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重生之超级压缩
37416300000094

第94章 工厂到手

当听到王宁一百五十万的报价的时候,杨宗达的脑袋直接就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要知道他当初建厂的时候可是花了将近五百万元,还不算他装修这个办公室的钱。

虽然名义上他的厂子快要停产,下一步就是破产了。但是这不到三分之一报价,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他的这个厂子投产还没有超过三个月,一切都可以说是新的,而且工人和机器也已经是度过了磨合期,可以按照正常的进度进行生产了。

对于杨宗达的反应,王宁完全是意料之中的。就算是你去菜市场买点青菜,大部分还都会为了几毛钱的差价和别人争吵的面红耳赤的。更遑论这可是牵涉到一个可以称得上是新的厂子,还有近百号熟练工人,涉及收购金额一二百万的交易了。

其实双方都知道,这只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很是普通的商业谈判技巧罢了。虽然杨总摆出一副说什么都不同意的态度,但是根本就没有让王宁他们赶紧走人的意思。

现在杨宗达之所以这样,完全是认为对方是个港港人,在他的想法里面很可能对方并不了解其中具体的市场行情。这也是他的一个谈判技巧,完全可以对他们诈上一诈,要是成功的话就有可能卖上一个相对要高的价格。

当他说出自己对这个厂子花费了多大的心血,投入了多少的资金。只是现在自己现在并不像在这个行业里面干了,要专注于自己的主业,否则他才不会舍得卖的。

但是杨宗达没有预料到的就是,王宁虽然是一个纯粹的港人,但是他可是在内地和内地的各色商人打了好几年的交道了。什么样的人没有见过,尤其是像杨宗达这样比较有暴发户气质的商人,他见识的最多了。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天朝的体制决定了过去的几十年间,整个内地根本就没有什么正常的商人、富人,相应的就缺少了很多的底蕴。随着天朝的改革,造就了一批在商海中出色的弄潮儿,短时间内获得的巨额财富,由于缺少了相应的底蕴,他们本身的素质没有跟上。只会跟着社会上或者是电视、电影上的情景进行表面的模仿。所以这种情况的发生,在他们这类人身上就是完全是一种暴发户的气质。

虽然很多人瞧不起他们,觉得他们就是一群暴发户,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之中却是对他们的生活那是非常的羡慕的,只是嘴上不说罢了。

兵道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现在来说,对于王宁他们的情况杨宗达是完全一无所知的,只是知道他们是一家港资的公司,要不是王宁主动联系他,他也根本不知道他们要收购一家工厂的情况,可以说杨宗达现在是两眼一抹黑,百分之九十九的信息他都是一点儿也不了解的。

但是苏宇这一方,王宁通过他这个消息灵通的朋友可是得知杨宗达的很多信息。虽然说不上是了如指掌,但其中一个他的主要公司现在可是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就行了。这一条就是他的死穴,卖了这个工厂,他就能够得到救活自己公司最紧要的资金。

要知道如果不是杨宗达实在是找不到资金来源,能够想到的办法也都是尝试过了。他也不会到处急着放出要卖这家工厂的风声,这家工厂真的是他一时眼红的产物。奈何等到他建成投产的时候,确实遇到了市场不景气的情况,差不多就是投入里面的资金是打了个水漂。现在他的想法就是趁着工厂还是很新,能够卖上一个差不多的价钱。利用这笔资金来拯救自己的主业公司,这才是当务之急,至于这家工厂卖了就卖了,他可不会有一点的心疼的。

可惜金融风暴不仅仅只是影响了他自己一个人,每一家公司多多少少的都是受到了波及。现在大家的资金可都是非常的紧张,这个时候对于资金每一个人都是非常看紧的,也不知道风暴持续的时间有多长,根本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往外借钱。

别看平常的时候,大家都是称兄道弟的,但是到了这种危机时刻,每一个人考虑的绝对会是自己,不能到时候救活了别人却是死了自己,那样的话简直就是悲剧了。

杨宗达的希望很快就被王宁的一席话给打破了,当王宁说出他的外贸公司面临财务危机的时候,他知道自己的小算盘是没得打了,看来是到了壮士断腕的时候,现在是能多卖一点就是一点。

