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为何放弃近在咫尺的天子之位
说起周公,似乎总与“解梦”纠缠不清。然而周公生平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执政六年后让位于成王,实现权力的和平过渡。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当危难过后便毅然让位,周公这种无畏无私的精神,受万代称颂,同时也引发了后人对其让位之举的质疑。
有人指出,《荀子·儒效》和《淮南子·记论训》中都说周公想要夺取天下。《礼记·明堂位》和《韩诗外传》卷三也有记载周公想要坐上天子的位置。《尚书·大传》更明确指出,周公身居要位,管理着天下的国事。
又有人考证说,《尚书·大诰》中出现的“王”,把周文王称为“宁王”,也称作“宁考”。而“考”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所以这个“王”应是周公。《尚书·唐诰》中也有记载:“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周公的弟弟康叔,名“封”,《康诰》中的“王”称康书为“弟”,显然这个“王”也是周公。如此说来,周公的确自称为“王”。
根据以上证据,便有人认为,周公在武王去世而成王年纪尚幼之时,便有谋权的意图。之后以“王”之名义,行“王”之权力,虽说东征西伐、治国安邦功不可没,但也不能掩盖其意欲以权夺位的野心。
至于周公最后没有取成王而代之,实乃应变形势的无奈之举。因为遭到当时地位举足轻重的召公、太公的怀疑,而成王也对周公起了疑心,并且周公的两个兄弟管叔、蔡叔又与纣王之子武庚联合起兵,关中局势动荡不安,形势对周公极为不利,周公不得不还政于成王,以平息众怒。
此番质疑,对世人心目中周公那无畏无私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更多的人仍坚持认为,从周公临危受命而勤勉摄政之举,从他在武王病危之时愿意以身代死的决心,便可看出周公对国对君的一片赤诚之心。如此忠君爱国之人,绝不可能做出僭越夺位之事。
无论是无奈还政,还是真心让位,不过是后人充满感情色彩的想象。而周公心中所想,早已随他而去,深埋黄土之中。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不过是篡位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在位期间,他勤于政事,举贤任能,体恤百姓,减轻刑罚,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因此,在后人眼中,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中国历代帝王的表率。但即使是这样一位英明圣主,他的一生仍有很多瑕疵,“玄武门兵变”的历史实情一直让后人迷惑,而他后来修改国史的行为也让人议论纷纷。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太宗下令在中书省特别设置秘书内省专门负责修撰前五代史。但是同年闰十二月,太宗又下令将史馆移入禁中,设于门下内省北面,由宰相监修。从此之后,史馆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门下省的一个常设机构,不再具有修史职责而是专门负责修撰当朝国史。唐太宗究竟出于何种动机要重置史馆,修改国史呢?这个问题迄今为止仍未有确定的答案,给历史留下了一桩疑案。后人对此持有不同观点。
一种说法认为唐太宗修改国史,是为自己杀兄逼父篡位辩护。这种观点认为,李世民的皇位并不是合法继承而来,是其弑兄逼父的结果。这一行为并不符合封建法统和封建伦理,就在李世民自己看来,也是不能贻示子孙、垂为法诫。所以,为掩盖这种残暴的行为,也为了确立他登基的合法性,李世民决定撰修国史,下令创立了宰相监修国史的制度,这就使史官很难做到秉笔直书,只能按统治者的意图撰写历史。
李世民在位期间,曾不止一次违例要求亲看国史和起居注,并称是“使得自修改耳”。 其实,作为帝王原本就是不可以随便看史官写的起居注的。在李世民授意下,史官们把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动因写成“安社稷,利万民”的大义行为,从而严重歪曲了历史事实。在撰写《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时,史官费尽笔墨铺陈李世民在武德年间的功劳,竭力抹杀太子建成的成绩,降低高祖李渊的作用,而且把太原起兵的密谋描绘为太宗的精心策划,而高祖则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这样,李世民便成为开创李唐王业的首功之人,给人造成皇位本属于他的印象,李渊退位后也就理应由他继承皇位。如此一来,李世民登上皇位便显得合理多了。
还有种说法认为李世民之所以要修改国史,抬高自己在太原起兵中的地位,贬低李渊的功劳,乃是出于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他要求贞观史臣把太原起兵中李渊由主动起兵变为被动起兵,目的是为了把李渊描绘成一个忠臣的形象,从而符合儒家的道德要求。李世民将李渊描绘成是在隋炀帝要下令逮捕他,李世民和刘文静等又设下圈套逼得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不得不反的形象,而且在起兵时李渊还曾号称“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这样一来,李渊就成了大忠臣了。很明显,这种刻画有利于维护李世民的统治,防止人们以此为例,起兵谋反。
以上说法多是各家的推测,并没有明确的史料依据。但是李世民继位后修改创业国史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但是他为何要修改国史,其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今天已经很难判断了。
·讨伐武则天失败的骆宾王最终结局如何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诗文并茂尤其擅写诗作,留给我们也有比如《帝京篇》等名篇,让他名扬天下的就是其起草的讨伐武则天的檄文《讨武氏檄》,就连武则天看到这篇檄文后不由得感叹:“宰相安得失此人?”
