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间谍课系列(全集)
40264500000137

第137章 游击队除奸(1)

麦克·马丁于十月一日去察看了苏莱比克特墓地一等水手谢普顿的坟墓,发现了来自艾哈迈德·阿尔卡里法的请求。

他并不是特别惊奇。正如阿布福阿德已经听说过他,他也听说了正在持续扩展的科威特抵抗运动及其影子般的领导人。他们最终碰面也许是不可避免的。

在六周之内,伊拉克占领军已经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刚入侵时他们长驱直入,于是他们满怀信心地开始占领全境,确信在科威特驻留将会与征服一样轻松。

掠夺既轻而易举又有利可图;破坏是有趣的;享用女伴是愉悦的。自从巴比伦时期以来,征服者们一直如此。

毕竟科威特只是一只等着拔毛的丰满的鸽子。但在六周之内,这只鸽子开始啄人和搔人了。已有一百多名士兵和军官要么失踪要么被发现了尸体——失踪的不能完全被解释为开小差。占领军第一次感到恐惧了。

军官们再也不敢单独坐公务轿车出行了,非要派一卡车士兵护送不可。总部大楼不得不派岗哨日夜值守,有时候伊军军官得朝哨兵头顶上方鸣枪唤醒他们的瞌睡。

除非是大规模的部队调动,否则伊军晚上外出行动全部取消。夜幕降临后,守着路障的值勤小组蜷缩在他们的棚屋里。尽管如此,伊军踩上地雷,汽车被烧成一团火球或发动机被毁坏,棚屋被扔进手榴弹,士兵被割断喉管消失在下水道或垃圾箱里,这类事情仍时有发生。

不断升级的抵抗运动,已经迫使伊军最高司令部把常规军换成了特种部队。特种部队是一支精良的战斗部队,本应该布置在前线以防美国人进攻。十月初的科威特,借用前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一句话来说,不是结束的开始,而是开始的结束。

当马丁在墓地读到阿尔卡里法的纸条时,他没有办法答复,所以只能等第二天才能去放置他的回复。

他说,他同意见面,但要按他的条件。要利用天黑的优势但又要避开晚上十点的宵禁,见面时间定在七点半。他作出了准确指示:阿布福阿德应该在哪里停车,之后他们在哪片小树丛里碰面。他指明的地点在阿巴拉克凯坦区,靠近从市区到机场(机场早已毁坏不能使用了)的主要公路。

马丁知道,那个地段都是一些传统的平屋顶石头房子。他将提前两个钟头在其中一个屋顶上等着,以便观察那位科威特军官身后是否跟着人,如果跟着人,是什么人,是他的保镖还是伊拉克人。在敌对的环境里,这位特空团军官依然能够逍遥自在地战斗,是因为他从不冒险行事,一点也不冒险。

他不知道阿布福阿德的安全观念是什么样的,估计不会很强。他把碰面的日期定在十月七日,并把他的答复放进那块大理石墓碑之下。十月四日艾哈迈德·阿尔卡里法取到了这份回复。

乍一看上去,约翰·希普韦尔博士不像一位核物理学家,更不像是能在奥尔德马斯顿原子武器研究所工作的科学家。他从事钚弹头的设计工作——这种弹头不久即将装配到三叉戟导弹上去。

过路人会把他当作伦敦郊县的一个粗率的农夫。他的外表更像是把家里养肥的羔羊赶到集市上出售的小贩,让人完全想不到是他在监理致命的纯钚碟的包层。

伦敦美杜莎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时,尽管天气较温和,但希普韦尔博士仍像八月份那样穿戴:方格子衬衫、羊毛领带和花呢西服。未经邀请他就用他那双肤色红润的大手,把一撮烟丝塞进一只欧石楠根制成的烟斗之中,然后才开始他的报告。保罗·斯普鲁斯爵士厌恶地抽动着尖尖的鼻子,示意把空调再开得大一点。

“先生们,好消息是我们的朋友萨达姆·侯赛因先生没有可供他使用的原子弹。还没有,还相差很远。”希普韦尔博士说,他的脸已经消失在一片淡蓝色的烟雾之中了。

他停顿了一下,因为要料理烟斗里的火。也许,特里·马丁沉思着,如果你每天都要接受致命的钚光辐射的话,那么偶尔吸吸烟斗实在算不上什么。希普韦尔看了一眼手中的笔记。

“自七十年代中期萨达姆·侯赛因真正掌权时起,伊拉克一直在研制自己的核弹。看来萨达姆为之着迷。那些年伊拉克从法国购买了整套核反应堆系统——反应堆本身不受一九六八年核不扩散条约的约束。”

他满意地吸了一口烟斗,又摆弄了一下烟斗里面越烧越旺的火。飘散的烟雾笼罩在他的笔记本上方。

“对不起,”保罗爵士说,“这个反应堆是用于发电的吗?”

