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农业知识
37496700000013

第13章 我国主要的名特水产(1)

(一)“动物人参”——鳗鲡

鳗鲡简称鳗,又称白鳝。是降海洄游的鱼类,海里出生,江河里长大。鳗鲡富含脂肪,肉质细嫩,为上等食用鱼类之一,有“动物人参”之称。

鳗鲡身体细长,约60多cm。背侧灰褐色。每年入冬后,鳗鲡从江河漫游入海,约在四五百米深处的海底产卵。刚孵出的仔鳗十分细小,通身透明。鳗鲡的皮肤能够呼吸,因而能离水活好几天。返回水里后,又开始用鳃呼吸。

有一位动物学家曾多次将鳗带到离开水塘半公里远的地方,可是每次鳗都能很快地在潮湿的草地上,或在有雨水流过的土地上爬回水塘。鳗在缺氧时会群体呕吐,影响生长。鳗会像壁虎一样爬砖墙,攀爬技术十分高明,在90min内,就能爬3m多高,鳗鲡真是一种奇特的鱼类。

喂养鳗鲡,首先要在秋末冬初用人工自然采集鳗苗,然后进行驯养,以改变鳗苗的食性,在室内养3~20d,然后放入鳗池分养。人工喂养的鳗鲡生长速度较快,1kg鳗苗大约可收成鳗1t左右。我国人工养鳗主要集中在汕头地区。一般喂养1~2年出口,远销日本及西欧各国。

(二)友好相处的四大家鱼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这四种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价格便宜,而成为大众餐桌上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

人们常常喜欢把它们混养在同一池塘里,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青鱼主要生活在水的底层,吃螺蛳、河蚌、蛤子;草鱼主要生活在水的中层,吃水草;鲢鱼和鳙鱼则生活在水的中上层,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而鳙鱼却以浮游动物为食。

这四种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吃不同的食物,还能互相帮助。草鱼和青鱼排出的植物纤维的粪便是水中的天然肥料,有利于浮游动植物的大量繁殖,从而为鲢鱼和鳙鱼提供饵料。混合养鱼,既可充分利用水域的立体空间,又能利用各种天然饵料,节省饲料,有利于管理,是增加鱼的产量的有效途径。

肉味鲜美的当属青鱼,最大体长可达1m以上,体重能超过50kg。性情活泼的归鲢鱼,善跳跃,可跳出水面半米多高,最大的体重可达30kg多。草鱼肉的质量没有青鱼好,但草鱼是池塘中清除杂草的功臣,最大只有35kg左右。鳙鱼性情最温和,易于捕捞,最大的体重40kg多。

“四大家鱼”目前是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鱼种,鱼苗均可人工繁殖,在淡水养殖业中占重要地位。

(三)滋补水产——黄鳝

黄鳝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淡水鱼之一。它繁殖速度快,生命力强,生性喜打洞穴居,昼伏夜出。黄鳝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有强筋骨、祛风湿、补虚劳等功效,是很好的滋补品。

黄鳝具有“性逆转”特性,每只黄鳝一生中都要经过雌、雄两种不同性别的发育过程。小黄鳝都是雌的,具有卵巢,产卵后卵巢变成精巢,黄鳝这时就变成雄性的了,可产精子。可见雄鳝才是人们口中的美味佳肴。

黄鳝是我国特产鱼,自然资源丰富。目前还未找到人工繁殖鳝苗的方法。进行人工养殖时只能从自然界捞取鳝苗。每年6~8月是黄鳝的繁殖季节。黄鳝是一种杂食鱼类,非常贪食,因此喂养饲料十分易得。

黄鳝无论是做“母亲”,还是做“父亲”都很尽责,在受精卵还未发育成幼鳝前,雌雄黄鳝都很认真地守在受精卵旁,绝不允许其他生物侵害受精卵,否则它们就会发起进攻,连人也不放过。