公元683年,骆宾王在其老家浙江的临海县当一个普普通通县官,这一年冬天,长期病态的高宗扶鸾而去,遗诏立太子李显为皇帝,因为高宗在位的时候,武氏已代替高宗掌握朝政已达几十年,她无法放弃这至高的权柄,废长立幼,以便自己独掌大权。为了巩固皇权,她下令排除异己并大肆诛杀唐室勋臣,并设立间谍机构、当时人人以告密自卫。整个帝国陷入了惶惶不安之中,这时的骆宾王亲眼目睹了武氏集团犯下的种种恶行,心中愤懑不已,于是他就联合当时仍握有兵权的徐敬业准备起事伐武,就诞生了《为徐敬业讨武瞾叫檄》这样义正词严,气势恢宏的檄文,并确立了“拥戴李显,匡扶唐室”的政治主张,起义军开始形势很好,后因徐敬业没有抓住有利战机,被武则天派兵围剿。
公元684年这场历时仅3个月起义就在扬州城下宣告失败。
当天晚上骆宾王、徐敬业等准备连夜坐船逃亡高丽,但是由于徐敬业的部下叛变,徐敬业被杀,但是骆宾王的去向却不为人所知。
有记载说他被诛杀。《资治通鉴》中明确地写出起义军失败后徐敬业、骆宾王被叛军诛杀的场景;《旧唐书》也肯定了诛杀骆宾王的事实。
第二种说法称他逃跑了。如《新唐书》记载,武则天死后,李显即位,为了表扬骆宾王为大唐江山作出的牺牲,他下令郄云卿在全国各地搜集有关骆宾王的诗作,并要求对其兵败后的下落做出严密的调查,在兵败后他接触了哪些人,还有遍访骆宾王的好友,起初郄云卿认为骆宾王可能已被叛军诛杀,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和得到的线索越来越多,他便提出了逃跑这个说法。
说法三是讲,骆宾王出家。
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在杭州灵隐寺,碰到一个老和尚替他对了两联妙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据说此人就是骆宾王。但是后有人去找再也没有找见。
2005年,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骆宾王研究专家骆祥发向媒体公布了自己多年研究骆宾王下落的结果,他说骆宾王兵败被诛杀的论证值得怀疑,因为官方的史册完全出现两种不同记载,这本身就值得商酌。他还提到在他家的宗谱上面也有关于骆宾王逃出后隐身在江苏南通一带的芦苇荡,辗转一段时间后,客死南通、埋骨黄泥口的记载,终年70岁左右。
无论骆宾王下落和在,他的败亡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尽管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却投入到了反抗国家最高权力的斗争中,终将难以全身而退。
·临危受命的明代宗为何不得善终
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早年被封为郕王,过着平静的生活,但是土木堡战役之后,明英宗被俘,朱祁钰被迫临危受命,登基称帝。景泰帝在位一共才8年,后因生病,被复辟的英宗废黜软禁而气死,终年30岁。
朱祁钰的一生命途多舛。按照封建等级制度说来,朱祁钰的出生卑贱。因为他的生母是汉王朱高煦府邸的一位侍女。宣宗皇帝征讨朱高煦时,在返京途中邂逅了吴氏,被吴氏的美貌与聪灵深深打动,于是便将她接回京城。
由于封建礼教的阻挠,身为罪人的吴氏不能被封为嫔妃,于是宣宗将其安排在紧贴宫墙的大宅院中,时常临幸。吴氏为宣宗生下了次子朱祁钰后,被封为贤妃,但继续住在宫外。后宣德皇帝病重,将朱祁钰母子托付给自己的母后张太后,至此朱祁钰才被封为郕王,并在宫外修建王府,与母亲居住。
原本朱祁钰和母亲是可以这样平静地度过一生的,但是土木堡的狼烟却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土木堡战役,英宗御驾亲征,便让郕王朱祁钰奉命担任监国。然而土木堡败讯传来,英宗被俘,举朝大震,群臣聚哭,莫知所措。国家社稷的重任落到监国朱祁钰身上,可朱祁钰却不愿意登基。由于太子朱见浚才两岁,不情愿的朱祁钰就被群臣推上了前台,在孙太后的授意下继承了皇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立英宗的长子朱见浚为太子。
