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延安博苑(第一辑)
39604100000114

第114章 革命先驱李子洲

曹琼

李子洲,名登瀛,字子洲。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陕西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和卓越的组织活动家。

1892年12月23日,李子洲出生于陕西绥德县城关镇。祖父李三生和父亲李子贞都是银匠,靠小本生意养活一家八口,生活较为艰难。

小时候由于家贫,直至十五六岁时,才上学(私塾)。1912年考入西安三秦公学中学班,其间受到三民主义进步思想的启蒙与影响。1917年夏,考入北大哲学系。五四运动时,他在李大钊同志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北京痛打曹、章、陆卖国贼的斗争,从此,声名鹊起。其后积极参加了李大钊领导创建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1923年初,李子洲由李大钊、刘天章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子洲同志入党后,对革命更加积极。他一方面参加当时北方的反对直奉军阀混战的运动,一方面又团结陕西旅京学生中的进步青年,创立共进社,进行反对北洋余孽刘镇华在陕西的黑暗统治。为了驱逐刘镇华,他曾与当时陕军将领胡登僧、杨虎城及老同盟会员惠又光等,建立真诚的合作。他脱离求学生活后,即执教于关中、陕北各中等学校,向广大青年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同时,仍对驱逐刘镇华、吴新田运动奋斗不懈。他在传播马列主义思想时,是将中国的朴素唯物论哲学思想的传统、中国近百年历史和马列主义改造世界的基本原理,及中国工人“二·七”流血的史实与意义,相互结合,不是单纯的背诵教条,且积极在学校中建立党、团组织。1925年,在李子洲的主持下,成立了榆中党支部、榆林女子师范学校党小组。“五卅”惨案发生后,李子洲立即组织绥师学生上街游行,组织讲演队分赴各县进行宣传,声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罪行。在他和党组织的领导下,绥师学生运动发展很快,到1926年冬,全校的400名学生,80%以上都加入了党团组织,成为陕北革命的策源地和活动中心。

他与杨虎城相识较早,交往甚密,其间多次向杨虎城宣传革命道理,希望他做新时代的革命军人。1925年春,杨虎城率部由榆林南下,途经绥德时,李子洲宴请了杨虎城,并就形势的发展和军事问题进行了交谈。还请杨虎城给全校师生作报告。当杨虎城在耀县创办三民军官学校时,李子洲动员了一批党团员和学生前往学习军事。不久,又选派了刘志丹等去黄埔军校学习,并在经济上给予资助。

大革命初期,他本着我党国共合作的方针,本着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的精神,在西北积极参加和创立国民党陕北特别党部和陕西省党部的工作,使因受北洋军阀的镇压而涣散了10余年的同盟会和国民党,增加了新的血液,使三民主义得到了新的生命。大革命时他在中国共产党的陕甘区党内担任组织部长,党外又担任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委员及中山学院院长等职。对当时推翻北洋余孽的统治,发动广大群众革命运动和培养青年干部,颇多贡献。

大革命失败后,他是陕西党组织反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1927年秋至1928年间的“清涧起义”、“三原暴动”、“渭华暴动”、“旬邑暴动”中,他都曾直接或间接参加其指导活动。1929年1月底,陕西团省委书记马云藩被捕叛变,向敌人供出了李子洲和省委其他领导人,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3月2日深夜,李子洲和党、团省委的其他负责人刘继曾、徐梦同、李大章、刘映胜等先后被捕,被关进西安市西华门敌军事裁判处看守所。李子洲同志被捕后,敌人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进行逼供,但李子洲同志立场坚定、英勇不屈、大义凛然,使敌人一无所获。

在狱中,由于牢房阴暗潮湿,条件极为恶劣,入狱前李子洲就已积劳成疾,此时胃病更加严重,随后又患伤寒,继而转发肺病,身体愈发消瘦。在狱外友好人士的帮助下,他曾给家中的妹妹登岳写信表示:“我不怕死,我一个人牺牲了,还有更多的人活着,将来的社会是光明的,不要为我伤心掉泪”。1929年6月18日,李子洲同志不幸病逝狱中,时年37岁。

为了缅怀先烈、纪念李子洲同志,1941年5月,中共绥德地委在李子洲的家乡——绥德县城建立了纪念碑。1942年8月30日,“子洲图书馆”在绥德正式举行命名典礼。毛泽东、朱德为子洲图书馆题字。安文钦副议长,曹力如副专员等50多人出席典礼仪式,曹力如讲话指出:子洲同志不仅是陕北共产党人的创始人,而且是陕北文化导师。

绥德分区人民为纪念李子洲同志,呈请边区政府将绥西(亦名西川)办事处改设为县治并以“子洲”为县名。边区政府于1944年2月7日照准绥德分区人民的要求,正式改绥西为子洲县。李子洲同志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人们将永远怀念他。

(作者:延安革命纪念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