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饮食停滞型:证见胃脘胀痛拒按,嗳腐食臭,泛酸早饱,恶食欲呕,口舌生疮,腹胀便秘,舌苔黄厚,脉弦滑。常用中成药有加味保和丸、六味能消片、沉香化滞丸等。
②寒凝停滞型:证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常用中成药有良附丸、温胃舒胶囊或冲剂、十香止痛丸等。
③肝胃不和型:证见脘腹胀痛,痛窜两肋,嗳气频作。或嘈杂泛酸,大便不畅,苔薄白或白厚,脉沉弦。常用中成药有香砂养胃丸、木香顺气丸、舒肝健胃丸、气滞胃痛冲剂等。
④肝胃郁热型:证见胃脘灼热胀痛,痛热急迫,烦躁易怒,口干口渴,舌红苔黄。脉弦或数。常用中成药有左金丸、龙胆泻肝丸等。
⑤脾胃虚寒型:证见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食后胀闷,痞满,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缓。常用中成药有桂附理中丸、温中健胃丸、温胃舒胶囊或冲剂、健脾丸等。
⑥胃络淤血型:证见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或痛有针刺感,日久不愈,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淤斑,脉涩。常用中成药有玄胡止痛片。
⑦胃阴亏虚型:证见胃脘隐痛或灼热,得食则缓,口燥咽干,或口渴,嘈杂,饥不欲食,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弦细。常用中成药有养胃舒胶囊或冲剂、王竹冲剂等。
3.手术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异型增生,目前多认为系癌前病变,可考虑手术治疗。
五、预防
1.饮食要有规律,切忌饥饱无度,不吃或少吃过冷、硬、热、辣的食物。细嚼慢咽可以减少粗糙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2.戒烟酒及浓茶。注意饮食卫生,杜绝外界微生物对胃黏膜的侵害。
3.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参加运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4.积极治疗合并症,如慢性肝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慢性胆系感染等。
第三节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得名。消化性溃疡除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外,少数可发生在食管下段,胃一空肠吻合口、美克尔憩室等处。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两者发病率之比约为3:l。据估计,约10%的人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
此病属中医“胃脘痛”、“呕吐”等范畴。
一、病因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近几年大量研究表明,HP感染可诱发消化性溃疡,但其引起溃疡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临床中约80%以上消化性溃疡患者可检查出HP,且根除HP后,溃疡病复发率大大降低,而未根除HP的溃疡患者可顽固不愈或复发率增加。因此认为HP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2.饮食因素:食物对胃黏膜可产生物理性或化学性的损害,如长期过量摄入生冷食物或暴饮暴食等,都可使胃黏膜血管收缩、黏膜层受损、防卫能力下降、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袭能力增高,导致黏膜水肿、糜烂而诱发溃疡。
3.遗传因素:溃疡病与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为多基因遗传。从家谱调查来看,几代人患同种溃疡病的并不少见。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亲属患溃疡病的机会要比一般人群高3倍。
溃疡患者的一级亲属中常患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近来,由于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认可,遗传因素的重要性将受到挑战。
4.心理因素:长期或过度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和情绪激动等都可诱发溃疡病。其机制是通过迷走神经影响胃和十二指肠分泌、运动和黏膜血流的调控。
5.环境和气候因素:气候的变化与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溃疡病好发于春初秋末的季节。据统计,美国人患十二指肠溃疡比患胃溃疡更多见,日本则相反,这就提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具有显著的地理环境差异。
6.药物作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等可破坏黏膜的正常防御和修复功能,使黏膜对酸的损伤更敏感。药物的不良刺激作用,如阿司匹林、激素等已被列为导致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物质,许多解热镇痛药及治疗感冒的药物,如长期大量使用,均可引起溃疡病。
