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竞技黄种的篮球
36914300000012

第12章 破心结 斩家乡球队【二】

黄国强想也没想,一头便扎进了对方的半场。

不曾想,这竟然是落入了一个埋伏圈。

威廉姆斯和吕晓明杀了一个回马枪,气势逼得黄国强不得不闪而避让之,黄下意识地挪了挪脚。

“违例!”

“backcourt_violation!回场!”

前文已经提到,篮球场上也存在局部以多打少的现象。普通的全场紧逼利用8秒过半场的规则,把永不停息的时间当成自己的队友。而这次威廉姆斯和吕晓明正是利用了中场线。篮球规则深谙哲学之道“你不会踏过两条一样的河”,在篮球的比赛里,你无法在一次进攻中两次踩上中场那一条线。所以把对手逼近中线的时候,中线就成了防守者的朋友,这是另一种情况下的多打少。

黄国强显然是知道这一个战术的,毕竟来上海的半年来,黄国强苦练各种技术的同时,苦背着各种战术,他读着上海队发的战术内参,记忆着每一个细节。他就像学习一门外语,记忆着新的词汇。

然而记住一回事是一回事,正确地无延迟地应用还得靠经验的累积。显然,黄国强对这个战术表现得非常不适应。

“出界!”黄国强这次把球传了出来,可是,在压力和逼抢下,队友上提接应得得过慢,黄一个推手,球飞出了界外。

中场线、威廉姆斯、吕晓明,逼抢黄国强的对手是三个人(物)。纵使强如科比、乔丹或詹姆斯,想要单挑三位同等级别的职业球员,这是非常不易的。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如果纠结与局部的少打多,那就正中了对手的圈套。

“雷恩,提上!”

球场上必须依靠队友,比如这种近乎三打一的夹防。黄国强天赋再强,也断然无法轻松1v3。在起初的不适应后,场上的队友雷恩、刘子秋、孟令原等,迅速与黄国强形成了默契,皮球实现了迅速转移。

杨指导发现自己的战术再次落空了。因为他低估了黄国强与队友的配合能力,他以为:黄是新人,以前只与上海打过一场比赛,与队友的配合必然生疏。杨显然不知,黄一直是上海队训练中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那一个人,没有人会不喜欢这种努力的球员,这是普遍的善,是普遍的好,这是不随着个人的喜好和意志而转移的可爱。

纵使黄国强与队友素未深交,黄的努力、他的勤奋被队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什么西方没有人骂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因为他们的暴富只是得到了他们该得的东西而已。黄国强的努力,感化了与他处于内部竞争关系的队友,队友不再认为黄国强是一个对自己上场时间的威胁,而是发自内心佩服、配合黄国强。黄国强一方有难,队友八方支援……

“中国特色”的三角体系竟然生出了效果,上半场,上海队客场44-38领先山西队。黄国强三分球4投2中,得6分,助攻则有两次。

中国特色的三角进攻无疑拖慢了进攻的速度。球员们在进攻之前,脑海需要模拟一遍三角战术。上海大鲨鱼的比赛打得心如止水。帕拉吉奥的三角战术,在中国球员的“中国特色化”学习下,竟催生出了全联盟防守第一的效果。

进攻上,上海的后卫毫不吃亏,黄国强的三分球进了俩,雷恩、刘子秋、彭飞的跳投也是极其精准。三角的精髓虽然还没有发挥,但外线部分的功力却得以体现。而球队中锋张兆旭则在内线翻江倒海,他上半场砍下15分6个篮板,可谓是吃准了山西队的软肋——内线无人!山西队的内线有一位叫葛少宝的努力型中锋,还有来自东莞青训的温胜杰等青壮派,不过,这些年轻人还是稍显稚嫩,实力上还无法与国家队中锋张兆旭一较高低。

休息室中,帕拉吉奥的脸色却未见丝毫红润,他肌肉不停抽搐着,显然,他的精神处在高度紧张状态。

上半场领先了6分,这对于上海队来说已经是个巨大的优势了。要知道,上海队的比赛得分极低,节奏极慢,大量的得分来自罚球,领先了6分,几乎相当于在其他快节奏的比赛中领先十几分。

