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老师跟鲍叔牙是老乡,都是安徽颍上人,甚至发小也说不定。在世袭的制度下,一个没落家族的后人想直接晋级公务员,或者进入公司管理层是很难的。管老师没有晴天打闪的本事,所以他只能面对现实、自力更生了。他年轻的时候,齐国正处于最稳定的齐僖公时代。这意味着齐国集团没有多少职位空缺,所以管老师只好先从个体户干起,做点小生意。
摆地摊、赶夜市也需要本钱。这时,他的好兄弟鲍叔牙出场了,鲍叔牙说:“夷吾,我听说你要做生意。”管仲点点头,“大公司进不去,白领是够呛了。不做点小买卖,难以糊口。”鲍叔牙从兜里掏出一些钱,递给管仲,“哥很看好你哟!给我入个股先!”其实,管仲自己心里也明白,鲍哥这是怕自己难堪,说是入股,他往里投钱的时候,就已经做好打水漂的准备了。
管仲不客气,客气就不是兄弟了。兄弟是什么,兄弟就是用来出卖和依赖的。当然,管仲没出卖过老鲍,却依赖不少。他接了钱,拉上老鲍一起,在齐鲁两公司的边境,做起了生意。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在边境做“倒爷”的生意人。实话说,这份买卖没有给两人带来大富大贵,好生意都让齐鲁两家大公司垄断了,他们能做的,也只是捡些撒漏的汤水。大宗的散货、渔盐贸易,他们是没有经营资质的。
老鲍同志家里比管老师富余,他跟管仲一起出来做生意,好像心思并不在生意上。他觉得管夷吾这个人,有些怪,用算卦人的话说:骨骼清俊,面相奇异,必非一般人。呵呵,老鲍同志不是算卦的,他没有这样的眼光。他只是隐约觉得夷吾身上有一种气质,别人都没有。
什么样的气质呢?
管夷吾有一颗赤裸裸的心。别人想要什么东西,都是半遮半掩、半推半就、欲语还休、想要又不好意思大声喊,所谓君子不言利。可是夷吾不一样,他对想要的东西有一种蚊子见了血的执着,对事物的发展有一种一针见血的判断。任何人,任何事物,到了夷吾眼里,都会拂去“秕糠”,看到“M牛真果粒”。
一句话,管夷吾是一个结果性很强的人。
三、管鲍之交(一)
老鲍同志看人很准,他跟管老师合作做生意不久,他的判断就被管老师的行动证实了。管老师还真不含糊。
这一天,到了盘点分红的日子,两人坐在一起,你十块,我二十的开始分钱。分到最后,老鲍不知道管仲拿了多少,但是他知道自己分的这部分肯定不对,少了!这一段时间,生意不错啊。
老鲍没怎么在意,他的秘书不干了:“鲍经理,这钱不对啊。管经理肯定少给了。”老鲍微微一笑,“我缺这千八百的钱么?夷吾他缺钱花,家里都指望他呢,多分点是应该的。”多好的兄弟,结交兄弟就要找这样的。小三目睹过多少好兄弟、好朋友,为了合伙的买卖闹翻了。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这哥俩的买卖,好景不长,不为别的,他们到了服兵役的年龄了。于是,哥俩又一起入伍。那时候入伍,不比和平年代,每天出出早操、跑个越野就算完成任务了。他们那时可是真刀实枪地上战场、拼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