接下来开始漫长的拉锯战,虽然知道自己的一切都被对手知晓了,但是他相信刚才对方的报价绝对不是他们的低价,只是怎样接近对方的心理底线就是他的本事了。而且还不能够把对方给逼走了,这可是他放出风声一个星期以来,首次有人过来找他谈判。

若是过了这个村,很可能就没有了下个店了。而这笔资金对于自己的贸易公司可是真的救命钱了,他不能保证会在公司破产之前遇到另一个愿意接手的人了。到那个时候,自己可真是山穷水尽了,或许连现在的价钱都是卖不掉的。

他现在是真的非常的后悔,为什么当初自己那么的激进扩张公司的规模,要不然也不可能在公司遇到危机的时候拿不出一点救命钱来,但是这个时候想一切都已经晚了。当务之急就是把工厂卖给眼前的这位,来获得自己的救命资金,只要保住了公司,以后比这个厂子还要多的钱也能够挣回来。没有了公司,自己想要东山再起那就希望渺茫了。

经过两个小时的拉锯谈判,当王宁把报价提高到两百万元的时候,说什么也不会在提高一毛钱的报价了。虽然这个价格跟苏宇给他的心理底价还有一点差距,他知道这个时候对面的杨总比自己要着急的,相信他一定会接受自己的这个报价的,这笔钱已经能够让他解决公司所面临的困难了。

谈判期间,杨总可是使用了种种手段,从感情牌打到威胁不卖牌,使出了种种的手段,充分显示了他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老板的本事。奈何现在杨总现在为鱼肉,王宁为刀俎,收购的价格不是杨宗达能够决定的。卖,虽然属于割肉,但至少能够让公司坚持下来。不卖,那样虽然是不心疼了,但是公司很可能倒闭,到时候工厂一样也是保留不下来。这个结果已经是非常的清楚了,只是他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罢了。

要不是对于这家工厂,王宁是非常的看好,他才不会给他提价格呢。这不是落井下石,这才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他虽然刚刚加入苏宇的公司没有多久,但是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所应有的操守,他绝对会对苏宇的钱包负责的。

当杨宗达使出种种手段也不能够让王宁松口提高一点报价的时候,他知道,现在这个价钱已经是对方的心理底线或者已经是接近了对方的心理底线了。

只见杨宗达,往后面的椅背上一靠,重重的吸了一口气,而后睁开了眼睛,坐直身体对眼前的王宁说道:“你赢了,我接受你们的报价。虽然价格很低,但是我还要感激你,真的是谢谢你们公司了。”

看到对方已经妥协了,王宁也是伸出了自己的右手,说道:“杨总说下了,没什么感谢不感谢的,这只是单纯的商业行为,那接下来祝我们合作愉快。”

草签了一份协议以后,等检查完了工厂和所有的文件手续,这家工厂很快就要属于苏宇了。

下面的两家工厂,远没有这一家合适,在决定了收购这一家以后,后面的两次见面都是一种形式罢了。虽然剩下的两家也是很想出手,奈何他们并不像杨总那样遇到了财务危机。虽然价格也是不高,但是跟杨总的厂子相比的话,那可是非常没有可比性的。

至于产量问题,现阶段那一家工厂现在完全能够满足现在的需求,也就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多收购两家了,其实苏宇的钱也是不多的,而且还要顾及到内地的飞宇公司。

对于今天王宁的表现,苏宇同样是看在眼里,暂时也是很满意的,如果接下来他的表现也是这样的话,苏宇也就可以放心了。这一天的接触,苏宇知道至少是现阶段王宁也是值得他信任的。

接下来的情况非常的顺利,在确定一切没有问题之后,比苏宇他们还要着急的杨总很痛快的在收购合同上面签上了他的大名,就这样这家可以说是全新的工厂从这一刻起就属于苏宇所有了,只是出了少部分人,根本没有知道他才是幕后大老板,即使是杨总也不知道,站在王宁时候的那个高大帅气的男人,其实才是真正的主事人,不过现在对他来说已经是没有一点关系了。

PS:在38度的高温下,豫苏终于完成了这一章,这样的话在火车上的时候,今天还会有两更,没有让大家失望,明天的更新只能是放到晚上了,因为豫苏在火车上根本就没有办法码字,还望大家多多谅解。对了,希望大家抽出一点时间来为本书投上一张推荐票,豫苏真的不想倒数,谢谢诸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