7.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引起胃血管收缩,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降低幽门括约肌张力及影响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并导致肠液和胆汁反流,从而引起溃疡病。
8.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严重营养不良和神经系统损害可导致全身循环障碍,降低胃黏膜抵抗力,继发应激性溃疡。
二、临床表现
症状取决于溃疡的部位和患者年龄。许多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极少甚至无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可为进食或制酸剂所缓解。疼痛常被描述为烧灼痛、绞痛或饥饿感,病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约半数患者具有典型的症状。
胃溃疡的症状通常无固定形式,部分进食可加重疼痛,特别是幽门管溃疡,常伴有因幽门水肿和瘢痕导致的梗阻症状,如饱胀、恶心或呕吐。
在十二指肠溃疡中,疼痛的形式倾向于固定。患者常在夜间及空腹时出现疼痛,可为进食所缓解,但餐后2~3小时又出现疼痛,有此症状则高度提示可能患有十二指肠溃疡。
此外,临床中需注意消化性溃疡以下常见并发症:
1.出血: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症状包括呕血(呕鲜血或咖啡样物)、解血样或柏油样大便(分别称便血或黑便)和因失血所致的虚弱、黑蒙、晕厥、心悸、口渴及出汗等。
2.穿孔:常表现为急腹症,溃疡穿孔常位于十:二指肠前壁,较少位于胃部。表现为突然剧烈持久的上腹部疼痛,并迅速扩展至整个腹部,有时可放射至单肩或双肩,患者常静卧不动,因为即使深呼吸也会使疼痛加剧。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腹肌强直(木板样),肠呜音减弱或消失。腹痛在穿孔发生最初几小时可能减轻,患者情况似有改善,随后发生腹膜炎,常伴有发热,且病情进一步恶化,若患者出现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和尿量减少,可能发生休克,应引起重视。老年病危患者,使用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症状可不明显。局限性穿孔有时症状不典型。
3.幽门梗阻:这可能是由溃疡伴有的瘢痕、痉挛或炎症所引起。症状包括反复大量呕吐,呕吐物多为宿食,进食后持续性腹胀或饱满感及食欲下降,常提示幽门梗阻。长期呕吐可导致体重下降、脱水、碱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三、诊断
患者的病史常可提示诊断。由于胃癌与溃疡病症状有时相似,对老年人,体重减轻或诉有严重或顽固性症状的患者,应注意排除胃癌。胃镜结合活检细胞学检查可鉴别良性和恶性溃疡。
内镜检查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有力手段,另一种诊断方法是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虽然两种方法具有相似的敏感性,但内镜越来越成为诊断的主要选择。内镜检查对诊断食管炎、食管溃疡及位于胃后壁或吻合口的溃疡比气钡双重造影更为可靠;但是,约10%的球部溃疡和球后溃疡可为内镜检查所漏诊。当临床中高度怀疑时,有时可通过钡剂检查进行随访,内镜检查可对胃和食管病变作活检和细胞学检查,以鉴别简单的溃疡或溃疡性胃癌。
此外,内镜检查也可用于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
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原则上应在出血停止后进行内镜检查,但对出血持续或再发,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可予以急诊内镜检查,并通过内镜电凝、热电极、激光或注射酒精、硬化剂及去甲肾上腺素等进行止血。
疑有穿孔者可依靠腹部立卧位x线检查确定,多数患者膈下或腹腔内可见游离气体,但需注意腹腔内无游离气体也不能完全排除穿孔可能。
若进食后6小时仍继续存在上腹振水音或禁食一夜后抽吸的胃液量或食物残渣量大于200ml,则提示胃潴留。若胃抽吸显示有明显的胃潴留,则应对胃排空后进行内镜或x线检查以确定梗阻的部位、原因和程度。
四、治疗
1.一般治疗
溃疡活动期宜注意休息,生活要有规律,平时注意劳逸结合。
饮食应少食多餐,定时定量,且易于消化并注意营养的补充,避免刺激性饮食。溃疡活动期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随着症状改善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2.药物治疗
(1)抗酸剂:口服后能直接中和胃酸,可减轻或解除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多为复方制剂,代表药物有铝碳酸镁、硫糖铝、胃必治、胃舒平等。抗酸剂具有价格低廉、制酸迅速和持久的优点。含铝、镁的化合物,可互相抵消便秘和腹泻的副作用。
(2)H:受体阻滞剂:外源性或内源性组胺作用于胃壁细胞膜上的H:受体,促使胃酸分泌增加,H:受体阻滞剂选择性阻断此作用,使胃酸分泌减少。目前,在临床常用的H:受体阻滞剂有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和罗沙替丁等。
