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
38478800000012

第12章

六年议准:喀尔喀车臣汗部落,设副将军一人,照例给与敕印、正红旗护军纛一杆、旗牌十二面。所给之敕印号纛旗牌,由院差官赍送,应差随印笔帖式二人驰驿前往。其日支廪给及更换之期,悉照各部落副将军随印笔帖式之例。

又议准:车臣汗部落蒙古副将军处,设参赞一人。

又议准:喀尔喀四部落蒙古副将军处所设参赞各一人,如有缺,于各部落王公内简用。

七年议准:驻扎库伦司官,改为三年一次更换。

八年谕:哈密向差司官二人、笔帖式二人前〔往〕驻扎,办理回民事务,新旧交错,二年一换。瓜州亦差司官、笔帖式各一人,前往办理,照哈密之例,二年交错更换。朕思二年一换,为期太速,未能熟悉边情,嗣后著定期三年,仍照例新旧交错更换。钦此。

十年议准:驻扎西藏大臣司官、笔帖式,均一体定为三年更换。

十一年议准:恰克图驻扎司官,改为三年一次更换。

十三年奏准:本院司官、笔帖式等,常有奉差在各处经年驻扎更换者,向将伊应得三年廪给银一起给发。嗣后给发奉差官廪给银,在京起身时,酌量给发一半,俟满后,再接发一年。若在任所及奉差之处病故,其多领银数在百两以上者,请旨豁免;百两以下,即移咨户部豁免。

十六年议准:喀尔喀四部落副将军处随印笔帖式,三年更换,限期太速。嗣后改为五年一次更换,均不准保留。

十七年奏准:土尔古特贝勒罗卜藏达尔札已十有八岁,可以办理旗务,应将驻扎司官撤回。

十八年议准:土尔古特贝勒罗卜藏达尔札不能办理旗务、约束属下人,应仍遣司官一人驻扎,其更替限期及廪给银,悉照前例。

一会盟

土谢图汗及所辖十有八旗,盟于汗阿林地方为一会。车臣汗及所辖二十一旗,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为一会。札萨克图汗及所辖十有六旗,盟于札克毕赖塞钦毕都里尔诺尔为一会。

赛音诺颜及所辖二十旗,盟于齐齐尔里克为一会。

康熙二十九年复准:喀尔喀土谢图汗、车臣汗等内属,应照四十九旗例,永定会盟之典。

其台吉等有远驻外边者,由院遣官预行调取,至会盟之期齐集。

雍正三年议准:向例内札萨克、外三路之喀尔喀等,三年一次,奏遣大臣前往会盟,办理一切刑名,将丁数开造细册送部,由院具题。今办理青海事务蒙古大臣见在西宁居住,每届三年,不必由京师特简大臣,止令各旗核明丁数,呈驻扎西宁大臣转送到院,照例具题。

再,一切刑名事件,著各旗讯明,呈报驻扎西宁大臣。如寻常事,酌量遣官,会同札萨克办理;若系大事,令驻扎西宁大臣择定地方,与札萨克等会盟议结。

六年定:喀尔喀四会,每会设正副盟长各二人。

乾隆元年奏准:喀尔喀四部落游牧处兵丁万余,向在游牧地方操演守御,预备有警,刻期传集,诚恐日久为弛,军装器械亦必不时察阅,如有旧敝,即令修理更换。该副将军、参赞、贝勒、公等,每岁一次会盟,简稽军实。奉旨:喀尔喀游牧地方防守兵丁,俟会盟察验军容器械之时,将军与参赞大臣等会议,于参赞大臣内令一人会同喀尔喀副将军、参赞、贝勒、公等一同察验。至几年一次将军亲验之处,额驸策凌酌量办理。

