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说在修证上达到百尺竿头之后,更进一步是回到人间行愿。请问要行愿到什么时候,才能达到佛的境界?
师:行愿无止境。把三身四智行出来就是佛的境界,就达到了佛的等级。佛的行愿是无止境的。所谓“众生度尽方成佛”,佛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成佛了。如果一定要说佛的境界,那么行愿度众生就是佛所享受的境界。
问:到佛的境界已经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在佛的眼里怎么还会有众生呢?众生究竟需不需要度?
师:在佛的境界里的确已经没有四相了。佛的境界是从佛坛上下来与众生为伍。当他下来的时候就有四相有众生了。为什么佛要从佛坛上下来,不坐在佛坛上享受他的三摩地呢?这就是佛的境界!我们说人的一生,酸甜苦辣什么都要去尝试。佛的一生也一样,除了享受佛的境界以外,人的工作、人的生活他也要去做,去经历,去体验,否则这个佛的境界和果位是不圆满的。佛获得三身四智是因为他达到了佛的境界,但只有回到众生当中行愿,他的三身四智才会圆满。
问:老师看到学生做题时很辛苦,是帮他一下呢,还是让他自己度过这一关?从实质上来说,这样的帮并不是真正的帮,甚至可能害了他。佛对众生是否也如此?
师:我经常说一句话:有求必应的佛不是真正的佛,有问必答的明师不是合格的明师。有些问题必须由众生自己去解答,去解决。众生必须自己度自己,不是佛去度他。否则佛就不是真正的佛,就不是真正的慈悲。就像很多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长大以后对所拥有的一切,无论是物质还是情感,都不懂得珍惜,更不懂得感恩。因为这些都不是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得来的,得到太容易就不会珍惜。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贪欲和嗔恨之心会比较重,他求十次,如果有一次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抱怨,甚至嗔恨。不知恩,又如何感恩呢?
圣人绝对不会让你有求必应。就像上次WA说的明师那样:你痛苦的时候,他会让你更痛苦;你快乐的时候,他会让你更快乐。为什么明师要这样做呢?按常理讲,你已经快乐了,为什么还要让你更快乐呢?你已经很痛苦了,为什么还要让你更痛苦呢?快乐到极致就超越了快乐,痛苦到极致就超越了痛苦。我们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为了超越。没有超越的,体验了,了知了,就超越了。
问:您在书中讲到,圣人也有贪嗔痴,只不过前念迷,后念觉,不会被贪嗔痴的念头所转。贪嗔痴不也是习气吗?难道到了圣人的境界,还会有这些习气吗?
师:圣人所谓的“贪”,是一种无我的贪。
问:您在书中讲到,开悟的圣人做任何事都合乎道。如果一个圣人抄刀去杀人放火,奸淫掳掠,难道他的这种行为也符合道吗?
师:一个成就的圣人不会做这种事,除非是为了度化一些特殊的众生。就像观音菩萨有三十二化身一样,众生需要以什么因缘得度,他就用什么方式去度他。但只有达到菩萨的境界才可以这么做。密教讲必须八地以上的菩萨,才能按众生需要的方式去度众生。默罕默德度众生的方式是一手拿着《古兰经》,一手拿着宝剑,给你真理你不要,就杀了你。
佛教是以人的起心动念来判定因果。其他宗教也是以起心动念和动机来判定是非对错。社会上是以人的行为造作来判定是非对错。佛教讲身口意三业,对宗教而言最关键的是意业,用意念诅咒人杀人,比杀人的身体还厉害,所造的业更重。
问:对于我们没有了悟的众生来讲,如果遇到一位上师用一种非常不符合人文道德的方式度化众生,这时候我们如何判断他这样做是如法,还是不如法呢?如何知道他是一个八地以上的菩萨,还是一个邪魔外道?
师:一个明师是否达到八地,众生无法鉴别和判断。但是佛教告诉我们一句话:“是法住法位,不乱世间相。”如果他的所作所为完全违背了世间的规则,也就是说破坏了世间的道,那么,即便他证得了三身四智,也是邪魔外道。
问:现在社会上对某些寺院商业化的现象有很多评论。以某某寺为例,这种侧重商业的做法,给当地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这样做是否值得?
师:值得赞誉,值得推崇,这也是一种济世救人的方式。某某寺是一个团体,住着几百号人,抓经济的只有一个,其余的都抓修行。我们东华寺现在几十个人都抓修行,就缺一个人抓经济,一个人抓文化,一个人抓外交。既然这个寺庙有这个优势,为什么不派一两个人去发挥这个优势呢?并不是整个寺庙几百号人都抓商业去了。一个团体需要各种人才,各方面都要得到发展,应该让大家的才能得到发挥。况且,一个团体在一个地方必须发挥自己的价值,得到地方的认可。我一贯主张自己要扮演一个创造者、施予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索取者、消费者的角色。既然他本身有这样的优势和特长,为什么不去发挥呢?
问:某某寺这样做,会不会给普通的信众造成很大的困惑呢?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做法对佛法是真正有贡献,还是有损害呢?
师:这种做法只会给无智的人造成不好的印象。我们要度的是高素质的人,不是那些愚昧无知的人。愚昧无知的人是“以相论相”。有智慧的人是“见相超相”——这是佛菩萨的境界!以相论相,佛和众生永远一样!
