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奶牛高效养殖技术
37527700000017

第17章 奶牛的饲养管理(1)

奶牛的养殖特点

1.牛的消化器官

牛的消化器官分为口腔(分泌唾液、咀嚼饲料)、咽部、食道、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皱胃与单胃动物的胃功能相似,有消化蛋白质的功能。瘤胃表面由黏膜上皮覆盖,它不分泌黏液或消化酶、盐酸,瘤胃可降解、合成、吸收营养成分,瘤胃中消化或降解饲料特别是粗饲料依靠微生物来完成。瘤胃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虫、真菌三大类。

2.瘤胃微生物的活动

瘤胃内的特殊环境如厌氧、温度(39~41℃)、唾液分泌提供了缓冲(pH值)和湿润条件等,为一些微生物创造了适宜环境。瘤胃中细菌的种类有300多种,它们中以球菌和短杆菌居多。细菌分解的产物,如纤维分解菌的产物,也就是挥发性脂肪酸被牛提供能量。

蛋白质分解菌、尿素分解菌的代谢产物氨被细菌利用变为微生物蛋白为牛消化利用。原虫有30多种,原虫主要利用食糜中的淀粉和糖,也可利用纤维素。但原虫可吞食细菌和真菌,使饲料中纤维素的利用率下降,从而使进入小肠的氨基酸量减少。厌氧真菌对纤维性碳水化合物的降解过程可能有重要作用。它侵袭纤维结构,降低木质纤维强度,易于在反刍时被嚼碎,为细菌分解创造条件。近年来,人们利用消化道本身的微生物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动物,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并有保健作用,这种添加剂叫“微生态制剂冶。

3.饲料蛋白质降解率及蛋白质的利用

牛能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同时可以利用非蛋白氮(NPN)和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降解的氮合成微生物蛋白质,在小肠中消化吸收。进入瘤胃的饲料蛋白质约有60%被微生物降解为氨,在能量供给充足的条件下,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可合成微生物蛋白质。未被降解的饲料蛋白质及微生物蛋白质在真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瘤胃微生物对牛的蛋白质营养起重要作用。为了减少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降解所造成的浪费,应选择蛋白质降解率低的饲料。例如,玉米蛋白、鱼粉、血粉、肉粉、羽毛粉、干燥的苜蓿、炒黑豆等降解率<;50%;啤酒糟、棉籽饼、豆饼、亚麻饼、肉骨粉等降解率在40%~70%;高降解率(>;70%)的饲料有花生饼、菜籽饼、葵花饼、青贮苜蓿、小麦麸等。就粗料而言,蛋白质降解率高的有青草,而禾谷类秸秆降解率则低。NPN在瘤胃中也是以氨的形式被合成微生物蛋白质。

饲料粗蛋白进入瘤胃后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不消化饲料(粗)蛋白质经瘤胃、小肠、大肠排到粪便中;第二部分为饲料粗蛋白质到小肠后的可消化部分,消化率约为80%,不消化部分归第一部分;第三部分为降解饲料(粗)蛋白质,先降解为氨,再合成细菌(原虫)粗蛋白质,到小肠后分为核蛋白质及细菌(原虫)真蛋白质。核蛋白消化部分被吸收,不消化部分归第一部分,同样细菌真蛋白质可消化部分被吸收,不消化部分归第一部分。不降解饲料粗蛋白质消化率与细菌真蛋白质消化率都为80%左右。在小肠被消化吸收的氨基酸进入各个组织,叫吸收蛋白质,在组织中,各种功能[如怀孕、维持、表面蛋白质(毛、皮屑、皮肤等)的消耗、蛋白质沉积(生长)、泌乳]由吸收蛋白质转变为净蛋白质的过程中都各有其利用效率。例如泌乳由吸收蛋白质变为乳净蛋白质的利用效率为0.7,而怀孕的利用效率为0.5,其他都在0.5~0.7之间。不能利用的氮则到肾脏后由尿排出。至于消化道中氨的流出量与尿素的流入量,是以饲料食入氮为基数,氨流出量平均为40%(16%~80%),尿素流入量平均为23%(10%~42%),这些对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和氮的代谢都很重要。

4.奶牛的泌乳及主要营养指标

泌乳分为四个阶段,即泌乳早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和干乳期。早期为0~70天,中期为70~140天,后期140~305天,干乳期为305~365天。泌乳高峰在产后50~80天。牛产后食欲不好,到产后95~120天食入量达到高峰。由于泌乳早期牛产奶多而又吃不进很多饲料,所以体重下降,到产后50~70天,体重减少最多,平稳一段后又开始逐渐上升,直到泌乳后期怀孕末期上升较多。乳脂率在产后很高,接着下降,到泌乳中期降到最低点,以后保持平稳,在泌乳后期又逐渐上升。

