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之我是光绪
3726600000041

第41章 南北清流

看着翁同龢远去的背影,光绪摇了摇头说道:“这些清流派还真是让人头疼啊。”

清末光绪年间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标榜风节,“严义利之分”,以经世匡时为己任,屡上封事,一时遂有“清流党”之称。

我们的咬人专业户翁同龢就是清流派的领袖之一,不过他是属于南派的。南派清流中以侍读学士文廷式、礼部侍郎志锐为骨干,国子监祭酒盛昱、刑部主事沈曾植以及翰林院编修王仁堪、黄绍箕、丁立钧、李文田等均为其中健将。而他们的首领就是光绪的便宜师傅翁同龢。

翁同龢在被光绪训斥了一顿后,低调了许多整天在家闭门思过,而至于另一位肇事者文廷式则被光绪安了个妄议朝政、诬陷同僚的罪名,不过处罚却不是很重,只是让他在家禁足一月。重拿轻放这个手段是那个可怜师傅慈禧老妖妇常用的手段之一,光绪现在也已学会。

翁同龢这个人虽然喜欢乱咬人,人品也差,但是能力还是不错的,再加上他现在吏部尚书,对于处理各派之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而且他所率领的南清流在清流中也属于比较开明的,在加上他是光绪帝的老师,在士林中地位很高,对于光绪笼络人才非常有用,因此光绪对他还是很宽容的。

而文廷式是他手下的得力干将之一,不看僧面看佛面,再加上他这次犯得错误也不是很大,因此并没有对他过多惩罚。

不知道北派清流现在干什么,光绪突然想到了他的得力干将景泰。景泰是光绪来到这个世界得到的最早的干将之一,他为人谨慎且低调。非常适合搞情报工作,因此光绪将沾竿处,沾竿处是雍正年间成立的特务组织,专门为皇帝服务。

光绪将这个沾竿处扩大为中央情报局,专门负责情报工作,可以说是光绪的眼睛和耳朵。

也不知道这家伙现在跑哪去了。正说着那家伙。光绪突然感觉旁边出来一东西来,用仿佛幽灵一样的声音说道:“皇···上···你···找我。”

光绪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一跳,喊了一声“鬼啊”就往前踢一脚,跑开了。

那东西发出哎呀的一声叫喊,接着说道:“皇上是我啊。”

光绪这时才看清那东西的摸样就是我们的景泰同志。

光绪拍了拍胸口说道:“你刚才鬼叫鬼叫什么啊,差点把朕给吓死。”

景泰一听忙磕头说道:“请皇上饶恕臣之罪。”

“算了吧,刚才你发出的声音为什么如此颤抖。”

“微臣昨天晚上在李鸿藻家房梁上待了一宿冻的。”

光绪一听有些动容,毕竟得力的部下谁都喜欢:“爱卿要多注意自己身体,像一些危险的事情就让下面人去做算了。”

“对于皇上亲自交办的事情,微臣一定尽心尽力完成,不会有丝毫的懈怠。”

“说说吧,都打探到些什么消息?”

“昨天晚上翰林院侍讲张佩纶、陈宝琛,编修黄体芳、宝廷,以及御史邓承修等人在李鸿藻的府上密谋在今天的朝会上对李鸿章发难。”

光绪默念这几个名字:“张佩纶、陈宝琛,黄体芳、宝廷、邓承修。如果再加上山西巡抚张之洞,那么李鸿藻的干将看来就全部到齐了。”

李鸿藻是军机大臣之一,他为打击政敌军机大臣沈桂芬,并使自己在朝廷政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张佩纶等人极尽笼络和操纵之能事,故时人多称李为前清流的魁首。前清流要求改革弊政、肃整纲纪和兴修水利,尤主张坚决抵抗外国侵略。在沙俄觊觎中国西北,日本侵略朝鲜、琉球以及法国侵略越南等问题上,都提出强硬主张,反对妥协。虽有好为空言、不识时务的一面,但与守旧的顽固派不同。慈禧太后对北清流暗中放任,间或利用其奏章博取广开言路的名声,达到抑制权臣,强化独裁统治的目的。

再慈禧挂了以后,北清流的实力被没有削弱,原因之一就是这个李鸿藻与恭亲王关系不错,算起来也算是恭亲王的人。

再加上光绪也需要他们来牵制一下那些实权派,因此并没有对他们多加压制。

第二天的朝会并没有因为翁同龢和文廷式的缺席而变得冷清,恰恰相反还热闹的很。

朝会刚刚开始,翰林编修黄体芳就首先发难,他说道:“臣听闻在古书中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

陈宝琛接着说道:“是啊。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这是古人要求我们要遵循孝道,民间就有守孝三年的习俗。”守孝三年,实则27个月,在三年间不参与任何娱乐活动,不能婚嫁,夫妻不能同房,不能吃肉等等。

宝廷又接着说道:“是啊,即使是现任的官员如果双亲去世,按照习俗也不定例外。”

“而且本朝极重孝道,历代皇帝都是以孝制国。即使是皇上也不能例外,不过现在却有一位大臣命知家中老母去世,却不回家侍奉,如此之人···”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李鸿章就说道:“皇上臣有本启奏。”

光绪一惊,该来的还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