(3)质子泵抑制剂(PPI):PPI口服后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快速分布到胃壁细胞分泌小管的高酸环境与酸结合,形成有活性的物质,然后与质子泵H’一K’一ATP酶的两个疏基基团发生不可逆的结合,抑制了H’一K’一ArrP酶的活性,从而导致酸分泌的抑制。本品作用强,溃疡愈合的时间比H:受体阻滞剂快。对消化性溃疡伴有出血者可静脉注射PPI,具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在临床常用的PPI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妥拉唑及雷贝拉唑等。
(4)****胆碱拮抗剂:其代表药物是哌仑西平,它为新型抗胆碱药,与阿托品相比,哌仑西平具有选择性的抗胆碱作用,对胃壁细胞的M: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而对中枢及外周其他M受体几乎无作用,故应用一般治疗剂量就能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很少有其他抗胆碱药物对瞳孔、胃肠平滑肌、心脏、唾液和膀胱的副作用。
疗效与西米替丁相似。
(5)胃黏膜保护剂:长期以来,人们对溃疡的研究重点放在攻击因素上,即强调胃酸在溃疡发病中的作用。随着PPI的问世,溃疡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但消化性溃疡病的复发率仍较高,除了幽门螺杆菌外,胃黏膜的保护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抗酸剂除中和胃酸外,还具有黏膜保护作用,因其价廉、副作用少,可作为基层医院首选第一线药物。较新的黏膜保护剂如表皮生长因子、米索前列醇、替普瑞酮等,均具有增强黏膜抗损伤的能力和加速溃疡愈合的作用。合理选用胃黏膜保护剂,不仅在溃疡急性期能迅速缓解症状,而且可加速溃疡愈合和防止复发。
(6)胃动力药:消化性溃疡患者如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和上腹饱胀,在排除幽门梗阻的情况下,可给予胃动力促进药物,如吗丁啉、西沙比利、莫沙比利等。
(7)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案较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以PPI为主加两种抗生素方案:推荐PPI标准量,阿莫西林。PPI标准量,阿莫西林,甲硝唑。PPI标准量,甲硝唑,克拉霉素,1周为1个疗程。
②以铋剂为主加两种抗生素方案:铋剂(丽珠得乐或果胶铋)标准剂量,阿莫西林,甲硝唑,铋剂标准剂量,四环素,甲硝唑。铋剂标准剂量,克拉霉素,甲硝唑。
③其他方案:拘橼酸铋雷尼替丁(RBc)替代推荐方案①中的PPI组成四联疗法,疗程1周。
此外,临床可供选择的抗生素还有呋喃唑酮(痢特灵)、罗红霉素、替硝唑、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等。
(8)中药治疗
①肝胃气滞:胃脘胀痛,两胁胀闷,嗳气或矢气则舒,善怒而太息,胸闷食少,泛吐酸水,口苦眩晕,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理气行滞,疏肝和胃。方药:柴胡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白芍药10克、川芎6克、制香附6克、川楝子10克、砂仁3克、甘草6克、元胡6克。中成药:气滞胃痛冲剂。
②肝胃郁热: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食多痛无明显缓解,或食少易痛,口苦而干,喜冷饮,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治法:清胃泄热,舒肝理气。方药: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夏枯草10克、青皮10克、浙贝母10克、白芍药10克、黄连6克、蒲公英12克、郁金10克、吴茱萸3克、川楝子10克。中成药:加味左金丸。
③淤血阻络:胃痛如刺如割,痛处不移,有呕血或黑便史,舌质紫黯或有淤斑。治法:活血化淤,通络和胃。方药:丹参10克、当归10克、白芍药10克、五灵脂6克、延胡索6克、制乳香3克、檀香3克、制没药3克、血竭5克、砂仁3克。中成药:云南白药。
④脾胃虚寒:胃痛隐隐,喜按喜暖,空腹痛重,得食痛减,食后腹胀,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呕吐清涎,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治法:健脾和胃,温中散寒。方药:炙黄芪12克、人参5克、白术10克、桂枝9克、白芍10克、炮干姜5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砂仁3克、甘草6克。中成药:温胃舒胶囊。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主要适应证如下:
(1)出现溃疡病合并大出血经药物治疗或内镜处理无效时。
(2)溃疡穿孔伴明显的急腹症者。
(3)幽门梗阻明显者。
(4)内科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溃疡或巨大溃疡(大于2cm)。
(5)可疑为恶性溃疡或溃疡已癌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