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性格决定你的人脉圈
38006200000017

第17章 完全性格之“赌徒”(3)

四、顺藤摸瓜——康拉德·希尔顿

只要提起“希尔顿”三个字,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那豪华舒适的大饭店。谁都知道康拉德·希尔顿是世界旅馆业大王,在世界各地的大都市里,都可以看到耸入云霄的希尔顿大饭店。然而,在希尔顿开始涉足于旅馆业的时候,他的手头只有5000美元。他——希尔顿,也正是在自己冒险性格的指引下,白手起家,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最终创立了全球性的旅馆王国。

希尔顿早年的家庭生活是比较艰辛的,少年时代,希尔顿就与其他姊妹在放假期间站柜台或推着货物沿街兜售。后来的成长中,他的冒险性格渐渐得以显露,年仅17岁的他在父母的支持下,开始独立经商,家中的生活也渐渐富裕起来。然而好景不长,1907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一夜之间,希尔顿一家重新陷入了困境,为了摆脱危机,他们腾空房子开办了“家庭式旅馆”,而对于敢于冒险的希尔顿来说,开家小旅馆并非他当时的理想。他的第一伟大梦想是开一家银行,当一名风度翩翩的银行家,坐在银行大厦经理办公室的转椅上,处理那些风险刺激的投资项目。但是生活压力如此之大,旅馆是最简便的途径,除此以外别无办法。希尔顿一家惨淡经营的这家小旅馆总是摇摇欲坠,时时面临破产的威胁。

后来希尔顿那无与伦比的冒险性又开始萌动。1913年9月,敢想敢做的他把自己当银行家的梦想付诸实施。经过长时间的东奔西跑,圣·安东尼奥银行成立了,在希尔顿的经营下,业务取得很大进展,2年后银行资金已达13.5万美元。然而战争中断了他做银行家的梦,改变了他的未来。1917年,美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希尔顿应征入伍。1919年,希尔顿退伍回家,干起了父亲留下的小本买卖。平静枯燥的生活无法满足他的好奇心和冲动,他还是想当一名银行家,这时他的手头只剩下5000美元的积蓄。

希尔顿敢于冒险的精神让他愿意去做任何他想做的事,他带着自己的梦想,只身闯进了因发现石油而兴盛的得克萨斯州。他连续跑了两个城镇,问了十几家银行,碰了一鼻子灰,却并未因此气馁。第三个城镇锡斯科拥抱了希尔顿,他刚下火车,走进当地第一家银行,就被告知此银行正待出售。然而卖主的出尔反尔把希尔顿气得火冒三丈,当即决定彻底放弃当银行家的念头,这也是他冲动性格的体现。

也就是在这次碰壁之后,希尔顿遇到了他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契机,当时他余怒未消地来到马路对面的一家名为“莫布利”的旅馆准备投宿,可是那里人满为患,他好不容易挤到柜台前,恰巧客满!紧接着就是板着脸的旅馆主人开始驱赶人群。希尔顿灵机一动,和那位主人聊了起来,主人诉苦道:“我已经陷在这里不能自拔了,我赚不到什么钱,倒不如抽资金到油田去。任何人出5万美元,今晚就可以拥有这儿的一切,包括我的床。”

3个小时后,精明的希尔顿在仔细查阅了莫布利旅馆账簿的基础上,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卖主最后同意以4万美元出售,从此他干起了旅馆业。

莫布利是个小旅馆,往往因客人过多而无法安排。冒险型的希尔顿充分调动起他性格中的创新意识,由此悟出了经营旅馆业的一个原则,即“装箱技巧”,把有限的空间巧妙地加以利用,使旅馆的土地面积和空间产生最大的效益。他后来又称之为“探索黄金”原则,意思是要使旅馆的每一寸地方都产生出“金子”来。他的这种创新给旅馆增加了可观的收入,随着莫布利旅馆的经营成功,希尔顿又与人合伙买下了华斯堡的梅尔巴旅馆、达拉斯的华尔道夫旅馆,从此希尔顿的旅馆业开始蒸蒸日上。

这时希尔顿开始想要建造自己的新旅馆,他说:“我要大刀阔斧地干一场,我要集资100万美元,盖一座名为希尔顿的新旅馆。”而此时,希尔顿手头只有10万美元,单独盖一座投资100万美元的新旅馆谈何容易!但他决心冒这个风险,他看中了达拉斯市中心的一块地,经过谈判租下这块地产,接着他又以这块地产作为抵押筹集贷款。这样大的风险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一个疯狂者的游戏,而对希尔顿来说,冒险即是生命,无冒险就无成功。

