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心中月
39680100000010

第10章 论行者(1)

功夫深的人没有德性,便是道里的魔鬼;有功夫有德性的人,才能为民所用。德是功夫的体,功夫是德性的用,“功德”二字不能偏修。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真正的教徒应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拥护政府,团结一致,为国为民献身。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要时时刻刻记住众生,六道中的每一个众生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本是同一体,只因他们未超越三界,故不能脱离轮回。

空有不住业方空,若住还须还宿债。法执不尽,悟迹不除,宿业仍如影随身,此须亲证,非理悟即可。

达摩老祖讲:“若不见性,能说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不懂我说之意,宣我说之法,即是谤佛。”整个十二部经教尽是先祖们的修行体验与记录,若单从字面去理解,三世诸佛都喊冤,惟有深入禅定,才能理解诸佛妙心。

思想观念没有转变,心性因此提升不上去,故不能和高层次的众生沟通。在思想方面突破得越多,放下的越多,心性方面也就提升得越快。要先把自己头脑里面装的一些不好的概念倒干净后,佛菩萨的力量才会进来,否则,佛菩萨的力量也被你那复杂的头脑抵挡在门外。

每层空间都有它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倘若你超越了这层空间,就不会被这层的空间和时间所限。所谓的“超越三界”,也就是超越每一层天的空间和时间,超越了时空,也就超越了三界,超越了因果。超越后没有因果报应,是针对超越者而言。而没有超越的人,犹如还在大海之中(因果的层次)作业,仍然还是受因果的制约,所做的一切还要受果报,除非你跳到岸上,才不会沾上水。

常人所讲的悟并非是彻悟,而是在道理上的一些知解,还是头脑的范围。彻悟者乃是指在理事上皆穷尽了源头,得到了根本智,犹如找到了水的源头,从此再不会饥渴,心灵中有了深沉的满足。倘若是理论上的顿悟,也即古人讲的“大悟十八回,小悟无数次”,还得从功夫上老老实实地做起。

真修禅之人,外忘世界,内忘身心,行无伴侣,人情断绝,泯灭人我。若能如此,则身能安闲,心能入道。但世人不解,以为禅者冷酷无情,心无众生。殊不知,不如此又怎能入道成道,再返回人间度众生?

修要真修,悟要彻悟,不可做一个知解的修行人,要解行合一,更要把修行融入到生活中、工作中。佛法离开生活,也就无立锥之地,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顺其自然是大悟后的行径,凡夫顺其自然必然堕落。初修者一定要逆流才有希望成功,悟后的圣人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圣人无心即是佛,凡夫无心则落在空上,死后沦为畜生。

一个修行人平时若能尽力做到不把空和有、是与非、好与坏、成与败、苦与乐、解脱与束缚看得那么重,分得那么清的话,在修行上也就像个样子了;太在意这些,就是给自己设置一道无形的枷锁,制造一些额外的痛苦。

远离世上的财色名利固然是有修行,但是能和财色名利打成一片,而又不被财色名利所转,那才是真正的有修行,有功夫。小果罗汉是远离红尘修炼,大菩萨则是融入红尘中去修炼,是利用红尘修炼,红尘为我所用。前者是片面的,后者才是圆满的,惟有处在圆满之中,才能修成圆满。

多数修行人整天都在追求:有神通,有境界,有智慧。你那个“我执”没有消除掉,又如何会有神通,有智慧呢?惟有透过我执的消失,才会有某种“在”的出现。“有”是“真空”后的有,但往往当“空”出现时,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敢面对它。人从无始以来,都是被“有”支撑着,一旦“有”消失,人就会发疯。“空”的境界比“有”的境界更可怕,“空”是一种死亡,死去你的我执,死去你的存在。试问:你都不存在了,你还愿意活吗?人最渴望的便是“我”“我”“我”,希望别人心中有“我”,重视“我”。其实,“无我”才是“真我”的存在,也即另外一个原本的我开始出现。

静心者,必先舍事,舍事又须先弃欲,事不舍,欲不弃,眼前如何大放光明呢?理事不二,真俗一如,是对悟道者而言;行住坐卧皆是禅,圣人如是,凡夫则不然。倘若初修者不能舍事弃欲,闭门独修的话,则易落入口头禅。

修道之人,荤食不改身不轻,思虑不止神不安,声色不弃身不健,功名不休心不宁。

真正修道之人,只管眼前当下一念,若做得了主,天堂、地狱由你挑选;虽非有为,并非无语、无法、无功夫。

若人静坐不用功,何时能达到心空?又何时能转识成智呢?心空成智,非从语言文字可获得,相反,心不能空,智未能成,正是因为语言文字知道得太多,而又未能知道透彻。真透彻者,定会真修实参。

