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南宋雄起
4113600000106

第106章 进占临安

七月十日,时近黄昏时,前方领路的几支小船率先开始驶离了码头。

王道夫和苏刘义的计划就是趁天色还明,先走出舟山这片危险海域,然后在夜里慢慢行进,争取明天一早,进入钱塘江的收口处,这样,可以做到突然袭击的效果。

虽说,现在大宋海军都有简易六分仪和指南针,但这晚上航行,困难还是很大的,所以,俩人还是决定前面派出导航船,各船尾挂起红灯,依次跟随前行。各船之间还派有联络的小船,不停行进各大船之间。这些小船虽说是单桅船,好在体轻船小,跑起来速度奇快,最适合往来报信联络之用,如果登陆作战,也可以从大船上放下来,装载登陆人员,每船正好能装下一个班的人马。

今天海上有点淡雾,更加给夜行的船队带来了困难,但也更好地掩饰了这只巨大的船队。

月亮隐在淡雾里,时隐时现。船上的引导员不停地用六分仪对着月亮和偶尔露出来的几颗固定的星星进行着测量,更正着航向,再和前面引导的小船应证航线,虽说慢点,可也不至于在深夜里走错了路。这茫茫大海上航行,夜色里什么也看不见,迷路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当天亮时,船队的前锋已经进入到钱塘江金牛山东边的澉浦港的外侧。港外只有不多的元军水师,几只小型战船,哪里是宋军的对手,还未交战,看见宋军前行的十艘驱逐舰,就升起了白旗。城里的守军更是老弱之旅,海军陆战派人潜入城中,占领要道和重要据点,打开了城门,这时,那些守军大部分还在梦中呢,就被缴了械。看来,没有纪律严明的军队,最后的结果就是如此下场。

澉浦故城东南有黄道关,西南有谭仙岭,地处盐宁两县交界处山岙中,是古代通往杭州的陆上要道。澉浦到临安一百多里路,地势险要,历来是海防要地,是杭州湾重要关隘,为滨海天然屏障。

古书曾有记载,澉浦作为港口,鼎盛期是在南宋,南宋建都临安,澉浦便“成畿铺地,为对外通商港口,且内有古驿道通杭州,遂民居辐辏,商客云集。”海商番泊云集,经济繁荣,商业兴旺。澉浦作为港口,鼎盛期是在南宋,南宋建都临安,澉浦便“成畿铺地,为对外通商港口,且内有古驿道通杭州,遂民居辐辏,商客云集。”海商番泊云集,经济繁荣,商业兴旺。

在宋朝和元朝,当局都在澉浦设置有关航运管理机构,宋置市舶场,蒙元后来在这里置市舶司,由朱清和张瑄在这里主持南粮北运的海运,和糟运相辅,这是后话。

现在,刘师勇和苏刘义只是因为这里战略位置重要,把这里当成一个据地,也作为骑兵登陆点使用罢了。赵昺这次是下决心要攻打临安,把组建时间不久的骑兵三千人也派了过来。

这三千人马本在台湾“受训”,镇压那些不听教化的土族居民,靠着骑兵的快速行进和声势,真的作用很大。可是,如果真对阵蒙古骑兵,其实,那就是一帮子会骑马的步兵。不过,赵昺可是舍不得这些将来的骑兵就这样折腾完了,所以,这次特意把这次加班加点制作出来的双筒短筒猎枪,也分了二百支武装给他们,只不过,他们也只能在船员上短暂训练了一阵。但实弹射击的结果让他们很满意,那喷出去的数颗铅丸,布弹面积广,近距离穿透能力也强,非常适合马上射击。试想,这二百支猎枪,突然迎面打来,打不死你,也得吓你个半死。好在自己的战马听惯了鞭炮锣鼓声,还不至于惊了阵式,但对方呢?想到这里,每个持枪的骑兵都是心中乐得偷笑。

骑兵现在的编制是一个团,由一个叫张奇骏的大胡子团长带领。此人曾是张世杰手下的一员猛将,听说还是张世杰的族人,跟着张世杰从北方投奔过来,善骑战,所以,赵昺提升他为骑兵团团长,训练他的这些个宝贝疙瘩。

