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其心无住
39679300000079

第79章 修行的秘笈(2)

昨天晚上我讲到三十岁学知识,四十岁做事,五十岁论境界。换言之,三十岁你是个受者,四十岁你就是个施者了,就不应该坐在那里继续当受者,而应该去贡献自己的知识、能力、体力和智慧。五十岁就应该超越施与受成为圣人了。为什么我一再强调“修道先发心”呢?表面上你是给你的师父发心,给你的单位发心,给你的父母发心,实际上是成就你自己的功德。你想成就必须发心,必须先施予。你在一个单位是否重要,就看你是一个施者还是一个受者,由此你也能知道你在老板心目中的分量和位置。如果你是一个受者,不用问,在老板心目中你必定无足轻重,没有分量和位置。同样,你在父母和他人心目中是什么位置,重不重要,也是用这个方法去找答案。

快乐来自施予,不是索取。人的自信也是从施予中获得。自卑一定是源于受和索取。长期的受必然造就一个自卑的人,长期的施必定培养出一个自强自信的人。这个社会的规则是施一得十,尤其是为我们的信仰做事,为佛做事,那真是舍一得百,得千,得万!《华严经》上有一句话,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正等正觉。之所以有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因为有一帮愚昧的众生,有一帮长期做受者的众生,所以才成就了释迦牟尼佛的功德。如果我们都是施者,还要释迦牟尼佛干什么呢?释迦牟尼佛本身就是一个施者。正因为我们都是受者,才成就了佛的无上功德。过去的祖师之所以成为祖师,就是因为他们是施者。有的修行人之所以没有成就,就是因为始终做受者,不做施者。我们经常听说某某人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如果他是个受着,如何能为单位创造非凡的效益,如何能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又如何改变人类的历史?众生与佛本无二无别,只因长期做受者失去了自信,所以潜在的功能都沉睡了。如果你坚持不渝地做一个施者,你沉睡的智能就会苏醒。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修行人应该把自己的愿力变成具体的人生目标,一旦设定了人生目标,就要为自己的目标不断地付出,不断地施予。“六波罗蜜”第一就是“布施”,只有布施才能成就我们的福报,成就我们的功德,成就我们的智慧。一个真正的修行人绝对不会做一个受者,而是做一个施者。“施”在形式上只是一种行为,在这个行为的过程中心灵的感受和体悟才是最重要的,它是对我们心灵的洗涤与净化。施,表面上是付出,实际上是获得,而且获得的是最好的精神财富,这就是目标的作用,目标的作用让我们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小的目标,小的成就,小的价值;大的目标,大的成就,大的价值。在施的过程中,因为心灵的不断净化,我们的愿力就会逐渐变成一种坚定的信念,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永远都不会迷失。

所以如果你学会了施,你就不再需要任何形式的学佛,因为你的思想境界已经造就了你人格的完美,在施的过程中你已经成就了自己,成就了菩提,成就了佛果,你已经是菩萨,是佛了!总之,施者智,受者愚;施者得,受者失。

就像出家人做功课敲打唱念一样,越不上去打法器就越不会打,越紧张就越容易出错。敲打唱念是出家人的饭碗,也是接引众生的一个有效方法。你说你内在的功夫有多高,谁也看不见。谁知道万行的修行功夫有多高?出家人想一想,有几个人或者几个信徒是为了生死来到你的面前,是来学佛修道的?多数都是生活无聊,孤独寂寞,或者身体不好,或者心理有障碍……所以到佛门这个圈子里找些佛友,附庸风雅,或者强身健体,或者解决心理问题,甚至有的异想天开想成佛。难道不是这样吗?连人都不想做了,还想成佛!就像小学都没上就想读大学一样。如果你说给他看个相,算个命,他的兴趣比什么都大,哪里还想了生死,学佛修道?你们看,万行接待的信徒哪一个不是来问前程、命运、身体、家庭、婚姻的?哪有几个问如何了生死,怎样开智慧?就算有几个问这些,你说了他也做不到。树苗本身已经长畸形了,根本就不是成佛的坯子,又怎么可能成就?这一世只有好好修福报,来世继续闻佛法,继续修行才可能成就。

我们这一世之所以能投胎为人,闻到佛法,说明我们前世都修炼过。可是福报不够,这一世还要继续累积。如果你的追求不是为了了生死,培福报,开智慧,而是旁门左道,纵然这一世拥有了人身,闻到了佛法,也是枉然。不是给你一个方法你就能成就。你的内心从未宁静过,身心从未统一过,心灵的挣扎从未停息过,修什么法有用呢?上根器的人往这里一坐,说不想就不想,说不散乱就不散乱,一念当下即空,清醒灵明的觉知顷刻就挂在心头,即便在工作,甚至骂人打人,那份宁静和清醒也不会消失。中根器的人必须让他忙一件事,比如念佛、观想、持咒、数息,他才不会胡思乱想。而下根器的人,你给他什么方法都拴不住他的心,他仍然胡思乱想,不能专注在一个法上,让万念归一。

有时候我们愤怒,发火,失态,那是因为觉照丢失了。论福报,我们在座的个个都有。能闻到佛法,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五官、六根,说明我们先天的条件已经具足,只是我们没有把这个工具很好地利用起来,或者说我们根本没有很好地发挥这个工具的作用,虚度光阴,纵然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又怎么样?跟没有闻到佛法的人有什么区别?我们闻到了佛法反而助长了我执,藐视不学佛的人,藐视没有信仰的人,藐视不持斋的人,藐视不打坐的人。你吃斋,打坐,信佛就比人家不吃斋、不打坐、不信佛的人高明吗?高明在哪里?你世间法没有成就,出世间法也没有成就。人家不追求出世间法,世间法已经成就了。两头人家得了一头,你一头都没有得到!