代宗登基与于谦也有关联。早在朱祁钰担任监国时,就爆发了关于“南迁”的争论,翰林院侍讲徐呈(即后来参与夺门之变的徐有贞)根据天象的变化首先提出了南迁,这一提议得到了一些胆小的大臣的支持。可是由于祖宗的宗庙和陵寝都在北京,于谦当即否决了他的提议,并得到了朱祁钰的支持。朱祁钰非常欣赏于谦的能力与魄力,于谦也很欣赏眼前这位年轻人的当机立断。紧接着发生的午门血案,更加深了两人的这种感情。
明英宗宠信宦官王振,使得整个朝廷乌烟瘴气,大臣凡是有不利于王振者,非死即贬,群臣的心中早已酝酿着一股洪流。当英宗被俘,王振被杀时,群臣的怨气似乎得以倾吐。众大臣跪在午门哭谏,要求朱祁钰惩治王振的党羽,当王振的同党锦衣卫指挥马顺出来阻挡时,当即被愤怒的群臣打死。见此情形,被吓坏了的朱祁钰唯恐发生哗变,准备逃走,根本就不想登基为帝。这时于谦站了出来,他拉住朱祁钰的衣袖,对他解释大臣们并不是冲着他来的,只要朱祁钰能够惩治王振的党羽,群臣们甘愿辅佐他共创宏图大业。于谦的话让朱祁钰镇定了下来,于是便下令将宫内的两个王振同党带出来交给群臣,这两人也被群臣当场打死,由此可见王振埋下的积怨之深。至此,代宗和于谦之间建立了更深厚的感情。所以代宗登基,于谦应该是推手之一。
但不幸的是代宗当了八年皇帝后突然大病,王振余党曹吉祥等人趁机拥立英宗复位。英宗在天顺二年二月乙未,废景帝为郕王,将其迁到西宫。不久之后,景帝便薨于西宫,年仅三十。英宗毁其所营建的寿陵,以亲王礼葬于西山。同时英宗还废掉了他的帝号,赐谥号为“戾”,称“郕戾王”。其实这是一个恶谥,表示景帝终身为恶,死不悔改。
后来的一些臣子开始为景帝平反,认为景帝赐谥号“戾”给代宗是不公的。代宗临危受命,削平惑乱,使老百姓安居乐业,退外敌,迎回英宗,总的说来还是有一番作为的。后宪宗下旨恢复景帝帝号,但其谥号只有5个字,与明朝其他皇帝17个字的谥号相比,其规格较低,而且还没有庙号。直到南明弘光时期,才给景帝加上庙号“代宗”,并增加谥号到17字。至此,景帝在礼仪规格才与明代其他皇帝齐平,他的历史功绩也稍稍为后人所知。
·为什么万历皇帝二十年不上朝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48年,是明代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可是万历皇帝刚主持朝政十四年后居然开始不上朝,从此之后的二十年里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作为一个帝王,上朝理政是分内之事,可是为什么万历皇帝二十年不理朝政呢?有人说是朱翊钧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也有人说他是染上鸦片烟瘾。但更多的人则认为,万历是因为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才不出宫门,不理朝政的。
万历皇帝16岁的时候,太后、大臣们便替他选择了王氏和刘氏作为皇后和昭妃,然而叛逆的万历根本不喜欢这样强加的婚姻,更不喜欢皇后和昭妃,所以他对这两个妻子十分冷淡。
万历20岁时,偶然临幸一王姓宫女,后得长子朱常洛。在当时,正宫皇后没有生出嫡长子的情况下,按惯例朱常洛应该立为太子。可是后来,万历遇到了自己心中的红颜知己,一生最爱的女人郑贵妃。郑氏本是一个宫女,因容貌秀美,机智聪明得皇帝的喜爱,很快被封为贵妃。两人相互彼此倾慕,朝夕相伴,简直一刻也不能分离。四年后,郑贵妃生下皇三子朱常洵。万历皇帝爱屋及乌,对刚出生的孩子表现了极大的宠爱,直接将郑贵妃晋封为皇贵妃,帝位仅次于皇后。与此同时想将朱常洵立为太子。
万历这一想法遭到群臣的反对,大家认为废长立幼是不合宗法礼制的,为了社稷,应当立皇长子为太子。群臣的反对令万历招架不迭,只好极力镇压。于是把户科给事姜应麟等强烈反对的大臣都贬官问罪。知道此事的慈圣太后开始质问万历皇帝。无奈的万历就将册立太子的事推迟,采取“拖”的方法。
