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电影,更爱电影
都说华谊旗下明星很多,其中不乏大牌巨星,而华谊兄弟俩都很低调,在商业上联合一致发展影视娱乐,但在商业之外,各自过着华丽低调的精彩人生。王中军热爱收藏,喜欢跑马也喜欢宝马,在各个领域都有一帮业界朋友,他是有着艺术身份的商业家。不同于王中军,弟弟王中磊让我们看到中国新一代精英阶层的生活态度。他既喜欢KENZO、VERSACE这样的大牌时装,也喜欢在纽约、巴黎街边小店挑自己喜欢的东西;他收藏油画、雕塑;倾听那些小众艺术家的唱片;他享受古巴雪茄混合法国红酒的味道;在北京郊外为自己盖房子,即使再忙也不忘给自己留出打网球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温馨的家——贤淑的妻子、刚刚读小学的女儿和三岁的儿子带给他无限欢乐。
在华谊出品了那么多精彩的电影之后,王中磊也不会赞同在这个世界上完美生活只能出现在电影虚构中,反而他会告诉你,最好的编剧也不如现实生活的想象力精彩。
没有什么比实现梦想更让人感到幸运和幸福。王中磊如今作为华谊兄弟传媒集团中负责电影制片方面的老板,他自己感觉生活给了他各种可能。
回想十几年前,王中磊刚刚大学毕业,未知给予他年轻的野心。“在我们这代人心中,电影是为数不多的娱乐之一,也是艺术的代名词,电影对每一个人都充满了神秘的吸引力。”因此,他给在美国读书的哥哥王中军写信,“要么去美国念书,要么就要自己开公司”。结果一盆冷水直接从大洋彼岸泼了过来。“中军对我说,你知道美国什么样吗,就要来?我天天都在骑车给人送外卖,你知道吗?开公司要有资本,你的钱从哪儿来?”
在哥哥的“打击”下,王中磊在“国”字当头的机关里一待就是三年。三年里他走过了中国很多地方,人情世态也经历了不少,至今依然觉得没有虚度时光。“长了见识,眼光也磨得更加锋利”,这种历练对于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年后,褪去青涩的王中磊辞去公职,和哥哥一道以“华谊兄弟”广告公司为起点进入了影视行业。当时电影市场一片低迷,几乎所有人都失去了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兴趣,但华谊兄弟却在此时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赢利模式。
刚做冯小刚贺岁片的时候,国内电影市场还不太好,3000万的收入就可以成为全年票房冠军,而华谊兄弟一个片子卖广告就能占到40%。按理说,这不正常,但这让华谊的电影有了继续发展的可能。
王中磊说自己是个感性与理性对半分的人,这一点让他特别适合做制片人。“人太感性容易冲动,手里掌握着这么多的资金,很可能会失败;太理性了也不好,整天盯着数字说:冯小刚你看你这儿又超钱了,会让人家没办法干活。我对项目的感觉还不错,常常会和导演在生意之外有很多创作上的碰撞。”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存在困难,但一路走过来,王中磊在理智和情感的平衡游戏中,做得游刃有余,波澜不惊。这一点保证了华谊能够和许多导演的长期合作。“国内市场才是中国电影的安身立命之本,有了这个底子,才可以气定神闲地去征服海外市场。现在华谊已经成立了海外部,未来总是在想象之外,当年我急着开公司的时候也不知道今天会怎么样。”王中磊谈起过去,很享受自己的现在。
由于十分了解中国电影市场,王中磊渐渐发现中国电影隐存的忧伤,中国的院线和电影一样,都没有类型化或者级别化,全部是商业院线。每年拍摄的电影,只有很小一部分能够进影院放映,仅仅有十几部能拿到真正意义上的档期。像一些非常好的电影,拿到的档期也就三天那么短。王中磊每当说到此,都感到很惋惜,现在华谊还没有那样的能力来帮助他们让更多的观众看到,这也是中国电影市场存在的问题。王中磊想起了自己曾到过的巴黎、纽约的小电影院。“他们只放艺术电影,就那么几家,但整个城市爱艺术片的人看电影的问题就全都给解决了,但国内还没有人来做这件事。”
