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曾国藩官学
36550300000034

第34章 三 好制度,选好将领

曾国藩认为,治军打仗如果要取得胜利,就必须有一支好的干部队伍,将领选任得当,才可以使一支军队由弱变强:反之,不仅不能与日益壮大的太平军进行对抗,更严重的是无法"塞绝横流之人欲,以挽回厌乱之天心。"因此,曾国藩在创建湘军时,将选将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他所规定的选将标准来看,湘军的选将制度较为严格,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忠义血性,二是廉明为用,三是简默朴实,四是智略才分,五是坚忍耐劳。

曾国藩认为,"忠义血性"是选拔将领中最重要的一条。所谓"忠义血性",指的是一种强烈的忠诚感、道义感与责任心,也就是政治上的自觉性。

曾国藩是以文人带兵的,带兵打仗的事情,他从来没有学过。他所面临的处境,又是十分险恶的。一方面是太平军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另一方面,曾国藩所处的时代,又是封建社会的末世。整个统治集团已经完全腐败,军队也失去起码的战斗力。在曾国藩看来,可怕的不是太平军的造反,而是统治集团本身的腐败。天下之乱,不在强敌,而在人心;不患老百姓难治,而在于为官者的好利忘义而无法挽回。

在曾国藩看来,没有兵不值得担忧,没有饷不值得担忧。举目向这个世界望去,很难找到一个见了有利可图不奋勇争先,见了急公好义唯恐落人之后的人。因此,当务之急,是以"忠义血性"来号召那些"抱道的君子",以"舍身卫道"、"杀身成仁"的狂热,以"志之所向,金石为开"的信念,去投身于镇压太平天国,挽救封建王朝、封建礼教的"事业"之中。

曾国藩对于具有"忠义血性"的人特别重视。他评价江忠源是一个"血性男子","死生患难,都可以依仗";评价王鑫是一个"忠勇男子","血性耿耿":评价塔齐布"患勇奋发,习劳耐苦"。一八六○年,太平军横扫苏、常,两江总督何桂清自常州逃走,地方官随之逃散一空,唯有当地的反动士绅踞城顽抗。常州城破后,他们还组织团练武装,继续与太平军为敌。曾国藩听后十分高兴,对这些士绅推祟备至,上书朝廷,保举周腾虎、刘翰清、赵烈文、方俊谟、华蘅芳、徐寿六人,请求朝廷令各地督抚将他们咨遣来营,收入幕府加以"造就",以为他日之用。他手下的许多幕僚和将领,都是因为誓与太平军为敌,被曾国藩视为"血性男儿"而收为部下的。幕僚何拭和后来成为淮军将领的潘鼎新都属于这种情况。

"忠义血性"是曾国藩选人、用人、治军、治政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他借以团结一批封建文人、打败太平天国的精神力量。尽管曾国藩的"忠义血性"有其特定的内涵,但它揭示了政治信仰对于人的重要性,因而对于人才的选拔来说,也具有普遍的启发意义:只有立场坚定,不为任何利益所动,不为任何困难所吓倒,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在"忠义血性"的驱使下,曾国藩的湘军确实表现了它异于此前任何一支军队的凶悍。《中兴将帅别传》说曾国藩"有百折不挠之志",胡林冀"虽然一败再败,但斗志更加旺盛",江忠源"每当作战的时候都是亲自上阵",罗泽南和他的弟子们"以镇压太平天国为己任","忠义愤发,虽败犹荣"。这些平时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竟然表现出如此的凶悍,这与所谓"忠义血性"的激励是有很大关系的。

曾国藩强调"廉明为用"。对于"廉"、"明"二字,他解释说:"弁勇之于本营将领,他事尚不深求,惟银钱之洁否,保举之当否,则众目眈眈,以此相伺,众口喷喷,以此相讥。惟自处于廉,公私出入款项,使阖营共见共闻,清洁之行,已早有以服弁勇之心,而小款小赏,卫常常从宽,使在下者恒得沾润膏泽,则惠足使人矣。'明'之一字,第一在临阵之际,看明某弁系冲锋陷阵,某弁系随后助势,某弁回力合堵,某弁见危先避。一一看明,而又证之以平日办事之勤惰虚实,逐细考核,久之,虽一勇一夫之长短贤否,皆有以识其大略,则渐几于明矣。""廉",对于军队来说是极为敏感的问题。绿营将帅克扣军饷,冒领缺额以自肥的现象,早已是公开的腐败行径。这深为士兵所不满,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那么,曾国藩在新组建的军队上,要做到与众不同,就必须在选择将领时在"廉"的问题上高度重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湘军的战斗力。

曾国藩反复强调将领要具备"廉"、"明"的品质,这对于改善官、兵关系,提高战斗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选取将领,专取"简默朴实"之人。曾国藩对于绿营军官气深重,投机取巧,迎合钻营的腐败风气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他深感积习难改。"国家养绿营兵五十余万,两百年来所费何可胜计。今大难之起,无一兵足供一省之用,实以官气太重,漓朴散淳,真意荡然",曾国藩从内心里慨叹:即使"岳王复生,或可换屠兵之筋骨;孔子复生,难剧变营伍之习气"。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曾国藩规定一方面湘军不任用入营已久的绿营兵和守备以上官员:另一方面,他强调挑选将领要侧重"纯朴"。所谓"纯朴"是指脚踏实地,无官气,不浮夸虚饰。

曾国藩认为:"取人之式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要。办事之法以'五到'为要。五到者,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也。身到者,如做吏则亲验命盗案,案巡乡里,治军则亲巡营垒,亲探贼地是也:心到者,凡事苦心剖析,大条理、小条理、始条理、终条理,理其绪而分之,又比其类而含之也:眼到者,着意看人,认真看公牍也:手到者,于人之长短,事之关键,随笔写记,以备遗忘也:口到者,使人之事,既有公文,又苦口叮嘱也。"曾国藩经过遴选,将大量"纯朴"之人委以重任,这对于提高湘军战斗力和耐力无疑是有益的。

"智略才识"是曾国藩选将的又一标准。曾国藩认为"大抵拣选将才,必求智略深远之人。"决不能选用拨冗者。他指出:"其拨冗者,虽至亲密友,不宜久留,恐贤者不愿共事一方也。"曾国藩力求从书生中选拔人才。借助于他们的知书达理,努力克服绿营将领缺乏韬略的弊病。

他还要求湘军将领还应具备"坚忍耐劳"的品格。"坚忍"就是打仗时能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曾国藩虽为一介儒生,对于治军最初没有多少军事经验,但他也清楚,行军作战非常艰辛,只有"立坚忍不拔之志,卒能练成劲旅……数年坎坷艰辛,当成败绝续之处,持孤注以争命。当危疑震撼之际,每百折而不回"。他提倡在艰苦环境中保持矢志不移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使湘军从上到下都有着一股克服困难的决心。"耐劳"是指能耐受辛苦。曾国藩认为,"拣选将才,必求能耐劳苦"之人。"身体赢弱者过劳则病:精神乏短者,久用则散。"务求具有过人的精力,只有这样才能身先士卒。

曾国藩在其一整套的选将标准中,一反中国古代兵家论将、选将的方法,而将"忠义血性",意即对封建政权的忠心放在了第一位。为此,他不限出身,大量地提拔书生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