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再回顾一下美国王安电脑公司的兴衰。这家公司1971年推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字处理机——1200型文字处理机。到1978年,王安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产品厂商,王安的个人财富也一度超过20亿美元。在当时,有无数IT精英在王安公司工作,挣取高额的薪水。但随着个人电脑的兴起,王安公司的20世纪80年代迅速衰落,并最终走向破产,老板王安也在忧虑之中去世。王安以及王安家族失去的是一个传家的基业,而那些曾经工作于王安公司的IT精英们,纷纷跳槽到了其他电脑公司,继续做着白领或金领,继续领取高额的薪水。
类似于王安公司的企业数不胜数。因为成功了就能得到很高的回报,可以实现理想,所以老板才那么热爱公司;因为失败了,就可能失去一切,所以老板才那么在乎企业。如果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像老板那样去热爱公司,公司何愁不能兴旺呢?
成功和失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但成功者却仅仅只比失败者多一点热爱而已。
如何像老板那样去热爱公司呢?有两点是相当重要的,一是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工作,对工作质量精益求精;二是把自己视为公司的老板,像呵护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呵护企业。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这样说过:“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应该把自己只看成公司的一名员工,而应该把自己视为公司的主人。”
有人也许会说,企业是老板的,要把自己视为主人太难。的确,很多企业天天叫喊主人翁精神,却没有谁真正把自己当作主人。之所以这样,就是员工没有真正明白企业是谁的这个问题。
从表面上看,企业的确是老板的,因为你没有企业的股份。事实上,企业是你和老板共有的,你总是拥有企业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给了你工作的机会,给你带来收入,给你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如果没有这一部分,你的这一切都不存在。如果你爱这一部分,你就不再感觉工作是一种苦役了。
你也完全可以拥有老板那样的心态,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富有奉献精神,把自己的理想和梦想都寄托在企业里。那种八小时之内无精打采,所有的激情都发挥在远离自己生活的虚无缥纱的梦想上面,是相当惨淡的。他们成天都过得不快乐,他们因为得不到晋升和加薪,经济一直处于拮据状态,他们如果失业,就得去找工作,那时连做梦的精力和心情都没有了。
停止抱怨客观环境,热爱公司吧,像老板那样!你如果真的做到了,你会发现世界就如同变了一个样。
员工要与公司共命运
美加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孙军正在一篇文章中如此说道:
企业就像一棵树,树上攀爬着许多猴子,每一根枝条上都有,而且树下还有更多的正在往上爬。因为猴子太多,上面的猴子往下看,看到的都是笑脸,下面的猴子往上看,看到的都是屁股。如果有果子,总是最高处的猴子先吃到,它们吃了就要排出来,下面的猴子得到的总是上面猴子的粪便。
那些往上爬的猴子,它们的脸不得不贴着上面猴子的屁股。一只猴子能爬多高,关键不在于它的能力,而在于它贴过多少上面的屁股,以及是否贴得让上面的猴子感到舒服。最上面的猴子不用贴谁的屁股,但总有一天,一个比它更威猛的想取代它的猴子会重重地踢在它的屁股上,让它摔下去。
当树上的果子快吃完时,上面的猴子就会用枝条打下面的猴子,以便赶走一些。在挥打中,猴子们往往往下一层层掉,你挤我,我压他,一片混乱。树木的枝条弄断不少,树干也几乎被折断,最后大都纷纷掉在地上。至于它们的赔偿,就是摇落在树下的一些果子。
猴子掉下去后,树的负担轻了,生活又开始恢复正常。
故事中的这些“猴子”,没有忠诚可言,无论是“上面的”,还是“下面的”,都各怀私心,都只想到让自己吃到果子,而没有考虑怎样使树多长果子。这样的“猴子”,理所当然要掉到“树”下去,被“树”抛弃。
如果把企业比喻为一棵树的话,那么企业的利润就是树上的果子。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那些只想自己吃到果子,不能与公司共命运同成长的员工,心中普遍存在两个错误认识:错误地认为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是对立的;错误地认为个人前途与组织前途没有关系。
事实到底怎样呢?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是统一的在一个企业里,利益分配是这样的:一部分以税收形式上缴国家,一部分以公益支出形式给了社会,一部分以分红的形式给了股东,一部分以薪金福利等形式给了员工,一部分留存在企业里作为企业下一步发展所需的资金。
如果单纯从某一个时点上看,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是冲突的。但事实上,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绝对是统一的。这非常好理解。你看看那些效益好的企业,员工的收入不是很高吗?反之,那些效益差的企业,员工的收入不是很微薄吗?如果每一个员工都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今天少索取一点,让企业发展更快,明天获取的就不会是这一点了,而是许多倍。很多人就某一时点上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冲突引申出老板剥削员工的理论。更有人说:“我不可能长久地呆在这个企业里,我不可能看那么长远,我就看现在,我不能容忍属于我的不给我。”
我们想一想如公司房租是谁在支付?固定资产的折旧谁在承担?办公耗材是谁掏的钱?水电费是谁在买单?老板雇用一个人,即使不支付一分钱薪水,他也得为这个人付出高昂的办公成本。假如你是一个老板,一个不能为你创造价值的人对你说:“让我为你工作,我一分钱工资也不要。”你会接受吗?
