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延安博苑(第一辑)
39604100000092

第92章 突出地方特色 发挥文物优势 搞好我馆基本陈列

赵芳珍 米世同

延安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0年7月,是建国后成立最早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建馆40多年来,在中央、省、市领导的关怀下,在省、市文物局的直接领导下,我馆以党中央在陕北13年为内容的基本陈列,先后经过七次较大规模的调整改造,陈列内容日益充实,陈列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经过1996年的陈列调整使延安馆的基本陈列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我馆基本陈列展出面积为3500平方米,展线长近400米,展出照片600张,文物700件,图表63份,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除基本陈列外,还有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和南泥湾五处革命旧址的原状陈列及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辅助陈列。为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发挥革命文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馆先后举办了十多次临时展览,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其中:

1984年至1993年举办的《延安精神展览》,历时10年,先后在北京、深圳、山东及陕西全省10个地市展出,观众愈100多万。特别是1989年在西安地区23所院校展出时,反响极为强烈。

1986年我馆与湖南、江西、贵州、四川、甘肃六省的博物馆、纪念馆联合举办了《红军长征六省文物资料联展》,先后在南昌、长沙、贵阳、成都、兰州、西安等地展出,观众达70多万。当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六省市的报纸都作了报道。

1989年在我馆举办了《陕甘宁边区货币和邮票展览》。刚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来延安视察工作,饶有兴趣地观看了这个展览。此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陕西省分行和延安市支行投资恢复开放了陕甘宁边区银行旧址,成立了陕甘宁边区银行纪念馆。我馆承担了该馆的陈列方案设计及展品制作,于1991年正式对外开放。

近年来,我们还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北京联合举办了《战时延安展览》,同红岩纪念馆在重庆举办了《中国革命之路》展览。1992年受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民政厅的委托,在延安举办了《延安革命文艺回顾展》和《陕西省双拥工作展览》。1993年还为延安电厂举办了厂史展览和科技成果展。1994年,为洛川会议纪念馆和山西石楼红军东征纪念馆,承担了全部陈列设计和展品制作。

我们在陈列工作方面的体会和做法有以下几点:

1突出地方馆的特点,不断完善陈列指导思想和陈列内容的框架结构

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1935年到1948年,在延安和陕北领导中国革命13年。因此,延安馆陈列的内容,只能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在延安13年的活动内容。但这13年也只是中国共产党史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因此,延安馆是一个地方性的革命纪念馆。由于延安在革命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这又决定了延安馆不是一般性的革命纪念馆。所以,延安馆的陈列工作向来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主管部门的重视,从陈列总指导思想到具体内容的框架结构,都是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的。我馆基本陈列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展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科学地、准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延安精神,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我馆陈列内容的框架结构,是采用历史的逻辑性和专题性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把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历史分为10个单元展出:一、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二、红军长征到陕北;三、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四、八载干戈仗延安;五、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六、窑洞大学育英才;七、自力更生奏凯歌;八、延安整风铸党魂;九、为和平民主而斗争;十、转战陕北,夺取胜利。这样的框架经构是经过多次调整充实后逐步得到完善的。1996年大调整时,为突出重点,强化主题,在原陈列框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只是对局部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强了展出效果。

2突出主线,把握好陈列内容中的几个关系

1973年周总理在我馆参观时说:“一个党史陈列,就是一部党史教课书。”他严肃地指出,要尊重历史,要实事求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在几次大的陈列调整中,逐步清除和纠正了极左思潮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党史陈列中的影响,突出党的领导,突出延安精神,突出地方特色三条主线,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领袖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例如在西安事变部分,为避免和西安事变纪念馆陈列内容的重复,我们陈列的侧重点是突出党中央在陕北如何实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而不是反映事变的全过程。又如抗日战争部分,我们在陈列中没有反映各个抗日根据地军民是如何进行八年抗战的内容,而是重点展现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在历史人物的处理上,我们注意到了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之间的平衡问题,既要充分展现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党内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又要避免突出个人。对康生、林彪、高岗等人,在陈列中我们不主动去宣传他们,但为尊重历史,我们也不人为地把他们从照片中抹掉。

3突破难点,主攻序幕厅的设计与制作

序幕厅是我馆基本陈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观众的第一感觉,而且它所展现的内涵是整个陈列的高度概括和总和。我馆的序幕厅由于最初建馆时设计上的不合理,多年来对它的设计改造都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成为陈列调整中的一大难点。1996年调整工作一开始,我们请有关专业人员对序幕厅的改造设计了四种方案,在省文物局的主持下,邀请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社会科学院、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单位的领导、学者和专家,先后两次进行论证和研讨,最后确定了设计方案,交由陕西省雕塑院和陕西省文博展览装潢公司施工和制作。

