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农业知识
37496700000039

第39章 用计算机管理作物品种资源

缤纷多彩的物种世界构成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我们必须保证物种的多样性。而一个物种内又要保证其遗传形态的多样性,这样才能保证这个物种持续不断的进化和发展。拿作物种类来说,我们要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就必须保存大量的遗传材料,从这些遗传材料中我们才能找到能为育种家所利用的,用于品种改良的原始材料。那么对这些遗传材料的收集、整理、保存、评价和利用工作就成为农业科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以往种质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需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如自建国以来,我国共收集整理了农作物种质资源近40万份,这其中涉及到100多种作物,要对它们分别进行整理和保存,需要深入研究其植物形态学、农艺特性、品质特性、抗逆性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就构成了这些种质资源的“户口档案”。无疑,对这些“户口档案”的建立、查询将是非常复杂且繁重的工作。随着电子计算机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种质资源的“户口”管理成了一项简单的工作。

科学家们将这些种质资源档案按一定的程序分作物种类,不同类型地录入计算机,形成“作物品种资源数据库”。当育种家需要查询时,只要把查询的目的告诉计算机,计算机就把合乎要求的材料告诉育种家,并打印出来。同时计算机还可对这些种质资源材料进行统一管理,哪些材料需库存,哪些材料需要在田间繁殖,都一目了然,方便了保存工作。

“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主要以下几种功能:

(1)为育种工作者提供特殊种质材料

新育成的作物新品种要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境且早熟等特性,则必须选用多个亲本交配,然后对后代进行综合选择才能实现。因而要培育好品种,必须有好的亲本。如一个品种产量高,但是不抗病,需要对它进行改良,要找一个抗病好的材料与它交配,从后代中选择产量高又抗病的品系。借助这个数据库系统,计算机就能很方便地把我们所需的抗病材料的“户口”找出来,供我们选择,同时它也告诉我们这个材料还具有其他哪些方面的优缺点,供我们选择时参考。

(2)按育种家设计的育种目标来寻找材料作亲本

育种家要选育一个好品种提供给生产,首先要有一个育种目标,如要求新品种产量高于500kg,每穗结实粒数50粒左右,每100粒种子重35g左右,蛋白质含量要超过15%,这些计划就是育种目标。育种家把这一计划告诉计算机,计算机就能进行分析、综合,按照这个目标为我们选择合适的材料作为亲本,就像我们的“电脑红娘”。

(3)追查种质材料“家谱”,防止“近亲结婚”

近亲结婚的危害我们可能早已耳闻,植物中也是一样,家谱太近的两个亲本材料是很难培育出优良的后代品种的。因此在我们选择杂交亲本时,首先要看它们是否有亲缘关系。应用计算机对种质资源的管理。计算机可以为我们查找每一个亲本的根源,防止“近亲结婚”。

种质资源的计算机管理还有其他的一些用途,如对作物品种进行区域划分、对种质资源进行分类等许多方面。

目前,世界上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视,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家都已实现了种质资源的计算机管理,我国是资源大国,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保证国物种资源的长盛不衰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