认为个人前途与组织前途没有关系的员工,其意识也过于狭隘。这种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只是这里的打工仔,企业兴旺了我得不到好处,企业倒闭了,我不会遭受损失。”个人前途真的与组织前途没有关系吗?某企业倒闭了,那么不用说这个公司原来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身价都会随之贬值,原因很简单,外界会认为就是你们这帮家伙把企业搞死的!
人才的身价是和企业的价值密切相关的,就如同交易所里股票的价格与股份公司的盈亏密切相关一样。人们通常会认为:能够胜任一个成功企业的部门经理,其能力一定比一个不成功企业的部门经理强。成功企业里的经理人,在社会公众看来,是这个企业的功臣,是经济社会的英雄。相应地,失败企业里的经理人,就成了这个企业的罪人,是经济社会的败军之将。高额的回报只会给英雄。
当你在介绍自己时,如果说:“我是海尔的一位经理。”你会很自豪,对方也会另眼相看。如果你说你是某个不知名的企业的经理,你自己底气不足,对方也会不屑一顾。如果你说你是某个刚刚到闭的企业的经理,你就别介绍了,因为对方难免会这样想:一个倒闭企业的职员,会有什么本事呢?如果真有本事,企业就不会倒闭了。你有的只是失败的经历,你何来成功的经验?这想法固然有些偏激,但这么想是人家的权力。千万要记住,人才价值是随企业增值而增值,随企业贬值而贬值的。杨绵绵、董明珠、俞尧昌、赵静、赵为民等人为什么成为商界的风云人物,因为海尔、格力、格兰仕是国内商界的风云企业。张瑞敏为什么获得那么多荣誉,是因为海尔非常成功。你也许会说,用企业价值来衡量个人价值不科学。但那些招聘考官会和你讨论这种衡量方法科学与否吗?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老板与员工都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来自市场的压力与风险!中国的大多数行业都会变得微利甚至零利润,这是市场与行业演变的客观规律。企业发展过程中很少有一帆风顺的,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你作为老板事业上的伙伴,千万不要在企业困难的时候当逃兵。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风险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企业的成长,要依靠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依靠企业这个平台。企业兴,员工兴;企业衰,员工衰。格兰仕是这样,海尔是这样,微软是这样,IBM是这样,沃尔玛也是这样,所有企业都是这样。
企兴我荣,企衰我耻
古语有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把这句话援引到企业中来,又何尝不是如此:不管是在怎样的社会体制背景下,企业主人翁精神所带来的凝聚力、感召力、激发力和创造力都是不容忽视的,它会使企业获得一种精神支撑,赋予企业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源泉,自觉创新、积极参与的精神动力。
“企兴我荣,企衰我耻”,一个企业的兴旺与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由这个企业的员工所决定的。同样,企业是员工赖以生存的母体。企业不能没有员工,员工离不开企业,他们是同命相连的一个共同体。
做为企业中的一员,我们必须做出选择:你可以轻视自己,也可以诚实地对待自己;你可以觉得自己是人微言轻的无名之辈,也可以心灵充实;你可以办事拖拉,也可以马上就做;你可以整天自寻烦恼、牢骚满腹,也可以心平气和地做好一切;你可以对生活悲观失望以至逃避,也可以充满信心地投入行动;处世为人你可以选择真诚,也可以选择虚伪;你可以忠于职守,也可以逃避责任;你可以成为你理想中的人,也可以满足现状停步不前;你可以毁坏一切,也可以奋起建设新的生活。总之,有关这一切的正确选择源于企业在我们心中的正确定位。
我们都希望自己事业有成,而企业就是我们事业的载体,她可以使我们的辛勤付出得到回报,她可以使我们的理想变成现实。所以,我们应该珍视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脚踏实地的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钻石宝藏”。
一个合格的员工必须具有较强的爱岗敬业精神、对企业和雇主要忠诚,把企业或项目的效益与自己的前程和效益紧密挂钩,做到企兴我荣,企衰我耻。
对一个人来说,最可宝贵的不是自己的薪酬,而是自己的名声。“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道理一定要记得。一定不要做损害原企业利益的事情,一定不要对同事做阴暗卑鄙的小人勾当。在任何一家企业,只要你干一天,就要全心投入,敬业爱岗。
如果你把公司内部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你就会尽可能的思考如何事半功倍地实现目标,降低成本,企业运转中所产生的成本,包括讯息的成本、合约的成本、监督的成本、实施的成本,都会合理地下降。另一方面,还可以把一个人的潜能大幅度地提高。实践证明,那些把自己看作公司中的一员的员工,会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富有价值感和使命感,工作往往比其他成员干得更有成效。
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小至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动作、一句话往往都是主人翁精神的体现,只要有一种不怕吃亏、敢于进取、勇于挑战、不断上进的思想,就是“主人翁”精神的体现。
当我们每个人都树立起企业的主人翁精神,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就意味着员工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员工利益达到更大化。员工看到了企业的前景和自己劳动所得的回报,就会更加投入地工作,去为企业着想,为企业创造更大财富。如此一来,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