1925年8月4日,“达拉斯希尔顿大饭店”终于落成,并举行了隆重的揭幕典礼。随着事业的新进展,希尔顿又开始了新的冒险。一天,他指着报纸上一大堆地名对他的妻子说:“我要在这些地方都建起旅馆。”果然,到了1928年圣诞节,这些梦想都一一实现了,他所说的每个地方都相继建起了希尔顿饭店。

希尔顿的冒险动作越来越猛。他成立了希尔顿饭店公司,把所有的连锁店统一起来。并决心向更广阔的世界去扩展。1929年秋天,他宣布在西部大城市埃尔帕索中心“拓荒者广场”建造一家耗资175万美元的大饭店。但敢于冒险的希尔顿怎么也没想到,正处于事业巅峰的他正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大灾难。

1929年,纽约股票市场全面崩溃,全美国顿时陷入大萧条的困境之中,尽管如此,埃尔帕索的希尔顿大饭店还是在1930年11月5日建立起来,这和希尔顿这个当家人的乐于承担风险的秉性是分不开的。大饭店揭幕那天,当人们看到华丽的套房、直达云霄的19层大厦和三百多间以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以及拓荒者的传统风格布置起来的房间时,无不惊讶,叹为观止。

盛大的开幕典礼一过,希尔顿却又陷入了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为了旅馆的生存,希尔顿又开始四处奔波,拿几家希尔顿饭店作为抵押,以充债款。至此,希尔顿几乎不名一文,家人和同僚们的安身之处也操在他人手中。

后来希尔顿借到了5.5万美元,这次他孤注一掷,冒了一生中最大的一次险——投资石油。他清楚,如果成功,数字将翻番;如果失败,将再次一无所有。希尔顿把仅剩的8角8分钱装进口袋,在借据上签了字。上帝没有辜负他,在往后的3年中,正是这个油矿为他付清了所有的欠款。希尔顿冒险奋战,终于绝处逢生,闯出了一条路来,最终打了一场胜仗。

随后的时间里,希尔顿渐渐恢复元气。1937年夏天,希尔顿来到旧金山,看上了一家名为“德雷克爵士”的旅馆。这家旅馆高22层,有450个房间,还有一个价值30万美元的豪华夜总会。当时老板正急于将这家旅馆出手,精明的希尔顿不失时机地筹集资金将“德雷克爵士”旅馆买了下来,后来几次的成功收购,并没有使希尔顿满足,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冒险意识。

他的目标一次比一次高,冒险之人是善于挑战的,他想要得到更好的东西,世界上最大的饭店——芝加哥的史蒂文斯大饭店。尽管当时它的拥有者毫无售出的意向,但希尔顿一直暗中关注着它的动向。1945年,机会来了,他成功地买下了这个饭店,而后的不久,他又以1940万美元的巨款买下芝加哥另一家最豪华的饭店——帕尔默饭店。

永不满足的希尔顿,精明的希尔顿,敢想敢做的希尔顿,最终把自己的目标瞄准了纽约被誉为“世界旅馆皇后”的华尔道夫大饭店。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之物,他发誓一定要弄到手,经过前后18年的努力,希尔顿终于如愿以偿。在1949年10月12日那天,这家饭店终于属于他所有了。希尔顿后来提起这件事,总是感慨地说:“收买华尔道夫,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

1954年10月,希尔顿再接再厉,用1.1亿美元的巨资买下了有“世界旅馆皇帝”美称的“斯塔特拉旅馆系列”,这笔成功的交易,是旅馆业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兼并,也是当时世界上耗资最大的一宗不动产买卖。

希尔顿实现了他独霸旅馆业的美梦,成了名副其实的美国旅馆业大王。这时,他冒险的一面又散发出更大的光辉,他的目光已超出了美国,放眼世界旅馆事业,他成立了国际希尔顿旅馆有限公司,将他的旅馆王国扩展到世界各地。在伊斯坦布尔、马德里、波多黎各、哈瓦那、柏林、蒙特利尔、开罗、伦敦、东京、罗马、雅典、曼谷、香港……一座座希尔顿饭店巍然耸立。“希尔顿”已遍布全球,除南极之外,几乎各地都有。希尔顿的事业跃上了新的巅峰,成了真正的世界旅馆之王。

综观希尔顿的创业史,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他冒险性格中的每一个特质,敢想敢做、毫不踌躇、乐于挑战风险、创新、精明,这一切终究让他成就了别人难以企及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