为立太子的事情,万历和他的全体朝臣相对抗,谁也压服不了谁。这让万历大伤脑筋,也大为恼火。后来万历采取不上朝的方法,同他的大臣们消极对抗。幸而官僚体制还起作用,就是没有皇帝,内阁及部府仍然照常工作。有事陈奏上去,皇帝不批,就等于默认,便照章办理。谁再说立太子的事,他就“留中”,让疏文自动作废,外间就无法知道真相了。
直到万历二十九年,万历怕自己一旦殡天,朝纲大乱,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于是不得册立朱常洛为太子,这场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终于结束了。
其实从深层次的原因来讲,万历不上朝的主要原因是皇权与文官制度发生了剧烈冲突,皇权受到了压抑,万历就是用消极的方式来对抗。但是有两点万历仍然值得肯定,其一万历皇帝并没有因大臣与之作对甚至漫骂皇帝贵妃而杀掉一人;其二不上朝并不是不办公,万历年间的国家大事小情都是万历处理的,大的比如万历三大征,特别是明、日的壬辰战争也一直在万历指导下进行。
·解密努尔哈赤上位经历
一代英杰努尔哈赤是明末建州女真族的首领。他凭借十三副祖传铠甲闯天下,马上征战四十余年,于1616年建立后金,即汗位。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努尔哈赤是如何统一建州女真各部落,脱颖而出建立后金政权的?
努尔哈赤本出生于建州女真一个贵族家庭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建州女真的贵族,也是明朝封的建州左卫官员。努尔哈赤从小就练习骑马射箭,有一身好武艺。十岁那年,母亲死去,他的继母待他不好。努尔哈赤不得不离开家庭,和当地小伙伴一起在莽莽林海里打猎、挖人参、采松子、拾蘑菇,然后将这些山货带到抚顺卖掉,挣钱过活。努尔哈赤就是在那里接触到了许多汉人,并且学会了汉文。
建州女真的部落总是互相攻杀,因此明朝驻军将领也利用建州各部的矛盾来加强这一地区的统治。努尔哈赤二十五岁那年,建州女真部土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带引明军攻打古勒寨城主阿台。而阿台的妻子是努尔哈赤的妹妹。于是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去古勒寨探望孙女,不巧正碰上明军攻打古勒寨,在混战中都被明军杀害。
年幼的努尔哈赤悲痛不已,他跑到明朝官吏那里说:“杀我的祖父、父亲是尼堪外兰,只要你们把尼堪外兰交给我,我也就甘心了。”然而明朝官吏只把他祖父、父亲的遗体交还他,却不肯交出尼堪外兰。由于念及自己的力量太小,不敢得罪明军,于是努尔哈赤满腔悲愤回到家里,翻出了他父亲留下的十三副盔甲,分发给他手下兵士,向土伦城进攻。努尔哈赤英勇善战,尼堪外兰不是他的对手,狼狈逃走。努尔哈赤攻克了土伦城,继续追击,趁机又征服了建州女真的一些部落。尼堪外兰东奔西窜,最后逃到了鄂勒珲(今齐齐哈尔附近),请求明军保护。努尔哈赤也追到那里。明军看他不肯罢休,怕因此引起战争,就让努尔哈赤杀了尼堪外兰。
自从努尔哈赤消灭了尼堪外兰之后,就声名大噪。又过了几年,努尔哈赤就统一了建州女真。这就引起女真族其他部的恐慌。当时的女真族,共有三部,除了建州女真之外,还有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海西女真中的叶赫部最强。公元1593年,叶赫部联合了女真、蒙古九个部落,结成联盟,合兵三万,分三路进攻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听说九部联军来攻,事先做好迎战的准备。他在敌军来路上埋伏了精兵,并且在路旁山岭边安放了滚木石块。一切安排妥当,他居然安安稳稳睡起觉来。他的妻子看了很着急,把他推醒,问他:“九部兵来攻打,你怎么睡起觉来,难道真的你给吓糊涂了?”努尔哈赤笑着说:“如果我害怕,就是想睡也睡不着。”
