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其心无住
39679300000065

第65章 忆六祖话东华(1)

师:欢迎大家来东华寺共度元旦佳节。在新年之际,大家能不忘礼佛,不忘修道,可喜可敬!在广东,提起南华寺几乎无人不知,提起东华寺知者很少。据《韶州府志》和《始新郡》记载:“先有东华,后有南华”,它们的创始者是同一人。公元502年梁武帝天监元年,印度高僧智药三藏来到这里创建了灵鹫寺,后到曲江创建了宝林寺,。后来宋朝皇帝赵匡胤将宝林寺改名为南华寺,并延续到现在。一百七十年后唐朝时期,六祖惠能来到这里,改灵鹫寺为东华寺。寺院曾经鼎盛一时,明清之后被毁。原寺的准确遗址已经无从考证。

汉地佛教基本上分为净宗、禅宗两大派系。禅宗主要是从韶关地区传播到天下。虽然达摩西来,成为中国禅宗鼻祖,但禅宗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传播,基本上是代代单传的局势,前五代祖师的得法弟子都屈指可数。当时达摩祖师手下的五个弟子,有的得其“肉”,有的得其“皮”,有的得其“毛”,唯有慧可得其“髓”而成为第二代祖师。直到第六代祖师惠能,禅宗才得以广泛弘扬,发扬光大。

众所皆知,把禅宗推向顶峰的是六祖惠能,而他讲的《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史上唯一一部被后人誉为经典的著作,其余都被称为“论”或“语录”。六祖目不识丁,他的语言直白易懂,佛经的白话文正是从六祖这里应运而生。在此之前所有经典的翻译和祖师论著,都是采用佛教风格的文言文形式,与中国传统的文言文还有所不同,非常严谨。六祖去世百年后,禅宗开始走向衰落,佛教也由此走向衰败。由于佛的意境大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语言太直白,与原意会有出入,过分迎合大众的口味,会致使佛法的品位下降而导致衰败,所以几乎无人能超越六祖,把如此深奥的义理用最浅显、最贴近生活的语言阐述出来。古人评判文章优劣的标准是,深入浅出为第一等文章,深入深出为第二等文章,浅入浅出为第三等文章。此标准时至今日仍放之四海而皆准。浅入浅出往往会扭曲意趣。深入深出一般人又听不懂。要深入浅出,准确无误,透彻地揭示真理,只有亲履本地风光,具备实证功夫。《坛经》就是一部典型的深入浅出的作品。六祖虽不识字,但他将自己亲履本地风光的见闻觉知、甚深义理,言简意赅却透彻地道出,由他的一位大弟子法海(当时的翰林学士)整理成文。师徒二人,一个是实相般若达到了顶峰,一个是文字般若达到了顶峰,二人合作,珠联璧合,诞生了这部空前绝后的举世圣典。古往今来的学佛者只要读到《六祖坛经》,无不叹为观止。

六祖从五祖处得衣钵后,在始新郡这一带(现在的始新县)隐藏了十五年。当地流传他有一段时间在这里的“三圣洞”隐居,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此洞有一奇特之处,在半年梅雨季节潮气极重的南方,洞内干燥而不潮湿。基于上述因缘,我们在恢复寺庙时,把东华寺定性为禅宗道场。

不知道在座信佛的比例占了多少,请举手看看。还蛮多!只信佛还不够,还要学佛。信佛与学佛有着本质的区别,信佛成不了佛,唯有学佛才能成佛。有位学友谈到学佛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方法。这种困扰是很多学佛人所面临的,大家都很虔诚,但都不知道如何下手。因为学佛有一套完整的修行体系,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所以当问一些出家人如何学佛时,一般都回答:“好好诵经,好好拜佛,好好念佛”。

按照严格的佛法修学次第,理论学习至少要三至五年,甚至十年。理论学习不到位,师父不会轻易让你修法。理论学习要超过实修的三倍,理论要三年,实证功夫一年就可以完成。现代人刚一信佛就渴望修法,了生脱死,即生成佛,忽略了最重要的“见地”。见地就相当于地图,对抵达目的地的路线要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开车上路才能直达目的地。过去的法师对求法者一般要十年左右才为他传法。前十年学习理论,培养见地,打基础,理清则路明。见地明确后,按所传的方法修行,入道就轻而易举了。学习理论的过程也是修行的过程,通达理路必须进入状态,心临其境。