黄鳝是打洞的能手,在秋耕季节,农民在干涸的稻田里开沟时,往往会掘到黄鳝。因此人工建造鳝池,既要满足黄鳝的生活习性,又要防止它们外逃,这样才能保证养殖成功。

(四)珍贵食品——甲鱼

甲鱼是一种爬行动物,学名中华鳖。适宜在17~32℃的温水中生活,在低于15℃水温的秋后,进入冬眠,属变温动物。

甲鱼是一种较为长寿的动物,可活40~60年。夏秋之际,甲鱼会爬上河滩,在松软的泥地上挖个浅坑,伏在上面产蛋。有趣的是,如果甲鱼产蛋的地方离水面比较近,就预示着近期不会有洪水;产蛋的地方离水面较远,说明水位要升高,将有洪水,真堪称“气象预报专家”。

甲鱼繁殖速度快,但生长却十分慢,最大体重只有7kg左右。甲鱼的生活习性很有趣,游在水中的甲鱼常常将头伸出水面,用鼻子换气。甲鱼咬住东西,就不肯放松。其实,这也不难对付。只要用头发或棉丝捅一下它的鼻孔或卡它的脖子,或突然发出响声吓唬,或放入水中,它就会松口把头缩进甲壳里或逃跑。

每年6~8月是甲鱼繁殖季节,产出卵需经45~60d才能孵小甲鱼,待长到0.5~2kg左右,就可选做种鳖,并雌雄交配养殖。人工建造鳖池时,要选地势高、通风好、透光强的安静环境。要在离池1m处周围筑围墙,以防甲鱼逃跑。甲鱼既食多种小动物、昆虫,又食多种粮食和蔬菜,饲料易得,饲养容易。

甲鱼肉味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有滋阴、清热、壮阳等作用。还可治疗肠胃病、便秘、痔疮等疾病。病后体弱的人吃了以后,可以调养身体。

(五)“特种蔬菜”——海带

海带具有肉质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每100g海带含粗蛋白82g、维生素B0.69mg,碘0.13~0.65g,总醇57g,此外还含有钙、铁、脂肪等。它既可炖食、炒食、凉拌,也可加工成海带丝、海带片等各种便于贮存和食用的方便食品。

远在1500年以前,我国人民就开始食用海带,并且用海带来治疗和预防甲状腺肿大等疾病。明代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海带能催生、治妇人病及疗风下水。治水病瘿瘤,功同海藻”。从海带中提取的褐藻胶,可用来生产代血浆、止血纱布和止血粉等。海带的碘化物是各种火箭燃料不可缺少的添加剂。此外海带的提取物可广泛地应用于纺织、食品、造纸、铸造、石油等工业。

海带不耐高温,生活在浅海区。起初人们利用陶罐施肥、塑料袋施肥和喷洒施肥等方法来补充我国北方海域缺氮肥,使北方的海带养殖面积扩大,提高产量。到了50年代,研究出室内低温育苗的方法,实现了海带南移养殖,使海带的产量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海带的年产量已达20000多万kg,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南方海水温度较高,所以幼苗出产下海养殖时,将育苗器持在浅海水域的固定桩上,使海水稳定在20℃以下。等海带幼苗长到10cm以上时,为使密集丛生的苗能得到充分的光照和养料,应及时进行分苗移养。待海带不再增重时,就应及时收割。海带收割后最好一次晒干。

(六)八大海珍之一的对虾

对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一吨对虾胜于2~3t鲜鱼。因为个儿大,过去我国北方常成对出售而得名。

对虾是我国黄海、渤海中重要的渔业资源之一。70年代初,中国对虾南移养殖成功,解决了亲虾越冬和人工育苗技术的问题,扩大了对虾养殖面积,使年产量大幅度提高。

5~7月间,对虾的虾苗常生活在浅海湾和河口附近,渔民利用洼地、沟渠在涨潮时引入,到11月份捕捞出售。

人工养殖对虾,通常是挑选当年养成的亲虾,在室内的池中越冬,到次年3~4月开始产卵并孵化虾苗。待虾苗长到08~1cm时,移入虾塘放养。一般到了10~11月对虾已长成14cm左右的大虾,便可及时捕捞了。

对虾的发育过程,变化很多,需经历20多次蜕皮方能长为成虾。雄虾与雌虾交配后,雌虾第二年才能怀孕产仔。对虾的体色能随体内色素细胞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由于虾体内的色素在高温下能析出熔点较高的虾红素,使煮熟的虾呈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