“说是这样的,”希普韦尔博士说,“当然,绝对是一派胡言,且法国人是知道的。伊拉克是世界上第三大的石油储存国。他们原本只要这个价格的零头就可建起燃油发电站。关键在于反应堆的燃料——低等级的铀,也称为黄饼或焦糖——这种东西他们可以说服其他人卖给他们,经反应堆使用以后,其最终产品是钚。”

桌子周围的代表们纷纷点头。大家都知道英国塞拉菲尔德的核电厂,为电网提供了强大的电力,并吐出供希普韦尔研制弹头的钚。

“所以以色列人行动了,”希普韦尔说,“他们的第一批突击队员赶在设备装船之前,在法国土伦把巨大的汽轮机炸毁了,使项目的进度后退了两年。然后在一九八一年,正当萨达姆珍贵的奥西拉克1号和2号工厂快要建起来时,以色列轰炸机飞过去把它们炸成了一片废墟。此后,萨达姆一直没买到新的反应堆。不久他就停止了努力。”

“他为什么停止努力了呢?”哈里·辛克莱从桌子另一头问道。

“因为他改变了方向。”希普韦尔笑容满面地说,好像在打破纪录的短时间内解答了一个填字字谜。“那之前,他一直在钚的道路上开发。倒也取得了一些成功,但还不够。可是……”

“我不明白,”保罗·斯普鲁斯爵士说,“以钚为基础的原子弹,与以铀为基础的原子弹有什么不同?”

“铀更简单。”物理学家说,“有好几种放射性物质都能用于链式反应,但要制作一颗简便、基本、有效的原子弹,铀是入门券。那就是自一九八二年之后萨达姆一直在研制的——一颗以铀为基础的原子弹。他还没研制出来,但他仍在努力,而且有一天他会研制出来的。”

说完希普韦尔满面笑容地向后靠在了椅背里,好像他解开了创世之谜。与在座的绝大多数人一样,斯普鲁斯还是满脸疑云。

“如果他能买来这种铀以替补已被摧毁的反应堆,为什么他不能用它制造原子弹?”他问道。

希普韦尔猛地扑向这个问题,如同一个农民在抢购便宜货。

“不同的铀,先生。铀是一种很有趣的物质,非常稀少。从一千吨铀矿只能得到雪茄盒那么大的一块,黄饼,也就是天然铀,其同位素编号是238。这种同位素可以用来来驱动工业反应堆,但不能用来制造原子弹——纯度还不够。造原子弹需用更轻的同位素,叫铀-235。”

“那么铀-235是从哪里得到的呢?”巴克斯曼问。

“它在黄饼里面。在这个雪茄盒一般大的方块里,铀-235的含量也就是刚够塞指甲缝那么多。关键是要把两者分离开,也就是同位素分离——难度很大,技术性很强,成本很高,速度很慢。”

“可你说伊拉克正在研制。”辛克莱指出。

“他是在研制,但他还没研制出来。”希普韦尔说,“净化和炼制黄饼,使其达到所需的百分之九十三的纯度,现在只有一种可行的方法。早年在曼哈顿项目时,你们美国人尝试了几种方法,但都是实验性质的。欧内斯特·劳伦斯试验了一种方法,罗伯特·奥本海姆试验了另一种。曼哈顿项目用两种方法互补,提炼了足够的铀-235,制造出了‘小男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离心法才被发明并慢慢完善了。现在只有这个方法是通用的。过程基本上是这样的,把料放在一个叫离心器的机器里。离心器以极高速旋转——整个过程必须在真空里进行,不然的话轴承会熔化,成为果冻状——慢慢地,较重的同位素,也就是你不需要的那一部分,被甩到离心器的外围并被切去了。剩下的物质比开始时稍微纯净了一点点,只不过是一点点。这个过程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下去,经过几千个小时,才得到一片邮票那么大的原子弹级薄片。”

“但他已经在这么做了?”保罗爵士强调说。

“是的,已经干了差不多一年。这些离心器……为节省时间要把它们组成一个系列,叫串联。但建立一个串联需要几千台离心器。”

“如果他们从一九八二年就开始走这条路了,那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没干成?”特里·马丁问。

“你总不能走进五金商店,从货架上买到一台铀气漫射离心器吧。”希普韦尔指出,“起先他们也努力过,但被回绝了——文件上这么说的。自一九八五年起他们一直在采购部件,再在国内组装。他们买到了大约五百吨基础铀黄饼,其中一半来自葡萄牙。他们从西德购得了离心器的大部分技术……”

“德国已经签署了限制核弹技术扩散的所有国际公约。”巴克斯曼表示不满。

“也许是吧,我不关心政治,”科学家说,“反正他们从世界各地买来了零零星星的配件。他们需要特殊超强钢、抗腐容器、专用阀门、高温炉,加上真空泵和鼓风机——我们现在所谈论的都是一些严肃的技术。好多设备与技术都来自德国。”

“我就有话直说了,”辛克莱说,“我问你,萨达姆是否拥有正在运行的同位素分离离心器?”