第二天,建州派出的探子回报敌兵人数众多,将士们听了也有点害怕。努尔哈赤就告诉将士们:“别害怕,现在我们占据险要地形,敌兵虽然多,不过是乌合之众,一定互相观望。如有哪一个领兵先攻,我们就杀他一两个头目,不怕他们不退。”
九部联军到了古勒山下,建州兵在山上严阵以待,先派出一百骑兵挑战。叶赫部一个头目冲来,马被木桩绊倒,建州兵上去把他杀了,另一头目看到这情景也吓昏过去。这一来,九部联军没有统一指挥,四散逃窜,努尔哈赤乘胜追击,击败了叶赫部。又过了几年,基本统一了女真族各部。
·康熙遗诏是否被雍正篡改
清康熙帝驾崩以后,第四皇子胤禛在激烈的皇位争夺中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雍正帝。但雍正帝究竟是如何即位的,长期以来在民间有种种传说,史学界对这一问题也有几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使之至今还是一个悬案。
在民间传说中,多认为雍正即位是非法的,是篡位夺权。一种说法就是所谓“矫诏篡立说”。早在雍正帝在世时,社会上就盛传:康熙帝要将皇位传给胤禵,在他患病的最后几日,曾经下旨要召胤禵回京,但是胤禛的死党隆科多却隐瞒了谕旨。致使康熙去世当日,胤禵不能赶到。于是隆科多假传圣旨,拥立胤禛为皇帝。另一种说法为“盗改遗诏说”。康熙原来就有手书,要把皇位传给十四阿哥胤禵,却被人将“十”改成了“于”字,于是遗旨明明传位于胤禵,却变成了传位于胤禛,那么,是谁来盗改了这个遗诏呢?有传说是雍正本人改的;有的说康熙把遗诏写在隆科多的掌心,而隆科多将“十”字抹去了;也有的说是由一些雍正府中所收养的武林高手所改写的……
然而这种观点遭到了部分学者的质疑。
一,康熙遗诏是用满文写成的,不可能篡改。
二,隆科多与雍正原非深交,何苦冒险矫诏拥立?关于矫诏夺位的种种传闻,无非是出于政敌的中伤。
三,皇十四子胤禵若是康熙选定的****,为何长期滞留边陲?
四,康熙临死前曾命雍正代行郊祀大典,病危时又将几位皇子和大臣召至榻前说:“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可见康熙想立的就是雍正。
五,胤禛在康熙四十八年晋封为亲王,在皇子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先后22次参与祭祀活动,次数比其他皇子都多。此外,康熙对胤禛之子弘历宠爱有加,称赞其母是“有福之人”。由此可见,雍正是后来居上的皇太子候选人。
后世有人根据雍正在品格、才干、年龄和气质上的众多特点以及雍正本人在皇宫中深藏不露、暗自修炼多年的特征,康熙对雍正的认识和父子感情基础,当时诸子争储互斗的背景,还有康熙在死之前留下遗诏的在场人物、地点、时间以及情节等来综合分析,认为雍正根据皇父“仓促之间一言而定大计”,是合法即位的,可信的。
官书中记载如下,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冬至前,康熙患病住在畅春园疗养。胤禛请求侍奉左右,但康熙却让胤禛奉命代替自己到南郊祀天,并且命他待在斋所虔诚斋戒,不得离开。到了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的病情突然恶化,这时才不得不破例把胤禛召到畅春园来。而在胤禛没到之前,胤祉、胤祐、胤禩、胤禟、胤?、胤祹、胤祥和理藩院尚书隆科多已经在康熙的命令下来到御榻前。康熙对他们说:“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此时,恒亲王胤祺因冬至奉命在东陵行祭典、胤禄、胤礼 、胤禑、胤祎等小皇子都在寝宫外候旨。当胤禛来到康熙面前时,康熙还能够说话,告诉胤他的病情日益恶化的原因,但是到了夜里戊时,康熙就归天了。隆科多即向雍正宣布“遗诏”。胤禛听后昏倒于地,痛不欲生,而胤祉等其他兄弟则向胤禛叩头,并劝他节哀顺变,因此雍正就履行新皇帝的职权,主持康熙的丧葬之事。雍正曾特别强调:当日情形,“朕之诸兄弟及宫人内侍与内廷行走之大小臣工所共知共见者”。
