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重生嫡女狠嚣张
38032300000307

第307章 最重要的 

说起来也奇怪,太子从小不喜甚至厌恶大公主楚贞烈,却对元宁这个比他小几岁的妹妹极好。

也许是因为皇后从小就对元宁公主不闻不问的缘故,太子与这个妹妹反而十分亲近。

也正因为如此,在听闻元宁公主出事之后,他是第一个不避讳赶来陆家驯马场的人,他也是真心为元宁公主伤心难过的第一人。

收拾了半天,仍旧无法将元宁公主的尸身收拾完整,太子只能无奈作罢。

想要追究陆家驯马场的责任,可太子手下略一询问,就这样这追究根本无从追究得起来。

陆家驯马场的人压根不知道元宁公主什么时候来过这里,至于她最后为什么突然惨死在马蹄之下就更加不得而知了。

当然,若是太子执意要屠尽陆家驯马场的人为元宁公主报仇的话,也不是不行。

前提是,报完仇之后,他不打算再做他的太子了。

能经营如此宏大一个驯马场的陆家,怎么可能在朝中没有势力支持。

最后,太子只能带着不完整的元宁公主尸身悲愤不已的回城去。

虽然在驯马场查不到什么端睨,可回到宫中再严厉细查,自然就能查到元宁公主暗中出宫是追踪慕晓枫去的。

再细查,还查到了元宁公主出宫后,曾暗中购买了大批令动物兴奋的药物……

虽然查来查去的最后结果表明,元宁公主会惨死在马蹄之下,实在是自作自受。

可太子并不认为这是她罪有应得,反而觉得一切都是慕晓枫的过错,是慕晓枫一手策划的阴谋。

若不是慕晓枫放出风声引元宁公主去驯马场,元宁公主又怎么会惨死在马蹄之下。

所以在太子心里,最歹毒最该死无全尸的人,应该是慕晓枫才对。

凤栖宫里。

富丽堂皇的大殿内,殿壁四周点着摇曳不灭的灯火,殿顶上光彩流溢的琉璃花盏,将摇曳灯火在大殿中折射出一道道令人目眩神迷的彩带。

可这充满梦幻色彩一般的宫殿内,却正上演着极不和谐的一幕。

“母后。”太子一脸悲伤的跪在皇后跟前,他的目光盯住膝下名贵的地毯,长睫掩映下的眼神却愤怒而隐忍,“元宁死得太惨了,求母后替她报仇。”

皇后皱了皱眉,她冷艳高贵的脸庞上,除了泛过些许冰冷不耐之外,并不见流露出什么悲伤的神色。

她盯着哭得全无稳重储君形象的太子,冷冷道,“这是她咎由自取,本宫替她报什么仇!”技不如人,死了也是白死。

她早就对元宁说过,自己有没有本事都不要紧。但一个人不能没有自知之明。明知斗不过慕晓枫那个狡猾狠毒的女人,偏偏还要一而再的去招惹慕晓枫,这不是自己找死是什么。

她李凭澜的女儿,竟然愚蠢到连自知之明都没有,她真怀疑元宁到底是不是她生的。

太子震惊的抬起头来,看着她美艳却冷酷至无情的脸,竟然连眼泪都忘记要拭干净。

“母后?”太子看了她半天,才艰难的眨了眨眼,压抑着愤怒口气却也无法平静的质问道,“元宁她是你的亲生骨肉,如今惨死她人之手,你怎么能够冷漠到如此无动于衷的地步?”

“她不是只猫也不是只狗,她是你怀胎十月生下来的骨肉啊,母后。”

这一声母后,太子唤得心肝都颤颤的揪疼了。

可皇后仍旧冷漠无情的样子,冷眼掠他一眼,道,“我生养你们,不是教你们只会跟别人逞勇斗狠,凡事先动动脑子想想后果。”

她垂眸,极度不满的哼了一声,又冷冷道,“若是元宁肯听本宫的话,她今日就不会惨死在马蹄之下。”

“既然不听本宫劝告,又技不如人,这般去了也算她的福气。”

太子陡然剧烈的晃了晃,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她,失声道,“福气?”

他咬住嘴唇,跌跌撞撞爬了起来。

说不清是失望还是伤心,或是其他情绪,总之他站起来后看皇后的目光,那就跟看一个全然陌生的怪物一样的眼神一样。

“母后若不肯替她报仇。”太子咬了咬牙,却已调过头去不再看皇后,而是一脸悲壮决然的继续道,“那我这个做哥哥的来替她报。”

皇后盯着他冷硬的背影,皱了皱眉,声音仍旧冷冷的不带一点温度,“这事本宫自有主张,你在外头给本宫安安份份就好。”

太子冷冷笑了笑,脚步顿了顿,却始终没有回过头来,长腿一迈就往殿外走了。

冯嬷嬷听着太子异常刺耳的冷笑声,有些担忧的看了看皇后,想了一下,才小心翼翼道,“娘娘,要不要找人看着殿下?”