“是的,有一个串联,已经运行了有一年左右。另一个也快要投入运行了。”

“你知道这些东西都在什么地方吗?”

“离心器装配工厂在一个叫塔吉的地方——这里。”科学家把一张航拍大照片传给美国人,并在照片中的一组工业建筑那里圈了一下。

“正在工作的串联,似乎是在图韦塔附近某个地方的地下,靠近已被炸掉的法国产反应堆——他们称为奥西拉克——原来的地址。我们不知道你们的轰炸机能否找到,它肯定是在地下并有伪装。”

“那么那个新的串联呢?”

“没概念,”希普韦尔说,“任何地方都有可能。”

“也许在别处。”特里·马丁说,“他们曾把所有的蛋放进一只篮子,而以色列人把那只篮子炸飞了。那以后,伊拉克人一直在到处布置假目标。”

辛克莱哼了一声。

“你有多大的把握说萨达姆·侯赛因还没有原子弹?”保罗爵士问道。

“很大。”物理学家说,“这是一个时间问题。他们的时间还不够。造一颗基本的、可用的原子弹,需要有三十至三十五公斤纯铀-235。他们一年前才刚刚开始,假定那个运行的串联能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一道旋转工序至少需要一台离心器工作十二个小时。从纯度为零到所需的百分之九十三需一千道旋转工序。还有清理、服务、维修和分类作业。即使一个串联中有一千台离心器在作业,也需要五年时间。明年再投入一个串联,可能把所需时间缩短为三年。”

“这么说,最早他也要等到一九九三年才能获得三十五公斤铀-235?”辛克莱插话。

“是的,没错。”

“最后一个问题,他得到铀以后,还要多长时间才能拥有一颗原子弹?”

“不会很长,几个星期吧。你们知道,自行研制原子弹的国家同时也会研究核工程学。炸弹工程学就没那么复杂了,只要知道怎么干就行了。而贾法尔知道——他知道如何建造一颗原子弹、如何触发它。该死的,我们在哈韦尔培训了他。但关键是,从时间进度来说,萨达姆·侯赛因还没拥有足够的纯铀。顶多只有十公斤。他还差三年时间,至少。”

大家感谢了希普韦尔博士几个星期以来的分析研究工作,然后会议就解散了。

辛克莱要回大使馆去,把他记录下来的大量笔记整理成一份报告,加密后传往美国。在那里,辛克莱的报告将与美国专家们的分析作比较。这些美国专家是从桑迪亚、洛斯阿拉莫斯以及加利福尼亚的劳伦斯利弗莫实验室抽调来的物理学家。其中,劳伦斯利弗莫实验室有一个秘密部门,简称为Z部,多年来该部门受国务院和五角大楼委托,一直在监视着全球核技术的持续扩散。

虽然辛克莱不知道,但英国和美国专家组的分析是基本相同的。

特里·马丁和西蒙·巴克斯曼也一起离开会议室,在十月份和煦的阳光下漫步穿过白厅。

“松了一口气。”巴克斯曼说,“老希普韦尔相当肯定。显然美国人也完全同意。那家伙要拥有原子弹还早着呢。我们少了一个要担心的噩梦。”

他们在街角分手了,巴克斯曼越过泰晤士河去世纪大厦,马丁穿过特拉法尔加广场朝圣马丁街和戈华街走去。

确定伊拉克有什么、可能有什么是一回事,准确地找到它在什么地方又是一回事。空中拍照一直在继续。一刻不停地在空中遨游的KH-11和KH-12人造卫星,将它们身下的伊拉克国土全都拍了下来。

十月份,另一个设备进入了太空,这是一架新型的美国侦察机——绝对机密,连美国国会都不知道。它的代号是“曙光”。它飞行在内层空间边缘,速度达八马赫,差不多每小时五千英里,靠它自身的火球(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完全超越了伊拉克雷达和截击导弹的阻截能力。曙光替换了传奇的SR-71“黑鸟”,甚至连苏联的最新技术也发现不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