影响奶牛采食量的因素

在舍饲条件下,奶牛的全部生命过程(包括生长、发育、发情、妊娠、分娩和泌乳等)都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奶牛饲养是指给奶牛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以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提高采食量,保证奶牛获得丰富的营养物质,使泌乳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达到高产目的。

1.采食与反刍及影响采集的因素

(1)采食采食靠长舌来完成,用活泼而有力的舌头卷食饲料和饲草,在下齿与上腭齿龈之间将其切断,将粉碎饲料混合成食团送入胃中。摄取的饲料用臼齿磨碎,咀嚼次数可因饲料种类不同而异。咀嚼的作用是磨碎饲料,促进唾液分泌并与饲料混合,有利于吞咽。成年奶牛每个食块大小重140~160克,干物质量重20~24克,其余的是唾液和其他水分。采食速度因饲料种类、形状、适口性等的不同而不同。切短的饲料比长干草采食要快;颗粒饲料比粉碎饲料采食快。

(2)反刍牛采食时,不经过细嚼就将其咽入瘤胃,草料在瘤胃内被浸润和软化,经0.5~1小时后,又被逆呕回口腔内,再仔细咀嚼后咽下。这种现象使草料得到充分咀嚼,有利于消化。咀嚼时能混入大量的唾液,对瘤胃内因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的酸具有中和作用,同时,有利于瘤胃内发酵所产生气体的排出;能促使食团容易通过网胃和瓣胃而移送到真胃。

(3)饲料品质饲料品质是影响采食量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饲料品质好、含能量高、摄食量大;饲料品质差、含能量低,采食量有减少倾向。幼嫩、多汁、适口性好的饲料,采食量大;饲草枯老、适口性差,如秸秆、稻草,采食量少。新鲜饲料采食量大;堆放发霉、变质的饲料,采食量少。饲料消化率越高,采食量越大。

(4)机体生理状况机体生理状况不同,采食量不同。奶牛在生长发育期、妊娠初期、泌乳高峰期,因对所需养分增加,采食量增多;妊娠后期,因其需要养分减少,加之胎儿增大、瘤胃容积受到压迫,采食量会减少;奶牛营养状况好,肥胖,体脂肪累积过多,采食量减少;疾病时,消化机能紊乱,食欲降低,采食量会减少或停止;而疾病恢复时,消化机能逐渐恢复,采食量会增多。

(5)环境温度低温环境下,奶牛为了阻止体温下降而增加产热,故全身代谢加强,采食量增多;在高温条件下,奶牛通过水分蒸发降温困难,结果代谢热积累而体温升高,采食量减少。当气温超过25℃时,每升高1℃,奶牛进食养分下降程度分别是:干物质为6.96%,总消化养分与消化能均为5.17%,产奶净能为4.82%,奶牛的标准奶产量下降1.98千克。

(6)瘤胃内容物移送速度消化道内容物移送速度可影响采食量;而移送速度又与饲料消化率直接相关。采食的饲料中的不消化物在消化管各部位滞留的时间分别为:瘤胃和网胃约61小时、瓣胃约8小时、真胃约3小时、小肠7小时、大肠8小时。由于食物的消化率不同,故在消化道内滞留的时间不同,瘤胃内容物的移送速度也不同。长期饲喂未加工、粗劣、含纤维素多的难以消化的饲料,在消化道内滞留时间长,新的饲料进入瘤胃的量减少,采食量减少;将大麦秸秆加工调制,经粉碎或向饲料内加入尿素等氨源,其消化率增加,采食量增多。

(7)瘤胃内发酵产物饲料在瘤胃内经微生物群发酵后,所生成的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的含量可影响采食量。乙酸含量增多,采食量会减少;丙酸含量增多,采食量会增多。因为乙酸可生成血脂,丙酸是糖的前体,能生成血糖,血糖的稳定可促进食欲。乙酸含量增多而采食量减少,这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高受到限制的缘故。

2.提高采食量的途径

提高奶牛采食量、减少各种因素对机体采食量的影响,这对奶牛场来说,是生产中应该充分重视的问题。

(1)加强饲草、饲料的收割、保藏,提高其品质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发育时期,应选择在最适收割期收割,不能过早或过晚。