雍正的即位是由父皇康熙的寿终正寝后才开始的,是属于正常并且合乎法理的。对此,清代官书众口一词,都是同一个口径。但是雍正继承皇位后仍然存在许多令人费解的问题,而且他即位后的很多言行,尤其是与大肆诛戮贬斥功臣、兄弟、文人等事连在一起,更令人感到扑朔迷离。
这些问题使一些清史专家耗费了很多的精力,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解释。可以说,在没有获得新的可靠材料之前,雍正的即位是否合法合理,依旧是个谜。
·是什么令慈禧改变废光绪的念头
慈禧发动政变以后,将光绪帝囚禁在西苑的瀛台,它四面环水,实为一小岛,唯一通向陆地的通道是北部的木桥。光绪软禁后,服侍光绪的太监,均经李莲英亲自挑选,对光绪帝名为服侍实为“管教”。据说某年冬季,南海水面已经结冰,一日光绪帝微服出行,孰知刚走不远,便被守门人发现,即被“跪阻”。慈禧太后得知后,居然命人将冰凿开,以防其逃走。这似乎还不足以泄愤,在政变后的几天里,慈禧又陆续把过去侍奉光绪帝的太监全部发落,对珍妃更是痛下狠手,将她囚禁在冷宫中,就是今日珍妃井西边的山门里。
虽然慈禧已经将光绪帝变为囚徒,但她依然心存隐忧。毕竟自己垂垂老矣,而光绪帝只是几近而立,一旦自己百年,光绪帝就可以名副其实的成为大清皇帝。因此,她有了废掉光绪帝皇位的计划。
首先,折杀光绪帝在臣下面前的威严。慈禧指挥镇压了变法以后,多次组织大臣围攻和训斥光绪帝,为光绪帝罗织罪名。在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中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政变当天光绪帝被围攻和惨遭训斥的场面。
其次,大肆制造皇帝患病的声势。这引起朝野上下极为震动,光绪帝四月份还在雷厉风行地主持变法,此间未曾听说身体不适,缘何慈禧在镇压变法的同时突然昭示天下:皇上已患有重病,连太医都不可医治。
第三,选择宗室近支之子立为大阿哥,为同治帝立嗣。要废黜在位的皇帝,就必然要确立一个新皇帝。
光绪帝患“重病”以及立溥仪为大阿哥的消息散播以后,朝野上下议论蜂起,慈禧企图废帝的阴谋也随之被人洞穿。但两种势力的反对,使慈禧陷入被动的泥沼,也迫使慈禧废掉光绪的计划破产。
首先,国内工商界人士联名致电慈禧反对罢黜光绪。
慈禧决定"立端王载漪之子溥仪为大阿哥"谕旨颁发以后,上海于次日下午获悉,将诏谕刊登在日报之上。于是上海一时人声鼎沸,上海的电报总办经元善联合上海绅商市民1200余人,立志谏阻慈禧废黜光绪帝的企图与行为,力求保皇。元善之举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响应。无疑,给慈禧施加了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其次,各在华列强反对强烈。
变法失败以后,顺其自然是以慈禧为首的顽固复旧势力全面控制朝局。出于维护在华利益的需要,在华列强认为,支持光绪帝建立一个较为开明的政府对自己在华利益更为有利。于是,当获悉光绪帝"患重病"的消息后,他们一再要求觐见,力图摸清光绪帝病情真伪与下落。在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初四日,一位名叫多德福的法国使馆医生,提着自己的药箱,走进了紫禁城皇宫大门,此行此举非比寻常,他不仅仅以西方医学之代表的身份来为中华帝国的皇帝检查身体,更代表了在华强的意愿。这样的行为也是不合常理,史无前例的。没有史料记载慈禧为什么会同意西医来给光绪帝诊病,但多半是出自于她对在华势力的无奈。
多德福诊病的结果是病势无大碍,唯患血虚之病。
自此,慈禧感受到了列强的强硬态度,不能不有所顾忌。于是,暂且收敛了废帝活动。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了宣战诏书。作为中国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慈禧不谙世界大势,孤注一掷向列强宣战,铸成千古遗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