又奏准:将土谢图汗等十有七旗兵丁,于乌克图尔济尔噶郎图地方察验。车臣汗二十二旗部落兵丁,于克鲁伦得尔格尔努古地方察验。****珠尔多尔济等六旗兵丁,于依克噶札尔古尔班察汉布喇克地方察验。赛音诺颜部落之十有九旗兵丁,于塔密尔地方察验。札萨克图汗部落之和拖辉特等六旗兵丁,于哈绥地方察验。格勒克颜坡尔等九旗兵丁,于尼累等处地方察验。但各部落与所定地方相离遥远,若令参赞大臣一人周围察验,甚需时日;传集蒙古兵丁于所在地方久候,则马匹牲畜必致劳瘁。应令参赞大臣二人前往,一往西路札萨克图汗及赛因诺颜两部落,一往东路土谢图汗及车臣汗两部落。奉旨:今年著如此察验。再察验之时,令参赞大臣往一路去,彼一路,尔等酌委官员前往察验。

十年谕:喀尔喀四部落游牧处防守示威兵丁,每岁军营参赞大臣前往简阅。蒙古等远离游牧,未免劳苦。每年著各该副将军等察验,其军营参赞大臣,著间岁一次往验。钦此。

十六年议准:青海札萨克蒙古等,停止每年会盟,著间年一次举行。

二十年定:绰罗斯会盟为楚克阿雅噶果尔图,杜尔伯特、辉特会盟为萨音济雅噶图,和硕特会盟为萨音卓里克图,照依内札萨克、喀尔喀盟长给与印信,盟会一如喀尔喀之例举行。

一敕印

顺治十年,给厄鲁特顾实汗金册印。

康熙十三年,给喀尔喀札萨克阿海代青台吉敕印。

三十一年复准:喀尔喀旗分,应铸给印信,以昭职守。其印文清字清字:即满文。兼蒙古字,印式与四十九旗同。

三十二年复准:达赖汗自伊祖顾实汗以来敬谨纳贡,应给与敕书。

三十五年复准:喀尔喀郡王有军功者,升为亲王,贝子有军功者升为郡王,该部撰给敕命。

乾隆十二年议准:喀尔喀四盟长均给与印信,与内札萨克六盟长同。

十九年奏准:亲王车楞管理杜尔伯特后旗,郡王车楞伍巴什管理杜尔伯特前旗,贝勒车楞孟克管理杜尔伯特中旗,贝勒色卜腾管理杜尔伯特中左旗,贝子根敦管理杜尔伯特中右旗,辅国公冈管理杜尔伯特中前旗,辅国公巴图孟克管理杜尔伯特中后旗,辅国公麻什巴图管理杜尔伯特中东旗,札萨克台吉达什敦多卜管理杜尔伯特中西旗,札萨克台吉恭沙拉管理杜尔伯特中后左旗,札萨克台吉品级额布根管理杜尔伯特中前左旗,均给与印信,与喀尔喀札萨克同。

一禁令

康熙二十一年题准:厄鲁特喀尔喀等人谢恩,不得过二百名,若来人众多,分为数次。

二十四年题准:喀尔喀进贡人违禁得罪者,大事照内例治罪,小事行文札萨克处,令交所罚牲畜。

二十六年复准:兴安后齐达齐牢地方,禁止巴尔虎私进哨地游牧。

又复准:嗣后著喀尔喀车臣汗严禁所属,毋得擅入哨地游牧。

二十八年议准:喀尔喀台吉从人,在库尔齐尔地方违禁放牧游猎者,该台吉罚五九牲畜,从人鞭八十。

三十一年复准:喀尔喀等,每札萨克各颁给律例一册。

一随围

乾隆六年,定边左副将军定边左副将军:官名。又称乌里雅苏台将军,清代派驻乌里雅苏台的最高军政长官。统掌唐努乌梁海、喀尔喀四部等军政。具奏,从前圣祖仁皇帝哨鹿行围时,御前乾清门行走及谙于骑射之喀尔喀台吉等,均扈从随行。今皇上哨鹿行围,应否令其扈从。奉旨:喀尔喀等既已备兵,大札萨克不必前来。闲散公、台吉等内,应令几人前来,著理藩院请旨。遵旨奏准:圣祖仁皇帝哨鹿行围,曾选喀尔喀内谙于骑射之台吉等随行,今既奉旨,不令备兵之喀尔喀大札萨克前来,其不备之公、台吉内,何人谙于骑射可以随围者,应令闲散公、台吉内酌选数人,于哨鹿行围时,扣算日期,令往博罗河屯伺候。

