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降伏其心(上册)
39678800000028

第28章 谈谈说是道非

今天就“是、非”二字来谈一谈,站在学佛的角度来看一看什么是“是”,什么是“非”。

按人们通常的理解,对的就是“是”,错的就是“非”。但学佛的人应该是不讲是非、不论是非、不记对错、善恶不分、好歹不分的人。如此说来,与学佛的人交往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你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就是一个是非不分、好歹不分的人。如果你经常分别是非,你就不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

那么,学佛的人要分别什么呢?什么也不分别,只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也就是内心的动机。即使你讲话讲得对,只要动机不纯,也是错的。反之,即使你讲话讲错了,但动机对,站在学佛的角度看,也是对的。

作为一个学佛的人,是否要捍卫真理?如果有人污蔑你的信仰,你应该如何面对?如果对方不懂佛教,反对你学佛,你该怎么办?你说:“我能说服他。”实际上一个不信佛的人,你越想说服他,他越不信。佛说:“我四十九年住世,不曾说过一字,度过一个众生。你们之所以被度,是你们自己发心了。如果你们不发心,我也度不了你们。不是我度你们,而是你们自己度自己。”

一个人真正发心学佛,就会身体力行。就如同一个学习主动的学生一样,根本不需要老师督促。如果不愿意学习,就是老师守在身边也没有用。所以佛说一个人发菩提心,自然会“体解大道”——身体力行。

佛一生之中从未说过他人是非、对错,只教大家认识真理,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认识整个宇宙。而现在学佛的人都喜欢批驳他人,评论他人是非、对错。比如有人来到万行面前问万行:释迦佛说的某句话是对还是错?然后拿着万行说的去跟人说:某某说释迦佛的某句话是错的(或者是对的)。所以如果万行聪明,只会说正法(真理),也就是正知正见,你自然会明白什么是邪知邪见。

希望在座的以后出去讲法,要讲正知正见,树立起正法的法幢。如果不讲正知正见,只是一味地批驳他人是邪知邪见,人家不会被你说服。就像邪知邪见者来到我们面前,我们只要告诉他做人的道理,他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做。如果教化不了他,我们应该生惭愧心,是自己没有德行,感化不了他。

如果一个学佛的人把是非分得太清,即便他是在传播真理,维护真理,他的心态也是不健康的。社会上有许多人巧舌如簧,特别善辩。说是维护真理,实际上是争强好胜,表现自己。即便他说的是“正知正见”,出发点已经错了。大学生怎么会和小学生辩论呢?只有小学生会和大学生辩论。小学生一开口,大学生便知他是小学生。小学生一开口,就会说大学生不对。

如果你说:不和他辩论不就行了呗。但内心会说:他对佛法的认识不对,邪知邪见,不如我等等。只要有了其中一个念头,你已经“非”了。太执著“是”的人,本身已经走向另一个极端——“非”。你执著“是”,无非是要证明自己是对的,自己比对方强。

是与非,光说是,不说非,也是执著;光说是,是也变成非;光说这个是,无非是为了体现那个非。古人讲:“是非止于智者。”是非传到智者的耳里就消失了,不会再蔓延。

我曾经和一个法师辩论,我说:“一个学佛的人是一个好歹不分、香臭不分的人。”他说:“既然如此,别人对你好与坏有什么区别呢?”我说:“对我好,对我坏,那是别人的事。我不会因为他对我好或者坏,也对他好或者坏”。

比如你们认为万行好或者坏,这是你们的权利。你们来到万行面前,有的是来出家的,有的是来求法的,有的是为闭关而来的,有的是来看万行到底有多大能耐的……这是你们的权利。但是万行只有一个心态,只能按一个标准对待你们,就是一视同仁,把你们引上学佛的道路。这样你们其他的心态和目的就会自动消失。这里是道场,来这里就是学佛的,只允许有一个念头——学佛。即使做不到“是非不分,好歹不分”,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同时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

是与非永远并存。以一个超越者的心态去看待事物,所出现、所存在的,都应该出现、应该存在。宇宙对任何事物都不会说应该不应该出现、应该不应该存在。而我们人则会根据自己的感觉、需求和喜好去分别。比如当你不会使用一样东西时,你会说它无用;当你会使用时,又说它有用。又比如眼前的石灰石,不学医的不知道它的用途,学医的就知道它有降血压的功效。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甚至看不见的,都有用。当我们从正面无法认识时,只能从反面去认识。为什么世间上会有“报应”?因为一个人只有受报了才会悔恨,才会反省。就如同一个人被打倒后,爬起来还不服气,只有连续被打倒几次,才会服气一样。

好多人没有体验过出家人的生活,只看到表面上的清闲自在,不像社会上的人上班那么严格准时。当他到寺庙来体验生活,尤其是出了家之后,才发现比社会上的人还难做。因为社会上的人只需管好“身”和“口”,而出家人还要管好“意”。既要管好有形的,还要管好无形的。实际上有形的也是受无形的主宰。就像大家坐在这里来回地换腿,那是因为心静不下来。如果降伏了心,身体自然会静下来。这就是有形的受无形的主宰。

学佛人有些观念,社会上的人是很难接受的,就像刚才讲的,一个真正学佛的人是好歹不分,香臭不分的。试想,你对一个学佛的人很好,而他对你却和对他坏的人一样看待,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万行的好多弟子都说万行是“好歹不分,香臭不分”。实际上万行还没有真正达到这个境界,但一直尽力做到“好歹不分”。无论你给不给我钱,供不供养我,对我态度如何,我都同等对待。不会因为你给万行磕几个头,送个红包,万行就对你另眼相待。看不清自己的起心动念,就会被境所转。

一个学佛的人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来到这个道场,来到这个师父身边,是为何而来?如果在这里住上一年两年后,心态变了,动机变了,你是否能觉察到?比如你原本是为修道而来,后来觉得这里有利可图,或者有权可使,你是否能觉察到自己心态的转变?

