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在召唤系统
36590700000019

第19章 取字承德

虽只是记名弟子,但是以蔡邕的名望,只要自己不出什么纰漏,这天下士人,俱都高看自己一眼。况且还与河东卫家卫宁卫仲道成了同门,怎么说也要关照关照自己的吧。夏启心中乐开了花,见谁都是笑容满面。

前世看三国演义,有名有字,自己好不容易生活到了古代,又拜了名师,当然要请老师赐一个字,以后与士人交往,也好方便称呼。这给人赐字可不是小事,一般都是请家中长辈或者德高望重之人赐字。

夏启以自己只身在外,无法禀明父母及家中长辈,现在蔡邕作为老师,请代为主持自己提前的成人礼仪。

蔡邕一代大儒,却不像宋朝以后的儒家迂腐守旧,多年逃亡的生活让他对事多了几分豁达。这非常时期,却也计较不了其他什么,他精通周易,看人也算精准。夏启人虽年少,虽然少识经文,却偶有精彩之语,发人深思之见。非池中物,提携后进本就是他们这中儒家名士应为之举。况且,这夏启虽领兵征伐,却本性纯良,恭谦。正是看着他一路救济难民,自己才会对他另眼相看。加上对自己是恭敬有礼,对自己妇女照顾有加。作为老师的他自然一口答应。这汉代男子16成年也不在少数。

公元189年12月2日。

天空放晴,虞城稍有名望之人均被请来观礼,见证夏启的成人。

冠礼在虞国的王宫,今日的虞城县令府举行,观礼之人早早的到来,城中百姓多数也是收到消息,赶来瞅瞅新鲜。

古有四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四礼同位人生大事,不可亲疏。至西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儒家四礼更是被世家大族重视,作为当代大儒,虽然时间的关系,有点紧急,可这象征成年的及冠之礼,蔡邕还是按照古制,准备妥当。

虞城县府,熙熙攘攘,一辆辆的马车从府门排到了街末。一列列的带甲卫士守卫左右。从下阳、甚至安邑赶来,络绎不绝。河东世家也多数派人前来观礼,也算是河东近年来少有的聚会。

冠礼可不是带上帽子,便算成年。,是对一孩童心性成长的考验,是对及冠者未来人生的勉励,是一个结业证书。

斋戒三日,夏启觉得这河东的冬天,比以往自记过得都要冷。不难想象,作为一个以肉为主食的现代人,就是在自己才穿越过来最困难的几天,也有张宪天天打回来的野味充饥,这几天就几颗粗糙白米,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活下来的,最可气的是向程戈讨来的鸡腿,也被蔡琰这个看管自己的小娘子没收去了……

好在三天很快过去,痛苦的日子总算熬了过来。脚步虚浮之下,迎来一群面目枯朽的老妪,对自己肆意搬弄……

男子成年的冠礼。不仅仅是礼仪,穿着,甚至便来举行加冠的场所也是很有讲究。三日斋戒,夏启耳朵里几乎都被那些繁琐的教条给弄得昏昏沉沉。即使是由蔡琰给自己讲述,也让人欲哭无泪。

因为未有宗庙,等到司礼前来请夏启前往临时装修的大厅时候,他已经被裹成一个粽子,难满满的苍白,已无力吐槽自己的自作自受。心中命不久矣的莫名悲哀。

按照礼仪,夏启必须给来观礼的人都行一拜,而后宾客回拜……

一路随着仪仗,数百宾客列成长长的队伍,夏启只得机械的保持僵硬的微笑,死撑着走下去,天幸穿越过来自己身体还算强壮,体力不错。这举止有度,气度不凡却也让所有宾客赞叹,好一个天生俊彦。

这是一种折磨,同时也享受了,群星拱月,享受着所有人的祝福和眼球。羡煞多少旁人,恨不能代替。

庶子行礼于屋外,嫡子行礼为堂内。等跨进大堂,蔡邕满面红光的摸着下巴胡须盯着进来的夏启。先拜长辈,蔡邕和虞城中德高望重的儒士乡绅站在堂中,再拜朋友,蔡邕朗声向宾客请入。

等夏启无可奈何朝着蔡邕双膝跪下,心中恶趣味的想着,这跪下了以后可得把你老人家的宝贝女儿嫁给我啊。

已听不明白奏的什么曲目,几乎都已双腿麻木,蓦而听蔡邕,肃然对众宾客道,“夏氏有子启,将加布于其首,愿此子之教也。“

众宾齐声,:”某不敏,恐不能共事,以病吾子,敢辞!“

大堂上聚了数十人,不管年轻还是年长,均是不要命一般齐齐吼叫着,如同沙场热血豪杰一般,夏启觉得这也这是难为这些人了。

一阵夸张的吼叫,让整个屋子显得热闹非常,个个满面红光。蔡邕等大家安静下来,某忧愿吾子之终教之也!”

众宾对曰:吾子重有命,某敢不从?蔡邕在说:“某将加布于某之首,吾子将莅之,敢宿。”

群情激动,齐声回复:“某敢不夙兴?”

在这一应一答,耳朵嗡嗡直响,终于等到蔡邕从张宪手中取过头冠戴在头上之事,夏启感动非常,这终于完成了。

正欲起身,蔡邕却抚着他的头肃然说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介尔景福。”

整个大堂顿时安静下来,没有丝毫声音,庄严凝重。

冠有三加,才过冠中。

夏启只得恭敬拜倒。

蔡邕对他点了点头,再取过张宪手中冠帽,再加夏启头上,又大声祝唱道,”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夏启忍受着再拜。

终于熬到最后时刻,最让人激动的最后一加,”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带着虔诚,激动,夏启再拜倒。

礼毕,夏启站起身对着众宾客又是拱手行礼。开明贤达,承前启后,顺尔成德,汝已成年,赐字承德,愿汝秉承尚德,顺应天恩,永寿胡福。夏启夏承德,大家齐呼,又一阵震耳欲聋。让夏启不得不感慨这古人的热情和嗓门之大。

不管此行有何目的,此刻大家均是感怀不已,大家又见证了一个少年成为大人的过程。大家继续连声高祝,多说勉励之话,夏启不得已在拱手致谢。

这真不是个简单的事,真累。可想想自己人生一次有这么一个传统的成人礼,确实让人记忆深刻。以为可以休息,可不久久,张宪就来禀报,蔡邕要夏启去谢宾宴陪宾客饮宴。

都是自找的,无可奈何。夏启只得拖着疲惫的身体,唉声叹气的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