过早,植物水分大,不易保存;过晚,因其生长期延长,植物枯老、变黄,品质下降。对已收获的饲草、饲料,应加强保管,防止发霉、变质。为了能提高饲料在瘤胃中的消化率,应做好饲料的加工调制工作,可采用粉碎、铡短、碱化及氨化等方式。

(2)根据奶牛不同生长阶段和生理状况,合理供应日粮防止奶牛过肥而引起的采食量减少,应控制精饲料喂量,增加粗饲料进食量,减少体脂肪沉积。

(3)注意精粗饲料比例饲喂粗饲料应合理供应一定比例的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如玉米、胡萝卜、甜菜等。

(4)加强防暑降温设施创造人工小气候,减少气温因素的影响,给牛提供舒适的环境。

(5)加强奶牛运动提高机体全身抵抗力。

奶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年时的体型结构和终生的生产性能,只有把遗传与合理的培育条件结合起来,才能加速牛群质量的提高。

一、犊牛的饲养管理

1.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生后至7~8天为初生期,刚进入犊牛栏的初生犊,首先要称重、编号、记载性别、父母牛号等。犊牛生后半小时就要喂初乳,一般要喂5~7天。这一点非常重要,初乳含有24%的干物质、6%的免疫球蛋白,这是第一次挤出初乳的含量,第二次免疫球蛋白就变为4.2%,第三次为2.4%,第四次为0.2%,所以第一天初乳的球蛋白含量最多,球蛋白的吸收效率平均为20%,产后2~3小时最高为50%,生后24小时就会失去吸收力。初乳的质量好坏不等,凡是稠的并带淡黄奶油色的为最好,稀白色的质量差。如果产前挤过奶或漏奶,初乳就不正常,失去了免疫能力,应找别的新生母牛喂初乳。如果干乳期短于20~30天,初乳免疫力也差。

从分娩到5~7天的乳叫初乳。初乳与常乳不同,它含有较多的干物质、矿物质,蛋白质是常乳的5~6倍,脂肪是常乳的3倍,维生素A和维生素D比常乳多几倍;但初乳中的乳糖却较常乳少,避免消化道发酵,易被犊牛消化吸收。初乳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是新生犊牛不可缺少的食品,所以犊牛生后第一次喂初乳很重要,应尽早让犊牛吃到初乳。初乳的第一次喂量,尽量给足,一般可按初生重的1/6~1/10计算,以后每天增加0.5~1.0千克,到第5天可喂到7~9千克,每天分2~3次喂。乳必须干净,母牛乳房、****必须洗净。我国农村养牛粗放,母牛常卧在多粪尿的牛床上,犊牛因吸吮脏****或饮了脏奶,结果拉稀死亡的为数不少。奶温以35℃为宜,到冬季喂初乳时,温度已下降的初乳应隔水加热到35~38℃再喂,防止因乳温过低而引起犊牛的胃肠疾病。没有初乳时可用人工初乳代替,配方为鸡蛋2~3个,食盐9~10克,新鲜鱼肝油15克,0.5~1.0千克鲜奶,充分混匀,加温至38℃后饲喂犊牛。

2.犊牛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能力

犊牛开始进食固体饲料后,真胃的相对容积逐渐变小,而瘤胃等其他三胃发育较快。犊牛出生时真胃在四个胃的总容积中占60%~80%,而瘤胃仅占10%~30%,瘤胃对牛非常重要,犊牛的喂养依瘤胃发育程度而定,这时的犊牛叫非反刍动物,因为瘤胃还未发育,基本没有反刍功能。从22~84日龄开始,由于采食可消化的开食料,瘤胃微生物多了,微生物迅速增长,产生了乙酸、丙酸、丁酸,这些酸促进了瘤胃壁****等组织的发育。这时瘤胃体积已达60%,真胃占27%。犊牛到3月龄,由于进一步采食粗料,使瘤胃进一步发育,已达四个胃的85%,真胃只占7%,这时的犊牛就可叫作反刍动物。所以初生时犊牛的饲喂决定于瘤胃的发育程度,而经过精粗料的饲喂又促进了瘤胃的发育。

在犊牛30日龄以内,对于全乳、初乳和脱脂乳的消化率几乎为100%,而对鱼粉中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只有80%,对代乳料加干草的日粮干物质消化率为60%,粗蛋白质为48%~50%,粗纤维为50%。当达48日龄时犊牛对全价植物性日粮中各种养分的消化率与成年趋于一致。因此,用28天、42天或56天对犊牛断奶完全改用全价植物日粮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