十四年奉旨:此次哨鹿围场,喀尔喀来随围谙于骑射九人。自额附策凌奏准以来,每次仅此数人前来。喀尔喀四部落王公台吉内,不无谙于骑射之人,理宜轮班行走。若分班前往,皆得瞻仰朕颜,朕亦得认识伊等。况目前往之十人内,如世子成滚札卜、公品级额林沁等率领行走,约束众等,亦属有益。其如何分班前往,每班令何人率领,著理藩院议奏。钦此。

遵旨议准:喀尔喀四部落内何人谙于骑射,难以悬定,且又有鄂尔坤、乌里雅苏台军营之班,无从分晰。应令额附策凌于四部落王公、台吉内,每班先十人,其率领约束,均如世子成滚札卜、公品级台吉额林沁之人,令一人率领前往。共分几班,何人率领,令将名数具奏。

十五年议准:喀尔喀四部落王公台吉随围分为四班,每班十人,轮班随行。其公品级额林沁照常率领行走外,若遇定边左副将军亲王成滚札卜应去之年,令其预为奏请。

一恤唁

康熙十一年题准:外藩蒙古和硕亲王薨逝,赐犊一、羊八、酒九瓶、纸万张,内阁撰拟清字、蒙古字祭文,遣内大臣一人、侍卫一人,礼部本院尚书或侍郎一人,郎中或员外郎各一人,前往读文致祭。多罗郡王薨逝,赐犊一、羊六、酒七瓶、纸八千张,遣侍卫一人,礼部本院侍郎一人,郎中或员外郎各一人,前往读文致祭。多罗贝勒薨逝,赐犊一、羊四、酒五瓶、纸五千张。镇国公溘逝,赐犊一、羊四、酒四瓶、纸四千张。辅国公溘逝,赐羊四、酒四瓶、纸三千张。均遣侍卫一人,礼部本院郎中员外郎一人,前往读文致祭。一等台吉溘逝,赐羊三、酒三瓶、纸二千张。因功授于爵者溘逝,赐羊二、酒二瓶、纸千张。均酌遣礼部或本院官,前往读文致祭。下嫁外藩固伦公主薨逝,赐牛羊纸酒遣官致祭之礼,与和硕亲王同。和硕公主、郡主、亲王嫡妃薨逝,赐牛羊纸酒遣官致祭之礼,与多罗郡王同。县主、多罗郡王嫡妃薨逝,赐羊五、酒五瓶、纸六千张,酌遣礼部或本院官前往读文致祭。凡祭文,均由内阁撰拟,兼书清文、蒙古字。郡君、贝勒嫡夫人薨逝,赐羊三、酒三瓶、纸五千张。

县君、贝子夫人薨逝,赐羊二、酒二瓶、纸四千张。乡君、公夫人溘逝,赐羊二、酒二瓶、纸三千张。郡君、贝勒夫人以下,乡君、公夫人以上,不给祭文,酌遣本院官前往致祭。以上遣往官员,将祭文赍赴殡所,本家率所属官员于一里外跪接。候钦差过后随行。读文祭酒时,齐集之众蒙古皆跪,祭毕,遥望阙廷,恭谢天恩,行三跪九叩礼。

三十六年议准:外藩蒙古等向不焚纸,嗣后凡致祭,亲王以下、一等台吉以上,亲王嫡妃以下、公夫人以上,均停给纸张。其牛羊祭酒若从此携往,路途遥远,且劳驿马,应于该部折价,交与往祭官员在本处采办。

