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奇缘长夏魂离本
37324900000052

第52章 愿随春风寄燕然(3)回朝

周朝酆都城。

寒气凛冽的冬天刚刚过去,春雪消融,伴随着潺潺的雪水声,一片肃杀的酆都城终于迎来了前线大捷的消息,彷佛春风突来,一日之间催开了万紫千红,柔和的春天里莺飞草长,举国欢庆。

而这一日,晨曦微露,薄雾未散,便已陆续有百姓守候在城门外,他们手里或拿着细心包好的热气腾腾的饭团,或提着一篮刚煮好的鸡蛋。而周大娘则是这其中一员之一,她特意宰了家里的老母鸡,从昨晚凌晨开始忙活,煨了一锅浓浓的鸡汤,只等着家里的服兵役的儿子周问卫回来便痛痛快快喝上一口。

“大娘,你家问卫说了这次回来不?”旁边的钟大叔提了一篮子的馒头,他是做馒头的高手,用了家里唯一剩下的半斤米,细细研了粉,才做的美味的钟氏馒头。他服兵役的儿子钟仕两个月前写家书回来,说这次大捷便必定会回家。

“说了,两个月前的信了,前几天才收到的,说他们将军可好了,打仗杠杠的。”周大娘乐呵呵的地回到,并小心摆弄了一下怀里的鸡汤。她一直捂在怀里,就担心这汤凉了。

钟大叔似乎找到知己,也呵呵笑起来:“是啊,我家小仕也是这样说的,说多亏了他们将军,才能班师回朝。”

周大娘也笑起来:“听说这将军姓宋呢。”

未等钟大叔回答,旁边的李贩子就插嘴道:“宋将军可听说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呢,长得就跟神仙一样的人儿。”

钟大叔瞪了李贩子一眼:“人家宋将军当然气度不凡了。就你会说,我可是听说这宋将军是城里宋老爷的独子,本来商人之子是不能入伍的,但将军十岁时,有个得道高人说道,将军是将星落尘,以后必会贵不可言呢。宋老爷才想尽一切办法让宋将军入伍的。这可不是,是我周国的骄傲啊。”

李贩子不屑道:“就你会编,还得道高人。我还听说之前人家说宋老爷本来一切都打点好了,等招兵那天,那幕僚嫌弃宋将军太过秀气,不让入伍呢。好像你们家钟仕就在旁边,还嗤笑人家娘娘腔。”

钟大爷一听便打不过气来,将手里的篮子摇得阵阵作响,说道:“你胡说,我家小仕怎么可能会嗤笑别人,再说,看小仕来信,他对那将军可佩服得尽,字字都是夸奖呢。”

李贩子看向周大娘,道:“那天好像你们问卫也在,到时问问不就知道是不是了?我李贩子卖东西从不缺斤短两,这说话也绝不胡说八道。”

钟大爷不服气,声音也拔粗了:“你就是胡说八道,我家小仕就不是那样的人!”

眼见硝烟味越来越浓,旁边的周大娘忙说道:“好啦好啦,莫要吵了。那宋将军是个好人,大家都认同吧,那就不要吵了嘛。”

钟大叔和李贩子互相看了一眼,从鼻子里哼出一句,便转过脸,都不说话了。

周大娘见状正要叹气,目光一移,却突然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叫道:“看,宋老爷和宋大夫人也来了!”

随着她的叫声,人群分开一条路来,大家瞩目着引以为傲的宋将军的父母,正阔步而来。

宋老爷已经年过六甲,步履已有些蹒跚,头发也已花白,但仍精神奕奕,他特意穿了一件惹眼的墨绿裘袍,显得更加有神。相反的是宋大夫人,她虽年纪已不轻,但仍风韵犹存,丰腴稍加,腰肢柔软,可窥见年轻时的六分美貌。然而,相比宋老爷的精神奕奕,她则显得有些倦怠,心事重重的模样,若不是嘴巴是上翘的,根本看不出来对于儿子的荣耀有半点欢喜。

