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
37788800000035

第35章 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特点(6)

那么,俄罗斯是否能够在世界上重新崛起呢?笔者认为,如果对时机把握得当,俄罗斯完全可以重新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强国。从历史上看,俄罗斯是一个不可以用常理推测的充满了魅力的民族。在数个世纪之内它经历了多次的循环往复,跌宕起伏,其命运极为坎坷。丘切夫说过:“光用理智你是不能理解俄罗斯的,对俄罗斯你只能充满信心。”可贵的是,这是一个善于同逆境对抗的民族,它在落寂的时候走得并不比春风得意时更差,无论是俄罗斯帝国时代还是红色苏维埃的发展都说明了这一点。“只有热爱俄罗斯的灵魂,真诚地理解它,才能认识到俄罗斯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超民族性和牺牲精神”,“俄罗斯是世界上一个伟大而迷人的独行者”。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联邦经历了一段异常艰苦的改革之路,经过十年的阵痛,以****总统的上台作为标志,这个民族再一次走上了复兴之路。具体说来,尽管俄罗斯目前的经济状况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还乏善可陈,但它拥有成为一个世界强国所必须拥有的资本:辽阔的领土、丰富的资源、强大的军事、众多的人才,这个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忍耐力,拥有活跃在各个领域的众多精英人物。而且,俄罗斯民族和国家的大国心态及强国传统决定了这个国家绝对不会甘于平庸,在世界上充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配角。因此,俄罗斯重新崛起,重振大国雄风,再现强国本色将是意料之中的事,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毕竟,俄罗斯最终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强国还与很多国内国际的因素相关。套用一句赫尔岑说过的话:“俄罗斯民族的过去是黑暗的,现在是可怕的,但将来是充满希望的。”

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它有重整山河的能力。就目前而言,尽管同前苏联无法相提并论,但它依然是一个领土、人口和资源的世界性大国。它拥有占世界第一位的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拥有1.5亿左右的人口,并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政治上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国际地位,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经济科技的基础比较雄厚,在一些基础科学和高科技领域仍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教育方面,俄罗斯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很高,科技人员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居于世界前茅;军事上,俄罗斯接管了前苏联75%以上的军队、50%以上的军事装备和70%的军工企业和最大的核武器库,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大国。

这一切的条件证明了俄罗斯依然是世界上的一个大国,依然拥有成为世界强国的资本。曾任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的龙永图就断言,从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来看,其经济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只要俄罗斯人可以从历史和现状的失落与矛盾中解脱出来,以一种正常的心态看待自己和世界,就必定可以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重现当日的辉煌。正如俄罗斯一句古老的谚语所说:“谁掌握了国家的过去,那他就掌握了国家的未来。”

除了这些客观因素,现实境况的不断好转也为俄罗斯的复兴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一般来说,经济增长的快慢和变化是引发综合国力变化的最明显因素。而现代国家能否在国际上具有发言权,其地位如何,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它的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如何。俄罗斯成立以来一直都集中精力于国家内部事务,努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国家实力。****上台之后一直致力于理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关系。

他提出“俄罗斯思想”作为全民族统一的价值观,消除了思想领域的意识形态纷争;将“团结”、“祖国”和“全俄罗斯”三大中派力量进行整合,组建了亲政府的统一俄罗斯党,消除了政府和议会之间的“府院之争”;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国家权力,调整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经济上大力惩治“金融寡头”,鼓励民族企业的发展,制定和完善各项规范经济行为的制度;同时关注弱势群体,努力创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俄罗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强有力的领导和全面整体的规划功不可没。俄罗斯民众对于****总统的高信任度和高支持率(70%以上)也给国家和政府的众多发展举措提供了便利。民众这种对于****的个人依赖心理符合俄罗斯的历史及传统,对于目前俄罗斯局势的稳定和发展相当有利。