一个人内在有多少工夫,在他的言行举止中,尤其是在走路、说话的时候体现得最清楚。你说话的声音是否有节奏,走路的步伐是否稳健、平衡?一个人的呼吸如果匀称有节奏,他说话的声音就匀称而有节奏。如果内在激动,说话的声音也会随之而变;内在烦躁,走路就东倒西歪,不是快就是慢,一反常态。一个人内在的“气”是瞒不了行家的,由它就可以看到你的内在。比如我们一旦想说假话,呼吸就会开始急促;遇到紧张情况,呼吸也会变得急促;兴奋的时候,声音就张扬;遭到打击的时候,声音就变得低落……“气”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如果再配合观察神韵,那就更准了。越往上看就越细,精确度就越高。我们这么年轻,智慧和体力都应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智慧不用,人就变得无知;体力不用,人就变得懒惰,身体就“生锈”。

进大殿第一件事是礼佛,出大殿的最后一件事也是礼佛。进殿不礼佛,站在那里干什么?“礼敬诸佛”不是一句空话,要融入我们的血液里,融入我们的每一个行动中。就像我们一日三餐,甚至吃水果、点心时都要先供佛一样,要形成一种本能。我手里拿到任何一样吃的东西,哪怕一杯水,我都是先想到供养我的上帝,只有供过上帝的东西,吃了才会滋养我们的灵魂,否则只是滋养我们的色身。和尚的上帝就是释迦牟尼。既然你有信仰,有教主,为什么你不供养你的教主?既然你有信仰的明师,为什么不供养你的明师?没有供养过的东西,吃了是没有加持力的。因为上面没有明师、教主的信息。当食物一端出来,一拿在手里,你就要想到供养你所信仰的上帝。你只要一想到他,这个水果和上帝的力量就沟通了,你再受用,真正得到加持的是你自己。要把供养形成本能,融入到每一个行动中,每一个念头里。有些老修行,无论好事坏事、高兴烦恼,他开口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已经形成了本能。这种人死后十有八九都会到极乐净土,因为他生前念念都是“阿弥陀佛”,临终时才有可能仍在念佛。很多人进了殿堂都没想到要礼佛,到了斋堂也没想到要供佛,更别说回到房间躺在床上了。在佛的环境里你都想不起佛,何况离开佛的环境?

每当磕头的时候,闭目合掌的时候,我都感到自己与拜垫,与大殿融为一体,把整个宇宙的力量都拉了过来,每个动作我都能感到佛的加持力。尽管它是一种幻觉,但幻觉也是一种力量,没有二禅的力量是起不了这个幻觉的。如果你出现这个幻觉就要恭喜你了,说明你有了二禅的功夫。你们在座的可以幻觉一下。如果你说这是错觉,你也不妨错觉一下。你心不专注,错觉也好,幻觉也罢,都不可能产生。

身体不好的人,可以利用早上的晨念锻炼自己的嗓子和中气,通过诵经吐故纳新,扩大自己的肺活量。诵经时要把小腹的气吐干净,然后再把气吸满,沉到丹田。肺活量大了,身体就健康,中气就足。

如果你对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不是从灵魂深处喜欢它,热爱它,而是不得已,不得不上殿,不得不磕头,不得不打坐,你一辈子都是个痛苦烦恼的人。晚上这支香不坐,我浑身都会难受,觉得不自在。腿一盘,身体就有精神了,头脑就清醒了。每天几支香对我来说是雷打不动的。吃完早饭回到房间我必坐到八点,不坐,整个上午都没精神。中午吃完饭哪怕在会客室接待客人,回到法堂也要坐一个小时。有时坐困了就躺半个小时,不困,坐一个小时就开始读书。晚上六点半这支香如果没有坐,九点以后就没办法读书了,读不下去,浑身都不自在,睡觉也不香,这就是身体打坐上瘾了。生理的神经是有记忆功能的,到了时间你不打坐,它就会提醒你,你会感到浑身疲劳。从不喜欢到喜欢,从喜欢到上瘾,这也是一个境界的提升过程。什么时候突破了这个瘾,就又上一个台阶了。

敲法器时要全神贯注,绝对不能打妄想,否则就容易敲错。敲法器的时候,人和木鱼、唱念及大众是融为一体的,所以敲一次法器比上十天半个月早晚课的功德还要大。不敲法器,你站在这里可以信口开河,心跟着妄念跑。所以古人说,放一次生不如吃一顿斋(吃斋就是放生),吃一顿斋不如念一堂经,念一堂经不如敲一堂法器,敲一堂法器不如静坐一支香。当然,这支香是在专注的情况下,如果坐在那里胡思乱想,两条腿动来动去就没有意义了,不过是练练腿子而已,从炼心的角度来讲就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很多问题要学会问自己,向外求不如向内求,每个人都是万能的,都能找到答案,向自己询问就等于把这个信息储存了起来。如果你凡事都开口向外求,你内在的功能无法苏醒。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任何困难,都要向内求。向内求,你内在的功能就会苏醒和显现。内在有佛,有天堂,有智慧,有安宁,有保障,有你所有问题的答案。

2011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