“下半场对手要祭出双外援了。”帕帅显得忧心忡忡。

帕帅更加担心,双外援将调动全场的气势。主场的气势可称为“东风”,双外援可谓“万事”,万事俱备,加上东风,上海想突破这个华容道全身而退,恐怕要费一番心机。

果然,查尔斯和威廉姆斯的组合威力无比。山西的跑轰战术越打越出色,球员们按照杨学增的意图运转着。威廉姆斯和吕晓明是优秀的发动机,同时,威廉姆斯也是一个良好的进攻终结者,其诡异的动作和极高的命中率让上海队防不胜防。

包夹也不行,一旦加强了外线的压迫,位于内线的查尔斯又如有神助。查尔斯来自美国,因为打球姿势难看得像一陀shi(对不起,笔者只能用这个比喻了),所以NBA的球探往往第一个筛选就把此君抛弃。

后来,CBA的新疆队发现了这个神器。其实查尔斯的两手功夫是实打实的“中用不中看”,无论通过何种方法,老查就是能把那该死的球放进那该死的篮筐,让防守他的人无可奈何。

第三节进行到中段,上海队果然支撑不住,只能通过大卫哈里斯这个同样具有统治力的得分神器来勉力维持。黄国强则乖乖地坐在板凳上休养生息。前两节,黄国强一秒也没歇。

情况越来越糟,山西的快速进攻打得上海队头脑发热。因为山西打得快,霎时就掌握了球场主动权。人的本性就是这样,输了钱就想快速赢回来,做错了事情总想迅速补救或掩盖。山西队利用了这一点,他们不断的加速,他们的阵容矮小灵活速度奇快,他们的外线射手各个精准无比——投出的球像是加了制导导弹的芯片,长了眼睛似的往篮筐里窜。

双方几乎丢掉了防守,前后场脱节的情况时时发生。

这正是山西队所希望的。

“节奏慢下来呀!”不等帕帅发话,替补席末端的伤员刘炜也站起来提醒队友了,此时的队长刘炜一定恨不得自己上场。

各位朋友可能对于刘炜的评价有所分化,哦不,是对刘炜有所看法。近几年刘炜“卧底”等名号越来越多。这里笔者还是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诚然,刘炜作为主力控球后卫,在体力不支的时候常常头脑发热,喜欢抢投,但我们必须要从整体的角度看问题,刘炜的黑锅来自于:打了30分钟的好球人们可能认为理所应当,最后几分钟的抢投却被人记住。这对于刘炜是不公平的,要知道,国家队的其他候选人,恐怕连5分钟的好球也打不出来。笔者认为,全国范围内,绝难找到刘炜2号,是刘炜一人撑起了中国后卫的一片天。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一些国家队级别的后卫中,张庆鹏的失误太多(国家队级别,他在CBA还是一霸,友谊赛他也不错)、陈江华伤病过多、于澍龙郭艾伦则整体不合格,能与强壮后卫对位的国产PG,只剩下刘炜了。而教练常常把刘炜过度使用(因为实在无人可用),客观上,这也造成了刘炜的体力不支和判断失误。

陈江华和郭艾伦是笔者给予希望的两名后卫,希望他们能够打好篮球,接刘炜的班!

笔者为刘炜鸣不平,属于一家之言,各位看看就好。

回到比赛,刘炜的一席话果然还是有作用的。上海的队员人人敬重刘炜,场上的队员听到刘大说话,先是一怔,节奏果然慢了下来。

上海队的节奏回来了,他们利用起了内线的高度。山西队的命门是内线,死扣住这个命门才有可能在山西的主场拿下胜利。

“黄!”帕帅喊到,“你该上场了。”

黄国强休息完毕,上海队也稳住了阵脚。可惜比分已经被拉开了,上半场的6分优势荡然无存,反而,上海倒输山西10分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