序幕厅经过调整改造后,观众反映是比较好的。正厅中间为长17.5米,高4.5米的巨幅玻璃钢浮雕,画面为宝塔、延河、延安古城及1935-1948字样。左右两侧分别为“红军长征到陕北”和“八路军出师抗日”两组直径约4米的不规则状古铜色浮雕。顶部经过吊顶装饰后镶嵌有13幅勋章图案,其构图是由八一勋章、独立勋章和解放勋章的各一部分组合而成。它和正厅中间的巨幅浮雕组织在一起,其含意是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北领导中国革命13年,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左右两侧浮雕的含意,表明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即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预备会上讲的,西北革命根据地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正面浮雕以土黄色为基调,给人以陕北黄土高原浑厚的感觉。两侧墙面为灰色大理石绿色长青树和灯光,从而使序厅形成一个完整的陈列布局,给人一种气势恢弘、庄严、凝重的历史感。

4搞好文物组合,充分发挥文物的感染力

一般说来,一个博物馆、纪念馆的地位在于馆藏文物的多少和文物价值的大小。同样,一个好的陈列也在于它展出文物的质和量。因此,陈列展出时不仅对文物要进行精选,而且要进行精心的组合,切忌自然堆砌,力求达到文物的真实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以增强文物的感染力。

我馆现展出的700多件文物,就是从3万多件馆藏文物中精选出来的,数量比原展少了200多件,但实物多了,精品多了,减少的多是纸质文献类文物。在文物展出形式上,一改过去的单展柜为壁龛式展柜,和整个展墙联成一体。展墙设计成一个通长的历史丰碑,基座采用喷沙工艺,达到仿陕北沙石石砌的效果,象征革命基石。中线文物展柜也设计成陕北窑洞的形式,以体现陕北地方特色。在文物组合上,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文物进行艺术加工,则能收到比文物本身更深刻的意境效果。例如抗战部分的“小米加步枪”一组文物,它是抗战时期八路军装备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两件文物,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形象地、艺术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侵略者飞机加大炮的英勇斗争的历史。在大生产运动部分,把50多件文物组合在一个长7米、高3米的异形展柜内,并配以边区军民开荒、纺线的大幅照片,从而体现当年延安轰轰烈烈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场面,使观众受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教育。

5适当运用旧址复原和模拟景观等辅助陈列手段,增强陈列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旧址复原、模拟景观、布景箱、雕塑、绘画、模型等辅助展品,是提高陈列的观赏性和艺术性的重要手段。在革命史陈列中,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通过场景复原的形式来表现,比用历史照片或实物更能收到好的陈列效果。在1996年陈列调整中增加的几个场景,观众一致反映是比较成功的。

在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部分,为突出表现刘志丹、谢子长,设计了“战友情谊”一组模拟景观。景观是以谢子长养伤期间,刘志丹于1935年1月前往子长县灯盏湾看望谢子长的情节为题材,表现了刘、谢生前亲密无间的战友情谊。

延安时期,党中央曾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在以前历次陈列中,这些会议都是通过会议屏的形式表现的。1996年调整时,为了改变千篇一律和雷同化的陈列模式,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展示这些重要会议。对于1935年12月召开的瓦窑堡政治局会议,我们局部复原了张闻天在瓦窑堡住过的窑洞。在文字说明中,既注明是会议旧址,又写明是张闻天的旧居,这就很自然的表明了张闻天当时在党内的重要地位,从而解决了过去陈列中对张闻天宣传不够的问题。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是以历史照片为主,洛川会议、小河会议是采用图表形式陈列的,米脂杨家沟会议又是以旧址照片和旧址模型组合陈列,惟有六届七中全会仍是沿用会议屏的形式。

在转战陕北部分,原方案设计了一个大型场景,表现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情景。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专家们的意见,把彩绘形式表现领袖人物,改为单色架上雕塑,并配以巨幅陕北黄土高原的油画为背景,从而提高了场景的艺术档次。这也是在全国博物馆陈列中,为场景设计探索出的一条新路子。

6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科技手段,丰富陈列内容,增强陈列效果,体现时代特点

现代化的陈列,必须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才能体现时代特点。随着时代的前进,在陈列中尽可能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科技手段,以丰富陈列内容,增强陈列效果。我馆原陈列的党中央在延安13年活动路线图和转战陕北沙盘模型都是60年代制作的,其中灯光线路是用机械滚筒方式传动,不仅噪音大而且线路经常发生故障。这次调整时,我们采用光电管和集成电路对路线图和沙盘模型进行了改造,不仅大大减少了噪音,而且提高了线路的光亮度。

大型电子屏幕多是在商场、广场做广告用,这次调整时我们在陈列空间装置了一个约6平方米的电子屏幕,播放有关延安时期的历史资料片和一些重要团体在延安参观活动的录像,从而丰富了陈列内容,提高了观众的兴趣。一次能容纳15人的听音台,是运用现代程控通讯手段,观众只须按一下预先输入的号码,就可听到当年延安流行的陕北民歌和陕北说书等文艺节目。在序幕厅和干部学校部分,摆放了两台电子触摸屏,它是采用奔腾133多媒体电脑系统,输入了延安各参观景点和延安干部学校的有关资料,以供观众自由查寻。特别是这次在展厅内安装了语音声控系统,10个讲解员可以在展厅不同地方讲解,音量控制在一定区域内,互不干扰。这在全国博物馆还是首次使用。

总之,多年来,我们在陈列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一些兄弟馆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陈列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要下大工夫,只有这样,才能为繁荣我国博物馆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延安革命纪念馆副研究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