骑兵临时归江钲指挥,他交待给张奇骏的任务只有一条,沿途遇敌突袭,不允许纠缠作战,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快速突破,深入到临安北面,阻拦和惊扰企图撤出临安的军队与逃难的百官和富豪。

船队继续西行,这时,就再也没有什么隐蔽性可言了。反正钱塘江上的蒙元水师都去了日本,留下那几条小破船还不够两个舰队塞牙缝。

等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逆流而上,到达临安城南时,临安城里早已是一片恐惧与骚乱。这时,留守的人才明白,当初伯颜把城墙拆了是多么大的严重后果。

两只海军陆战队分别占领南边和东边战略要地,和北面骑兵形成包围之势,独留西边的西湖,派少量人手和几艘快船监视即可。而江钲领着他还没有命名的杂牌部队和随同的黑人“大宋海外雇佣军团”,从南面直接攻打临安,准备进入城里,随时巷战。

临安城里一片混乱,即使元军得知消息,这短时间内布置兵力也不是说成就成的,况且一座没有城墙的重要城市,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而又苦于兵力严重不足。再说,留守下来的本来就是老弱之旅,和强势而武器又先进的海军陆战队没有可比性。几股敌人想出城突破,只一击就被打得溃不成军。想要防守,海军陆战干的就是登陆攻坚,快速穿插这一行,只是一顿轻型火炮打击,再来个强冲锋,对面哪里还有人影?能跑的早跑回城里去了,不能跑的,那只剩下死人或受伤等死的人。

北边的骑兵更是虚张声势的时候多,来回奔跑,激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似乎有千军万马。好容易碰到一小股敌人马队,一个照面,两轮枪声响过,那马队已是不成阵形,当场杀的人不多,因马惊吓摔下来被踩死的人比枪杀的人数更多,剩下的一看对方不按套路出牌,再加上惊马不听指挥,早就四散奔跑,被大宋骑兵在后再作势一顿追赶,早被杀了个七七八八。

骑兵也不赶尽杀绝,给他们留个恐惧心理就见好收兵,又回到城北来回奔跑,严密监视城里的动向。大家都知道这次军事行动,严格地说来,是奔着银子而来的,所以,也不去管他些奔逃的平贫。但凡看见架车骑马,穿金戴银之人,不论男女老少,全部被赶了回去。后来那些有钱人或当官的人,一看对方也不杀人,只是不让出城,心下安定,也就只能再次回到城里。说心里话,哪家的有钱人,是天天把银子捆在腰上随时准备跑路的?那些不动产,那些埋在地下的金银,那些田地,想背也背不走。况且,发现敌情的时间又是那么短,就是打包也包不了多少金银来,现在,人家不杀咱,咱还不赶紧回去收拾财产,难道要待在荒野之地喝风?

再说江钲领着他的杂牌部队从城南开始攻入城里,预期的巷战很短暂。江钲跟着赵昺的时间长了,把赵昺那些个城市作战手段学得差不多了,就差实战验证。

开始元军还想着依靠建筑顽抗,可江钲根本不和他们玩传统战争,碰到需要攻坚的院落和房屋,只需围住后,先往里扔手雷和手榴弹,然后要么破门而入,要么直接打通了墙再进去。当然冲进去后,看到对峙的敌人,火枪直接打过去,从来不和你白刃战。

江钲手中的**也只有二百来支,但在巷战中,深深被战士们所喜爱。碰到街角之类的地方,人还没探出身子,那短筒枪管先升出去,一扣板机,有人没人,打中打不中,再冲过去,基本上没有己方伤亡,就把对方干掉了。

碰到敌人的弓箭手,远距离火枪打击,近距离复合弩压制。再不行,就抬两个小型佛郎机放霰弹轰。拉弓你得站起身来,不像弩,爬在地上都可以发射,这纯粹就是用先进的武器和战术欺负对方。所以,时间不长,敌人都退到了城北,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宋军火力强大,自己只有干瞪眼受气。再加上这些守城之军本来只剩下老弱残兵,又是习惯了投降的人,不降还等着被杀?

