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整编楚汉
3993700000026

第26章 说客的口舌

第二十四节说客的口舌

再来说说张耳和陈馀是怎样得志于赵国的。

在陈胜要称王时,张耳和陈馀是极力劝阻陈胜不要称王的,也阐明称王的弊端,可陈胜没有听取。

之后,陈馀有对陈胜说:“大王您现在急冲冲的调遣魏、楚的军队向西挺进急攻函谷关,来不及收复黄河以北的地区。臣在赵国认识很多豪杰并且熟悉赵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希望大王可以让臣带领一支军队去为您掠夺赵的土地。”陈胜当然是很高兴有人能主动请缨,于是,陈胜任命自己的老朋友,陈地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馀担任左右校尉,拨给三千人的军队,向北夺取赵国的土地。

武臣等人率队从白马津渡过黄河,当这一行人马到达赵的国土上时,张耳、陈馀就对当地杰出的人物进行游说:“秦国的乱政酷刑残害天下百姓。这几十年来,北部边境有修筑万里长城的苦役,南边广征兵丁戍守五岭,国内国外动荡不安,百姓疲惫不堪,按人头收缴谷物,用簸箕收敛,用来供给军费开支,财尽力竭,民不聊生。加上严重的苟法酷刑,致使天下的父父子子不得安宁。陈胜振臂而起,首先倡导天下,在楚地称王,纵横两千里,没有不响应的,家家义愤填膺,人人斗志旺盛,有怨的抱怨,有仇的报仇,县里杀了他们的县令、县丞,郡里杀了他们的郡守、郡尉。如今已经建立了大楚国,在陈地称王,派吴广、周文率领百万大军向西攻击秦军。在这时不成就封侯大业的,不是人中的豪杰。请诸位互相筹划一番!天下所有的人一致认为苦于秦国的暴政时间太长久了。凭着普天下的力量攻打无道昏君,报父兄的怨仇,而完成割据土地的大业,这是有志之士不可错过的时机啊!”

所有的豪杰都认为这话说得很对,于是行军作战、收编队伍,扩充到几万人的军队,武臣自己立号称武信君。攻克赵国十多座城池。不过其余的却不太合作,都据城坚守,没有肯投降的。

于是,就带兵朝东北方向攻击范阳。

范阳人蒯通规劝范阳令说:“我私下听说您将要死了,所以前来表示哀悼慰问。虽然如此,但是还要恭贺您因为有了我蒯通而能逃过一劫。”范阳令说:“此话怎讲?”蒯通回答说:“秦国的法律非常严酷,您做了十年的范阳县令,杀死多少父老,造成多少孤儿寡母,砍断人家脚的,在人家脸上刺字的,数也数不清。然而慈祥的父辈孝顺的子女没有人敢把刀子插入您肚子里的原因,是害怕秦国的酷法罢了。如今天下大乱,秦国的法令不能施行了。而现在,那些人就会把刀子插进您的肚子里而成就他们的名声,这就是我来哀悼慰问您的原因啊。如今,各路诸侯都背叛了秦朝廷武信君的人马即将到来,您却要死守范阳,年轻的人都争相恐后的要杀死您,投奔武信君。您应该迫不及待地派我去面见武信君,可以转祸为福就在现在了。”

范阳令就派蒯通去见武信君说:“您一定要打了胜仗而后夺取土地,攻破了守敌然后占领城池,我个人认为错了。您果真能听从我的计策,就可以不去攻打而使城邑降服,不通过战斗而夺取土地,只要发出征召文告就让您平定广阔的土地,您认为行吗?”武信君说:“您说的是什么意思?”蒯通回答说:“如今范阳令应当整顿他的人马用来坚守抵抗,可是他胆小怕死,贪恋财富,爱慕权贵。所以他本打算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来投降,又害怕您认为他是秦国任命的官吏,像以前被攻克的十座城池的官吏一样被杀死。可是,如今范阳城里的年轻人也正想杀掉他,自己据守城池来抵抗您啊!您为什么不把侯印让我带回去,委任范阳令,范阳令就会把城池献给您,年轻人也不敢杀他们的县令了、再让范阳令坐着彩饰豪华的车子奔驰在燕国、赵国的郊野。燕国、赵国郊野的人们看见他,都会说这就是范阳令,他是投降之后马上就得到如此优厚的待遇了,燕、赵的城池就可以不用攻打而投降了。这就是我说的传檄而平定广阔土地的计策。”武信君和张耳、陈馀商量了一下,觉得这招不战以驱人之兵用的好。就派遣蒯通赐给范阳令侯印。赵国人听到这个消息,不战而降的有三十余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