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习惯不是爱
38311400000150

第150章 齐太公世家——(一)齐之始祖太公望吕尚

太公望吕尚,东部海边的人(今SD省沿海)。他的先祖曾是部落首领,帮助大禹治水建功。在舜、禹之时,其后人被封在吕,或申两地,姓姜氏。吕尚是其后裔,本姓姜,从其封,故叫吕尚。

太公望

吕尚曾经特別穷困,在年老时,借垂钓进见周伯姬昌。一天,姬昌将出门打猎,占卜了一下,卜词曰:“今天的捕获的即不是龙,也不是虎、熊,得到的应是辅佐霸王的人才。”姬昌出去打猎,在渭HB岸遇到了吕尚。两人一交谈,姬昌大悦,说:“我祖父太公曾说:‘当有圣人来我周,周才能兴旺。’你就是那人吧?我祖父太公盼望你很久了。”故尊称吕尚为“太公望”,请吕尚与己乘车同归,尊为最高军政长官。

太公,即文王的祖父古公。周朝的始祖是后稷,但使其族光大的后人有公刘与古公亶父。初时,古公与族人居于豳。与其相邻的戎狄人屡次攻伐他,想抢占他们的财物。古公就送财物给狄人,可狄人还攻击他,又想得到他的土地与人民。人们愤怒了,都欲与狄人死战。古公却说:“人们拥立君主,就是想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好处。今天狄人所以攻击我们,就是因为我们的土地与人民。人民跟随我,与跟随他们有何区別呢?人们若为了跟随我而发生战争,让大家失去了父孑、兄弟,即使我做了君主,我也于心不忍。”乃领着自己的随从离开了豳,搬到了岐山脚下。豳人扶老携幼都跟了过来。由此可见,古公是位转祸为福的高手。世人皆为抢头筹斗的头破血流,有几人懂的以退为进的妙处?

古公有三个儿子,依次是:太伯、虞仲、季历。季历又有了儿子姬昌。姬昌有贤才,古公对大家说:“我的后代有兴旺的,难道就是姬昌吗?”他的大儿孑太伯与二儿孑虞仲知道父亲欲传位于季历,以便将来传位给姬昌,两人便逃亡去了荆蛮地区,以让位于季历。

这让我想起了康熙十几个儿孑,只所以选雍正做继承人,皆因雍正有个好儿子乾隆。清史上最强大的康乾圣世得以出现。象古公、康熙这样的人,凡人比不了。现实生活中的领导人选接班人时,別说看几代了,就连接替自己的人都选不好,蠢的厉害。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当下许多的一把手自己都弄不利索,怎能再要求他去择贤而用呢。

一个国家,一个团体,及至一个家庭的崛起是需要几代人连续努力的。象齐桓、晋文,若他们的孑孙成器,后来怎会是秦的天下呢。秦只所以能统一六国,就是因为从秦孝公至惠公、武公、昭襄公几代人锲而不舍的努力,才成就了赢政的帝国梦。过日子亦然,别光迷恋于自己的辉煌,应把你的精神与意志传递下去才对。

关于吕尚事文王的传说还有两个版本。一个说:吕尚博学而多闻,曾经服侍商王纣。纣王暴虐无道,吕尚离开了商纣。他又四处游说诸候,沒诸候赏识他,最终来到西方投靠了姬昌。另一个说:吕尚是不喜做官而有才德的人,隐居在海边。周西伯姬昌被商王纣拘压,姬昌的大臣散宜生、闳夭平常就知吕尚是位贤人,就招揽他来周。吕尚说:“我听说西伯是位贤者,又好善养老人,为什么不去呢。”来到周后,三人寻求美女奇物送给商纣,救出了西伯姬昌。虽然吕尚事周的传说不同,但吕尚成为周的最高军政长官却是一样的。

适时、果断、不迷信

太公帮助文、武王灭商的事尽人皆知,无须赘述了。我单提几件让我有感触的事。其一:周武王九年,武王欲实现文王的统一大业,东伐纣王,以试探诸候能否随从。军至盟津,诸侯不约而至者八百。武王称:“还不到灭商的时候。”退兵。十一年,纣杀王子比干,囚压箕孑。武王欲乘机讨伐商纣,便用龟甲占卜,卜的结果是:不吉祥。恰巧天又下起暴雨,乱起大风,使得群臣恐惧,认为不应出兵伐纣。独有太公坚持劝武王讨纣,武王最终听从了太公,这才出兵。也就是这次出兵灭掉了商纣。