问:禅宗参话头的殊胜之处在哪里?比如“如何是佛祖西来意”这个话头如何去参?
师:参话头是四禅八定修完以后的用功方法。四禅八定修完,达到了一心不乱,才有资格参话头。什么叫参话头?首先这颗心要能专注在一个话头上,也就是要能一心不乱地定在一个问题上,才能参话头。如果心散乱,不能专注在一个问题上,又如何参这个问题呢?如此说来,现在参话头的,不管出家在家,都是自欺欺人,都不懂什么叫参话头。话头就是问题。这个问题不能让你茶不思,饭不进,睡不着,把你堵得难受,二六时中不能把这个疑惑放在心中,你又如何参呢?
你们心中是否一直提着某个问题?你一天提了多少问题,又放下了多少问题?如果你真的能十年如一日地提着一个问题,怎么可能不成就呢?现在众生的话头太多了,一天换几十个,哪一个话头也没有提上十分钟。过去的祖师之所以成就,就是因为他们十年二十年只抓住一个话头放在心里,提在心里,行住坐卧都在思考,渴望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开悟了。
问:您书上有一个“悟后起修”的概念。禅宗也有很多这样的公案,比如说一位师父在锄地的时候,把锄头往后一扔,打在了青青翠竹上,“砰”地一声他就开悟了。那么,他悟的是什么?他悟了以后是不是就起修?他修的又是什么?应该怎么修?
师:他悟到的是本来面目的真相,但他并没有见到本来面目的真相。悟后起修是见到了本来面目的真相。所谓的“悟后起修”是真正的修行开始了。他修的是什么?应该怎么修?我曾经讲过:悟道、见道和证道之间是有区别的,在此之前,还是处于有为法阶段。举例来说,在没有见道以前,你听说有一本《龙树六论》在东华山,于是你深信不疑地认定《龙树六论》就在东华山,这是悟道。经过你多年的努力和苦苦寻觅,终于来到了东华寺,见到了《龙树六论》,这就叫做见道了。但你还没有掌握《龙树六论》的核心思想。有一天你深刻地理解和吸收了《龙树六论》的思想精髓,和它融为一体,这时候《龙树六论》就是你,你就是《龙树六论》,这时候你就证道了,你才有资格出去弘道,弘扬佛法。
现在有很多佛学研究者只是悟道了,并没有见道,更没有证道,没有与道融为一体,他们所谓的弘扬佛法,弘扬的只是一些个人的知见和理论。
问:您宣扬的一个很重要观点:在家人在红尘中修,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行方式。做事一心不乱就是一种禅定境界。但是,在家人用这种修法是否能达到究竟?比如您讲本来面目出去以后才是真正修道的开始,在家人通过做事来修炼,又如何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师:在家人如果真的想了生死,悟道成佛,在某个阶段必须把自己封闭起来修炼。我们出家人所谓的“职业修行”,也并不是整个修行过程都是封闭式的。我们虽然闭关,但只是在修行的某个阶段。如果修行要一百步才圆满的话,闭关只是其中一步,还有九十九步不需要用闭关的方式来完成。所以出家人修行,有九十九步同在家人一样,在工作中修行,在修行中工作,在日常生活和做事中修行。出家人在寺庙里每天也有很多事务要处理,只是出家人的生活和面对的事务比在家人单纯一些。
问:《楞严经》上有一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不除,要想了悟,如同煮沙成饭,永远都不可能。在家居士也有修到彻悟境界的,维摩诘居士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修行未必一定要禁欲,但要节欲,这个度应该如何把握呢?
师:这个问题密宗讲得很清楚,当一个人在气入中脉、开顶的阶段,不仅要节欲,还要禁欲。当中脉打通,梵穴轮打开,本来面目冲出去以后,禁不禁欲就不是很重要了。但是,一个在家修行人一生都要节欲。我们出家人从出家的那一天开始就必须禁欲,必须把凡夫的根彻底降伏和转化。如果这个根没有降伏和转化,身上的俗气永远脱不掉。我们说某某人很脱俗,那是因为他不仅生理上的欲望超越了,心理上的欲望也超越了。但这种超越必须建立在果位的基础上。果位分生理的果位和心理的果位。
为什么有些人见到异性眼睛会放光,身体的细胞会颤动(自己都不知道),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摆放呢?那不是他想这样,而是因为我们是欲界的众生,我们本身就是两性欲望和合的产物和复制品,也就是说我们骨子里面就充满了欲望,没有经过修炼怎么可能超越呢?绝无可能!
但是,我们的灵魂(佛教从不讲灵魂),或者说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的自性,不是两性和合产生的,她来自三界之外,进入我们这个两性和合产生的身体里面。为什么她要进入这个身体呢?她要发挥她的作用,就必须借助身体这个工具。我们的身体就是本来面目的载体。这个载体是由各种因素和合而成的,就像一部机器是由很多零部件组成的一样。如果其中一个零部件坏了,这部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行了。如果这个载体坏到实在无法修理,就只有报废了,本来面目再跳进另一个载体,继续完成她的使命。
当我们的中脉通了,梵穴轮打开了,最先进入我们身体的那个东西出去以后又再次回到身体里面,我们的身体才会彻底转化。在她没有出去之前,如果谁说他超越了身体的欲望,只能说他不懂。如果他懂了还这么说,那就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