四十三年奉旨:嗣后公以上赐恤之事,著照常缮本具题。一等台吉以下赐恤之事,不必缮本具题,著缮折奏闻。

五十九年定:蒙古郡王福金福金:即福晋,夫人之意。贝勒、贝子、公夫人薨故后,应否赐恤,由院先行奏请。

雍正三年奏请赐恤。奉旨:此等已故夫人,其夫或子曾否效力,受皇考眷顾之处,朕知之不确,难以即行批发。嗣后尔院遇此等赐恤致祭之事,开其夫或子曾否效力受恩事迹,于奏内另行夹签,仍两议请旨。

四年题请,青海辅国公赐恤致祭。奉旨:青海地方甚远,若此处遣官,往返有累驿站,西宁见有驻扎侍卫,将祭文发往,可以致祭。著理藩院会同内阁议奏。钦此。遵旨议准:嗣后青海如有致祭之事,著遣西宁之侍卫;倘侍卫不敷差遣,令总理青海蒙古事务大臣行文该督,于绿营参将、游击内酌委一人,代侍卫前往致祭。其祭文并羊酒折价银,均由驿站发往。

十年奏请,向例外藩王、贝勒、贝子、公、一等台吉薨故,均加恩赐祭,惟额驸无致祭之例。按和硕公主之和硕额驸加贝子品级,郡主额驸加公爵,县主额驸加一等台吉职衔。今身故县主额驸札木素,照一等台吉例,应否加恩致祭,相应奏请。奉旨:额驸札木素,既照一等台吉,例应致祭。嗣后遇有额驸病故者,皆著加恩致祭。

一胡伦布俞尔授官

雍正十二年复准:喀尔喀贝子颜楚卜多尔济等奏巴尔虎人等感恩,愿移驻胡伦布俞尔地方游牧。计巴尔虎人共二千九百八十四名,内选择壮丁二千四百名,余皆作为随丁,应照索伦之例,每一佐领设领催六名,骁骑五十四名。核计壮丁,共编为四十佐领,归并八旗,每翼额设总管一人,每旗额设副管一人,每佐领额设佐领、骁骑校各一人。其俸禄钱粮,均照索伦官兵之例给与;缺出,由黑龙江将军拟定正陪,送院引见补授。再,见在索伦兵有鸟枪二百杆,今应增给鸟枪三百杆,不按旗分,但遴选巴尔虎等能用鸟枪者,令其演习。自总管以下,均属黑龙江将军管辖。

乾隆八年议准:移驻胡伦布俞尔之巴尔虎,原设总管、副管、佐领、骁骑为数过多,应照索伦之例酌减。其总管二人,仍旧分辖两翼;副管八人,应留四人,各辖两旗;四十佐领应留二十四佐领,每个佐领设领催四名,骁骑三十六名,作为额内兵丁。其应裁副管、佐领、骁骑,均俟缺陆续裁汰。

一鄂罗斯互市

康熙二十八年议准:黑龙江后绰罗那乌母河附近,以格勒必齐河为界,自大兴安岭以致于海,山之阳为内地,山之阴为鄂罗斯地。

三十二年议准:鄂罗斯国贸易人不得过二百名,隔三年来京一次,在路自备马驼盘费,一应货物不令纳税,犯禁之物不准交易,到京时安置鄂罗斯馆鄂罗斯馆:即俄罗斯馆,属理藩院管辖,俄罗斯商人、来华学习的学生等来北京时住此处,位于东交民巷内。不支廪给,定限八十日起程。

又复准:鄂罗斯察汉汗奏文,与外国奏文体式不合,将贡物奏文一并发回。但该国地远,不知中国制度,将原奏不合式处,明白晓谕来使,召见时照常恩赐,带来货物仍令贸易。嗣后,鄂罗斯奏文先令黑龙江将军开看,若有不合式处,即自边地驳回,验明合式,方令入奏。

到京之日,令来使于午门前跪,奉置黄案上,行三跪九叩礼。

又复准:鄂罗斯有私越边界者,拿送该管官,照所犯轻重治罪。今鄂罗斯复有潜至景齐礼乌拉等处打貂行走,恐伊等头目不知,应行文尼卜楚城守尉,察拿治罪。并申饬该国人,嗣后不许私越疆界。如城守尉察拿不严,即地交该国察汉汗,将城守尉一并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