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教孩子的50个细节
37984200000048

第48章 注重文也要兼修“理”——掌握简单的生理常识

“文”指学习文化知识,这一点大家都理解。“理”在这里指“生理”。简单地说,就是孩子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学习一些生理常识,如正确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器官,懂得保护自己的私秘处不受侵害,等等。

在我多年的教师生涯中,曾经不只一次遇到过学生们这样的提问:“老师,亲嘴会有小宝宝吗?”7岁左右的孩子问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已学会了用自己的双眼去看待周围的事物。但是,父母千万不要以为这个问题只有7岁左右的孩子才会问。就在我写本书时,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她12岁的女儿前天放学后,突然问了她这个问题,她听后狠狠地责备了孩子一顿,孩子哭了,弄得那位朋友束手无策,于是打电话向我求援。

放下朋友的电话,我陷入了深思。如果说7岁左右的孩子问这个问题还含有天真、可爱的成分,那么一个12岁的孩子还在问这个问题,恐怕就不能用幼稚、可爱来形容了,这说明了孩子在生理方面的知识是多么的贫乏,而造成这样的原因除了学校外,主要还是来自于父母平常缺乏对孩子生理方面的常识教育,从而导致孩子在这方面的知识一片空白。如果父母在注重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适当地教会他一些生理方面的常识,以上那些幼稚的问题就不会出现了。

事实上,不管多大年龄的孩子问这个问题,父母都可以坦然告诉孩子亲嘴不会导致怀孕。但是,父母同时也要提醒孩子不能随便就亲吻别人。亲吻是表达感情的一种形式,而且还要学会尊重别人和自己,因为吻是神圣的,不能随便就亲。

另外,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父母还可以顺便告诉孩子一些有关生理的常识,比如不要随便亲吻别人,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长大成人后,再把自己圣洁的吻献给与自己相亲相爱的人;如果你想对别人表示友好,可以通过握手、拍拍肩膀等简单的方式来表示;如果有人想吻你,除了父母和其他亲人、熟悉的人外,其他人要一概拒绝,特别是陌生人。

当您用肯定的语气告诉孩子“亲嘴不会怀孕”时,孩子就能获得一分真实的生理方面的知识,而这对于培养孩子今后健康的道德观念,无疑是关键的一个环节。

教子心经

1.大方地告诉孩子一些生理常识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的一个转折点。由于开始系统地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孩子的视野开阔了,加之孩子接触人群的面积更大,他们获得各种信息量的途径越来越多,而且这时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面对眼前精彩的世界,成长中的孩子会有越来越多的困惑。“我到底是怎样出生的?”便是困扰孩子的问题之一。

放学后,秦娜问来接她的妈妈:“妈妈,今天小华告诉我,他是从他妈妈肚皮里爬出来的。他妈妈肚皮上到现在还留着一个像蜈蚣似的痕迹呢。妈妈,我也是从您肚皮里爬出来的吗?我怎么没发现您肚皮上有痕迹呢?”

“秦娜,任何一个小生命降临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于妈妈身体不好或其他原因,在宝宝嚷着要出来看外面的世界时,医生便会在妈妈的肚子上割开一个小口子,把宝宝从子宫里面抱出来,然后缝上肚皮,小华就是这样出生的;另一种是从妈妈两腿之间的产道里出来的,你就是那样出生的,所以妈妈肚皮上没有留下痕迹。”

“那在这之前,我是怎么进到您的肚子里去的呢?”

“这是因为妈妈和爸爸非常相爱,便决定要一个小宝宝。于是,妈妈的一个卵子和爸爸体内的一个精子结合了,就成了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开始很小很小,但它的生命力特别顽强,它躺在妈妈的子宫内,吸收着妈妈体内的营养,飞快地成长着,由最初的肉眼看不到,渐渐地长成豆芽那么大;再接着长成蝌蚪那么大;再慢慢地长呀长呀,就有拳头那么大;又接着长呀长呀,经过大约10个月后,就发育成一个胎儿了——那就是你。接着,你便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要出来看外面的世界,结果爸爸就把妈妈送到了医院里,在医生的帮助下,你顺利地从妈妈的产道里滑了出来,护士阿姨把你清洗干净后,你就开始躺在妈妈的身边,吃了来到人世间的第一餐‘饭’——吮吸初乳。慢慢地,经过7年的时间,你就由一个当初6斤重的小婴儿长到现在的50多斤的小姑娘了。”

“哦,原来是这样的呀!妈妈,您真伟大!”说完,秦娜从妈妈手上接过自己的书包说:“妈妈,您生我时肯定很辛苦吧。以后,我再也不让您帮我背书包了。”