王中磊认为观众需要的是像李安那样可以在商业和艺术之间自由游走的导演,既能拍大制作,也能抛出一个颇具艺术电影魅力的《断背山》。作为制片人,王中磊觉得首要任务是让导演们有感而发,支持他们想拍的东西,比如路学长的《卡拉是条狗》和陆川的《寻枪》就是这样的作品,然后再说其他。“不讳言电影最终还是要面对商业市场,你不可能只做小众的东西,像陆川他们现在已经有能力去拍大众的电影了,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和手法。”
虽然一切并非完美,但让王中磊最感到安慰的是自己看了这么多年电影,做了这么多年的电影,始终没有厌倦过。王中磊喜欢电影,他每去一个城市,都会在当地的电影院里看上一场电影,无论是巴黎、纽约,还是伦敦、东京,哪怕是听不懂也看不明白。他自己说:“就是上瘾,就是high这个。晚上在家能有时间一个人看两部片子,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电影能感动我一辈子。”
这很幸运,证明他的选择和心里的梦想是一致的。
低调的“隐士”
王中磊当年和太太结婚时,觉得有一间单位分的房子,有辆夏利车,就可以过一辈子了。如今,他和他的哥哥已经登上了新富排行榜,身价8亿美元。频繁出现在媒体上的王中军、王中磊兄弟俩似乎也不断用他们的追求与态度,标榜着中国新一代精英阶层的生活状态。
王中磊对服装的挑剔,对古巴雪茄和法国红酒的偏好也是出了名的独到。除此之外,王中磊还保留着许多他一贯的爱好:喜欢人多,喜欢热闹,喜欢朋友们在一起打篮球,一起度假。更重要的是,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他更加懂得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带给他的无限幸福。
“我很有玩心,也很快乐,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年近40的人。”王中磊乐呵呵地说。
假如影视圈也是一个可以被称做“江湖”的地方,那么坐在沙发上抽雪茄的王中磊在温和平易间透出的气质,让人感觉更像是个隐士。
王中磊承认现在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他隔一段时间就去海边待着,喝酒聊天,把工作暂时扔在一边,让自己有地方可以躲一会儿。他希望自己能对工作有更强的控制能力,可以克服身体上的疲惫,更放松地生活。品质生活不就是可以自由地生活吗?
雪茄和红酒也是他最简单的放松,说到“红酒经”,他说那可真的是一口口喝出来的。“我不要人推荐,也不跟着酒庄的名气走。我就相信自己试,所以开始的时候。我买进各个产区的酒,一瓶瓶喝,喝到对路子的就在单子上画个钩,你看到现在留下来的都是我的最爱。”
王中磊其实和王中军一样,在商业之外,都会充分地享受人生,华谊在商业界需要造势,而兄弟俩却躲进田园悄悄收起业界明星的光环;但兄弟俩又完全不同,哥哥王中军在收藏,将家里变成小型美术馆,而弟弟王中磊在品味,将家里变成时尚的秀场。
华谊“兄弟”二人是完全懂得生活的艺术家,在精明的另一面,是爱家、顾家、爱生活、会生活的好男人。
顾家好男人
当王中磊说到自己的妻子,他有一句比喻令人感动,他说,“妻子是我人生最成功的案例”。这一点,足以看出王中磊对自己家庭深深的爱和责任感。
谈起两人相识到结婚的过程,王中磊十分简单地描述着:“我们家一直很传统,24岁的时候就觉得应该结婚了,然后考虑该跟谁结婚,当时就选择了现在的太太,带回家了,就结了婚。如果说是人生故事,到现在我觉得认识我妻子是我‘最成功的案例’。我跟我太太是在出差的飞机上认识的。她是重庆人,那时候她19岁,三年之内因为两地分居我们只见了10次。后来我就给她打了一个电话,我说‘我想结婚了,愿不愿意嫁给我,而且我也挺忙的,你可不可以来北京商量这个事。’当年她五一来的北京,十一我们俩就结婚了。”