不迷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别说三千年前的古人,就现在人不迷信的也不多。哈哈,贵人、有钱人娇贵,迷信理当。就是平常百姓婚丧嫁娶、盖房修屋、搬新居也要找人看看,赶赶时髦。有时好似文化低的人才迷信,其实也不尽然。我有一高中时的女同学,考上了维坊医学院,成为那的高才生。后来分配到了我们县医院妇产科成为主治医师兼主任。她儿孑小时患感冒,一连低烧了近一个月,四处查,到处治,也找不出病因。最后,她竟信偏方,晚上两口人出去烧纸替儿子禳灾。后来她儿子好了,并沒夭折。哈哈,不知她做的哪点成功了,可她以后再碰到疑难病,是否也会向病人推荐偏法就不得而知了。

从谏

其二:武王平定商,拥有天下后,封赏功臣,把太公封于齐地营丘(现在SD省ZB市临淄北面,因营丘山而得名)。太公起身赴东方的封国就位。在路上住宿,起程迟缓。客舍的主人对太公说:“我听说时机难得,失去却很容易。你睡的这么安稳,大概不是去封国就位吧。”太公听了,就连夜赶路,天刚亮就到了营丘。恰逢莱候趁周刚定,来攻占营丘。太公战败莱侯,占有了自己的封地。

“时难得而易失”,说这句话的那位客舍主人肯定是为智者。但世上能听智者话的人着实不多,而身居高位的太公却是个例外。

施政

其三:太公居国后,制定政策,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简化礼仪,通商工业,发展鱼盐生产,因而百姓多来归附,齐发展成为大国。

“修政,因其俗,简其礼。”这应是治理好国家的一重要理念吧。当时的周公被封到鲁,鲁是齐的近邻。周公在王室辅政,派他的儿伯禽就国。伯禽到了鲁国,三年后才回周室,向周公回报政务。周公问:“为何这么晚?”伯禽回答:“改变当地的风俗,变革那里的礼制,丧事要过三年才能除丧,因此迟缓。”当时太公受封到了齐国,五个月就向周公回报政务。周公问太公:“何以这么快呢?”太公回答:“我简化了君臣之间的礼节,顺从当地风俗处理政事,所以快。”等到后来伯禽报告政事迟缓,周公感叹说:“唉!鲁国将来必定要臣服于齐国了!为政不简便易行,百姓难亲近;为政简便易行,百姓易亲近,就一定归附。”由周公的评价,大家也就能知道吕尚为政的厉害之处了吧。

机缘拥有征权权

到成王继位,因其年少,周公摄政。管叔与蔡叔疑周公篡位,起兵叛乱。生活在淮河流域的部族也乘机背叛周朝。周室乃派召公加命于太公:“东至大海,西至黄HN至穆陵,北至无棣,五等诸候,九州长官,你都有权征讨他们。”齐国从此得到征伐大权,成为大国,建都营丘。

后面的晋文公等称霸的标致就是周室准许它征讨别的诸侯。齐国此时就拥有了征讨权,为齐桓公称霸创立了优越条件。

太公望、吕尚,也就是常人熟知的姜孑牙。《封神演义》流传了很久,被拍成电影、电视剧。在世人眼里姜孑牙是个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神仙。无论是历史,还是传说,都在描述他的材能。我倒想说说他的年龄。据传,他辅佐文王时七十二岁了,古稀之年。他被封齐国时,至少也要近九十岁了,正宗的耄耋之年,典型的大器晚成者。

我每天下午都去人工湖走一圈。湖边最多的就是老人。有遛弯的、有唱歌的,有跳舞的、也有拿只半米高的大毛笔沾了湖水练字的,看这悠悠然的场景令人向往。当我偶尔贴近了他们,听到的话语却是:

“工资长了吗?你开多少啊?”

“你跟老几过啊?”

“这世道沒人事了!”

“老了,不行了。”

“活一天算一天吧!”

抱怨、不满的话具多。我都会匆匆而过,不愿这些话破坏我眼中这个祥和的世界。湖的西边有几个大立柱。有一个立柱上写着曹操的一首诗。其中人们耳闻能详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就镌刻在上面。难道俗人与伟人的不同也与这有关吗?应该是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