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慧缘佛医学
38234000000007

第7章 微笑、宽容与身体健康(2)

四、人际关系和谐身心健康

人是社会化的高级动物,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有交往的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对自己、而且对他人甚至对整个社会都十分重要。保持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既保证了个^心理的健康成长,同时也保证了社会气氛的和谐。佛教教义都贯穿着浓厚的人际关系学内容。

佛教称人为“有情众生”,认为人是依情和爱而生活,一个人的爱心越广,就越能显示出自己的道德崇高和生命价值重大。佛陀曾有一个堂兄弟叫提婆达多,他本为佛陀的弟子,但后来心存不轨,背叛佛陀,多次暗害佛陀;如派人行刺,驱遣恶象践踏,推下巨石压碾,企图置佛陀于死地。但佛陀不去计较,反而告诫弟子们要尊重提婆达多。佛陀以言传身教宣传佛教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人际精神,并把慈悲的对象推及到仇敌。

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佛教以戒律调整信徒的身心。在“五戒”中就有“不偷盗”,戒禁侵犯和取得他人财产和权利;“不邪淫”,禁止不正当的性关系;“不妄语”,避免虚伪,鼓励个人和群体的相互信任。可见戒律并不是束缚信徒行动自由的枷锁,而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它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他人,减少树敌,使人们和善友好,相互信任。

我们从佛教中可以领悟到许多人际关系的和谐之道。有这样一则佛教故事:有一天,佛陀对弟子阿难说:“阿难,受佛禁戒,诚信奉行。顺孝畏慎,敬归三宝。养亲尽忠,内外谨善,心口相应……为佛弟子,可得商贩,营生利业,平斗直尺,不可罔人。”可见,佛教宣扬“一切皆苦”,并不是要人们只管吃苦,而是要解脱苦海,追寻常乐;那些希望借淡薄物欲来磨炼修行的人,也只是走向涅槃的手段。它不仅要求人们忠、孝、诚、善,而且认为信徒应当有正当的谋生手段,遵守公平无欺的原则。但佛教呵斥物欲,反对沉溺于物欲享受。佛经就有七种不当之财的记载:窃取他物;抵赖债务;吞没寄存;欺罔共财;因便吞占;借势苟得;非法经营等,这七种不义之财不可苟得。这是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本准则。

在早期汉译佛典中,对于人际关系尤其是男女关系、家庭关系、主仆关系、伦理道德、政治生活等内容不仅相当重视,而且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更适应了中国儒教思想,使儒教伦理道德与佛教融为一体。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中国人际关系与佛教相融和相仿。《无量寿经》说:“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相爱,不能相憎相嫉;有无相通,我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如来佛还身体力行,一心普度众生,入慈三昧,身体发出闪闪金光,遍照大干世界,使众生息止贪嗔痴三毒,兴生仁爱慈悲之心,于是众生平等相爱,如父如母,如兄如弟。这是何等祥和的人际关系的真实写照,它也反映了佛教对人际关系所寄予的良好愿望。

云南昆明华亭寺内,存有一奇物药方,它是唐朝石头和尚所开,是佛教和谐人际关系、消除内心烦恼、保持身心安康的妙方。大师谕世日:“凡欲齐家、治国、学道、修身,先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其方如下:

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陟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此药用宽心锅回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菠萝蜜为丸,如菩提子在。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

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须速戒之。

偈日:此方绝妙合天机,不用吾师扁鹊医。

普劝善男并信女,急须对治莫狐疑。

五、忠孝者健康长寿

佛教把“孝”道作为其伦理道德重心,释迦牟尼劝众人报四重恩(国恩、父母恩、众生恩、佛恩),而把父母恩摆在仅次于国恩的位置,可以说佛教尤其是中国佛教是以“孝”为中心展开的伦理道德学说。

在《贤愚因缘经》里,就有一个关于孝的故事,说的是佛陀与弟子阿难进城乞讨,阿难遇见一位老父亲和一位老母亲,他们双目失明,一贫如洗,生活艰苦异常。

但他们有一个极尽孝道的7岁儿子,他经常去讨食物,把好的饭菜果品拿给父母吃,酸苦变味的残剩食物留给自己吃。阿难非常称赞这个小孩恭敬父母,遂向佛陀禀报。

佛陀说:“无论出家还是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都在情理之中,其功德也极其高尚难估。”佛陀还向阿难讲述了自己孝敬父母的故事,在父母生命垂危时,他连自己身上的肉也割下来供养父母,以致圆成正果,修成佛道。

