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延安博苑(第一辑)
39604100000096

第96章 文物安全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任务

孙麦才

文物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在生产、生活和斗争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遗物或遗迹,是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特殊物品。文物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瑰宝,丢失、损坏就永远无法弥补。因此,文物安全尤为重要。作为国家文物收藏部门,博物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文物安全。

一、文物是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文物安全必须当头

文物收藏,促使了博物馆的发展。从奴隶社会时期开始,我们的祖先就知道要重视和珍藏文物。在河南安阳殷墟曾发现殷人保藏典册的府库。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文物自身所存在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公众渴望能通过文物直观地领略先民惊人的文化创造,对当时政治、经济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就需要有能够为大众传播的媒体。于是1905年中国人张謇创办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诞生了。

文物是博物馆存在的基础,博物馆的藏品是博物馆活动的物质基础。博物馆的职能主要有收藏、研究、陈列、教育等几个方面,每一职能彼此联系,相辅相成。博物馆收藏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集、征集;一是保存、养护。收藏品是博物馆所依赖的物质条件,工作的基础。博物馆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对博物馆的藏品进行科学研究,以揭示其科学、历史、艺术价值,从而对藏品进行科学的整理和保管,达到利用藏品进行社会教育的目的。因此,离开了馆藏文物,博物馆其他功能的发挥就无从谈起。

二、文物是特殊的资源和财富,防火防盗必置第一位

所谓资源,是指资财的来源。所谓财富,是指一个社会所拥有的物资资料。文物被看做是国家十分重要的特殊资源和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随着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而逐步被认识的。犯罪分子更是看中了文物这种能够获得高额利润的特殊商品,把手伸向了文物。据统计,1998年全国发生文物被盗51起,丢失文物223件,发生火灾7起。这些案件和事故同往年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石刻、造像、寺庙文物被盗突出;盗窃文物面积大,级别高;暴力作案,抢劫文物案件大幅度上升;盗窃分子大多为团伙作案,并形成了盗、运、销一条龙,使用现代化交通、通讯设备,作案后迅速销赃;异地流窜作案较为普遍。这些都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文物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和博物馆务必高度重视文物安全工作,要吸取兄弟单位文物失盗及火灾事故教训,牢记江泽民同志“防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的指示,时刻绷紧文物安全这根弦。

三、文物是不可多得不能再生的文化遗产,责任重于泰山

文物是前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创造、制作和生产的文化产物,它的珍贵就在于它的不可再生。世界上最早对文物进行系统保护的法国人认为:人类可以飞出地球,但再造不了历史遗产。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一些再好的复制物品都不是某特定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生产水平、审美意识、经济发展程度、文化进化水准的实物见证。因此破坏一件,就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一件,被盗一个我们就很难再拥有它。国家把这么贵重的财产交给博物馆来保管,如果我们的博物馆没有保护管理好,失火或者被盗,就会给国家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将无法面对全体国民。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责任重于泰山”。各级领导要把文物安全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当成大事来抓,提高警惕,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下大力气解决文物安全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解决保卫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低的问题,解决制度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确保馆藏文物安全,万无一失。

(作者:延安革命纪念馆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