赔偿73亿人民币的损失。当时维权的有一个叫冯秉先的,现在还在监狱里边,给他们代理的律师被抓了半年放出来了。这是前几年出现的事件。
成品油的零售,在两大石油巨头的主导下,搞了一个成品油零售的政策,刚开始是要求30家零售店以上,才能具备批发资格。后来,大家都提意见,之后就改成了成品油批发资格要有一万吨的库存量,注册资金要超过三千万,实际上把民营的成品油的零售挡在门外。所以现在民营的加油站很少。在浙江一带还比较多。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从长三角开始,把原来一些经营型的公路通通改为还贷型的公路。经营型的公路,民资还可以进入经营。还贷型的只能由政府来投资,收费只能用来还贷。这是2007年的事情。
航空
有一个“三十六条”,2005年“三十六条”出来的时候,当时叫《****中央******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决定》,里面有“三十六条”,简称“三十六条”。“三十六条”出来之后,一些民营资本受到鼓舞,当时有13家航空类的民营企业成立,到现在只剩下3家惨淡经营,使航空的民营企业基本上全军覆没。最典型的是东星航空,成立东星航空之后,因为存在着很多的“玻璃门”“玻璃顶”,他进入这个行业发现,上游、下游都不行。他的经营非常困难,处于亏损状态,后来,就进行强行的破产重组,由武汉市和湖北省政府主导进行重组。英联已经被国有化,奥凯航空、春秋航空根本上是处在维持的状态,惨淡经营。
煤炭
关注民营经济的人可能知道,去年我们国家在山西煤炭的整治是一件大事,有人认为这不光是一个国进民退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市场化进程大倒退,市场经济的大倒退。山西煤炭行业是典型的国进民退,它是在政府强行干预和主导下进行的,不是通过市场竞争、法律手段,也不是通过透明的、公开的、谈判的方式,而是强制的方式进行.山西煤炭的重组,我到杭州、温州去参加过三四次相关方面的研讨会,很多民营企业老板,山西煤老板血本无归。煤炭重组也是规定在一段时间以内,必须完成重组,结果去年10月底就完成重组,一刀切.整个矿的生产能力需要达到三百万吨,在这个标准之下的煤矿一律关闭,合并到了七家公司(山西省政府规定的七家公司).
钢铁行业
去年,一个亏损的山钢重组了日照钢铁,尽管老板也不是很情愿;还有一个建龙钢铁被宝钢控股,去年吉林通化钢厂发生的恶性事件,劳资关系没有处理好,这也是国进民退背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