当然,对于俄罗斯来说,要想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强国,要想重新在世界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还存在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还和多种国内国际因素相关。正如俄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说过的那样:“历史并不是一位老师,而是生活的管理员、生活的主人。她什么也不教给我们,但会对我们的无知进行惩罚。”比如说,****的总统任期到2008年即将结束,根据俄罗斯相关法律规定,总统的任期不能超过两届。那么,在****之后谁将会成为俄罗斯的当家人?“后****时代”能否继续整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俄罗斯的民众会不会对新的接班人一如既往加以支持?这些还是一个未知数。此外,俄罗斯社会如今面临严重的人口危机,俄罗斯人口的衰弱、萎缩和老龄化将会对其政治安全、经济发展等带来相当的影响。俄罗斯1991年举行的人口普查,人口总数为1.5亿,2005年的时候就已经降到了1.427亿;根据联合国相关部门的估计,到2025年的时候俄罗斯人口的数字将会降到1.26亿。

人口数量的减少,不仅会使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得不到满足,而且参军服役青年的急速减少也会影响到国家对于部队的编制和部署,从而对俄罗斯国家的安全造成影响。而且,尽管从现阶段来看国家和政府对极端主义的处置比较合理,但今后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是否会恶化,如果恶化毕竟会破坏国家和社会的安全,从而影响到外国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另外,尽管叶利钦政府和****政府对车臣发动了战争,但是车臣问题并没有能彻底解决。类似车臣的地方民族主义势力在俄罗斯国内依然存在,如果国家和政府想不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对策的话,那么势必将威胁到国家的统一,甚至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有可能重现“苏联解体”的场景。

此外,俄罗斯国家的重新崛起还和国际形势密切相关。今天的俄罗斯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它的发展和复兴不再是凭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同国际局势、国家间关系密切相关。今时不同往日,俄罗斯所处的********环境和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历史上的几次崛起相比,现在的俄罗斯已经丧失了部分有利条件。俄罗斯《专家》杂志2006年公布的数据说,俄罗斯GDP实力已经恢复到苏联时代的70%,这自然表明了俄罗斯近年来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这里所提的70%只是一种静态的比较。如果我们不是将前苏联作参照物,而是以美国作为参照对象,那俄罗斯与美国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这十多年来,美国的经济并没有停滞不前,其综合实力仍然在不断地增长之中,2005年的GDP总量,demography.narod.ru/opinions/gpp.html达到了125 00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比第二位的日本(47 000亿美元)多了78 000亿。前苏联在最强盛的时候,GDP也只相当于美国的60%;1991年苏联解体时,俄罗斯联邦的经济相当于美国的10%;2005年,经过了六年快速增长后的俄罗斯GDP只占到了美国的6.16%。经济上的巨大差距并不是唯一的障碍,在国际关系上与西方的格格不入对于俄罗斯来说也是一个相当尴尬的问题。俄罗斯历来就有“东西方”的归属之争,“在俄罗斯的精神中,东方和西方两种因素永远在相互角力”。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民族特性,该特性有可能会使俄罗斯像欧亚主义者宣称的那样“左右逢源”,成为东西方之间的协调者,但在更多的时候,这一特性会让俄罗斯面临尴尬的境遇——我们不属于人类的任何一个大家庭;我们既不属于西方,也不属于东方,我们既没有西方的传统,也没有东方的传统。我们仿佛置身于时代之外,没有被人类的世界性教育所触及”。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来说,它们并不希望看到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在新世纪到来之时,如果欧洲认为俄罗斯依然没有确立自己的世界地位,这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要知道,“西方总是在担心莫斯科的真正实力”,“俄罗斯的和平发展是欧洲持续稳定的决定性因素。除了俄罗斯以外没有哪个国家能对国际关系、欧洲的未来乃至世界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只要俄罗斯一天没有回答说自己是要成为一个民族国家或是帝国;关注自己的全球性角色更甚于关注内务、现代化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安全体系;只要俄罗斯不知道自己的限度在什么地方,那它就不可能真正认识自身,也不可能走向和平”。尽管有很多西方学者对“俄罗斯是否会崛起”这一主题展开了全方位研究,但他们始终认为这样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国的重新崛起将会是一场噩梦,所以他们的内心并不盼望发生这样巨大的“惊喜”。于是,在国际事务的处理过程中,各个西方国家有意无意之中就会对俄罗斯采取以遏制和削弱俄罗斯为目标的各种方针政策。因此,俄罗斯要想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赢得生存发展的战略空间,就必须慎之又慎地处理与欧美等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