那些个黑人“大宋海外雇佣军”,狐假虎威,随后紧跟。临安人平时也见惯了那些黑奴,但那都是南洋土族黑人,哪里见过如此身高马大,身强力壮的非洲黑人?而且,两千人成建制的入城,队伍整齐,武器先进,那气势比蒙古人进城的威势可是大多了,一时满城大街上人影全无,元军将士更是豪无斗志。

好在临安是个大城,就这样,江钲最终靠着两支陆战队,花了一天的时间才完全占领了全城。

然后出榜安民,然后喊话安民,然后派出若干巡逻队,实行战时戎严,打击趁乱扰民和打砸抢的地痞流氓,占领查封各个府库,按名单监视官宅和为富不仁之商人的院落。这些个黑人“大宋海外雇佣军”对此事干得格外兴奋,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封锁街道路口,包围府坻,只准进不准出,严防每一个人趁机逃走。终于,整个临安在夜色慢慢安宁下来。

对于海军陆战队来说,除了协助防守后,还有个任务,只有苏景瞻知道。这事让赵昺亲自布置给江宗杰,让苏景瞻派人协助处理。其实,说白了,就是那些个工匠。

苏景瞻对赵昺的命令当然格外重视,专门派自己手下的周文英带队协助江宗杰。

江宗杰的手下早已打听清楚了工匠聚积的地方,周文英带着三百人,随同江宗杰手下,进城后第一件事,就是直扑朝天门西北的中瓦子一带。那里聚积了临安过去军器监下属的匠住户,而从江南各地汇聚过来的工匠在那里的一所废弃军营中住着。这些人不象临安当地的工匠,没有家属随行,只带着自己趁手的工具,被元军看守,以防逃跑。而元军这些做法,也给江宗杰带来了方便之处,派人手直接过去接收就可以了。

江宗杰这边忙着登记工匠人数名称职业类型,那边北海舰队已征集当地的货船随着河道入城,已在朝天门的河沿边码头等着。江宗杰这边登记一批,那边就派人押送一批,几千工匠两个时辰里,早就全部送上停在钱塘江上的运输船。

对于临安城里的工匠,就要麻烦多了。这些工匠本身在临安安家落户,拖家带口。按赵昺的指示,要善待工匠,不能让他们有后顾之忧。所以,除了要迁移工匠,还得迁移他们的家属,当然,还有他们的家财和各种工具。

江宗杰一看,这样做动员工作,怕是半月也搞不定,可时间紧迫,没有办法,只好宣布,除了家中的细软和必须的操作工具和机器,别的一律不允许带走,到时,朝廷给他们钱财作为损失的补充,当然,工匠在海南岛上的待遇那是不用说的,去了就有房屋安排。工匠们虽说半信半疑,但也总比被蒙古人直接拉着走人强多了。所以,登记搬迁的速度快了许多。只是这人数也太多了,连工匠带家属近八千人,运输船根本不够。江宗杰只好求助苏景瞻,苏景瞻没有办法,强行征用钱塘江上所有商船和货船,不论国内国外。那些西洋商人最是不同意,但也被强行拉来。一时,江面上万船密聚,流水堵塞。

当第一批船载着外地工匠早到台湾岛等着转运海南岛时,临安这边的工匠才刚刚装齐了船。

事后江宗杰看着手下的统计数字,连临安原有工匠和外地征集来的工匠,总数达到了五千人。江宗杰还怕赵昺对自己的任务完成不够满意,趁着还有时间,又下令迁移临安城及城外附近各类工匠,不论匠人还是徒弟,全部征集装船南下。手下的人办事更是狠辣,连许多手工作坊里的操作工人也当成了工匠或徒工,强行拉来装船。一时,满城哭喊之声响遍每个街角,沿途都是拖家带口,背着大包小包的人流。

不过,这种做法,事后被江宗杰知道是手下胡来,有扰民之嫌,江宗杰哭笑不得后,本想好好惩罚一下手下办事不力,不想,被赵昺知道后,大大夸奖了一番才算作罢。