其实,王中磊和妻子的婚姻,是经过了坎坷的。首先是王中磊求婚,妻子答应了,然而妻子的父母开始反对。妻子的父母反对,是因为那时候王中磊是北京机关一个非常普通的小职员。生活上不富裕,另外北京、重庆两地相隔很远。妻子是父母的宝贝女儿,他们觉得北京的男孩子会花言巧语,不太实在。他们对王中磊了解不多,是先天的排斥。为了这个,王中磊曾经去了重庆,试图说服妻子的家人,结果很失败地回来。后来两人搭第二天的飞机回北京,王中磊和妻子却在路上发生了车祸。
这一次的事件改变了妻子母亲对王中磊的态度,因为翻车时天一直下雨,车打了很多圈才翻到山下,整个过程中王中磊一直把妻子压在身下,怕她受伤,结果妻子一点都没有受伤。岳母觉得王中磊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也就对女儿和王中磊的婚姻放心了。
王中磊还讲起自己和妻子经历的一件小事,这让他认定了妻子对自己是多么重要。“由于合作伙伴的原因,当时就是根本没钱,我给太太打电话说:‘我没考虑好,咱们俩还是不结婚了。’她从重庆飞过来了,她来了以后说:‘我愿意现在辞职陪你。’她说我们两个干什么都能生活,这样才会决定这么快就结婚了。因为那时候我已经没钱了,也失业了,公司也开不下去了,所以那时候我们俩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蜜月,基本度了一个‘蜜季’。我们说先结婚,后开始恋爱,我觉得恋爱都是结婚之后发生的事情,前面没有什么恋爱的过程。我觉得在我以前困难的时候,自己有挫折感的时候,她给了我很大的支持,这些东西可能都是拿不到台面上的。我觉得没有结婚的人可以说,可能不需要去结婚,但是一定需要一个这样的女人支持你,这是很重要的。”
众所周知,王中磊和妻子的浪漫感情还表现在电影《天下无贼》大卖之后的拍卖会上,刘德华穿过的一条皮裤要当场拍卖,王中磊一举拍得,他说自己的太太是刘德华的fans,如果今天不拿到皮裤,就别想进家门了!大家都很羡慕这对夫妻。
对于自己和妻子如何维持着浪漫的感情,王中磊自己说道:“因为我们是先结婚,后恋爱,所以结婚之初,三五年还是处于热恋的状态,后来也出现过‘审美疲劳’,这时候你就不要从太外在的东西去了解了。当然这一定是双方的,不光是针对男人来说,女人也是,要不断发现他的优点,发现他的成长,这点非常重要。还有就是如何面临感情困难期,我觉得感情困难期都是存在的,尤其我太太,她是一个全职太太,你跟她没有空间感,因为你每天都会见到她,所以见面很频繁,不像说什么距离产生美,所以这个时候更多的要从她的品质看。这个是相互的,我的太太做得非常称职,因为她对家里所有的事情,对子女的教育,包括对我的支持,都使你难以取舍。”
2009年9月30日上映的谍战大片《风声》曾经是未映先热。早在9月26日,华谊老总王中磊带着张涵予、陈楚生、爱戴、刘芸四位主创来到重庆为影片宣传造势。在UME影城观影现场,张涵予、陈楚生都受到了自家粉丝的热烈欢迎。身为老总的王中磊也有一位忠实“女粉丝”——一位长相清秀、身材苗条的女观众目光一直追随着他,还时不时尖叫鼓掌。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位“女粉丝”就是王中磊的妻子,特意陪王中磊回家乡宣传,可见两人的感情很是深厚。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女人默默在王中磊的背后支持他,理解他,他才能安心工作,取得不菲的成就。所以这么多年来,王中磊无论怎么忙,也会经常忙里偷闲,回家多陪陪妻子和孩子。在娱乐圈,每天都有各种绯闻上演,作为华谊的老板,与女明星的传闻也是不绝于耳,但是王中磊始终未对此多作解释,他认为很多假消息不必多说,不攻自破,家庭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
王中磊曾在他35岁的生日聚会上,当着所有在场的朋友,举杯说道:“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感谢三个人:第一个是我的母亲,她给了我生命;第二个人是我太太,她给了我爱情;第三个人是我哥哥,他给了我一切……”
