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善用其心
39679600000065

第65章 灵魂是这么成长的(1)

2009年7月28日

如何消除嫉妒心?如何消除贪心?如何消除嗔恨心?佛教讲我们人有“贪嗔痴慢疑”,这些该如何消除呢?永远都消除不了,也不能消除。在座的可以扪心自问,贪嗔痴慢疑你有没有?或者说有多重?如果你没有,或者很轻微,我可以很坦诚、很真实地告诉你:你将一事无成!人活着靠的就是这股力量,人进步靠的也是这股力量,人堕落还是因为这股力量,成功、失败都是因为这股力量。佛教对这股力量剖析,解释得非常清楚。

这个道理就如同食与性一样,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殖的根本,是人类的本性,是永远都无法消除的。同样,贪嗔痴慢疑也是构成我们生命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正因为我们的祖先有贪嗔痴慢疑,才一代一代地繁衍了我们。那么古圣先贤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消除这些障碍的呢?

宇宙的万事万物都包含了一正一负的力量,或者说包含了一隐一显的力量。大家可以想一想,贪心的对面是什么力量?嗔恨心的对面是什么力量?嫉妒心的对面是什么力量?如果看到了贪嗔痴慢疑、杀盗淫,那么就必须看到它对面是什么力量。如果看不到对面的力量,必将因此而永远痛苦,永远堕落、轮回。有些人之所以活得很阳光,很健康,很洒脱,是因为他看到的和使用的都是对面的力量,也就是正面的力量,他永远活在正面的力量里,而不是活在负面的力量里。就像我们的XX,他就是活在贪嗔痴慢疑、杀盗淫这些负面的力量里,没有看到它们对面的力量,更没有活在对面的力量里。

我们不妨将这两种力量归纳为阳性的力量和阴性的力量。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或者入道的人、成就的人,他的心态都是停留在阳性的力量里。而一个充满嫉妒心、嗔恨心、报复心的人,总是活在阴性的力量里。

我们学佛的圈子里,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活在阴性的力量里。正是因为活在阴性的力量里,在社会上与人格格不入,和社会、人群脱离了,才出家学佛。可是,你带着这种心态进入学佛的这个圈子,你错了。自古以来,进入学佛这个圈子的,都是最阳光、最高尚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学佛。我曾经讲过,佛法只为皇室、贵族、士大夫这个级别服务。一个贫民百姓,因为生活和境遇的关系,内心的压力过重,往往偏向于阴暗的一面,而不是光明的一面,所以他就不具备修学佛法的素质和心态。佛法是为阳光的人服务的,是为高尚的人服务的。什么时候你具备了皇室、贵族、士大夫这一级别的品质和心态,你才能修学佛法。

以上两种力量虽然分别阐述,但只要是人,这两股力量就同时存在,只是谁占主导,谁占主流,和起用的问题。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讲佛法,实际上讲的都不是佛法,都是“我法”:万行讲的是万行的法,顿翰讲的是顿翰的法,伟岸讲的是伟岸的法——都不是佛法,都是“我执”的法。除非你成佛了,证到了佛的果位,与佛同一体了,你讲的才不是“我法”,而是佛法。

少数学佛的人是因为不得志,仕途不顺,才想学佛开智慧,了生死。学佛本来就不是这类人学得了的。做人的这堂功课你还没学,或者说你学了还没学好,怎么能学佛呢?佛教讲得非常清楚,学佛的次第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讲得再直接一点,还是先从做人学起,先充实人所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些你都具足了,才谈得上学佛。你的素质不够,无论你多么虔诚,你所谓的信都是迷信,都是邪知邪见。

前天晚上XX问:“无明的人信佛,做好事,有没有福报,有没有功德?”有功德,有福报,但你仍然是一个愚昧无知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傻乎乎的,福报却很大的原因。前世你因为无明而种的福报,这一世你还是在无明中收获你的福报。如果你是在正知正见,在智慧里种的福报,来世你就带着智慧收获你的福报。

无论在生理上、心理上,还是我们的灵魂里面,都具备了两股力量:一阴一阳,或者一正一负——既有善念也有恶念。而修行就是让你从中间下手:你看到了善,就必须看到恶;看到了嗔恨,就必须看到博爱。当你从中间下手的时候,你的心往哪边偏,这股力量就伴随着你往哪个方向走。

为什么佛教讲修学佛法首先要发菩提心呢?什么是菩提心?一个是愿力,一个是悲心,这就是菩提心。如果一个人开始学佛的那一天,真的具备了菩提心和愿力,怎么会被贪嗔痴慢疑、杀盗淫所左右呢?你之所以到今天仍然被贪嗔痴慢疑、杀盗淫所左右,是因为你在学佛的因地上,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没有真正生起菩提心——大悲心和愿力。为什么佛教说:“你转得了它,你就是它的主人;你转不了它,你就是它的奴隶。”?

这股力量永远都不会消失,只是在中间转来转去,不是你转我,就是我转你。它本身就是成道不可或缺的力量,如果你把它拔除了,让它消失了,你也就没有菩提心了。在因地上修的就是它,转的就是它;在果地上丰收的也是它。当你升到了果位上,你就会发现,它原本并不像我们在因地上所说的那样,是贪嗔痴慢疑、杀盗淫,它原本就是菩提心,就是智慧。你把它放在人性的一面,它就属于贪嗔痴慢疑;你把它提升到佛性的一面,它就变成了智慧、慈悲、博爱。我们靠什么把它放在人性或者佛性这一面呢?靠的不是手法,不是毅力,也不是咒语,什么都没有用,唯独靠的就是菩提心和愿力。

一个人活得那么庸俗,那么无奈,是因为他没有生起真正的菩提心;就是他的菩提心生起来了,也没有让它持久地延续下去。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只有一个:当初他的信仰、他的勇猛心、他的愿力都不是真的,只能叫一时的情绪,那不是从他的理智里面发出来的。一个人如果真的发了菩提心,它只会增长,一生都不会退失。

我们恰恰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所谓的“菩提心”是一年不如一年!如果说你当初没有发菩提心,那是冤枉你了。当初你又闭关,又朝拜四大名山,又燃戒疤,又以肉身供佛……那些难道是假的吗?不,都是真的。可是为什么今天又退失了呢?因为你无明,你没有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