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南平县志
36781900000015

第15章

登瀛府旧谯楼左,为举人朱显立。

擢秀府旧谯楼左,为举人袁宝立。

凌云福州门内,为举人郑贤立。

宋儒第李延平宅,知县刘继善立。以上俱府治南。

进士第 司寇第在御史台岭下,为刑部侍郎游居敬立,乾隆二十二年毁。

司徒大夫为郎中游于广立,广,居敬子。以上府治北。

南宫英俊东郊外,圣恩坊,节孝祠对面,向溪,为陈正谟立,石碣尚存。

世科在云盖里,为吴恭、吴珙、叔侄立。

亚魁在天竺里塘后,为举人邓富立。

登第在金砂里,为举人吴从周立。

龙门一跃在杜溪里,为举人陈一言立。

进士第在普安里吉溪,为游居敬立,以上乡隅各坊。

元僚宏博府谯门,宋时立。

激扬 贞肃在旧察院并布按二司前左右。

台宪在武平道前左,知府彭澄立。

道义之门 国家元气二坊,在旧府学前,欧阳铎立。

兴贤 毓秀二坊,在新府学前,知府范来贤建。以上府属公署坊。

亚元为永安林腾蛟立。

豸绣力广东道御史林腾蛟立。

会元为大田田一俊立,在县治东。

宗伯馆师在府治前,万历十九年,知府周公保,为礼部尚书国子祭酒田一俊立。

进士为永安严九岳立。以上外县附府各坊。

弁冕六邑 襟带十闽县治前。

万里鹏程儒学前。

名 宅

状元黄裳宅在城中,三魁坊。

先儒罗从彦宅在罗源里,后徙於沙县濑溪。罗源故址,子孙世居,短垣矮屋,过者兴叹!

先儒李侗宅府治南,知县刘继善,为建宋儒第坊,一在崇仁里,故居樟林乡。

范迪简六桂堂在演仙凿滩,宋仁宗朝,范迪简父子六人相继登进士第,因以名堂。陈了斋诗云:“公家丹桂六枝芳,冷笑燕山窦侍郎。”

张宪武眉寿堂在衍仙下里,宋漳州守张宪武之母寿九十,宣和间,膺封诰,因名其堂。

世彩堂城西二十五里,宋尚书廖刚所居。

侍郎游居敬宅在御史台上,司寇第坊。

名 墓

汉闽越王墓在王台,黄宫良有诗。

先儒罗从彦墓在罗源里黄漈,宋郡守刘永济刻志,吴宗尧有祭文。

先儒李侗墓在崇仁里,宋学士汪应辰制碑铭,督学熊尚文有田碑记。

宋状元黄裳墓在剑津里尤坑上。三墓俱府城南。

礼部尚书冯梦得墓在王台驿慈恩寺,即墓庵。

明侍郎罗明墓在城南宝云山麓。弘治二年,朝廷遣官督有司营葬,学士张元桢制神道碑。

翰林吴恭墓云盖里,鸠源狮子山。

少保刘璋墓马坑桥西,正德六年,朝廷遣官督有司营葬。都御史莆田林俊撰神道碑。

御史胡琼墓剑津南庄。郡守陈能置地营葬,建享堂门庑,置墓田米八十斛。

参政叶宜墓仁洲延安。

参政黄焯墓徐阳街尾后山,大学士徐阶制碑铭。

谏议郑庆云墓檀林社头陇,徐阶制碑铭。

知县游纶墓凤池山桔溪,祭酒龚用卿制碑铭。

侍郎游居敬墓桔溪桥西,有司营葬。

知府莫尔浚墓水东华藏净室左山。公号冰庵,北直大兴人,崇祯癸酉举人。顺治间,以工部郎中出知延平,笃学好文,知人得士,遭时论罢。寓郡三年,忧郁而卒。戊戌僚属绅衿子民卜葬此。

附金石

宋南剑州重建州学碑记宋张致远撰,今在校士馆前,字甚佳。

御书阁碑在校士馆,字甚佳,与州学碑对峙。

李先锋灵祐庙碑记旧有神书玉带藏绅士家,每神诞日,陈设队仗之前。清朝康熙三十三年庙遭回禄,碑物俱成灰烬。

李侗墓碑宋汪应辰撰文。

剑归阁碑宋丞相李纲书。

宋南剑州汤汉谢雨碑记三山陈渶刻,在万福龙神庙。

福庆庵碑在里钱谦益撰。

朱子题字“道脉心传”匾,在峡阳芦蜂庵。“鸢飞鱼跃”匾,在塘源李子坑,昔有精舍,朱子避地尝居之,号沧州钓叟,后失其匾,今流传有石刻四字。“溪山第一”匾,在县西北,福星桥上,今失。又有“忠孝廉节”四字,大逾数尺,在文公祠壁,板刻存。