学佛的人越来越年轻化,知识化,现代化,这是一个可喜的兆头。要想学佛,先在见地上下功夫。什么是见地?见地就是学佛的基础,主要是思想境界的升华。思想境界的升华靠的是什么呢?是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佛教文化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缘起性空;儒家文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之道;道家文化的清静无为,上善若水;还有其他诸子百家那些富有哲理与智慧的辩证的思想理念等。我们以此来完善我们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与人格,但最重要的还是在社会实践中对人事物的深刻感悟。学佛是在做人的基础上,达到了一定的思想高度才能学佛,才能开智慧,了生死。但这还不够,还要有一个实践佛法的过程,只有身心感受到佛法的真实不虚,体验到不可知的现象存在,身心由量变达到质变,才会加深对佛法的深信与力行,才能发起菩提心,勇猛精进地修行。这就是见地,这就是实践、体验、修学佛法的开始。

学佛是以佛为榜样。我们是人,人都没做好是学不了佛的。很多人学佛多年,但用佛的标准来衡量,根本还未入门,所做的一切实际上是在学做人。学佛是七分做人,三分学佛。七分做人的功夫圆满后再去学做佛,花三分功夫你便是佛。可是现代人都不愿意打这七分做人的基础,一上来就想学佛,所以无论学佛多少年,显露出来的还是人不像人,佛不像佛的样子!

学佛首先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就是以凡夫之心在学佛。凡夫心怎么可能与佛心相应呢?菩提心生起,凡夫心即转为佛心,用佛心学佛就能与佛相应。菩提心一旦生起,就应该伴随自己一生,越遇到挫折,菩提心越坚固,唯有如此,成佛才有希望。

至于我们内在修行的功夫有多高,谁也看不到,只能通过我们的为人处事、言行举止来判断。请问大家,我们的言行举止是不是内在修行功夫的显现?(众答:是。)答得好,这就叫正知正见!只有内在具备了某种力量,才会有与其相应的外在形式和表现。内在具备好的素质,外在才会流露出优雅、高贵的气质与风范,才会有高雅脱俗的品位,套用风水先生的一句话就是:“内有其气,外有其形。”就像我们的东华山脉,有的峰像狮子,有的山似大象。就是因为地气中有狮子、大象的形态,所以随着地壳运动,地气就以狮子、大象的形象鼓出而成形。学佛的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众生看不到佛,只能从我们这些佛弟子的身上去了解和感受佛。既然信佛学佛,为什么在我们身上看不到佛的影子?佛教里有个称谓——“法王子”,一旦发心学佛,都可以称为法王子——未来继承佛位,弘扬佛法的接班人。尽管大家现在还做不到,但方向、目标必须明确。

学佛的人有个弊病,认为发生在身边的事与自己无关,可以不闻不问。实际上只要发生在你身边,让你听到看到了就与你有关,你就要去面对和解决。学佛必须有责任心,这是最基本的前提。责任心不仅是对外面的人、事、物,还包括对自己的起心动念。确切地讲,就是要对自己的信仰和行为负责。对内在的每一个起心动念不仅要清楚,而且还要能把握,对外在的事情同样也要把握。学佛首先要开智慧,在智慧的基础上才能谈解脱。为人处事、接人待物是检验你定力深浅、智慧高低的试金石。

问:您06年开山建寺,到今天这个规模,一定经历了很多困难,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

师:困难太多太多了!我十八岁出家,读了四年佛学院,闭了七年关,然后开山建寺——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件事。开始什么都不懂,连看图纸都要请教专家,后来明白了一些。出家人本身比较孤僻,也不善言辞,所以不愿意与外界交往。而建寺需要办理手续,协调关系,筹集资金等等,这一系列的事情逼着我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期间的甜酸苦辣真是一言难尽!

建寺期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之中,有二百天我都是全身心扑在工地上。我始终认为建庙是我做的第一件事,只有全力以赴地投入,才能更好地经历和感受整个过程,并建造出理想的作品。至于期间遇到的困难,受的窝囊气和委屈,实在太多了!很多问题想不通,那是自身的问题。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章程和潜规则,不适应就会烦恼、痛苦、无奈,无论理解不理解,都要欣然接受,无论什么样的感受都要心存感恩。能亲力亲为地经历这段复杂的工程建设,我的能力和潜力都得到了超长的发挥,这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也是对我的心态、定力和智慧的一次检验。天天讲佛法,实际上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真正了知佛法和它的大智慧。这段人生经历完成了我由抽象思维转为具象思维的一次整合。总之,非常感恩!无论哪方面我都是受者,那些大德居士才是施者,没有理由不感恩!以后我会把建寺期间的感悟写出来。

