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延安博苑(第一辑)
39604100000103

第103章 西部开发与文物保护——试谈西部开发与延安文物保护的几个关系问题

刘智

西部大开发,既为延安文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对延安纪念地建设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延安文物事业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同在,优势、希望与困难、问题并存。因此,需要我们一方面认识机遇、把握机遇,另一方面正视挑战、迎接挑战,并沉着应付挑战,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应新时期文物工作的新路子。在西部大开发中妥善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与基本建设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关系,对于我们做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纪念地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关于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的关系问题

旅游产业无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项目之一,无论从全省而言,还是就我市来说,旅游产业的开发主要是紧紧围绕和依托数量大、品位高、分布广的丰富的文物资源来进行的。文物资源作为我省、我市旅游产业开发的拳头产品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说到底,旅游产业的开发,对我市而言,实际上主要是文物资源的大开发。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争取更多的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使更多的文物古迹得到保护,更多的文物景点与观众见面,更高品位的展品供观众欣赏。但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切忌盲目行事,头脑发热,在文物资源开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决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坚决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文物政策、法规办事,真正做到有效保护,决不允许破坏性开发建设,决不允许破坏文物及其原有的环境风貌氛围。要克服短期行为,始终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在有效保护这个大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物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并以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来为文物的有效保护管理创造条件,以文物的有效保护来为旅游产业开发奠定雄厚的资源基础,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旅游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使文物与旅游业早日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关于文物保护与基本建设的关系问题

文物保护和基本建设在具体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不可避免的矛盾,谁给谁让路,谁先谁后以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部分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间的矛盾,处理二者的关系须站在全局、大局的高度,决定取舍,权衡利弊,坚持“两利”原则(即有利于文物保护、有利于基本建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规定,涉及文物保护的大型基建项目须履行报批手续,以保证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基本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

当前,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作的全面启动,秀美山川建设工程的实施,势必有许多基建项目接踵上马,而无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交通运输、水电工程等,还是水土流失治理、种草种树工程,无疑都将或多或少地涉及我们的文物保护点,特别是重要的古建筑、古遗址和革命纪念地旧址。大规模的挖掘工程,必然会有地下文物出土。因此,随着西部大开发力度的日益加强和全面实施,标志着我们文物保护管理的工作量和强度、难度也要随之加大。我们必须清醒地预感和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这就是时代的挑战,这就是我们将要面临的困难。如何克服困难,做好管护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加大文物法规、政策以及文物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力度,特别是应有目的地组织力量,深入到基建动土工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宣传到位,法规先行。二是应当严格依法行政,与城建、规划等部门密切配合,对涉及各级各类重要文物点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都要依照文物法的规定事先履行报告,逐级审查批准手续,以杜绝重要革命纪念地文物和古迹及其环境遭到破坏。三是对交通、水利等大型建设项目,都要事先进行考古钻探和发掘清理工作,防止重要文物遗址受到破坏。四是与各个基建动土工地保持密切联系,切实保证地下出土文物的安全,避免出土文物。破坏、丢失乃至被哄抢事件。

三、关于文博单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

我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调整,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文博单位是仍维持现状,吃大锅饭呢?还是部分推向市场,甚至一股脑儿全部推向市场呢?是应以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还是注重经济效益,或是二者兼顾呢?这也是时代对我们的挑战,是一个当前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思考、探索并加以妥善处置的问题。

文博单位,即文管所或博物馆、纪念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是陶冶人、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的地方。因此,文博单位首先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其工作首位,应当时刻以向人民群众提供高品位、高质量的精神食粮为己任。在扩大宣教阵地、丰富陈列内容、提高展品精度、增强服务质量,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上下工夫。文博单位的性质也决定了它的工作重心重点不是以赢利、赚钱,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单位。所以说把文物开放景点、博物馆、纪念馆演变成商业摊点,地方特色商店(土特产品商店),纪念品出售地的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那么,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需要钱,建设博物馆、纪念馆需要钱,改善文博工作人员办公设施、生活条件等等也都需要钱,这些钱从何而来呢?靠文博单位,即现今开放景点、博物馆、纪念馆的微薄收入,实现以文物养文物的目的显然还难以完全行通。尽管目前极个别单位,如清凉山、宝塔山、黄帝陵等开放景点与财政脱钩,其门票等收入相对来说还比较可观,基本可以维持日常开支,支付工作人员工资,但要再发展,要抢救,修复文物古迹,就无能为力了,还需要国家,需要社会各方面来大力支持帮助了。因此,文博单位如何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兼顾一定的经济效益,妥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熊掌与鱼兼得,二者双获丰收,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需要认真去探索、研究并很好加以解决的大问题。

延安是驰名中外的革命圣地,延安革命纪念地的建设管理与文物保护工作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历来受到全国人民的热情关怀。只要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弘扬光大延安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调整思路,不断开拓进取,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及时抓住历史机遇,沉着应付时代挑战,开创新时期延安革命纪念地建设管理和文物保护的崭新局面将是指日可待之事。

(作者单位:延安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