朱子石刻坐像在朱子裔孙家奉祀,有宋名人题赞甚夥,旧有拓本。

石刻圣谕在丘墩渡头,岩壁上,隆庆六年延平府知府刊。

黯淡院题字宋蔡襄书。

峡岩字在峡溪尾桥边,岩上刻“蒙泉怀古”四大字,天台蔡潮书,未详何代。

百花岩字隶书。

平寇颂石李先锋降寇坐此,郡人刻石颂其功。

珊瑚石李延平先生祠前街右,色紫黑,而润有纹理,高丈余,状如人立。石之西为延协副将署,乾隆二十八年,副将李如筠扩官厅,辟其前,石毁。

铜塔在汾常里宝善庵。高盈丈,四方各二尺余,其色青紫,不知何物。嘉庆十年有匪徒欲毁而取铜,持斧往击,村民觉往护之,已损其一角矣。

铁塔在城天宁寺,民国元年毁於兵队。古有二塔,其右一塔先年久毁,仅存左塔,今又毁。

朱子手植双榕在峡巡检旧署前,今寻无存。土人称在对岸溪口,胡纶有诗题存焉。

樟树在杜溪里龙门村,大十数围,干霄蔽日,朱子从学延平先生,往来憩树下,至今枯而复荣。

海忠介手植桧儒学教谕旧署前,今为忠介先生祠,根株无存。

户口志第七

国以民为本,故周礼献民数,王拜受之。诸侯之宝三1,民为贵焉。古者不料民2号而知其少多,政修於上,民安於下也。三代以还,号称富庶者,汉之文、景、昭、宣,唐之贞观、开元,宋之咸平、景德,其时民物滋丰,户口蕃息,可谓盛矣!至於季世,征役不息,饥馑荐臻,流亡转徙,天下户口,什减大半,何也?良由使之无道,取之无制故耳。余观有明,户役之害,粮长甲夫保大当民充其役,辄至破产,纲、徭、机、站3,四差匀派,又有料盐之征,浸淫至於清初而未已。洪维康熙五十二年一诏,以五十年丁口,定为常额,永不加赋。编审之年,但造盛世滋生户口。雍正元年,复就粮匀丁。乾隆二三年,南平一邑,独邀两次豁免余丁口银,及缺额无征银。自是而诸弊息除,其良法善政,有非前代所能及者。是以休养生息,天下户口之盛,至於四万万,呜呼岂不懿欤!前志户口,载至嘉庆中叶,后皆阙如。同治、光绪间,时因匪乱,举办联甲,虽有编查,时举时废,册籍无存。民国三年,省长令办保卫团,南平城乡计分九区,调查户册事近数实,可以依据,然户口增多,非尽苗粮之户。近查城厢户口,损什之四,迥不如昔。曲巷城隅,屋庐毁败,荆棘丛生。至於四境之内,生齿虽繁,民贫食寡,往昔殷户,零落殆尽。加之习尚日奢,赋税重叠。天地生财,止有此数,民生安得而不蹙哉!使后之为国者,复讥清之非古,妄仿欧西重赋之法,举国皆兵之制,忘前鉴,而贻后祸,是厉4中国也。夫无圣君贤相之识,而纷纷妄作,流弊何极。吾愿趋时之士,勿以误国家者,误天下苍生也。故志户口,并附前代户役以著於篇。

【注】

1.诸侯三宝:《孟子尽心下》以土地、人民、政事为诸侯之三宝。

2.料民:指统计人口。《国语囗国语上》:“乃料民于太原”。

3.纲、徭、机、站:纲指正役,纲银。徭指在官人役给使令者。机指以机兵防盗贼。站指接递驿传,合称四差。

4.厉:祸患,《易囗乾》“夕惕若,厉,无咎。”

户 口

宋元无考。

正统七年,户一万九千六百一十有四。口六万七千一百四十有八。

景泰三年,户一万八千四百五十有八。口六万五千八百二十。

嘉靖元年,户一万一千八百三十有一。口六万六千九十。

嘉靖十一年,户一万二千二百三十有九。口五万三千六百二十有三。

嘉靖二十一年,户一万一千八百三十有一。口六万六千三百二十有八。

嘉靖三十一年,户一万一千八百三十有一。口六万六千三百二十有八。

嘉靖四十一年,户一万二千七百四十有七。口五万七千九百六十有一。

隆庆六年,户一万二千八百七十。口五万八千九百有二。

万历二十年,户一万二千九百三十有八。口五万九千四百二十有二。

万历三十年,户一万三千七百有三。口六万九百有三。

南平旧无屯丁,康熙间编增。乾隆元年,改归永福等县征解编增丁数附后,其详见屯田。

康熙十年,户一万三千七百有三。口五万一千九十有三。康熙十九年,新编屯丁,延平共一百三丁。二十五年,新增屯丁延平共二十五丁。

康熙五十一年,旧志五十七年。户二万三千六百一十有四。按此户数与丁数同,未知是否当时户数,无凭查核,今仍之。丁二万三千六百一十有四。口二万七千四百八十有九。丁口共五万一千一百有三。自后以为定额,永不加赋。

康熙五十五年,新增男子成丁三百七十。口三百有六。新增屯丁二丁。

康熙六十年,新增男子成丁四百五十有四。口二百五十有九。新增屯丁三丁。

雍正五年,新增男子成丁四百八十有二。口三百五十有七。

雍正十年,新增男子成丁五百五十。口三百五十有八。

乾隆二年,新增男子成丁二百八十有六。口一百一十有一。

乾隆六年,新增男子成丁二百二十有二。口二百四十有一。

乾隆十一年,新增男子成丁二百五十有一。口二百三十有九。

乾隆十六年,新增男子成丁二百七十有五。口二百七十有七。

乾隆二十一年,新增男子成丁一百一十有四。口二百四十有七。

乾隆二十六年,新增男子成丁五百有八。口三百六十有二。

以上依官志,以后照民户丁口册纂。

乾隆五十年,户二万一千五百零八。口六万八千四百八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