王中磊和哥哥手足情深,两人不仅在商业上是互相支持的伙伴,在生活中也是互相扶持的兄弟俩。有人会问这样一个尖刻的问题,华谊是家族产业,那么在兄弟之间有没有不足为外人所知道的家族之争呢?王中磊十分肯定地说道:“这个完全没有,但是我觉得到第二代的时候……一般你们看到作品中也是这样,创业人一般都不会有这样的现象。我跟中军可能是一个特例,因为很少有兄弟之间合作不出异议的,这里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两个性格比较互补。我觉得中军比较外向、果敢,我的性格有温柔的一面。我们最开始合作的时候,虽然我是这个公司的股东,但是还是一个学习者的状态,所以这点上大家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清楚。”王中磊首先从性格上分析了自己和哥哥的不同之处,这一点恰巧是两人分工的标准。
另外,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互相信任感的培养做得很好,同时在个人修养方面又都是素质挺高的人,所以不存在任何产生芥蒂的可能性。王中磊在商业利益、资金这方面欲望并不是很强烈,到现在还特别希望,如果有一个有能力的人可以接班,他倒愿意陪太太,陪小孩读书,等等。王中磊始终是个顾家的好男人,他认为华谊从某一方面来说,恰巧是圆了自己热爱电影的梦想,他觉得这么多年来涉足影视圈,他已经让自己的生活和梦想贴近,这一点他相当满足。
也有人会问,手足情、兄弟情永远不会被商业利益所打败吗?
王中磊坦诚地回答道,有的时候心里会想这个问题,随着资本的积累,随着自己利益、财富的扩大化,这种东西会越来越涉入思考之中。另外华谊已经从家族化变成了一个不断地有股东加入的公司,应该还是非常科学的管理,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有这样的问题,王中磊说他会选择退出,去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
谈起现在的生活,王中磊就说,如今一半时间陪家人,另外一半时间去做电影里一些自由的事情。比如帮电影导演去做一些推广、融资工作,因为如今他觉得自己这方面经验特别足,希望能帮助一些年轻导演。
哥哥王中军谈到弟弟王中磊,也很有感慨,觉得王中磊帅气聪明又招人喜欢。虽然他们兄弟进入国家机关,都要依靠家庭的人脉关系,但是王中磊似乎格外顺利,“我听爸爸说,那个处长面试完中磊,当场就定了。爸爸说,处长可喜欢中磊了。”王中军回忆说。在大多数时候,王中军叫他的弟弟“中磊”,但也有一些时刻,难以抑制的疼爱之情会流露出来,他会说“小磊如何如何”:“我当兵回来小磊小学还没毕业,他第一次跟同学去北戴河玩,我给了他70块钱,他觉得自己太有钱了,还请同学吃饭。”
当初创业需要弟弟来帮忙,如今他的帮助使得华谊发展到今天,王中军很中肯地评价了弟弟的能力:中磊对于华谊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其实当年他进入华谊的时候,自己完全没料想到他会给这个公司带来这么大的活力和动力。应该说中磊首先是个优秀的电影人,他是那种典型的狂热影迷,正因为他热爱这一行,所以才会将全部热情都投入工作中去。而且他比较细致,在很多方面都正好和自己互补。至于分工,用句比较空的话讲,自己主要负责企业战略方面,比如说,自己会判断一个公司是否值得投入资本,然后决定是否要进行这种资产并构。而小磊则在并构之后,对这个公司在整个产业链条上的位置和其赢利模式进行了解之后,负责具体经营管理工作。
至于华谊是否是家族化企业这个问题,王中军说:“如果是完全没有家族化的印记是不现实的,而且名字上就体现着家族化。华谊兄弟公司,本身就有个‘兄弟’嘛!但我们确实正处在一个逐步公众化的过程。比如说,我们一直在吸引新的合作伙伴,就像TOM和阿里巴巴他们。当然,即使如此,我本人仍持有华谊70%以上的股份,仍拥有绝对的掌控权。可这至少说明,华谊绝无意走那种类似家庭作坊的路子。我们整个公司的审计都是找的国际知名审计公司,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也都是按照美国标准进行实施。所以我想,华谊至少不会成为那种狭隘意义上的‘家族化企业’。”