中国佛教故事里,也有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相传唐代道明禅师,俗姓陈,为了奉养高龄老母,纺织草履卖钱来赡养老母,人们尊称“陈蒲鞋”。南北朝时,道济禅师肩挑扁担,一头是行动不便的老母,一头是经书,到处讲经说传。有人要帮忙照料他的老母,他说:“这是我的母亲,不论她如厕吃饭,都应该由身为人子者来侍候。”

道济禅师因此备受尊敬。

中国佛教的“孝”是在中国传统教化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虽以原始佛教为蓝本,但更多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尤其是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往往为不同的阶级所利用,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但是,不可否认,孝敬父母本身是中国传统美德,尤其是在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孝顺老人,养亲尽忠,应当加以提倡,做到孝敬恭顺,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权利,努力使他们欢度晚年。这是现代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孝敬老人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佛教《大藏经》有忠孝良方,它把“孝心”放在首位。意在劝诫众生,极尽孝道,以此消灾增福吉祥。医方日:

孝心十分,阴陟全用,恩惠随施,仔细十分,慎言一味,安分随用,戒淫去心,仁义广用,老实一个,好心一片,小心一点,戒赌洗净,信行全用,和气一团,方便不拘多少,好肚肠一条,忍耐一百个,字词不拘多少。

此方用心细研,用菠萝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服一百零八颗,引用益友三个,平心汤随时温服。

当然,此方不仅用于不孝之病,而且对于其他心理疾病也十分灵验。

六、心安益寿

在生活之中,我们也常用“安心”一词,它表示心态平和,安宁无忧等。明代王文禄说:“世之治乱,皆由人心生,盖欢欣则道,道则泰,泰则治;怨愤则塞,塞则否,否则乱。此古圣人所求多方之法,以平其心。”古人还有“人无忧,故自寿”之说。所以“安心”有益身体健康。人若不能安心,则会易躁、抑郁、惊恐、嗔怒、忧思;心烦意乱过甚,则导致阴阳平衡失调,郁气闭结不解,经血积滞不畅,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危害身心安康。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三哥中合,被女婿烦恼,为家事所困扰,又顾念儿女,因此更为生气,不仅难得安心,反而多忧多虑,最后得了咽塞吐逆之疾。范仲淹为此修书一封,以劝其兄,日:“……放心逍遥,任委来往。如此断了,既心气渐顺,五脏亦和,药方有效,食方有味也。只如安乐人,忽有忧事,便吃食不下,何况久病,更忧生死,更忧身后,乃在大怖中,饭食安可得下!请宽心籽息将息。”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况与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等发病率相关,安心无忧者,这些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情绪波动者。国外学者曾对192名医学院学生在休息、考前30分钟和考后30分钟进行血压测试,发现休.息时只有12人轻度血压升高;考前30分钟则有51人血压显著升高;考后30分钟大多恢复正常。1978年美国汤姆斯和贝兹博士研究表明,稳定、安静的人严重疾病发生率为25%,而隋绪不稳、急躁者则达77%。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佛教的“安心”确实不失为—种身心健康法,可以说:安心亦为却病方。

佛教认为“安心”法不可得,那只是对安心法的佛教境界的估价。对于我们来说,安心法是可求的。你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1.心安理得法。对于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必过分追求完善,尤其对非原则问题,更不要计较其得失和是非,以“心安理得”的心情泰然处之。

2.灭却心火法。杜荀鹤《题于夏日悟空上人寺院》日:“三伏闭门披一衲,兼荫房廓无松竹。安禅未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这炎炎盛夏,人们常会说:“天真热!”然而,这种“热”往往与人的心态相关,“心静自然凉”就是我们自觉灭却心头之火。待人处事何不如此,人心烦乱往往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心理不平衡,灭却自己的心头之火,你就要少关注无关痛痒的人和事,以平静的心态待人处事。

3.吟诵诗歌法。宋代陆游有这样一首诗,教我们“不教一点上眉端”,你不妨多朗读吟诵几遍。诗日:

短檠膏涸夜将残,感事怀人兴未阑。

酌酒浅深须自度,围棋成败有旁观。

断粞作饭终年饱,大布裁衣称意宽。

世上闲愁千万斛,不教一点上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