皇后皱着眉头大袖一拂,又在凤座端坐好,冷然道,“不用,若他也跟元宁一样愚蠢到自知之明都没有,本宫就当白生养他一场。”

冯嬷嬷悄悄瞄了她一眼,见她神色愠怒之极,显然极气恼太子如此违逆之举。

当下噤声,不敢再多提一字片言。

太子出了凤栖宫,伤心悲愤之余却没有回他的太子府去。

在宫门口站了站,忽然吩咐车夫道,“去安平大街。”

车夫虽然诧异,不过想了想,这才想起太子这段时间似乎去安平大街甚密,当下默默的赶起他的马车来。

已到入夜时分,安平大街这个时候已经分外安静。

车夫十分识相的将马车驶到李府后门去,太子下了车,立即熟门熟路的往里面走。

眼前的李府,说起来与太子也算是太子的母族娘家之一。

这原为李学成的府邸,李学成在狱中自尽之后,楚帝为了安抚住皇后母族,也没有再追究李学成的妻儿,就连这府御赐府邸也没有收回去。

而在李学成死后,太子在帮忙办理丧事的过程中,一来二往的,竟然与李学成的女儿李玉相熟并有了私情。

不过基于李学成丧期未够一年,李玉就算心仪太子这位表哥,也不能与他光明正大的来往。

太子眼下心烦意乱,只想找个人倾诉一番,可想了想,他竟突然发觉太子府满府的莺莺燕燕,都不及李玉一个人温柔体贴善解人意。

更重要的是,太子忽然想起李玉一次说漏嘴,对他说起还有一个从小就寄养在寺庙的兄长。

能让太子惦记在心的人,当然不会是普通泛泛之辈。

想起那个人的能耐,又想起李玉的温柔体贴,太子往李玉院子如意居的脚步都疾了几分。

李玉乍然听闻太子到来,一时不禁惊喜交加。

“他到哪了?”心急的往门外张望一眼,又急急的跑到镜子前对镜看了看,“哎呀,我这发髻有些歪了。”

心一着急,李玉立时唤道,“秋月,你赶紧帮我再梳一下头发。”

那叫秋月的婢女立时掩嘴偷笑起来,“小姐,殿下已经到了如意居门口,这会再梳发髻可来不及了。”

“不用梳了,无论什么样的玉儿在我眼中都是最美丽动人的。”

秋月连忙转过身来朝门口那俊秀身影福了福身,“奴婢见过殿下。”

太子已经抬头往屋里望去,满目盈漾着让人沉醉的浓浓情意,却偏偏有些悲伤的道,“你先下去吧。”

尚在镜子前站着的李玉有些诧异的望了过去,就见逆光站在门口那身形修长的俊秀男子,竟然连身影都透出让人心疼的悲伤味道。

她轻轻朝秋月点了点头,秋月这才悄悄退了出去。待太子进入屋里之后,她又轻手轻脚的在外头掩上了门。

虽然将太子直接请到她家小姐闺房里让他们独处,这样的事有违礼数,但他们是表兄妹,就算亲近一点也无可厚非。

李玉看了看神情悲伤外露的太子,并没有直接好奇的询问他发生什么事,只是体贴的过来拉着他的手,将他引到靠窗安放的紫檀方桌旁坐下。

“殿下,秋天风干物燥容易上火,先喝杯茶润润喉吧。”

太子低头瞟了瞟她素白手指握着的杯子,目光往杯中移了移,只见里面还飘着几瓣香气清幽的菊花。

整整折磨了他一天的那种无处发泄的悲愤郁躁情绪,就在他忽然看见这几瓣飘着香气可降火的菊花时,仿佛突然便找到了可以宣泄的突破口。

“玉儿。”他伸出双手,不是去接杯子,而是轻轻的握住她柔若无骨的小手,哽咽道,“你知道吗?我妹妹元宁她……今天死了。”

“死得连尸骨都无法找齐全。”太子低垂的睫毛轻轻颤了颤,在眼眶泛转良久的眼泪差点落在了茶杯里。

李玉看得心头大震,吃惊的同时又心疼太子这难过欲绝的模样。

不过她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喋喋不休追问来龙去脉的时候,眼下最好先让太子将心内郁结的悲伤情绪发泄出来。

“殿下别太难过。”李玉没有试图抽离自己被他握着的手,而是轻轻安慰道,“相信元宁公主若是在天有灵,她也不会希望殿下你为她如此难过的。”

“不难过?”太子苦笑着抬头瞥她一眼,眼角泪痕犹在,李玉看到他这模样,心里越发柔软心疼,“我怎么可能不难过。”

“玉儿,你知道吗?她是被上百匹发狂的马同时踩踏而死的。”

“我去到那里的时候,地上到处是她被踩得破烂的肉泥,无论我找人如何拼,都无法将她尸首再拼凑完整。”

李玉想像了一下那情景,脸色白了白,同时胃部不禁一阵泛酸。

可她丝毫没有表现出自己恶心的样子,反而露了一脸悲伤的感同身受模样,轻声道,“殿下真心想为公主做点什么的话,不如请得道高僧为她做场法事吧。”

李玉哀伤的叹了口气,“我听说像公主这种情形,若是请得道高僧做足七七四十九天法事,她的魂魄还是可以完整进入轮回重新投胎托生的。”

太子闭上眼睛,悲愤的摇了摇头,“不,在做法事之前,我最想做的就是为她亲自手刃仇人。”

“可惜我这个做兄长的没用,明知是谁害死她,却连替她报仇都做不到。”

李玉心头跳了跳,看着他自责又伤心欲绝的模样,心里也是难受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