死亡之所以令人类那么恐惧,是因为你将从一个已知的世界,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倘若生前能脱离躯壳,进入这个未知的世界,那么临死的时候,死亡对于你来讲,已变成了已知数,你也就不会那么恐惧,也就能坦然地面对了。

临终那一刹那的欲望将决定你来生的去向,或者说临终那一点的记忆将决定你来生的去向。平时静心入定就是对死亡的训练。死亡跟入定没有什么差别,它们都是很清醒地从这个已知的世界进入到另外一个已知的世界。入定(死亡)是达到佛国的一道门,是放弃这个世界,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的开始。那个永远不朽的东西最喜欢死亡,惟有借助死亡,它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死亡对于生命来讲并不是终点,而是这一阶段的结束,和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开始。只有当一个人生前全然地生活过,临终的时候才不会留恋这个世界,否则还会留恋这个红尘。

内在的佛性(本来面目)并不需要你再去拜神拜鬼,更不需要你去拜佛,需要这一切的,是你的头脑,因为你没有找到你的佛性,所以才会以为你会死;当你透过觉知和醒悟将会了知:没有人会真正地死亡。身体的死亡和生命的死亡是截然不同的,身体的死亡在百年之内谁也逃不掉。死亡是最民主的,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乞丐农夫,都要经历死亡。

生命如果不是遇到意外事故,几乎是不会死亡的,如飞机爆炸,死者的灵体被惊吓得魂飞魄散,再也无法投胎。一个灵体的形成,从石头到树木到虫子……需亿万年的进化才能成为人身。

当你试着把意识从头顶抛向空中,时时刻刻观看着你下面的身体,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我已离开了身体,我已和身体分家,我是一个观照者,我是一个觉知者。久而久之,你学会了如何出去,自然也会知道如何再回到身体内,从此,面对死亡,你将不会有任何的畏惧和困难,可以说走就走。

生活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是生命的另外一部分,后一部分惟有通过静心才能享受到,静心就是死亡的感受。静心当中抛弃了功名利禄,抛弃了身体和思想,世间所有的一切你都抛弃了,死亡也是如此。但有一点不同的是,静心当中你是自愿地抛弃一切,因此走得很轻松;而死亡是你不得不抛弃世间的一切,因此你会留恋。身体由会动慢慢变得不会动,活跃的思想慢慢地沉静下来,最后身体完全不动,思想离开身体——就是死亡——就是入定。

首先坐下来静观你的身体,它在干什么就让它继续干,意识要清清楚楚地看着它干,而后再现你头脑里的每一个念头,有什么就让它出现什么,你只是一个旁观者,全然的旁观者,绝对不是一个参与者,一参与,观照的功夫便会失去;它爱想什么就让它想什么,你只保持一个观照者,也即旁观者的角色,绝对不要跳进去。这样久而久之地观照下去,你将会和身体、头脑分开,此时死亡对你来讲,还有什么难度,还有什么值得你恐惧的呢?你的观照只会成为一面镜子,周围的任何东西都被你照得一清二楚(这时候别误以为得了神通,此乃小菜一碟,仅是修行的开始),整个宇宙都在这块镜面里,山河大地尽在手掌中,万事万物来来去去,都不会在这块镜面上留下任何痕迹,来就让它来,去就让它去,来者不拒,去者不留,鬼神岂能奈我何?你是一位百分之百的旁观者,是一面完整的大圆镜,上照天堂,下照地狱,到了此时才能免除一切痛苦。下一步,粉碎镜片,知者和被知者,照者和被照者,全部打破,溶入广袤的本觉之中,它就是你,你就是它,在也不在,知也不知,它做就是你做,做也无做,原本如是。细读心经中的六个字——观、行、照、度、空、无。

死亡对于得道者而言,不是一种知道,而是一种经验,是打开另一扇门的经验。进入另一扇门会使你变得再度年青,又开始另一阶段的生活。同样的道理,这一阶段过完以后,又会再度死亡。生命就是这样轮回不息,春来花开秋又谢,秋谢春来花又开,生命河流永不息,死亡也是三摩地。

发现别人的财富,不如发现自己的财富;发现别人的爱,不如发现自己的爱。

彻底地爱他人,爱自己,都是入道的门径。爱是最快的解脱法门,没有爱心,你就别想解脱。

当你深爱某些东西的时候,你自己才愿意活下来,才能更好地爱自己。

做到真正地爱自己,就是爱别人。

进入三摩地中的人,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博爱,爱又是通向三摩地唯一的一条路。绝对的境界就是爱,爱即是大悲心。

要想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除了爱(大悲心)以外,绝无第二法门。要是愿意做罗汉,也可以不去爱。之所以产生恨,是因为爱了一半就不爱了,倘若爱到底,又怎么会产生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