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善用其心
39679600000059

第59章 只有承受才能成长

2009年6月13日

问:西方灵修书上有一种说法,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这种说法跟我们佛家讲的因果法则似乎是矛盾的。对此,我们应该怎么理解?

师:你说的这个观点是其他宗教的观点,他们认为我们来到这个娑婆世界就如同演一场戏一样,彼此先商量好了你扮演什么角色,我扮演什么角色,大家都同意了,才一起下来表演。可是由于演得太认真,太投入了,结果忘了自己是在演戏,当碰到痛苦的时候,就失去了觉照,完全被痛苦所转;当演到喜悦的时候,又被喜悦所陶醉,没有带着觉照。当一个人丢掉觉照的时候,做世间上任何事情都没有办法把握。

欲界众生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但佛教不承认人类的游戏规则是这样,因为佛教讲的是超越三界以外的道理。佛教讲人所经历的一切皆是因缘和合的结果。这个因缘和合的结果是我们无始劫以来的心念造成的,并不是一切事先都已经商量好了,有一个万能的主宰在分工。

对于欲界的众生,确实有一个万能的神在主宰和分工。只有当一个人超越了无色界,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命运,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果没有突破欲界,真的有一个主宰的力量在驱使我们。所以佛教说,只有当一个人超越了三界,才不受五行的制约。

一个修行人必须熟读《楞严经》。如果《楞严经》没读过,就没有能力鉴别自己修行的层次,自己是否走入了误区,更没有能力鉴别对方传授的法门和修行理念是否正确,能够深入到哪一个层次。

前天晚上一个和尚到我房间说:“我到外面田里干活,回来后被邪风吹了,感觉自己像中了邪一样,身体不舒服。”他说完,我没理他。你知道我为什么没理你吗?

答:不知道。

师:这就是典型的不通达佛理。首先你心灵的大门已经打开了,你的心灵已经着魔,中邪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心理力量不够的人。即便他现在没着魔,没中邪,有一天在修学佛法的道路上,或在其他方面,也容易接受错误的理念。佛门里讲任何病都好治,唯独心病难治。你的心门一打开,你的心灵一旦接受,不是已是!对于一个心力足的人,即便周围都是魔的力量、邪的力量,只要心灵的大门是封闭的,不过一个时辰,它自然离开!

问:修学佛法,只要让心安住于当下,用心去体验当下就可以了。那么,怎么才能体验这个当下呢?

师:遇到的每件事都用心去体验它,以平常心去对待它。它们都是来助你成长的,同时也会让你堕落。你会用,就会成长;不会用,就会堕落。

一个人不仅每天,而且要时时刻刻修正自己的心态,同时保持觉知。你碰到的每一个人,听他说的每一句话,看到他的每一个动作、表情、情绪,你是欢喜,是厌恶,还是感觉平常,你都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内在的反应和感受。

问:无明行使无明,修福报,是否有福报?

师:最后的结果还是无明,什么因就结什么果。什么时候他的本质改变了,他的基因改变了,果才会改变。

一个学佛的人如果不能时时刻刻调整自己的心态,连一个不学佛的人都不如。学佛的人并不是没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而是他能把握好这个度,知道自己在起心动念,能觉知自己的起心动念,就像儒家思想讲的“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

问:看到自己起心动念的同时,要不要对它进行判断或批判呢?

师:你认清了自己的起心动念,怎么还需要去批判呢?你已经知道这是善的,这是恶的,是让它继续,还是让它停止。否则,你就丢掉了警觉,没有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你能把握好这个度,说明你的警觉心把握得好。我们成事或者坏事,都是因为我们的警觉心把握得好,或者没有把握好。

你眼前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来助你成长,助你超越的。可是你不愿意加以利用,不会善用,结果不仅没有帮你提升,反而把你卡住,让你倒退了。我们的起心动念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你看到对方时产生了厌恶的心理,对方看你也会觉得厌恶。如果你马上警觉到,用平淡、平常的心去看待他,他很快也会停止对你的厌恶。你以什么样的信息反馈给他,他马上也会把你反馈给他的信息再回馈给你。

宇宙间的生灵万物都是一体的,只是由于我们的身心灵太粗糙了,所以感受不到对方的起心动念,感受不到对方的磁场。

问:一个修无为法的人,能不能超越三界?

师:如果你的心力不够,修什么法都没用,都超越不了三界。所谓传给你一个方法,不是马上传给你一个超三界的法,而是先传给你一个充实你身心力量的方法。当你身心的力量充实、具足以后,再传给你一个成佛的方法。修行、传法是有次第的。刚开始传给你的法不是让你成佛,而是让你具备人的基本素质。你具备了一定的素质、良好的心态,你看社会,看人类,就会以一颗健康的心去看。有了一颗健康的心,你的心力很快就会具足,这时才能学习成佛的方法。

问:身心力量不具足的人,有没有具体的方法来修呢?

师:诵经、观想、持咒,这些都是唤醒生理能量的方法。当生理能量具足以后,你的心力就具足了。当身心的力量都具足了,再传给你一个“坐火箭”的方法。否则,只能传给你一个“坐拖拉机”的方法。

问:师父,弟子的内心反复无常,刚刚调服好,过两天情绪又开始起伏。难道真的要时时勤拂拭?如何才能断其根本?

师:三字明能持续念上三年,你干什么都会成就。东华寺有一大批六字真言已经念三年了,也就是从去年才开始让他们念三字明。能留下来再念三年不淘汰,不走掉的,即便他没开智慧,他的身体不健康,他心灵的力量也具备了,你再传他方法,他就能与道相应。他连一个修道人的耐力都不具备,你传他一个成佛的方法也没用。他连一个最基本的方法都不能持之以恒,传他一个复杂的方法、高级的方法,他又能用多久呢?

看一个人做一件小事,就知道他适不适合做大事。在一个庙里能一口气呆上十年,天下没有他干不成的事,除非他不想干。十年做一件事,哪怕是打工,跟随一个老板,一个工作做十年,还有什么事是你做不成的呢?

你们看我们的西堂和尚,他说到狮子洞去体验一下,这一体验,还真体验上了!2005年他来东华寺想闭关,在东华寺一等就是几年。你连等的心都没有,到山洞里怎么闭关?你在外面等也是修行,在山洞里面也是修行。在外面都修不了,在洞里就能修吗?有的人要来闭关,我们说:“观察你几个月再说,你先住下来吧。”他一听说要等几个月,马上就走了。走了好啊,你省事,我也省事!

通过这一点点就可以看出你的忍耐力和承受力,再结合你的智慧,就可以判断出你的成就有几分。即便你的心智具备了,没有耐力,你也成不了事。耐力比心智还重要。你的心智不够,可以向别人请教,别人会指点你。你光有智慧没有耐力,哪一个庙你都不会好好地住,哪一份工作你都做不好,更不要谈成就了。

为什么佛教的“六波罗蜜”中,有一个“忍辱波罗蜜”呢?当你不具备忍辱的精神和能力的时候,即便你具备了所谓的精进、禅定和智慧,你也不可能成就。所以把忍辱摆在前面,在忍辱的后面才有精进、禅定和智慧,忍辱是基础。一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基本素质不具备,尽管在某方面有过人之处,在运气好的时候可能会成功,但不可能永久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