坦率地告诉孩子他是怎样出生的,不但能帮助孩子解开“心结”,还能使孩子获得正确的生理知识,可见大方地告诉孩子一些生理问题,是有益无害的。

2.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

提前给孩子灌输一些必要的生理知识,这样当事情发生时,孩子因心里“有数”,就会坦然待之了,一位聪明的妈妈就是这样做的。

“妈妈,您身上流血了!您受伤了吗?”张萍刚从外面回来,她8岁的儿子突然大声喊道。

“没有呀。”张萍说。

“在这里,妈妈您看,您的裙子上有一小块血迹。”儿子指着张萍裙子的后面说。

张萍扭转过身子,发现自己裙子上的确有一小块红色的痕迹,她知道这是自己刚才连续坐了两个小时的车,不方便换卫生巾,才导致自己的裙子被“染色”的。

“儿子,别担心,妈妈身上没有受伤,那是来的月经。”

“月经?妈妈,什么是月经?我也会来月经吗?”

“儿子,你不会来月经,月经是女性的‘专利’。”张萍笑着肯定地给了儿子答复后,又接着说:“月经是女性生理发育达到特定阶段后,子宫内膜在卵巢分泌的性激素的直接作用下,周期性地出现剥脱出血现象的过程。总之,它是女性的‘专利’,绝不会在你们男孩子身上出现。因此,你不用担心的。”

7岁左右的孩子由于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因此面对一些以前未见过的事情时,由于好奇心和恐惧,他们最先就会想到:“这件事会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我该怎么办?”因此,他们的第一反应都含有担心、害怕的成分,这就需要父母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的答案,来帮助孩子解除“心结”;否则,孩子就会因担忧而影响情绪,甚至会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但是,有的父母在孩子提出疑问或对某一现象表示疑问时,不是给予解答,而是粗暴地说:“小孩子,懂得那么多干什么?”或是:“这种事与你没关系,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吧!”假如父母一直抱着这样的态度,那么本身对生理知识所知不多的孩子就会更加困惑,而这,无疑会给孩子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带来巨大的隐患。

3.及时地告诉孩子与他们那个年龄阶段相关的生理知识

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及时地告诉孩子与他们那个年龄阶段相关的生理知识,那么就能减少孩子的困惑,就能使孩子在没有忧虑的日子里快乐地成长。

我的邻居刘老师告诉我,她7岁的女儿小曼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只要是见她爸爸拿出剃须刀在卫生间里嗡嗡地剃胡子时,就会用双手捂住脸,蹲在地上。刚开始,刘老师以为女儿不喜欢听剃须刀的声音,可这样的事情连续发现好几次后,刘老师便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于是,她便问女儿为什么害怕看到爸爸剃胡子。

“妈妈,我也会像爸爸那样长出大胡子吗?如果我脸上也长出胡子,那该多么难看呀!同学们就不会再理我了。”女儿一口气向妈妈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听完女儿的话后,刘老师松了一口气。她告诉女儿说:“小曼,长胡子是男性的特征之一,你是女孩,是不会长出胡子的,别担心!”

“那我到了爸爸那个年龄的时候,会长吗?”

“也不会!女性一辈子都不会长,这也是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差异之一。男孩子们到青春期,就开始长胡子了;你们女孩子到了青春期,身体上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比如,乳房会发育,还有其他的女性特征都会陆续显示出来。”

“哦,原来是这样的。我不会长胡子呀,我可以扮演白雪公主了!”小曼听完后,高兴地跳了起来。

我们可以想象,假如刘老师在小曼成长的过程中,早一点告诉她一些关于生理方面的知识,那么小曼就不会在看到爸爸剃胡子后,而担心和害怕自己也会长胡子,从而在恐惧中度过了那么多天。当然,小曼又是幸运的,毕竟她的妈妈已发现了她的问题,并帮助她解决了心中的疑惑,使小曼重新找回了快乐。

那么,在小曼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自己也会长胡子的怪念头呢?这是孩子进入小学后,接受的知识更广泛了,同时这个阶段的小姑娘正是爱美的时候,整天想着自己能成为“白雪公主”或“有翅膀的小天使”,因此很注重自己的形象。当她们看到爸爸刮胡子时,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有一天是不是也会长出胡子。如果是那样,就会破坏自己的形象,因此她们担心、焦虑,甚至不愿见到爸爸刮胡子。

当孩子表示希望改变性别时,父母不应责骂孩子,而应安慰和鼓励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接受自己的性别,并为自己的性别而骄傲。

——江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