1994年,王中军和王中磊兄弟创立华谊兄弟广告公司,获得为中国银行导入CI标准化规范这项4.5亿元的大单,成为中国银行的广告总代理。
1997年,公司年销售额达到6亿元人民币,华谊广告公司进入中国十大广告公司行列。
1998年,开始进军电影业,投资拍摄了第一部电影《鬼子来了》,之后有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没完没了》、《一声叹息》等正式进入电影行业。
2000年,在并购金牌经纪人王京花所拥有经纪公司的基础上成立华谊兄弟时代经纪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艺人经纪业务。并于同年12月,成立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正式踏入影视界。投资贺岁电影《防守反击》、《刮痧》。
2001年1月,成立华谊兄弟太合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并于同年投资拍摄《大腕》、《寻枪》、《天地英雄》等影片。
2003年,投资拍摄了《手机》,一举夺得年度内地国产片电影票房冠军。
2004年,监制《可可西里》,在国内外都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成绩,《天下无贼》更以票房过亿的好成绩备受关注。同年10月31日成立华谊兄弟音乐公司,在影视圈、音乐界各自负有盛名的华谊兄弟投资公司与战国音乐两大品牌缔结联盟。
2004年12月9日,华谊兄弟出让35%的股权,成功向香港上市公司TOM集团募集资金1000万美元,也完善了华谊兄弟的股权结构,为公司上市铺路。
2005年,公司名称变更为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后,加大对电视剧的制作投资。其中《士兵突击》卫星频道累计播出21次,排名2007年第一位。也是在同年,金牌经纪人王京花带领一些艺人跳槽橙天娱乐,令华谊兄弟经纪公司实力大受影响,但其后实力恢复。
2006年,以《宝贝计划》、《鸡犬不宁》、《夜宴》、《墨攻》等几部大片占据国产电影市场半壁江山。
2007年底,王中磊监制、冯小刚导演了战争大片《集结号》。没有一位明星的《集结号》,上映三周票房即近2亿,写下国产片新的票房奇迹。
2008年,投资拍摄《功夫之王》、《李米的猜想》、《非诚勿扰》,其中《非诚勿扰》再创逾3亿票房辉煌。
2009年,投资《游龙戏凤》、《拉贝日记》、《追影》、《风声》。
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宣布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第七批创业板拟上市企业审核,拟发行4200万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约为16800万股。
2009年10月30日,正式在创业板上市交易。
华谊旗下明星
(截至2010年1月11日,以下以姓名拼音字母排序)
安以轩 BOBO 陈紫函 车晓 陈思成 成泰燊 陈晓 董璇 段奕宏 邓家佳 党淏 丁咛 范文芳 冯远征 范志博 冯绍峰 房子斌 巩新亮 郭家铭 胡静 胡可 霍思燕 黄晓明 何琢言 姜鸿 景岗山 贾乃亮 李冰冰 刘孜 刘芸 李玥 李宗翰 李晨 罗海琼 李易祥 刘科 李心彤 李琳 李乃文 李海涛 刘金山 陆毅 李倩 李鑫雨 马可 孟广美 聂远 宁露 齐奎 乔振宇 任程伟 任泉 苏有朋 邵兵 邵汶 萨日娜 汤嬿 吴佩慈 王斑 王宝强 吴健 王晓晨 徐帆 许还幻 熊乃瑾 徐若瑄 薛佳凝 许晴 于震 姚橹 杨立新 袁文康 伊能静 朱亚文 张涵予 周迅 赵毅 张译 张国强 郑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