有一位管理大师曾经说过,他多年研究管理模式,最后发现,宗教场所的管理模式和国家管理模式雷同。他说得很对,佛教的管理模式是悉达多太子制定的,太子生长于皇宫,是皇位的继承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悉达多出家组建的僧团,必然具有皇家的模式与色彩,也即是国家制定管理模式的影子。且看寺庙的组织架构:设立一个“住持”、四个“班首”、八个“执事”,共十三个“常委”,也就是十三个核心人物。官方称“方丈”为“住持”,寺院内部称方丈和尚,他就相当于企业的董事长。方丈下面设一个“监院”掌管实权,类似公司总经理。监院下面设八大部门,由八大执事主管行政工作。方丈下面的四个班首对上辅佐方丈,对下监督八大部门的执事。方丈有事先找四大班首商议,五人意见统一后知会下面的八大执事。方丈一届任期为三年,可连任三届,九年后通常要换届。四大班首则为终身制。八大执事于每年的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两次重新任命或换职。寺庙里的每个和尚都必须轮流担任八大执事,以此培养修行人的执行能力。当初释迦牟尼佛创建这种僧团的模式与体制,就是要让每个和尚都具备担任方丈的能力。现在看来,当过执事的和尚未必都能当方丈。因为现在人的素质、发心和奉献精神都不够。当方丈必须倾其所有,全然地付出与奉献。八大执事必须具备好事无缘,坏事一人承担的胸怀和担当。只有那些勇于奉献,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能担任执事。执事退位后就可以住禅堂。禅堂在过去是专门用来犒赏、奖励做出巨大贡献的执事,让他们退位后在禅堂里好好清修,享清福。对寺庙没做过贡献,没当过执事的僧人,是没有资格进禅堂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禅堂的性质已经改变。过去的祖师、大法师和开悟的人都在领导岗位上磨练多年,然后才去禅堂潜心修行。十年二十年后功德圆满了,才出来建寺安僧,讲经说法,教化一方。

寺庙一进门是天王殿,我们这里是哼哈二将殿,性质相同。天王殿里的四大天王相当于民间的门神,怒目圆睁,看似凶煞恶神,其实是告诫、震慑进入此门的人要摈弃一切世俗的杂思乱念,端身正意进入三宝地。出了天王殿,迎面是大雄宝殿,此处是礼佛,学习仪轨、敲打唱念的地方,佛教各种仪轨和寺务要在大殿里学三年。然后再到法堂去听经闻法,学习教理,研读经典,历时三年才可以出法堂。

在大殿完成了各种寺务的训练,在法堂确立了理论见地之后,再进入第四重殿——名利殿(也称财神殿)。此殿并不是让信徒在这里求名得名,求利得利,而是告诫学佛的人要看淡名利,放下名利,不被名利牵着走,做名利的主人。名利关过不了,会一直被卡在此殿修学直到过关。然后才能进入最后一重殿——自在堂,也即禅堂,也叫选佛场。自在堂是实修实证,孕育祖师,出人才的地方。有的人在自在堂一住便是十年二十年;有的人三年即大功告成,成佛作祖。在这个大浪淘沙、提炼、成长的过程中,只要身心的承受力差一点,都无法走出四重殿,步入选佛场。能够走完五重殿的,个个都是祖师!东华寺建寺的宗旨正是秉承祖师规定,严格按此程序来培养、造就新时代的弘法人才。准备兴建的名利殿因(为)资金不足而暂缓。

东华寺例外地盖了三个禅堂。第一个“养正堂”是为四众弟子打基础,培养正知正见的的地方。第二个“自在堂”是基本功打好之后深造的地方。“自在”寓意在此堂找到并获得自在。学佛只有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才不失学佛的价值和意义。学任何东西最终都是为了使自己受用,然后让他人受用。佛教始终倡导自利而后利他。如果还不能自利就直接利他,你的悲心和善心肯定不会持久。做生意如果不赚钱,难道你愿意赔钱?做生意就应该赚钱。至于赚到钱后干什么,那是后话。众生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一旦赚到钱,肯定会用来利益他人,为社会作贡献。人获得金钱与地位后,都会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只有让芸芸众生受益,他们才会认可你。成功以后就要为众生服务,实际上也是为自己培福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