“宋老爷,可喜可贺啊,虎父无犬子啊。”旁边的人们开始不停得恭维着宋老爷。

宋老爷笑呵呵,昂首阔步,将这些恭维一字不落地收入耳朵。多少年来,他一直盼望着能够个男丁传宗接代,现在,不仅有儿子了,还是光宗耀祖的儿子,怎么能教他不飘飘然。儿子此番回来,定要赶紧张罗给他娶上几房妻妾方可,这光宗耀祖的荣耀可有,但传宗接代的大事可也不能忘记。

却是宋大夫人,眉头稍稍皱了皱,双眸暗淡了一些,显得更加心事重重。

而人群里传来更大的骚动,不一会儿,有高头大马的骑兵喝道:“皇上圣明,特此出城迎接边疆将士回朝!”

不一会儿,骚乱的人群安静夏利,万民同呼:“我王英明!”

万民俯首,而周王坐在步撵之上,威仪四方,而他的背后是文武百官,穿戴整齐,都着朝服,戴朝帽。队伍虽不甚庞大,而观整个仪式,已经是周朝开国以来莫大的荣耀,皇帝率文武百官出城门外迎接班师回朝的将士,从无先例。

众人翘首盼望,而之前派去的探子终于回报:“宋将军率将士已在十里之外!”顿时万民欢呼,其呼声几乎盖过方才向周王行礼的声音。

行军速度很快,不一会儿,众人便已听到兵马行进的声音,而少间,便只听到哒哒的马蹄音,而远处的拐角,出现一匹枣红的汗血宝马,宝马之上端坐着一位玉面将军,银银铠甲,白衣胜雪,最是卓越不凡。正是周朝上下国民顾盼的宋将军,宋鹏如!

离酆都城城门还有半里路远,宋鹏如便吁停了枣红宝马,下马而来,恭谨地走进城来。而他所率领的百万雄师,紧跟其后,也纷纷下马来,都恭谨地列队而立,注目着周王和主帅宋鹏如。

“末将宋鹏如参见陛下!我王英明!”宋鹏如恭谨在离周王三丈远处停下,单膝跪地,低头行礼,并朗声道。其音虽豪迈,却无男子的粗粝之音,反倒

“爱卿一路奔波,快快请起。”周王忙起身,欲扶宋鹏如。

宋鹏如见状,忙将头叩得更低,忙道:“鹏如何德何能,遇陛下出城迎接之礼,陛下亲扶,更是万万不可当。”

周王这才坐定,道:“爱卿劳苦功高,为保我周国千里边疆,鞠躬尽瘁,而寡人身居皇城,未能出力,深感愧疚,这出城迎接亲扶又算得了什么。”

自古最忌功高盖主,宋鹏如忙将头更低,恭谨道:“陛下日理万机,英明非常,这举国上上下下皆因陛下而井井有条,国泰民安。而末将只一粗人,除了打打杀杀,并无他长。又如何敢与陛下相提并论。”

周王脸色不定,放得更加柔和,道:“爱卿这般辛苦,寡人就不与你论什么日理万机了。爱卿尚且起来吧。让寡人瞧瞧当年的玉面小儿现在长成什么样了?”

宋鹏如十岁参军,十三岁便已是少将,而屡屡获胜,年仅弱冠便已接受主帅将印,领兵百万。当年授将印时,将士诸多不服,只因宋鹏如面若白玉,俏丽非常。若不是后来军功显赫,那朝堂之上的反对之声才渐弱,以至消失。而现已过三年,塞外生活艰辛异常,不知当年神采飞扬的玉面将军现如今可还是面若小生?

就连周王都想知道的事情,更不必提他那背后的文武百官以及万民千众。

宋鹏如应诺,以标准的将士礼仪起身,抬起脸来。顿时众人均觉呼吸一滞。

眼前的玉面白衣,皓颜如玉,眉联娟以蛾扬,朱唇的其若丹,双瞳剪水,盈盈若有星光,若不是那银银铠甲,豪迈的将军气场,谁能够否认说,这不是一位刚刚长开的豆蔻少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