要修道,心要死。心不死,不会成道。一个人无论是学佛还是从事其他任何行业,如果能十年心不变,也就是十年保持一个理想、一个心态,也即一念十年,十年一念,必然会有大成就。即便你是想争权夺利,十年也会有“大成就”。可是有几个人能十年一念,一念十年呢?十年一念确实不容易做到,但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十年一个理想。我是十年一个目标。比如闭关,前后用了十年;现在建闭关中心,也打算搞十年;以后再干别的,也会给自己定一个时间目标。

佛教有个词叫“慢心”,指的就是人的傲慢心。佛学把“慢心”分析得非常深入、透彻。比如与人当面争论是属于粗糙的慢心。但是,即便表面上不争论,如果心里想:他年龄小,刚学佛,懂得不多,没有必要跟他争论。这也是慢心的表现,只是比前者微细一些。

何谓谦恭心?“谦”是谦虚,“恭”是恭敬。一个学佛的人遇事只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在别人身上挑毛病。如果我们的智慧高,德行深,即便别人有不同的思想、心态,来到我们面前,也会被我们溶化,变成我们的“化身”。就像当年佛的弟子们来到佛面前,都被佛同化,变成了佛的化身一样。在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了佛的形象。

上等人抓心,中等人抓人,下等人抓事,末等人抓物。大家可以根据这个说法,看看自己是属于哪个等级。我最近才知道×××是教《心理学》的。《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剖析人的内心世界的。如果你不了解大家的心理活动,说明你这个心理老师的功夫还不到家。

一个学佛的人要明白,世间上的事物,只要有人说好,必然有人说坏,有人认可,也必然有人不认可。佛教徒都认为释迦佛是真理的代表,可是当今世界60亿人口,又有多少人相信佛呢?就像基督徒都相信耶稣,而非基督徒都不信一样。如果在座的把《圣经》读一遍,也会相信耶稣。因为他也是个大开悟的圣人,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传播真理。

学佛的人都在学悉达多的思想,为什么没有形成自己的佛学思想呢?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大家必须在自己的见地上痛下功夫。我经常跟身边的道友说要会讲法。因为不会讲,就没有自己的佛学见地。

从古至今,讲经说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照本宣科,讲悉达多的思想,而不是自己内在的“心经”;另一种是讲自己内在的心经。为什么你学佛没有自己的思想呢?说明你还没有上道,没有与道沟通。就像你们之所以讲不出翁源县的地形、山水,是因为没有到实地看过,只能听别人说,自己跟着鹦鹉学舌。如果大家真的身体力行——体解大道,一定会有自己的佛学思想。

为什么好多出家人、居士学佛多年,却讲不出来?实际上他只是“信佛”,根本不是“学佛”。他相信有佛、有天堂、有地狱,但自己从来没见到过,所以讲不出来。偶尔讲出来的也只是知识,而非经验。你们以后听法师讲法,要看他讲的是佛经,还是自己的心经。

过去禅堂里出来的法师,都是讲自己内在的心经,而不是讲悉达多的经书。自古以来,讲“开示”要比讲佛经难得多。讲“开示”讲的是自己的佛学思想,而讲佛经则是讲悉达多的佛学思想。讲“经”讲得好,讲“开示”未必讲得好。

实际上讲佛经也分三个层次:一个是依文解义,一个是心领神会,还有一个是亲履本地风光。一个知识、文化水平高的人,拿起佛经就会讲——依文解义。稍有领会就是“心领神会”。亲自走进去,再走出来才是“亲履本地风光”。

科班出身的学生通常都是“照本宣科”。再高一点就是“心领神会”。现在好多出家人都是从佛学院出来的,讲经多是照本宣科,依文解义,连心领神会都达不到。如果是从禅堂里出来的,还能看到一点“心领神会”的影子。

当一个人真的能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后,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和转变。学佛入不了道,就是因为没有产生质变。很多人总以为量多了,就能达到质的变化。事实并非如此,“量”达到了,“质”未必会变。比如好多学佛的人天天诵经,有的把某部经典诵了上万遍,还是不明白;有的甚至把《华严经》都背会了,《华严经》里的境界却一点都没有出现。因为缺乏实践。而且时间久了,在不知不觉中还产生了慢心。因为周围的人都不诵经,而自己天天诵。

微细的慢心自己是觉察不到的。什么时候才能觉察到呢?只有到了六地、七地的菩萨,才能觉察到自己微细的慢心。佛教中有个故事:一个比丘路过荷花塘时,不由自主地说道:“好香的荷花!”这时河神出现了,批评他不应分别香臭。比丘赶快向河神忏悔。

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应该明白,只要分别香与臭、对与错、是与非等,都是有傲慢心。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就应该是一个“好歹不分”的人。社会上不学佛的人则另当别论。所以作为学佛的人,我们必须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

你内心树立了一个“佛”的形象,必然会有一个“魔”存在。如果你内心没有“佛”,也就没有“魔”。所谓“成佛”,就是放下自己的分别、执著。有时我发现自己对饮食和房间的摆设特别执著,这可能是累世的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